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3-09-01朱华娟雷明军胡弘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布拉蓝光酵母菌

朱华娟,雷明军,胡弘霞

作者单位: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朱华娟、胡弘霞),新生儿科(雷明军)

新生儿黄疸指新生儿出生后2~3 d因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皮肤、结膜和巩膜发黄的疾病。早产儿黄疸是由于早产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胆红素导致的黄疸[1-2]。有研究表明,胎龄<35周的早产儿均会出现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升高[3],而高胆红素极易诱发神经功能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慢性神经系统后遗症[4]。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治疗和预防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较常见的干预措施,但对于部分新生儿的效果不佳,可能会引起腹泻、皮疹、婴儿青铜综合征等不良事件。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进入机体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可加快肠道菌群的建立,具有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竞争性排斥病原体、产生抗菌肽、调节免疫功能和营养的作用。基于此,现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常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黄疸13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7例。2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胎龄<35周的早产儿;(2)经皮胆红素(TCB)水平明显高于参考范围,并伴有皮肤、巩膜发黄等症状;(3)符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指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足月儿或过期产儿;(3)胆汁排泄受阻者;(4)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其中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置于蓝光双面光疗箱内,设置箱内温度为30~32 ℃,相对湿度55%~65%,上下灯管分别距离患儿皮肤40 cm及20 cm,蓝光波长427~745 nm,在患儿手上戴上紧身手套以防止划伤,并用黑布遮盖其双眼,用尿布遮盖其生殖器,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吐奶,每3 h改变1次体位,以确保患儿身体可均匀地暴露在蓝光下,照射频率为6~8 h/次,每12~16 h照射1次,治疗1~2 d,病情严重者可延长照射时间,但不超4 d[5-6]。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百科达制药厂生产)0.25 g/次,温开水冲服,1次/d,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胆红素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TSB水平;使用经皮黄疸仪置于患儿前额或胸骨上测量TCB水平,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4、8、15 d后检测。(2)肝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采集患儿指尖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3)光疗总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4)粪便特征:应用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量表(BSFS)评估患儿治疗15 d后的粪便特征,评分越低说明粪便性状越好,统计排便频率。(5)不良反应:观察患儿治疗期间腹泻、脱水、皮疹、青铜综合征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TSB与TCB水平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1 d后2组TSB、TC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8、15 d后TSB、TC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4 d后TSB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8、15 d后TSB、TC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TSB与TCB水平比较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肝功能(Alb、ALT、AST)及免疫功能(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2组Alb、IgG及IgM水平及治疗组Ig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ALT、AS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除IgM水平外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 光疗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光疗总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治疗组光疗总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2.4 排便情况比较 治疗15 d后,治疗组BSFS评分低于对照组,排便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治疗组BSFS评分、排便频率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5.37% vs. 41.79%,χ2=4.048,P=0.044),见表6。

表6 对照组与治疗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肠道含氧量较高,最先定植的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7]。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肠道菌群中的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均会转变为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厌氧菌[8]。布拉氏酵母菌可直接吸附于有鞭毛的细菌并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降低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含量[9],减少上述细菌产生的环β-葡萄糖醛酸酶与胆红素葡糖苷酸的结合,防止未结合的胆红素被血液重吸收[10],还可降低肠道pH值,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肝肠循环[11]。因此,布拉氏酵母菌可通过改变肠道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含量、结构及活性来影响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引起TSB水平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光疗总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早产儿黄疸可缩短光疗时间,加速早产儿黄疸消退。黄疸症状通常首先出现在患儿面部,然后发展至躯干和四肢。临床常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但仅通过视觉评估黄疸并不可靠,而TSB检测的干扰因素少、准确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1 d后的TSB、TCB水平间无差异,可能与布拉氏酵母菌散在给药1 d后未充分发挥药效有关,但治疗组治疗4 d后TSB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8、15 d后TSB、TCB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可加速TSB、TCB水平下降,从根本上减轻黄疸症状。

Alb是一类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常作为衡量人体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状态下,机体内Alb可与非结合胆红素进行可逆性结合,当血清Alb水平降低或与非结合胆红素结合率下降时,可导致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因此血清Alb水平检测对于新生儿黄疸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5 d后治疗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增加酶活性并加快细胞代谢速率,进而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高水平胆红素会对身体各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以肝功能损伤最为显著,同时胆红素是一种免疫毒性物质,如果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则易对身体免疫系统及肝功能造成危害。若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则会并发感染性疾病,增加治疗难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15 d后IgG、IgA及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见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既能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同时也可提高其免疫功能。

既往研究表明,蓝光照射会增加黄疸患儿腹泻发生率[12]。本研究对照组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BSFS评分为(5.24±2.00)分,排便频率为(3.12±1.14)次/d,这种现象可能不仅是蓝光照射引起,也可能因感染或消化不良导致,但接受过蓝光照射的早产儿较正常足月儿更易发生腹泻。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5 d后治疗组BSFS评分低于对照组,排便频率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蓝光照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可改善腹泻情况,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强调的是,早产儿黄疸与足月儿、成年人黄疸不同,虽然蓝光照射引起的腹泻并不严重,但频繁稀便会给患儿家长带来困扰。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可促进黄疸快速消退,可改善患儿的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可改善蓝光照射引起的腹泻,用药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未针对不同胎龄和不同黄疸严重程度及不同类型黄疸的早产儿进行分析,因此布拉氏酵母菌对早产儿黄疸的安全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布拉蓝光酵母菌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吉米问答秀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
蓝光特别推荐
阿布拉卡达布拉!
让面包变“胖”的酵母菌
蜂蜜中耐高渗透压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