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国家审计的思考
2023-09-03袁翠翠
袁翠翠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国家审计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不断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取得了长足发展,审计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成立审计委员会,构建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一、国家审计现状分析
国家审计机关多年来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审计活动,为防范风险、改善民生、推动国家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出了很多贡献。然而,新时代国家审计该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我国各级审计机关该如何转换审计思维和方法、打造专业化审计队伍、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值得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进一步探讨。
(一)审计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逐步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工作,但在国家审计队伍中尚缺乏经验丰富的高级审计人员,而且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理论学习参差不齐,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以及审计报告工作时专业判断及其政治方向和效果的把握不够精准,从而影响国家审计工作质量,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总之,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或经验,以及审计队伍建设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整体进程,从而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
(二)审计监督合力现状分析
具体实践中,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各司其职、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所以更倾向于从单位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且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一套较常规化的审计职责内容和工作安排,对于国家审计中出现新审计领域(如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等)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同时,某些单位内部审计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内部审计在职责转变、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发挥内部审计在重大领域的监督作用以及积极配合和服务国家审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也对社会审计有效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
社会审计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基于被审计者直接委托,有偿为社会提供审计专业服务。按规定国家审计可以购买社会审计服务,但由于社会审计的内容、目的和收费取决于委托人的要求,甚至有些社会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一气,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导致社会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弱化,社会审计服务国家审计的效能无法充分发挥。
二、强化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现状,针对新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压实现代化审计队伍建设
为全面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意见》中“坚持政治引领、提升专业能力、弘扬务实作风、强化廉洁自律”四个方面的精神,各省各地区审计机关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该方面的具体落实措施。为此,可以从筑牢思想根基、提升职业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加强廉政审计四大方面压实审计队伍建设。
1.筑牢思想根基
各审计组织应当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和“三会一课”等制度的学习,把思想政治标准作为衡量审计人员的首要标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好本地区资源,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审计干部教育培训日常;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制度或意见的要求,从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应对审计风险、具备相应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基本方面选拔审计人员。
2.提升职业本领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视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审计人才培养。坚持科技强审,加强数据审计能力培训和数据审计案例研讨,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加强对审计人员在财政税收、民生保障、资源环保、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投资等领域的各类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审计业务流程的培训,加强财经法规和审计实务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强化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审计能力。
3.践行初心使命
各审计机构要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审计为民服务的意识,立足基层,立足实际,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树立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志气,落实各项审计工作;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善于调查研究、悉心听取民意,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客观开展审计评价。
4.加强廉政审计
综合运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审计人员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廉政文化宣传栏、发放廉政教育宣传资料等措施营造廉政审计氛围;制定廉政审计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八不准”工作纪律明确廉政审计纪律;设立廉政审计巡查小组,加强廉政审计监督,增强审计干部廉政审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强化和创新国家审计公告机制
1.强化审计公开
首先,建立审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门制订本单位的审计结果公告办法和制度,根据项目计划安排,每年初拟定公告方案,规范审计结果公开的时间,及时对外公布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价值。其次,增加审计公开的信息量,根据审计全覆盖理念,可以对所有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范围的被审计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性质、业务等)、对该单位的审计结果信息以及对审计机关自身的审计业务、管理、资金运用等信息,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廉洁自律情况、所在部门或单位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等信息都进行合理公开,积极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更好地发挥审计公开的监督作用。
2.加大宣传沟通,优化审计公告机制
可以利用审计机构微信公众号平台、新闻频道、微博平台、今日头条、抖音等信息技术平台和手段,建立健全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展开对具体审计案例的介绍和审计专业知识的普及,丰富审计结果公开和审计整改情况公告的方式;强化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群体的沟通协调,集思广益,收集公众意见,针对群众反映意见较大的项目,可以适度进行二次审计和披露,不断优化审计公告机制,提高国家审计公告的时效性。
(三)加强审计整改
审计机关要不断强化跟踪督促检查,压实审计整改责任,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提高审计成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提出详细的整改计划和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对于尚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重大事项,审计机关要成立专门小组持续跟踪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实地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效果,召开整改工作会议深入分析整改过程与效果,并及时对外公布其整改效果,在以后的年度审计中还要持续关注该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整改情况,避免虚假整改;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加强问责,压实整改单位的主体责任,将整改落实纳入相关干部的绩效考核,对整改不力现象要严肃问责,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依法处罚处分,绝不姑息。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将严格问责变成一种常态,从而减少贪腐。
(四)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健全多方位监督
1.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王会金[1]和许瑜[2]等学者认为,要加强党统一领导,健全审计监督体系,拓展国家审计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作用。国家审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多方位监督体系。审计机关应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审计项目,把监督跟进到为民服务的各个项目中;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加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情况的审计,聚焦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重点领域,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要善于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做专业中的内行人、政治上的明白人。
2.健全多方位监督
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创新理念,协调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从而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审计监督的第一道防线,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存在法定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3]。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国家审计应当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成果;国家审计有权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国家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4];《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审计机关可以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可以根据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社会审计可以有效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首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要坚持审计质量底线,提高政治站位,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法律诚信建设和质量管理,做到适时优化自身审计资源配置,在发挥自身专业审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新审计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成果配合国家审计,铸就审计监督合力。
其次,审计机关要积极探索与内部审计在审计专题项目、项目成果运用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建立审计支队或审计小组,安排内审人员参与审计支队项目实施,将国家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列入内部审计方案进行重点审计,充分利用内审成果,减少审计的重复性工作,从而统筹审计人力资源,推动国家审计事项和内部审计项目融合实施,形成内外监督合力;同时,各地审计机关可通过创建专家智库的方法,吸引更多优秀社会审计力量参与政府审计,发挥专家在审计中的专业优势,拓宽政府审计获取社会专业咨询服务的路径,促进审计机关更好地调动社会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合力。财政、税务、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监管等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审计监督,聚焦社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与审计监督一起织起统一高效的联合监督之网,更好地实现审计监督与组织人事等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强化多维度监督。
三、结论
“十四五”时期的国家审计更依赖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各级政府、机关、单位、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审计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审计科研保障、创新研究形式、拓展交流平台,将审计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科研课题的重点,及时总结提炼审计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方法,形成了一批有思想、有深度的科研成果;聚焦审计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课题成果转化,真正实现以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