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海垦区加工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23-09-02邹佳伟
邹佳伟
(第八师一四二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石河子 832029)
1 育苗
1.1 环境要求
1.1.1 土地条件
1.1.2 温光条件
无霜期达到150 d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1.3 供水条件
供水条件良好,有配套的滴灌设施,水质无盐碱,pH ≤7.5,全盐量≤2 000 mg/L)。
1.2 成品苗标准
苗盘空穴率不超过2%,日历苗龄(从出苗到移交成品苗的时间)50~60 d,辣椒苗长势整齐一致,株高15~18 cm,茎秆粗壮,茎粗2.5 mm左右,具有6~8片真叶,叶色深绿,叶片肥大,子叶完好,无黄叶,无病斑及虫害。红茎比达到地上部株高1/3,根系发育良好,乳白色,盘根好,拔苗时能将育苗基质完整带出。成品苗出棚前经7 d左右放大风炼苗。
2 移栽
2.1 土地整理
犁地深度28~30 cm,耕后及时耙地整平。开春后机力平地,达到地平、土碎、边齐、土松,拾净残膜,达到待栽状态。平整土地时,用200 mL/667 m2施田补(33%二甲戊灵)化学除草,均匀喷洒,不重不漏。
2.2 种植模式
采用125 cm地膜。种植行距配置为70 cm+75 cm,1膜2行,株距18 cm,理论穴数5 108穴/667 m2,1穴2苗,采光面100 cm。滴灌带1膜2管,位于膜内侧,距离苗行10 cm,滴头流量2.6 L/h或2.8 L/h。打孔深度6~8 cm。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方面较差的老年人占54.98%,差的占17.53%;身体健康方面较差的老年人占52.21%,差的占14.75%(见表4)。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有慢性疾病以及病痛,影响生活功能,易紧张、忧郁,智力明显下降,生活满意度低,家庭矛盾多,生活孤独无规律,嗜烟酗酒,生活困难。应积极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期望寿命。部分老年人生活质量良好,应进一步关注其生活方式、自我保健、情绪调节和慢性疾病,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从而维护健康。
2.3 移栽时间
4月25日至5月10日[1]。
2.4 移栽方式及质量标准
移栽时按机械打孔穴距投苗,栽苗深度6~8 cm,投苗后及时上土封洞。
栽苗标准:苗行端直,苗株直立,无空穴,无倒伏,根系无悬空,根下无地(残)膜。移栽后及时滴透水至膜边。
3 移栽后苗期管理
3.1 补苗及滴缓苗水
辣椒苗移栽后3~5 d查苗补苗,将死苗、未栽空穴补齐,扶正栽歪的辣椒苗,滴缓苗水至膜边。长势旺的苗田滴清水,苗势弱的地块滴施磷酸一铵2 kg/667 m2、尿素1 kg/667 m2提苗。
3.2 苗期田间技术措施
以增温、促苗早发、防病虫草害为主。滴缓苗水后3~5 d即可中耕,以后7~10 d中耕1次,一般苗期至封垄期中耕2~3次,最后一次中耕时可进行培土,防止后期倒伏,结合中耕及时去除田间杂草。
4 水肥管理
4.1 苗期水肥管理
苗期因温度低,蒸发量小,辣椒生长慢,对水分需求量不大,因此移栽后应适当蹲苗,促进根系的正常发育,培养壮苗。滴水应以“控制水量,给肥为主”为原则,早施磷肥,控施氮肥,避免早期营养生长过旺徒长,可以有效地控制生育期延后、中后期的行间郁闭、倒伏及病虫害的发生。滴水以滴至膜边为宜。进头水时间一般在缓苗水后10~15 d(沙壤土10 d,粘土地15 d),如果4月25日移栽,5月中旬即可进头水;至辣椒封垄前每8~10 d滴水肥1次,将辣椒生长所需的磷肥集中在此时期滴施,通过水肥调控防止辣椒苗期旺长,促进辣椒提早开花坐果。对田间长势弱的地块或前期长势弱的早熟品种可适当增施氮肥,结合苗期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芸苔素锌或芸苔素内脂+磷酸二氢钾(150 g/667 m2)提苗。
4.2 中后期水肥管理
辣椒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对水肥需求量迅速增加,待辣椒头茬果坐稳后开始加大水肥供应量,特别是7月中旬至8月初,辣椒坐果膨大关键时期要确保水肥供应充足,7~8 d滴水肥1次,要给予3次大水水肥,不能缺水,肥料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为主,8月5日后停止滴肥,8月25日前后停水,根据土质条件粘土地适当早停水。
4.3 全生育期投肥量
按700 kg/667 m2产量,合理确定总投肥量。辣椒全期投肥150 kg/667 m2左右,其中基施三料重钙20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或磷酸二铵15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50 kg/667 m2、磷酸一铵30 kg/667 m2、水溶性钾肥30 kg/667 m2、黄腐酸肥料15 kg/667 m2、硫酸锌2~4 kg/667 m2,分2~3次滴施。
5 除草
全生育期清除大草5遍,每隔15 d左右1次,8月下旬至9月初采收前最后一次清除田间杂草。除草质量要求:清除行间及膜面上杂草,不损坏地膜及滴灌带。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测报为参考,以田间调查为基础,以防治指标为依据,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控制病虫等不利因素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6.1 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虫蛹;(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田间设置诱捕器,应用性诱剂诱杀雄蛾,干扰自然交配,降低种群数量;(4)田间设置诱蚜板诱杀蚜虫;(5)合理密植,加强中耕,改善土壤及根系通透性;(6)浇水时少量勤浇,以滴到膜边为宜,避免沟内见水及“跑冒滴漏”,控制田间湿度,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灌水均匀,不跑不漏,膜间和大行不出明水,忌大水漫灌;(7)控制好传毒昆虫,发现蚜虫、蓟马及时杀灭;(8)病害高发期,尽量避免在病健田之间串行,以免造成人为接触性传播病毒。
