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羊肚菌+有机稻轮作种植模式
2023-09-02冯泽耀董纯芳
冯泽耀,周 清,董纯芳
(远安县茅坪场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远安 444203)
1 技术概况
鄂西山区远安县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种植椴木香菇木耳,规模发展食用菌产业;90 年代中后期引进浙江省庆元县代料香菇层架栽培技术,实现袋栽香菇规模年种植量0.82×108袋,产干香菇7.82×104t。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为了减少对林木资源的消耗,探索发展珍稀食用菌种植方式,远安县大力推广羊肚菌+有机稻轮作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对助推乡村振兴有积极意义。
2 技术效果
菌稻轮作模式的推广使冬闲田得到充分利用,羊肚菌种植后,菌丝体、营养袋等有机物质可为下茬作物提供土壤肥力,水稻种植全程不施用化肥农药,节约了生产成本,种植过程中通过耕翻、晒田杀灭土壤病菌,又为下茬羊肚菌种植减少了病害传播,解决了羊肚菌连作的障碍[1]。
3 技术路线
3.1 品种选择
羊肚菌菌种选用宜昌森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六妹-1、川羊肚菌1 号;水稻选用抗病虫常规品种谷香88,昌两优8 号。
3.2 茬口安排
羊肚菌11月中下旬播种,4月底采收结束;水稻5月中旬育秧,5月底抛秧,9月中下旬收割。
3.3 羊肚菌栽培技术要点
3.3.1 田块选择
选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偏砂性、pH 值在6.0~7.5、冬春季节避风向阳的田块为宜。
3.3.2 土壤处理
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晒田备用,10 月上旬将石灰(80 kg/0.067 hm2)撒入田块,再用旋耕机翻耕一遍,使石灰与表层土混合均匀,耙细利用深秋阳光暴晒,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及病源菌。
3.3.3 菇棚搭建
用12 m以上镀锌钢管搭建外拱棚,棚宽6 m,棚顶高3.2~3.3 m,棚肩高1.6~1.8 m,棚长20 m,棚与棚间距1.2 m,棚顶盖一层塑料一层遮阳网,每0.067 hm2搭建5个为宜。
3.3.4 适时播种
11 月中旬,当日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时,在搭建好的菇棚内喷水,使土壤含水量达60%左右。然后人工分畦,畦面宽1 m,在1 m 畦面开4 条5~8 cm 深的“V”字形小沟;畦与畦之间开20 cm 沟,沟深25 cm;菇棚和田块四周预先开好排水沟。采用条播方式将掰好的羊肚菌菌种均匀撒在“V”字小沟内,然后覆盖3~5 cm细土,最后在畦面上盖黑色农膜,农膜上打小孔,孔径1.5 cm,打孔间距20 cm×20 cm,便于透气。羊肚菌菌种使用量为180~250 kg/0.067 hm2,播种时菌种要尽快剥去菌种塑料外袋,将其捏碎成直径1.0~1.5 cm 大小的菌种块,避免菌种因失水而导致活力下降,导致菌丝萌发慢和蔓延无力[3]。
3.3.5 养菌管理
播种后将菇棚温度控制在10℃~20℃,空气相对湿度80%,土壤湿度不宜过干也不宜过湿,有利于羊肚菌菌丝迅速长满菌床。阳光过强时,棚内温度高于20℃时,应及时加盖遮阳网;温度低于6℃时,应及时掀开遮阴物,增加棚内温度。管理重点主要是保温、保湿、透气,从而培育健壮菌丝[4]。
3.3.6 补充营养
羊肚菌菌丝生长比其他菇类快,一般在播种后10~15 d,羊肚菌菌丝在畦面长出菌霜时,正是放置外援营养袋的最佳时间。可以用78%小麦、20%玉米芯、1%石膏、1%石灰装制成12 cm×24 cm 规格小袋,灭菌冷却备用。也可以在菌种企业购买后直接运入种植田,在袋子侧边用打孔器打孔,孔口一侧朝下压实扣在已经长满菌丝的菌床上,再将地膜还原覆盖,营养袋间距20~30 cm,行距30~40 cm,每0.067 hm2放置1 800~2 000个为宜。
3.3.7 催菇管理
羊肚菌播种后经过40 d 的营养生长后,厢面菌霜消退,土壤表面局部呈红褐色,此时揭去地膜,撤去营养袋。在次年2 月中下旬自然温度上升6℃~10℃时,注意查看长期天气预报,当后期没有低于6℃气温时,可以开始喷催菇水,一次性将畦面20~30 cm 耕作层浇透,以排水沟能见到水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为宜,厢面搭小拱棚,拱棚上覆盖白色农膜以保温、保湿。
3.3.8 出菇管理
喷催菇水后4~5 d 会出现大量原基,仔细观察畦面是否在土表形成1 mm 晶莹剔透的白色针尖大小原基;7~10 d 菌柄与菌盖开始分化,此时应注意做好防风防寒工作。羊肚菌在原基分化期、幼菇在针尖期不能喷水,后期可采用多次少量的方法适当进行补水,以喷小水为宜。根据羊肚菌生长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喷水量,遵循“出菇多、菇蕾大的时候多喷,出菇少、菇蕾小的时候少喷”的原则,严禁大水漫灌。随着幼菇的逐渐长大,应逐渐加大通风换气量,根据天气的变化和棚内的温度选择通风的时间段。温度高时,选择凌晨、中午和傍晚通风0.5~1 h,以减低棚内温度;温度低时,选择正午时通风以增加棚内温度,注意通风忌地面冷风,喷水与通风相结合。喷水过多易将羊肚菌菇蕾闷死,或引起细菌性病害侵染导致死亡[5]。因此,喷水后一定通风1~2 h 后再关闭菇棚。一般羊肚菌从原基形成到成熟需25 d左右。
3.3.9 采收销售
