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2023-09-03于惠毅青岛市教育人才服务与学生资助中心

财会学习 2023年20期
关键词:资产事业单位财务

于惠毅 青岛市教育人才服务与学生资助中心

引言

事业单位内控是其为降低运行风险影响而开展的一系列管控工作。这需要相关人员以财务风险管理的视角,主动执行内控,并根据单位运行状态,妥善改进内控形式,杜绝或降低财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控体系优化意义

一方面,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分类体制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受到市场经济作用,企业方面基本上制定与推行现代管理制度,优化内部工作运行程序,提高经营稳定性。但事业单位始终在行政体制中,大多数业务都存在民生性以及工艺性特质。如果遭遇巨大风险,很难凭借自身恢复过来。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建设内控机制,既有助于提高单位现有资金的利用率,财务人员还能借助全面管控数据信息,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从源头处消除浪费资金的可能性。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将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充分公开披露[1]。

另一方面,基于财务风险,建立内控体系,可以提升资金安全性。假设事业单位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支撑,极易发生收支不符的问题。通过内控机制,既能消除以上问题,又可以使在职人员明确岗位责任,更新内部领导者的管理思路,使每笔资金流动均符合规定。

二、事业单位主要的财务风险

(一)资产管理风险

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与服务性,决定其资产管理的价值,而受到固化思维的限制,某些财务工作者未能正确认识该项管理工作,缺少先进管理方法和模式,严重影响单位资产管理的成效。因为不能及时准确统计与分析资产数据,使资产管理陷入风险之中。简言之,第一,部分单位未结合资产管理特点,制定详细、科学的管理流程和部门规章,加之专业化管理人才的缺失,进一步限制了资产管理的实效性。第二,资产管理实践中,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管理系统功能设置不合理,不利于规范落实资产管理。第三,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类型多样,对应着若干责任主体,资产数据统计效率低,影响了财务数据生成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继而埋下了资产管理风险隐患。

(二)预算管理风险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中,预算管理是保障资金有序使用的关键。事业单位资金来自地区财政,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实施预算管理,单位应当关注预算编制质量。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一般交给财务人员完成,但由于此类人员本身的工作量较大,再加上对单位其他部门运行业务了解程度有限,在缺少有效沟通的条件下,容易降低预算的谨慎性与精确性,由此形成财务风险。另外,预算执行中,单位可能会把专项资金当成日常公用经费,造成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不足,提升了财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而且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也没有彻底落实[2]。虽然近些年事业单位都比较关注绩效评价的问题,但相应评价机制设置还有欠缺,定量评估比重低,难以促使预算管理和考评体系充分衔接,增强了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下事业单位构建及评价内控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内控组织环境

首先,建立内控模式,满足事业单位优化管控成效的需要,并适应体制化落实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在高效运行、部门间高度协调与分工清楚的单位组织下,财管及内控才能真正执行,反之可能会有职责范围重叠或形成“真空”,使财务风险内控效力下降。所以,事业单位可主动推进自身内控模式调整,并配以合适的辅助性机制,明确项目决策流程,提升部门业务运行的规范性。而在内控模式下,应当侧重于设置绩效岗位,如内部审计、资金管理与票据管理等,通过岗位说明,确定各自职责与权限。重构内控模式中,事业单位需建立起内控框架思维,注重行为激励与权力制衡等,实现在项目开展中监督与执行、决策各自独立。依靠合理化变革内控模式,事业单位能避开财务工作中的资产流失风险,促使内控体系顺利落地。

其次,加强内控认知。内控实效差,与事业单位领导层对此的认知水平有很大关系。对于构建内控体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既需按照部门内的客观因素,又要挖掘制度落实中的不足。在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构建的接受程度偏弱方面,可以从领导层与关键执行者入手,例如人事、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加强引导其形成财务风险以及内控认识。对此,事业单位要注重内控理论及方法上的人员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研讨会,单位内各层人员借此机会充分交流,说明想法,以便掌握单位在财务风控和内控上的开发优化进展,实现内控的主动化转变[3]。