6.2 化学防治
6.2.1 蚜虫和蓟马
5月底6月初随水肥滴施内吸性药剂康福多50~60 L/667 m2或松灵80~100 L/667 m2,20 d施1次,连续滴施2次。选用特福力(美国陶氏公司22%氟啶虫胺腈)15 mL/667 m2、2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6 000~8 000倍液、拜耳乙虫腈2 000倍液以及先正达20%阿立卡(噻虫·高氯氟)4 000倍液+敌敌畏400倍液的混合药剂叶面喷施。
6.2.2 棉铃虫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3 g/667 m2,间隔15~20 d喷1次,连续喷施2次。虫害严重时可用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叶面喷施2次,间隔15 d左右;菊酯类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10%乳油6 000倍液叶面喷施。
6.2.3 病毒病
一是通过中耕、施肥等措施促苗早发,及早形成旺盛的生长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采用育苗等措施早栽早熟,使辣椒结果高峰期避开病毒病盛发期。二是苗期喷施高锰酸钾1 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三是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防止人为传毒,在进行整枝、打杈、摘果等操作中,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冲洗,以防伤口感染。四是发病前抓好早期治蚜工作,以防蚜虫传播病毒。五是在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辛菌胺60~80 g/667 m2,用水量30 kg/667 m2,正反叶片均匀喷雾,每隔8~10 d喷1次,连喷2次;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病毒净或病毒灵500倍液喷施[2]。
6.2.4 青枯病
一是实行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适当控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高温季节应在清晨或傍晚浇水。培育壮苗。植株生长早期应进行深中耕,其后宜浅耕;至生长旺盛后则停止中耕,以免损伤根系,而有利于病菌侵染。二是发病期要预防性喷药,常用农药有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也可用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灌根,每隔10~15 d灌根1次,连续2~3次。
6.2.5 疫病
防治措施:一是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二是苗床消毒,无菌土育苗。育苗移栽的辣椒苗床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8 g/m2加细土10 kg拌匀,先用1/3药土施入苗床后播种,然后将2/3药土覆盖种子。成苗后在苗床上选择无病壮苗移栽。三是实行轮作。发病田不要与瓜类、茄果类蔬菜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轮作。四是加强防病栽培。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田块;秋季深翻冻垡,种植前清洁田园。合理密植,保持株间通风透光;重施基肥,合理追肥。五是科学合理用药。在发病初期发现病株及时施药,主要可选用下列药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科生霉素1 000倍液、春雷霉素1 0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视病情可连续喷施2~3次,重点控制中心株。
7 采收前管理及采收
7.1 早停水
根据种植地块土壤质地、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确定停水时间,粘土地8月25日前后停水,砂土地适当延后至8月底,防止后期植株贪青旺长。为提高辣椒红果色价便于采收,于9月10日前后喷施辣椒落叶剂“辣椒叶脱隆”,用药量100 g/667 m2左右,用水量40 kg/667 m2,机械吊喷,均匀喷洒,确保植株上下叶片沾染药液。喷药后3~7 d脱叶,脱叶率达90%以上,9月20日前后,红熟果挂秧10~15 d,辣椒适度脱水后及时采摘晾晒。
7.2 采收和晾晒
采收后的果实要及时拉运到戈壁滩晾晒,装车拉运过程中要轻装轻卸,不能用力踩踏,拉运到戈壁滩后及时摊晒,厚度以15~20 cm为宜,不能过厚或过薄,前期要勤翻动防止霉变,辣椒六七成干时打成小垄风干,八成干时起堆,用篷布蒙盖发汗3~5 d,再摊开晾干,分拣二红花皮辣椒进行产品分级销售。
采收后交于加工企业烘干。
7.3 干椒质量要求
成品椒标准:干辣椒必须具备正常的色泽,色泽深红,无霉变椒,无白皮椒,无青椒,无黑斑椒,无异品椒。大红和二红综合≤3%,不完整椒≤3%,无杂质。摇动籽响,缠绕不断,松开弹直,水分≤20%,干湿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