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建财务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9-03严苏新疆大学

财会学习 2023年20期
关键词:账务台账核算

严苏 新疆大学

引言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高等学校作为把好人才质量的最后一道关,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实验条件及科研基础,就要加大对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而基础设施建设因其财政额度控制严格、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牵涉面广,在合同审批、记账处理、遗留问题跟踪、竣工决算审计等财务核算相关流程方面难免存在不足。在此形势下,就基建财务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就很有必要。

一、高校基建财务核算特点

(一)高校基建项目周期长,项目规模大,涉及企业多

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扩张生源、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多基建项目建设资金也会由地方或者中央财政进行拨付或者补充。从建设项目立项到批复,从招标到中标签订合同,从开工进场到竣工决算再到尾款支付,涉及时间周期长。同时,建筑成本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高校为例,涉及单栋实验楼建设约1.5 亿元,学生公寓1.2 亿元左右,另外新校区建设总投资50 亿元,由一般债券安排30 亿元,中央及自治区财政配套其他资金20 亿元,预付款按照10%比例支付也近5000 万元,涉及资金金额巨大。且一个项目自立项至竣工决算建设,涉及不同的作业内容,其中包括可行性报告编制、造价咨询、监理、定桩验线、测绘以及主体工程施工等,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各类企业。

(二)合同审核、付款审批周期长,涉及部门多

合同审核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日常,关乎着合同签订双方的切身利益,签订流程本就较为严格,又因基础建设类项目很多为财政资金支持项目,且涉及施工单位,牵扯社会人员较多,资金金额巨大,与其他业务相比,社会面影响范围广[1],因此对于基建合同的审批流程更为烦琐,涉及法律顾问、资产管理处、基建处、财务处以及审计处等业务部门,审批周期长。对于基建付款审批,一般涉及高校基建部门、财务部门且部分财务部门实行分管领导双签,最后由校领导签批等流程。因此在办理每一笔无论是设计费、咨询费等较小金额的支付,还是全流程监理费或者工程款等大额资金的支付,审批期限都较长。

(三)经办财务人员专业性、抗压性要求高

高校基建财务岗位职责包括审核基建业务合同、房改收费、日常基建借款付款记账处理、更新基建台账、配合决算审计等,考虑到以前年度未结清项目,多则涉及几百余项基建项目,战线较长。同时,对于教育厅等上级机构要求统计的各类数据也要及时上报,配合提供财务数据,整理财务资料供审计处或主管单位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审计。因此,从合同签订到竣工决算至审计全过程,基建会计要履行“双岗位”职责,具备“两方面”素质[2],不仅要熟知各类基建业务的财务处理,还需要了解基建有关如招投标流程、咨询费计算等基建相关专业知识。对于抗压性同样要求极高,以处理报送突发性的各类报表及报告,配合提供涉及金额巨大项目的各类审计材料。

二、当前高校基建财务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清欠中小民营企业款项较多

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小体量工程、监理费或者设计费等项目上参与度较高。但与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私企等相比,中小民营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人员较不稳定、经济周期较短,而基建项目耗时较长,多采用按进度付款方式,涉及年份久远,付款条件较为苛刻,因此在付款条件成就时,部分企业已破产清算、注销或者财务人员、单位负责人更换,最终导致年份久远的清欠款项无法偿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利益,对于部分已在账上挂出的质保金也无法核销,往来款无法及时清理。

(二)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1 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以及财建〔2016〕503 号关于印发《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可投入使用或者试运行合格后,应当在3 个月内编报竣工财务决算,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的,中小型项目不得超过2 个月,大型项目不得超过6 个月。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暂估价值入账。然而在实践中,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高校基本建设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相分离,有单独的账套对其进行计量,“游离”于大账之外,容易造成监管不力,;工程项目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存在“超预算”情况[3],这对原工程如期决算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近些年高校扩招严重、申报项目多、争取“双一流”建设等,多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任务重,人员少等以上原因,导致对以前年度符合固定资产的未及时竣工决算,而实际已完工并交付使用,财务账上仍作为在建工程进行列支,最终造成学校账面资产无法真实反映当前学校的实际固定资产价值。