最后,优化人员素养。高素养人才面对新的政策规定,会考虑其颁布的内涵,怎样高效执行。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营造良好内控环境,离不开人才培养。为此,单位部门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一是把控“准入关”。挑选录用人员中,应当评估其综合素养,包括创新意识与职业道德等。二是提升培训效果,使参与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层面,还是岗位技能,都能有所进步。三是实施激励引导,强调绩效考核,利用评价结果反馈,促使人员自我改进,切实执行财务风险内控。特别是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激发其构建内控体系的主动性,维持内控队伍的工作活力。

(二)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一方面,财务收支必须按照领导审批权限以及程序执行,所有经费支出都要通过审签。事业单位为加强对经费使用与审批的管理,每月、每季度都要在内部进行公告,方便全员监督。同时单位部门财务预算及收支,也都要依照计划额度与项目进行报批、支出。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发生超预算与增加计划外的项目,按照实际金额及特定流程要求,逐层申请审批,变更预算内容与增减支出。在通过本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根据规定评估其可行性,避免出现有违合同协议、财政预算法的经费项目。同时,财务部门不仅要对每笔资金流向进行动态化监督,还需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报账。而在财务部门实施监督期间,应重点查看审批程序合规性,判断原始凭证与单据真实性,资金运筹方式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推行“一岗双责”,落实“活动经费、费用支出、成本”管控,借此能提升单位资金使用进度的全面化监控以及系统跟踪管理,及时提示相关分管领导对职责范围内的经费消耗、结余状况进行掌握,实现预算资金的精细化使用。

(三)加强单位资产管理

第一,提升资产购入准确性和处置谨慎性。事业单位需主动优化自身的资产购入方法、渠道,严格控制“质”与“量”,保障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利用不同产品相关数据库资料和政府信息,保障对资产购入项目的审批力度以及制度管控,以便掌握供货商的数据材料,提高对资源的汇集程度。另外,围绕资产处置与清查等环节,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资产处置可以当成此项管理工作中的自查行为,实现常规化落实资产管理,构建与定期执行盘盈盘亏与闲置等的清查处理机制,按时清查统计单位持有资产。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围绕资产使用、资产损失与报废等工作建立台账制度,了解单位组织部门内的资产消耗状况和效能,达到全方位、完整性、动态化的资产管理。

第二,探索资产共享共用。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持有的在用与闲置等资产实际共享使用的活动范围,从不同渠道入手,使共享共用资产逐渐常态化[4]。同时,严格推行资产成本核算及补偿、折旧计算,细化定义单位自身在业务活动下,预算收支与财务成本、资金方面的管控,精准核算具体费用支出款项,提升资产管控的精准性。

(四)建立内部监督路径

其一,在意识层面上,事业单位需明确内部监督对自身财务风险管控的现实意义。依靠内部监督机制,让相关人员对资金应用情况进行细致监督。对于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来说,监督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要确认具体的监督部门与人员。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审计,为监督工作提供保证。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上,财务人员要结合单位具体运行条件与财管诉求,持续优化财务内控机制,设置分析指标以及内审体系,跟踪监管财务动态。而为了有效执行内部审计,单位财务部门应当拥有足够的人才“供给”,专门设置内审岗位,关注组织人员配置,及时安排部门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培训,根据单位总体运行状态与特点,合理改进内审组织架构、确定审计程序。另外,内审必须具备独立性,尽量通过自查找到潜在的财务风险,进一步根据业务情况编制整改计划,全程跟踪分析,生成整改成果报告。由此降低财务风险的爆发概率,在事业单位内部逐渐加大审计的权威性与话语权,为单位高效运行提供优质的内部空间。基于此,进一步展现单位外部监督指导意义。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第三方完成审计,实现内外双循环,保证数据信息可以客观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在多方合作协调下,及时了解资金流向,保证使用安全。