当羊肚菌子囊果成熟度达到80%、菌盖长至4~8 cm、棱纹与凹坑明显可见时[6],可开始采收。在采收前1 d应停止喷水以降低羊肚菌的含水量,利于鲜品干制加工,缩短晒干或烘干时间,降低能耗。采收时左手捏住子囊果上部,右手用锋利的小刀从菌脚基部将子囊果割下,采大留小,采收后将其放入塑料筐中及时鲜销,或烘干保藏待售。前一潮菇采收完毕后,掀开棚子增加棚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棚内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维持6~7 d 后闭棚催第二茬菇。因为第二茬菇生长时期需要的温度较高,一般10~15 d 才可采收结束。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菇棚塑料等废弃物,待下茬作物种植。
3.4 有机稻栽培技术要点
3.4.1 苗床选择
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水源方便、离菇棚较近的旱地或菜园地。苗床宽1.0~1.2 m,床高6~8 cm,苗床四周开好排水沟,将苗床表土整平。
3.4.2 备足盘土
选择肥沃疏松、不黏不砂的土壤。最好是因地制宜,采集河埫土或林下园地腐殖土,取土后先风干捣碎,后用孔径5~7 mm的筛子过筛,每个秧盘按3 kg准备。
3.4.3 调配基质
每0.067 hm2调配125 kg 备好的盘土,将其与1 kg 壮秧剂拌均匀后堆放发酵3 d。
3.4.4 摆盘播种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5 月10 日左右,每0.067 hm2用561孔标准盘40 张,将秧盘按苗床规格有序摆放,盘底放入少量盘土,用手或特制筛子撒种子,每穴播4~5粒种子后用剩余盘土覆盖,浇足水分后盖稻草,出苗后揭去稻草。
3.4.5 培育壮秧
苗床管理期间着重控温度、调湿度、防立枯菌及苗床虫害,播种至齐苗期间要注意保温保湿,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苗床上湿度过大,要及时清沟排渍,揭草晾晒苗床;床土过干发白,要在上午10 时前或15 时后用喷水壶轻轻浇水,3 叶期如有脱肥现象,可用100 g 壮秧剂兑15 kg 清水浇苗床,从而培育健壮秧苗。
3.4.6 整地抛秧
5 月底,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秧龄达20 d、叶龄4 叶以上时,用微型旋耕机将菇棚内的地整好,使地里水深3 cm。在抛秧前1 d,如果秧盘土过湿,把秧盘从苗床上掀起放在地上让自然风吹干一些;如果盘土太干,要在前1 d 早上浇1 次水,在拔秧前把秧盘在地上晾1~2 h,然后将秧盘卷成筒状运往种植羊肚菌的田头,边拔边抛,沿着棚内边退回,分2次抛,第1次抛75%,第2次抛25%,尽量将秧苗抛均匀。
3.4.7 田间管理
秧苗下田后前期薄水抛秧;分蘖期浅水勤灌;够苗后应及时晒田,以减少无效分蘖;拔节孕穗期干湿交替;抽穗扬花期短期深水;灌浆结实期后干干湿湿交替进行,以养根保叶;收获前7 d断水晒田。
3.4.8 病虫防控
采用生物、物理、农业措施防控病虫害。水稻病害主要是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虫害主要是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7]。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健身栽培等方法来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虫性。物理措施主要是在6 月中旬—9 月上旬,在稻田边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天19时30分开灯,次日凌晨6时关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生物防治主要是选用生物农药BT 粉剂和5%苦参碱水溶液对1~2 代螟虫、2 代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控;通过在稻田放养鸭子,稻鸭共育来控制田间害虫和杂草,特别是水稻中下部稻飞虱的繁育。由于羊肚菌对农药、除草剂特别敏感,施用农药易造成下茬羊肚菌种植不出菇或产量低[8]。因此,在水稻栽培生育期内不可施用化学农药。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每0.067 hm2羊肚菌可收275.5 kg鲜菇,加工干品25.04 kg,产值27 500 元;投入成本包含:菇棚钢材8 000 元、菌种2 500元、营养袋3 000 元,农膜400 元、遮阳网600 元等,费用总计14 500元;净产值13 000元。种植水稻收获稻谷450 kg,产值1 125 元;投入种子、耕地等费用300 元;净产值825 元,合计纯收入13 825 元。种植第1 年菇棚成本较高,第2 年种植钢材、遮阳网、农膜等材料不需要购买,成本下降,收益较好。
4.2 生态效益
羊肚菌+有机稻高效轮作模式,因不施化肥、农药,可以减少农药、化肥渗入土壤、水源,降低了农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符合当前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双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化肥使用)政策。同时,在食用菌特色小镇发展珍稀草腐菌类,可以减少传统香菇等耗材菌类种植数量,减少对林木资源采伐,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保护了自然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新理念。
4.3 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减少了农民的工作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模式改善了稻米品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更加有益于消费者的健康,使有机稻米在市场上更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