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路径分析
2023-09-03于发斌贺州市中医医院
于发斌 贺州市中医医院
引言
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公立医院一般不以营利为主要运行目的,所以院内的可调配资金相对比较少,公立医院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保付费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医院内部资金的使用效果。
一、绩效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内涵概述
从概念角度来讲,预算管理就是指根据针对资金预算情况进行编制、控制、评估等环节的过程,预算管理的开展是保障资金使用规范性与科学性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绩效管理视角下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就是针对公立医院内部的预算工作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参考绩效评价结果,能够为后续决策和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进而提升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公立医院的长期发展。
(二)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开展预算管理的意义
在绩效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其优势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效提升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基于绩效管理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将预算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业务部门中,加强财务部门与科室之间的联系,同时优化与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利用绩效管理工作还能够提升医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提升医院内部预算绩效机制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同时加大预算监督力度,及时预防并控制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实现系统化管理的目标,推动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优化公立医院内部的资源分配。由于公立医院内部包括的资源类型和数量比较丰富,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对医院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要想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其综合实力,必须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基于绩效管理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医院员工的参与率,全面把握公立医院内部的财务现状和资源分配情况,并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工作,全面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规范性。此外,通过绩效管理与评价,还能够发现医院内部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并制定有效的资源调控措施,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果。
第三,推动公立医院的革新和发展。由于绩效管理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所以公立医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指明方向,并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开展高质量的业务活动,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推动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升级,切实满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足
现阶段,部分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足。同时,部分公立医院管理者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关注不足,院内缺乏明确的预算指标,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院自身的发展速度。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薄弱,没有积极引用先进的绩效管理工作理念,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编制预算报表时仅参考了往年的数据,没有考虑到医院运营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案不符合医院的发展战略要求,甚至造成公立医院发展方向偏差的后果。
(二)公立医院缺乏高质量的财务工作人员
对公立医院来讲,结合绩效管理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公立医院内部的财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基础的数据核算与归纳能力,还需要具备长远发展的目光和管理意识,能够对医院内部的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公立医院对预算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相对较差,不仅会严重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还会给公立医院的运营带来一系列难题,阻碍公立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脚步。
(三)医院内部预算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实行的预算管理方式比较单一,没有根据需求引进多样性的预算管理方法,造成预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低下的状况。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一般会使用推行预算指标的方式对各部门进行管理,此类方法虽然能够保障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与统一性,但由于预算执行的力度不足,会使得预算管理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对后续业务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从预算管理方法入手,才能从本质上提升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四)预算监督与管理工作不到位
通过对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注重预算编制以及预算制度的建设,而对预算执行不够重视,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足,会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医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资金分配不规范、预算执行不标准等问题,限制了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无法有效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五)公立医院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对公立医院来讲,预算管理工作设计的科室部门较多,且数据收集与核算工作的复杂程度较高,要想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公立医院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但由于公立医院领导层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足,导致医院内部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无法为相关工作环节提供依据,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或预算执行不到位的状况,使预算管理的质量不达标。公立医院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会导致医院内部的责任制度不明确,科室之间存在职责不清晰的问题,不仅会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还会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造成限制。此外,某些公立医院缺乏预算监督、预算绩效评价等环节,还会降低医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限制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三、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一)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公立医院若想从根本上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与效果,需要从预算编制角度入手,全面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首先,预算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建立明确的预算编制目标,并优化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环节,保障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同时,相关负责人还应该在医院内部全面设置预算管理部门,并分配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明确编制的范围,并深入贯彻落实责任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对资源合理分配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其次,要想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编制人员还应该深入研究相关编制方法。一般来讲,预算编制方法包括固定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弹性预算等,不同类型的预算编制方式的优势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零基预算方式能够明确预算目标,对资源的配置以及协调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为固定预算能够对固定费用进行有效编制。所以,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相关财务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选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以提升预算编制质量,避免出现编制不完全的现象。最后,由于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较为复杂,为了使预算编制工作更加明确,还应该全面收集与归纳相关财务数据信息,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并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政策的指导下完成编制,从整体上保障预算编制方案的可靠性。
(二)全面提升预算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
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来讲,预算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往往直接决定着预算管理质量,所以在绩效管理视角下为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价值,就必须加大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首先,公立医院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绩效管理,并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实施科学的奖惩制度,及时发现不合规的行为并进行处置,对表现优异的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公立医院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提供预算管理团队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指明预算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部门人员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中,有效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最后,公立医院管理者应该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关注,定期召开培训教育活动,帮助预算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转变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需求开展人才招聘活动,从整体上提高预算管理队伍的专业性,为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人才支持。
(三)提高预算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公立医院要想保证预算管理的质量,必须解决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应用符合医院发展战略的高效预算管理方式。通过长期运营与发展,公立医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各类信息不仅记录着医院运行的历史,通过深入分析财务数据资源还能发现相关规律,明确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为推动预算管理的数字化发展,公立医院应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为绩效管理视角下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有效提升其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为解决预算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积极引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服务分析各类数据信息,把握医院的运营现状,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节约其运行成本,为医院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此外,要想全面满足时代的需求,公立医院还需要积极引用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根据实际状况推动业财融合的步伐,同时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针对性,促进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升级。
(四)加大预算监督力度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是保障预算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首先,在预算编制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医院相关负责人需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的监督,建立健全预算监管机制,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并合理调整预算执行的方向,发挥预算监督的价值,为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其次,为了提高预算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公立医院还可以委托第三方监管机构对预算管理人员以及预算执行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发现执行效果差的环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加大对预算管理人员的约束力,避免出现形式化工作或违规行为,为医院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对公立医院来讲,若想全面保障绩效管理的效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优化具体的工作环节。第一,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预算管理目标,同时建立健全协同合作制度,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强大的凝聚力深入落实绩效管理工作,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二,公立医院预算部门管理者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医院的运行现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并加大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保障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与此同时,由于公立医院正处于改革与升级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公立医院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优化预算管理准则,但必须保证调整内容的合理性,若预算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不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向上级部门反馈后进行调整。第三,医院预算管理部门还应该落实绩效考核工作,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绩效考核的关注,相关负责人需要明确各科室的责任与权力,并对各岗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考核结果工作公示出来,指明各科室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对预算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创造高质量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六)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与评价的作用
一方面,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并向预算管理部门及时反馈监督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并提升预算执行的效果。另一方面,预算管理部门还需要针对科室进行绩效管理工作,明确各科室的资金收入总量,并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民主监督,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此同时,预算管理人员还需要应用科学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以提高科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得各科室部门员工的配合,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语
总体而言,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果,还能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对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绩效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仍然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相关缺陷与不足,对医院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限制性影响。在此情况下,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利用多样化的编制方法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并对预算执行环节进行监督,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探究出一条预算管理新路径,为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