其二,持续加强内部监督的独立性。由于自我监督容易出现片面性与主观性,监督结果可能会欠考虑。所以,在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清楚的监督关系,规避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单位可设置监督委员会或机构,面向预算管理要成效。根据内部监督在相对独立方面的诉求,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该考虑及落实“制衡”的问题,平衡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所有岗位人员都能各自完成好相应的职责,利用公正有效的内部监督,缓解拖延与敷衍的问题,促使事业单位总体效应明显飞跃。

其三,激发内部监督的创新性。事业单位在优化内部监督中,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单位以及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调整。例如,推行内部报告机制,基层执行者可通过书面的方式,让决策层了解当前财务状况[5]。而为优化有限资金的应用效果与过程管理,构建内控体系中,注重对人员工作主动性的培养。并尝试运行督察机制,设置专门的负责人,查看财务审计报告的同时,也要针对财务风险,提出建设性的想法,促使财务风控实践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五)搭建内控数字化系统

在事业单位财务中引入数字化技术,能够改善工作品质和效力,并提高单位内控实施环境的构建速度。数字化手段的支持下,事业单位业务程序节点和内控管理侧重略有调整。为使财管顺利开展,加强财务内控总体能力,就要根据运营状态与财管需要,搭建财务风险管理的数字化内控系统。

第一,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管控系统,单位各个部门全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财务数据均需及时上传,构成集中化管理的格局,保证财务数据收集的时效性、完整性、可靠性。并且通过大数据技术,还能强化部门间的交互性与关联性,保障信息实时共享。依靠海量财务数据的支撑,使财务风险分析和控制平稳开展,不仅能优化内控管理成效,还可预防财务风险。第二,引入物联网,促使财管、内控、风险预警深层次融合。在财务管理中,依靠物联网支撑的内部运行网络,一旦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内控系统就能同步接收信息,按照风险类别,迅速启动应对预案,控制实际损失。如今,事业单位采用的财管软件一般是事后管控,很显然,此种管理模式有着较大局限性。所以,事业单位在开发财管软件中,可以尝试插入风险预警以及内控系统模块,以期收获良好的规避财务风险效果。第三,建立内控系统平台中,事业单位需通过先进的软件程序,整合现金流以及信息流,控制资金流动中的风险系数,加强财管能力。

(六)注重内控体系评价

事业单位对于内控体系的评价,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

一是落实制度基础。内控体系运行效果评价,依旧处于单位内部评价工作的范畴,所以其有序落实也需要制度保障。建议事业单位先确认评价主体,遵循相对独立与财务方面、领导层三类评价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增加评价主体来源,保障内控效果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设置完整、细致的评价程序,让评价工作按照特定“轨道”进行,确保其基本的秩序性。

二是明确指标选择的重要性。考评指标是实施评价分析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评价结果可用性的关键所在。在设置考评指标中,一方面,基于共性指标,补充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就是不同单位财务内控评价工作的类似项目,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共性指标是必须存在的部分。个性指标就要结合单位所在领域与职能、属性等有关的项目,突出单位本身的财务能力。另一方面,科学配置定性和量化指标,前者作为概括性描述,可以反映出单位财务风险内控的整体效果;后者则通过数据直观呈现,可以反映出内控工作的实际欠缺。

三是突出预算的关键性。财务风险内控体系评价具有明显的系统化特征,涉及财管的内容都属于考评的重要对象。为了突出考评效率和积极指导功能,事业单位应注重预算管控,使编制与执行都具备有效性。在编制方面,事业单位要按照各部门与相应运行程序的开展实际需求,适当“拆解”固定项目,提升预算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而在预算执行中,内控评价可放在与计划的偏离程度方面。事业单位可对各项预算内容,制定差异化的偏离限值。对于偏离过大的项目,要求说明引发原因,降低后续深入内控的开展压力。

结语

为了充分展现出自身的职能作用,事业单位应了解面对的财务风险类别,提升规避管理的针对性。依靠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动态化跟踪监管资金流向,保障财务安全。

猜你喜欢

资产事业单位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利财务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