(三)账务处理不谨慎、不及时

一是部分高校对于由基建责任单位审批付款的维修类项目,会计记账时未区别零星维修与应纳入资本化的大型维修,而是一律通过资本性支出-大型修缮经济分类予以记账,对于确为资本性支出的大型修缮对应的改扩建的固定资产未转入在建工程,维修成本也未转入相应的固定资产,使得高校列报的资产总额失真,部分单项固定资产价值也不准确。二是对于停建的在建工程未及时清理,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以某高校为例,老校区涉及停建建筑为5 栋,涉及建造成本为650 余万元,但在实际账务中仍作为在建工程进行列报。造成停建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战略性发展的调整等其他不可抗力原因,或将原楼宇改建至新校区。停建项目未报主管单位备案,长期挂账不处理,造成资产价值失真。

(四)付款流程较烦琐,电子信息化不够

基建涉及付款金额大,付款内容多,涉及造价咨询费、勘探费、设计费、监理费、基坑监测等前期费用及主体工程款,同一项目不同付款业务种类、付款次数多,部分高校审批付款不论项目,不分金额大小,只要是基建相关,均需通过基建、财务等相关部门甚至校领导,审批流程较为烦琐。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高校,电子信息化程度重视不够,发展不足,付款审批当前绝大多数为线下审批,付款需配合提供以前年度的付款资料时,往往需前往档案馆查阅纸质凭证,由其他部门配合且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付款进度,对于及时完成财政下发的拨款额度也形成了阻力。

(五)财务人员专业性不够,参与度较低

基建财务人员通常由核算会计担任,但由于会计工作量巨大,且高校编制人员有限,承担基建工作的会计往往同时承担着其他报销工作,且不具备基建相关专业知识,对基建全流程包括立项、报批、招投标、合同签订、付款审核、竣工决算、审计等在内的,基本上只参与合同及付款审核,配合提供竣工决算及审计资料,对于基建立项以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参与度较低,且由于会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基建知识,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建项目,尤其是后续审计、数据统计及报告上的不便,也不利于财务对基建的全流程监督职能的发挥。

(六)台账交接不连续,更新不及时,内控制度缺失

基建台账作为统计基建数据的重要参考部分,关系着老校区或者废旧闲置校区的顺利移交,也关系着基建付款及对账的效率。但因基建台账跨越年度太长,期间可能由不同的会计进行轮岗,甚至当年的责任会计已退休,对于很多遗留问题无从知晓其来龙去脉。也因基建会计“双岗位”职责要求,很多时候记完账未及时进行台账补登记,与基建处的对账也仅流于形式,而高校并无相关内控制度予以约束及考核,“新问题”变成“老问题”,时间越久,账务越难理清。

三、改进高校基建财务核算过程的建议

(一)及时清理遗留欠款,保障中小企业利益

中小企业作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分子,对于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作为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其权益较难保障,同时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工程前期验收不通过、未经审计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中小企业欠款较多。部分高校共计拖欠项目甚至上百项,金额达到千万,涉及单位多个,且存在挂账处理尚未销账的情形。高校领导层面应该高度重视处理遗留问题还款事宜,指派专人进行监督,建立遗留问题欠款台账并制定付款计划,通过催促验收单位及时进行验收、审计单位按时完成审计等措施,就已达到付款条件且能联系到的单位及时进行还款,切实履行还款义务,保障企业经营效益。

(二)成立整改专班,督促在建工程转固

针对多项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的问题,高校层面应当成立专门的整改小组,由计财处与国资处、基建处等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准备竣工决算资料,报送上级监管机构,根据下达的批复对已完成竣工决算的项目及时转固并进行账务处理,财务更新日常登记台账,资产处更新固定资产卡片。与此同时,学校可经研究后制定相应的整改考核方案,对职权范围内涉及的部门确定牵头部门、职责分工、完成时效等,全方位、无死角地加快在建工程转固整改。

