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翻译理论对《谭振山故事精选》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
2023-09-03白俊英李林蔚李梓萌黄天敏杨明珠
白俊英 李林蔚 李梓萌 黄天敏 杨明珠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谭振山故事精选》作为辽宁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外译研究也十分契合当前我国提升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谭振山故事精选》中收录了民间故事家谭振山的部分口头文学,反映了辽河平原农耕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知识与智慧、理想与愿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在国内,《谭振山故事精选》的英译以及对外传播还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关于它的外译研究仍大有空缺。此外,由于民俗故事语言大多具有口语化的特性,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也给其外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将以深度翻译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精准翻译书中的民俗文化负载词,为其外译研究做出贡献。
二、深度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深度翻译理论最先由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于1993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论文中提出,“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序言、注释、脚注、评注等诠释性内容将译文置于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1]。国内学者对深度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针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翻译作品的研究不在少数,如胡琪、朱宝锋对深度翻译视角下戴维斯《太极拳经》英译本的探析,发现运用深度翻译的方法通过对文本信息的补偿,降低了目标语读者理解《太极拳经》的难度,有助于太极拳典籍的跨文化传播,这对其他武术典籍外译亦有启示[2];再如官文娟对辜鸿铭《中庸》译本的深度翻译的研究,对译本中的注释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探讨辜鸿铭采用这种深度翻译的思想动机和现实意义[3]。然而针对中国现代民俗文化作品的英译研究,尤其是对于东北地区民俗文化与深度翻译理论的研究却屈指可数。
三、深度翻译理论在翻译《谭振山故事精选》中文化负载词的应用
本文以深度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对民俗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运用深度翻译理论中添加注释的方式,阐释《谭振山故事精选》中文化负载词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信息或其代表的特殊含义,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促进中华优秀民间文化、民俗故事的传播。
(一)专有名词类
1.特殊人称称谓
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群体,不同语言群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产生了词汇空缺,即无法在非本族语言的范围内寻找到能够表达其意思的相对应的词汇。在汉语特有词汇中,人物称谓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a.这张画像刮哪去了呢,碰巧被皇帝的御林军捡去了。
b.Where did the portrait go ? Coincidentally,it was picked up bythe Imperial Guard.
Note:The Imperial Guard is the army that belongs to the emperor directly in feudal times and serves as the guard for the emperor or the palace and the capital.
“御林军”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俗称,指古代护卫皇帝及皇城的军队。一般来说,御林军中的士兵都是层层选拔的精锐,绝对忠于皇帝本人。英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所以这里译为“the Imperial Guards”,即“皇家护卫”。通过深度翻译“御林军”的含义,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皇朝的军事体系,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宏大。
2.特殊事物称谓
不同的社会制度会造就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创造出只在本文化背景中有意义,与其他文化无对等含义的词汇。这类词汇中主要用于指代事物的词汇被称为特殊事物称谓。
a.男婚女嫁那是大事,过去一般都拿媒人保媒。
b.The marriage of a man and a woman is a major event,and in the past,matchmakers were usually used tosearch for a match.
Note:Searching for a match is a process in that matchmakers select proper marriages for the hostess.
古时,人们称婚姻为姻缘,与当代婚姻含义相同,结婚一般通过媒人介绍,而媒人为主人家挑选合适的姻缘的过程叫作保媒,因此这里将“保媒”译作“search for a match”。通过深度翻译理论,读者可以了解到“保媒”指的是为主家挑选合适姻缘,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
(二)俗语成语类
1.俗语类
由于民俗故事大多具有口口相传得以流传百世的特性,其中不乏有许多口语化的民俗词语,因此在翻译民俗故事的过程中,遇到此类词语不仅要使译语语言的读者能够流畅地进行阅读,也要保留源语词汇中蕴含的深层意境。
a.俗话说“救急救不了贫”,你这可怎么办啊?
b.As the saying goes“help the urgent but not the poor”.What are you gonna do?
Note: Jiu Ji means help someone out of temporary distress.
