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探讨
2023-09-02张东霞王丽英
张东霞,王丽英
(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小麦是山西重要口粮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在山西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1]。20 世纪80 年代山西小麦种植面积最大达到140×104hm2,之后由于小麦种植效益偏低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20 年降至53.59×104hm2。2021 年以来,山西高位推动粮食生产,积极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扭转了连续十余年下滑势头,2022 年全省种植面积达到55×104hm2。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后一段时期作为稳口粮的小麦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保证小麦高产稳产,除了保证种植面积,还要想发设法挖潜增效、减损增收。病虫害是影响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子,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是确保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通过整理近年山西麦区病虫发生情况及气象、生态、耕作等方面资料,对现行耕制度下麦田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1 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据调查,近年山西麦田常见的病虫害有50 多种,发生面积较大、危害相对较重的有20 余种,其中危害叶部的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麦蜘蛛、麦叶蜂、黏虫、棉铃虫等;危害穗部的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黑穗病、麦穗蚜、吸浆虫;危害根茎部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根腐病;全株性病害主要有黄矮病、丛矮病。由于气候、小麦品种、耕作栽培条件的变化,近年以上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值得高度重视。
1.1 地下害虫加重发生趋势明显
近年来,以蛴螬、金针虫、蝼蛄为主的地下害虫,尤其金针虫加重发生趋势明显,近5 年,运城、临汾等地部分麦田均有因受地下害虫危害出现明显死苗和缺苗断垄的现象。据统计,2017 年—2022 年全省小麦地下害虫发生面积16.67×104~23.33×104hm2。地下害虫重发原因有:①小麦-玉米连茬种植及免耕技术推广的耕作方式,导致虫源逐年积累,如2022 年9 月上旬冬小麦播前挖土调查,全省麦区平均含虫量2 257 头/0.067 hm2,最高含虫量达到20 677 头/0.067 hm2;②部分麦区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为地下害虫提供充足食源;③多年不进行深松或深翻不到位,为地下害虫营造了有稳定的栖息场所;④在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时,杀虫剂成分缺失或使用量较少。
1.2 根茎部病害对小麦生长影响增大
晋南麦区发生的根茎类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以及茎基腐病,这些病害常混合发生,由于早期症状隐蔽,不宜被发现,发展到后期小麦出现枯白穗,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如2019 年4 月上旬临汾市尧都区在吴村镇、土门镇的部分田块发现全蚀病为害,发病面积1 333.33 hm2,一般病株率20%~30%,最高达60%。2020 年,根腐病在运城市万荣县发生面积达到2 733.33 hm2,6月5日大田普查,平均发病株率为1.5%,最高10%,造成部分小麦白穗、枯死。在各类根茎部病害中,由多种镰刀菌引起的茎基腐病是近年发生最为普遍且加重态势最明显的一种,2021年调查全省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面积达到4.27×104hm2,重发田主要集中在向阳坡底、沿山旱地和滩地。根茎部病害重发原因有:①带菌秸秆直接还田。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大量携带病原菌的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由于降水偏少或还田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部分秸秆得不到充分腐熟,使病菌在土壤中积累、传播,导致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及赤霉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田间出现的白穗相当一部分为土传病害所致;②播量过大,田间郁蔽。2021 年秋季山西遭遇了罕见秋汛,大部分麦区播期明显推迟,11月底仍可见部分麦区在进行播种。由于播期推迟,不能正常分蘖,很多地区通过增加播量,来保证基本苗数量。这种做法对保证后期产量起到积极作用,但客观上造成部分麦田种群密度过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为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类病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③2020年以来,受拉尼娜气候现象的影响,山西麦区小麦秋季苗期及春季生长期,低温多雨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条件促进了喜湿性根茎类病害的加重发生。
1.3 赤霉病等穗部病害发生趋重
近年小麦赤霉病在黄淮麦区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晋南小麦穗期重要病害。2023 年小麦赤霉病在运城市13 个县和临汾市7个平川县先后发生,累计发生面积4.02×104hm2,较上年增加3.28×104hm2,发生田平均病穗率1.35%,永济市重发田病穗率达到18%。赤霉病加重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1.3.1 菌源充足
赤霉病虽为典型气候型病害,但菌源多来自于玉米秸秆。晋南地区作为山西小麦主产区,主要开展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并推行秸秆还田耕作措施。由于全年降水偏少,加之秸秆还田技术和机械作业水平不到位,很多秸秆不能充分腐熟,滞留在土壤表面,为赤霉病菌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提供十分有利的场所。田间监测调查显示,晋南地区麦田以禾谷镰刀菌为主的赤霉病菌菌源充足。
1.3.2 气候有利
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否遇到多阴雨天气。近年晋南地区春季尤其是小麦花期4 月底—5 月初,降水次数和降水量明显高于10 年前。运城市永济市为例,2023 年4 月20 日—5 月6 日,经历了3 次连阴雨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达到71.4 mm,是常年均值的4~5 倍,此时正值小麦扬花期,与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期高度吻合,提供了极有利的发病条件。据调查,永济董村农场2.67 hm2,前期小麦长势喜人,后期由于赤霉病侵染,最高病穗率达到18%,平均每0.067 hm2减产100~150 kg,品质下降造成卖价降低0.2 元,平均每0.067 hm2少收益约430元,给种植户造成严重损失。
1.3.3 品种感病
目前山西小麦主推的烟农、济麦、晋麦系列品种普遍缺乏抗赤霉病基因,对赤霉病菌的侵染基本没有抗性。
1.4 白粉病、锈病等叶部病害在小麦中后期发生严重