(三)账务处理要正确,立项关键要反映

针对部分高校对于由基建责任单位审批付款的维修类项目,会计记账时应区别零星维修与应纳入资本化的大型维修,符合资本化的计入相应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的计入费用;对于停建的在建工程要及时清理、上报,根据报批结果进行费用化等账务处理。

为更好地进行账务处理,明确区分及快速统计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校内预算及财政拨款项目。基建项目可在立项时项目管理中进行设置。考虑到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天财6.0 系统,基建立项项目名称设置时要准确反映项目年份、业务内容及项目金额,并可备注对方单位,在项目管理模块按照财政拨款或校内预算等不同的资金来源分别立项,以确保立项的准确性和后续数据统计的便捷性。

(四)精简审批流程,深入推进数据电子化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基建付款可因地制宜分门别类,针对金额较小或由校内预算承担的项目可精简审批流程,如财务双签更改为单签;将金额按照10 万元或者50 万元等进行分类授权签批,以此提高签批效率。与此同时,可推进上线电子审批,对部分紧急的基建付款改为线上审批后由会计完成记账,以使工程项目按照进度推进,且不影响农民工的利益。对于基建付款存在无法单独通过摘要判断付款进度,且台账的繁杂,人员的轮岗交替造成的登记疏漏等,最终导致部分项目在付款时,需要查阅以前年度档案的问题,考虑到高校当前纸质档案一般除当年会计档案在财务处外,其他会计年度档案均已移交至档案馆的现状,上线电子化凭证系统,可实现足不出屋查尽付款材料的目的,这对于提高付款效率将发挥巨大作用。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人员参与

近年来,由于缩编,高校编制人员有限,财务人员多为兼职基建会计,尚不具备专业的基建理论知识,对基建有关政策变更也不能第一时间获取,会造成财务核算上的矛盾及风险。如部分高校财务不清楚造价咨询费的计算比例,付质保金仍然按照5%的质保金进行预留,而实际上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7〕138号),质保金总预留比例已下降至3%。提高专业素质不仅可以提高付款效率,还可以侧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双方的最新政策,降低出错率及财务风险。而全流程参与基建,包括参与招投标、合同审批、提供合同修改意见、竣工决算、审计以及基建制度的制定、修订等[4],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对项目的全方位了解,对于后期项目的审计、固定资产的移交、工程质量的评估等都可以提供宝贵意见,而不只是会记账的“木偶会计”。

(六)建立有效台账,完善内控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繁杂,付款种类多样,涉及年份久远,台账甚至跨越几十个年度,由不同的交接会计不同时段进行统计。因此建立台账时保持口径的统一性、及时性、传承性关系到后续账务查询、数据统计以及付款的效率,数据及报告上报的准确性以及评价的客观性。例如,建立台账时可分在建工程台账、新建项目台账、遗留问题台账以及大型维修台账并按照项目名称、业务种类、付款比例等分别设置,及时进行更新。完善基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全流程跟踪审计、财务核算评价及考核机制[5],规定基建会计参与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审核付款材料、合同材料时效,与基建处对账频率,轮岗会计交接全面且经双方确认等制度,全方位地贯穿于基建业务全流程,实现财务监督职能。

结语

“科教兴邦”的战略目标实现,离不开人才的供给,人才供给的质量高低离不开高校教育的好坏,高校教育的好坏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劣,尤其是当前部分高校已进入“双一流”建设阶段,正视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优化高校发展策略,客观评估建设质量,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对于财务风险也能起到积极的抵御作用。

猜你喜欢

账务台账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金融终端应用系统账务风险防范设计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浅析融资租赁实务中承租人的账务处理
韩雪峰的“台账”
ERP系统的设备创建及台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