“救急救不了贫”是中国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只能解除他人短暂的急难,但是不能解决其长时的贫困。这里把“救急”译为“help the urgent”,旨在表达可以帮助解决迫在眉睫的困难。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此句中的“贫”不仅包含“贫困、贫穷”的意思,更是指代“不幸”以及“可怜”,因此将贫困译为 “poor” 而非“poverty”。
2.成语类
“成之于语,故成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中国人对于语言的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上千年之久的汉语言文字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长期沿用至今的固定短语,它们大部分来自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具有语言简洁、结构紧密、含义深刻等特点。
a.在他家门口有棵大柳树,长得枝繁叶茂的,青得邪乎,特别好。
b.There was a big willow at this family’s gate.It was extremely green with luxuriant foliage.
Note: Zhi Fan Ye Mao is an idiom in Chinese,that first appeared in the Qin Xin Ji by Sun You,a drama writer of the Ming Dynasty.It can be used to indicate luxuriant foliage.
“foliage”指的是植物的叶子(总称),偏书面语;“leaves”指的是一片片叶子的总称,偏口语。所以翻译的时候会用“luxuriant foliage”而不是“luxuriant leaves”。
a.李白出生之后,他父亲可高兴了,喜得贵子嘛,他想,我生的这个儿子,将来能不能成才呢?
b.Li Bai’s father was soecstatic to have a son.He wondered,“will my son grow up to be a talent?”
Note: Xi De Gui Zi is used to congratulate others to have a baby.In ancient times,it only refers to someone who has a son.While in modern times,it indicates both girls and boys.
“喜得贵子”旧时用于祝贺他人生子,特指儿子,因此译为“ecstatic to have a son”。古时,由于男女社会地位不等的原因,“喜得贵子”仅代表祝贺男孩的出生,人们常常将“喜得贵子”替换为“弄璋之喜”,“璋”有美玉的含义,旨在寄托这个男孩子能够像玉石一样具有温润谦逊的品质。
(三)古诗词
古诗词的引入是本书的一大特征。古诗词本身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可以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除此之外,古诗词还具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对仗工整的形式美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a.春风送暖花盛开,万物迎春桃李来。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满树白。
b.Spring breeze blooms flowers,all welcome itfrom peaches to plums.Fire clouds illuminate apricots red,and plum flowers fully bloom white.
Note:Tao and Li are the Chinese words for peach and plum respectively.The two items are typical images of spring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满园春色,是春风吹绽。既然是“万物迎春”,翻译时便不能只有“桃李”,所以用“from peaches to plums”,从“桃”至“李”,才能姑且包涵万物。后两句在原文中颜色对比十分鲜明,颜色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丢失,最后一句“怒放”其实是表示李花已完全绽放,所以用“fully bloom”。
(四)土话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迁移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也称土话、地方话,是指在某一区域使用的地方语言,而且大多只通行于这一特定地域。《谭振山故事精选》具有鲜明的区域色彩,蕴含着辽河流域独有的乡土风情和文化特征,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北方官话,尤其是东北方言的大量使用。
a.过村的路上让雨水冲出了个大河沟,车马都过不去,到这就打误……
b.The heavy rain washed out a big ditch on the way into the village,and the carriages and horses could not pass through it because they would getstuck in the ditch…
Note: Da Wu is a dialect in northeast China,which means the car is stuck (because the roads are bad or the cars are overloaded)and can't move.
“打误”,又作“打窝”,是东北地区的方言,意思是“车被陷住、卡住了而无法移动”,形容车子(包括畜力车或载人载物的车辆及运输工具)由于道路不好而不能前进或者因超载而使车滞行。这里指的是车马被河沟卡住了无法通行,所以这里翻译成 “stuck in the ditch”。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方言的特点,译者在此处加注,补充了背后的文化知识,使其读起来更原汁原味。
四、结语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的开展,赋予中国文学更多的时代使命,使其英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地域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中极具代表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翻译民间地域文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文化壁垒,而采用深度翻译策略能够在保留原文意义表达前提下有效减少中西方文化的代沟。通过为翻译文本提供解释性的材料,将文本置于大的文化语境中,能够有效进行翻译补偿,促进文化原汁原味进行传播,对中华特色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