受菌源、气候、品种、生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等叶部病害在小麦中后期发生发生逐年加重。据统计,2010年以来小麦白粉病已连续十余年偏重至大流行,年度发生面积在23.33×104~26.67×104hm2,田间表现旱地早播麦田及群体密度大的水地麦田发生较重,病穗率高,地膜覆盖田发生尤为严重,部分田块病株率达到100%。叶锈病年发生面积超6.67×104hm2,且病叶率及严重度呈逐年上升态势。山西省属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波及区,近30年条锈病仅在山西省南部沿黄个别县区发生,但2017 年以来,条锈病发生呈现发生期提早,发生范围从河滩地向平川及旱地扩展的特点。据调查,2020年3月19日在芮城县始见条锈病,较历年普遍于5月上旬始见提早超40 d,发生范围涉及运城、临汾、晋城,此外在晋中介休、太原清徐部分田块也零星见病,2020年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达到1.83×104hm2。
中后期叶部病害加重发生原因有:①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田间调查显示,山西小麦主栽品种总体对白粉病、叶锈病抗性一般,高抗品种稀少,尤其旱地品种高感白粉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另外,由于条锈病生理小种34 号的出现,使得山西与全国其他麦区一样,大多数小麦品种丧失了抗性,整体抗性遗传基础十分薄弱;②菌源充足。连续三年秋苗期调查白粉病、叶锈病发病早、病情指数高。如2020 年11 月小麦主产区运城市植保部门调查显示,全市小麦白粉病平均病叶率1.3%,最高达到16%;叶锈病平均病叶率6.4%,最高达到32%,偏高的越冬基数为春季病害流行提供了充足的菌源;③春季气候有利。与前述病害加重发生相似,近年晋南地区春季尤其是小麦花期4 月底—5 月初,降水次数和降水量明显高于10年前。
2 防控对策
科学有效防治小麦病虫草害,对保障山西夏粮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暴发为害频率增加,土传病害、茎基腐病等新发生病虫逐年加重的现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明确各生育期主要防治对象和发危害特点,强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融合,推广种植抗病品种、药剂拌种、适期晚播、健康栽培等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危害。
2.1 加强抗病虫品种选育和种植
种植抗(耐)性品种是防止或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的根本措施。针对旱地尤其是地膜覆盖田白粉病重发的实际,建议管理部门在进行品种审定和引种备案时,增加对白粉病抗性的限制指标;科研育种部门针对赤霉病、根茎部病害发生逐年加重的实际,应加强对抗赤霉病、根茎部病害品种的筛选;推广部门根据当地病虫草害发生特点,科学引导农户种植适合当地高产、抗逆优质品种,并注意品种间的合理布局。
2.2 扎实做好田间管理
开展精细整地、适墒适量适期播种,以及播后镇压和及时灌溉等田间管理措施,保证麦苗健身种植,力争一播全苗、匀苗、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纹枯病重发区应避免早播,适当推迟播种时间、减少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清沟理墒。
2.3 强化小麦秋播拌种
多年小麦生产实践表明,秋播种子药剂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土传、种传病虫和地下害虫以及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关键措施,是前移防治关口,减轻后期病虫发生和防治压力,确保小麦苗壮、苗期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山西省小麦包衣、拌种比例还不高,与农业部提出的病虫重发区杜绝“白籽下种”的目标还有差距,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小麦播期种子处理力度。土传、种传病害重发区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包衣或拌种,防治黑穗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等。地下害虫重发区选用辛硫磷、吡虫啉等拌种,或选用吡虫啉等包衣,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兼治苗期麦蚜、麦蜘蛛、孢囊线虫病等。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区,可选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复配进行包衣或拌种,也可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等包衣;选用复配剂时,有效成分应与单剂用量大致相同。有条件de 地区要大力推广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菌剂、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以及免疫诱抗剂等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2.4 有效开展理化诱控,预防害虫发生
地下害虫成虫期,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诱、性诱、食诱等产品,在成虫集中区域、成虫交配等关键期,开展理化诱杀。加强对诱杀设施设备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诱虫灯开关灯时间,及时清理诱虫袋等,提高诱杀效果,减少对非靶标昆虫的误伤。小麦种植多在干旱地区或水源较远的区域,性诱产品应多采用干式诱捕器,在成虫交配前布设诱捕器,提高诱捕效果。食诱产品目前主要以诱捕器内食诱剂添加农药的方式诱杀害虫,在使用时注意农药安全使用,尽可能使用击倒快,残效期短的农药,或根据产品要求用药。
2.5 推进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
用专业化统防统治替代一家一户分散防治,是有效减轻麦农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在各项惠农政策及中央财政、省财政的支持下,山西省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力量不断加强,现代化植保设备保有量不断增加,对小麦病虫防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小麦种植相对集中,且为低杆作物,便于大型植保机械的统一作业。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较为集中,应组织开展好“一喷三防”,通过喷施杀虫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对小麦中后期增产具有较大帮助。
2.6 科学指导用药
①使用合格农药。购买农药要选购三证齐全的产品,拒绝使用不合格产品,以免影响防治效果;②科学混配农药。做到二次稀释,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③合理确定施药时间。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科学合理用药。施药前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免高温暴晒或降雨情况下喷施农药,喷洒类药剂施药后6 h内遇雨补施;④禁用高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要根据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科学配方进行防治;⑤遵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中毒;⑥严格农药用量。按具体农药品种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准确用药,各计各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