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实践路径探析

2023-09-03徐莎莎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现代化村民群众

徐莎莎

(中共龙口市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实现“五大振兴”,有效治理是关键。乡村有效治理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势在必行。

一、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可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占据重要地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的有序、高效、现代化治理有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使其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助于乡村产业合理有序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乡村涵养文明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乡村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助力人才成长;有助于乡村改善生态环境,共建和美家园。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乡村治理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所在。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在党心中有多重,党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重要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面对乡村治理现状,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享有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带来的便利舒适美好生活。因此,党带领农民群众投身于乡村治理实践中,各项措施必须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农民群众意愿和要求,以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为评判标准,真正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相较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状况,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艰巨的任务在乡村。从人口数量上,截至2022 年年末,全国乡村常住人口4.9亿多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3,人口数量庞大的乡村能否实现有效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从治理水平上,传统乡村治理较多依赖宗法伦理、道德礼俗以及乡绅精英等,受人们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视野不够开阔、经济发展较落后、物质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重视乡村基层治理,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打牢国家治理基石。

二、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人口流失较多,持续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首先,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受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工作、生活,中老年人留守农村,中老年村民参与农业生产、村级建设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无法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其次,农业专业化人才短缺。农业专家引入数量较少,专业指导的辐射带动面较小。另外,镇村两级农技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对村级农业发展专业化指导有待加强。最后,农村干部能力素养有所欠缺。部分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文化素养不够高,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缺乏将新的方针政策与本村具体实际结合应用的能力,对村级经济发展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打算。有的干部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干事创业本领不强,缺乏自力更生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的魄力和能力。

(二)乡村自治难度较大,“三治”合力效应有待提升

自治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发扬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指村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包括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讨论决定村中重要事务、参与日常村务管理、监督村务财务状况等。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中,良好的自治是法治和德治顺利运行的基础,也是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乘数效应”的前提。然而目前,村民自治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流失,部分乡村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村民较难选举出文化层次高、专业技能强、致富能力足的村委会干部,甚至在民主选举中出现请客送礼拉票现象,致使一些为人正派、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难以当选,部分村民产生“选谁都一样”的消极想法。另一方面,一些村委会干部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不注意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导致村民在重要村务上不敢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也形同虚设,村民无法进行民主管理,难以有效维护切身利益。

(三)乡村经济发展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有待加快

目前,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本身,且现代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品牌知名度弱。一些地方虽然发展了一些当地品牌,但与全国知名品牌相比差距还很大。其次,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水平较低,以粗加工、初加工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虽多,但是发展不规范、覆盖面小、服务功能单一、股权设置简单等问题较多。最后,发展推动力不足。资金、技术、人才、用地这些都是制约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各级各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配套政策,但是各个系统的扶持政策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乡村经济发展薄弱,难以持续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

三、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实践路径

乡村治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在找准“痛点”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创新乡村治理路径,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奠定乡村治理稳固前提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为乡村治理奠定稳固前提。

一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要性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广、接触最多,是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其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领头羊”。

二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加强学习培训,紧跟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提供更多外出培训观摩机会,提升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干事创业及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注重对年轻接班人的培养,引导农村党组织把人才队伍管理培养作为头等大事。

(二)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提供乡村治理制度保障

体制机制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应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乡村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

一是进一步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制定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对照每项权力设计流程图,引导农村干部行使权力“照单操作”;修订完善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对村级事务决策、“三资”管理、党的组织生活等进行系统规范;加强党务村务督查,将上级查和本村财务督察小组查相结合,出现问题列出清单并限期整改落实;建立村党组织领导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及时反映和处理群众诉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二是健全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激励关爱机制。分类制定乡村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扶持政策。制定基层干部激励关爱制度,鼓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如强化对村干部的工作考核,并与其报酬待遇直接挂钩;为符合参保条件的村干部办理居民养老保险;每年集中推选宣传一批典型人物,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等。

(三)引领乡村经济多向发展,夯实乡村治理物质基础

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充分的物质保障。针对乡村经济发展薄弱、农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的现状,应努力探索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引领乡村经济多向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模式。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特点。要立足村情实际,根据城中村、平原村、山区村、沿海村等不同状况,从各自的产业、资源等优势出发,充分挖掘果蔬种植、传统技艺、产业项目、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潜力,因村制宜,确定经营项目、经营模式等。

二是多方扶持助推转型升级。各级各部门要对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行全方位支持,制定具体扶持措施,解决突出瓶颈问题,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合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种养殖、加工,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联合社,增强市场竞争力;帮扶有条件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集聚资源打造田园、旅游等综合体,推动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

(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铸牢乡村治理文化根基

文化是乡村有效治理的根和魂。只有培育好乡村文明乡风民风,以新时代文明乡风荡涤沉疴旧念,才能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文化内蕴。

一是打造志愿服务队伍,实现自我教育。要充分挖掘本村优势,将群众身边的党员先锋、道德模范等培养打造成百姓志愿服务骨干,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最美家庭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典型带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形成崇德向善、尊老孝老的文明村风,从而实现农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

二是丰富文化活动,用好文化阵地。要充分利用农村文化阵地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重要节日,有能力的村可以组织本村村民进行文艺汇演。各村要派专人负责,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实施定点或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群众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让各类文化设施真正发挥文化惠民作用。

(五)带动村民共同参与治理,增强乡村治理群众力量

乡村有效治理,全体村民是主体,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人翁。

一是要注重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可通过多种形式给予村民更多参与乡村治理的机会,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水平。可探索以积分的形式量化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情况,并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鼓励更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乡村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管理。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实现自治的主要组织形式,应严格管理,从民主选举开始,严格选举程序,确保真正选出得到广大村民认同的、符合村民意愿的当家人。在村民委员会运行过程中,要加强村民对村级财务及村委会干部行使职权的监督,确保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村委会干部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六)着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治理宜居环境

乡村有效治理,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投身和美乡村建设。

一是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要引导村民做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并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如农药化肥不要过度使用、反光膜不要随地丢弃等,增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为共建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二是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打造宜居环境。利用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生态建设的相关宣传,提高村民的卫生和责任意识;对生活垃圾清运力量不足的农村提供帮助,定期带领村民开展环境清洁整治,为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优美的环境,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实现。

猜你喜欢

现代化村民群众
边疆治理现代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