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呋辛钠在剖宫产术后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09-01尹美玲王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呋辛钠头孢机体

尹美玲,王玉

作者单位: 332800 江西省庐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剖宫产术属开放性手术,手术期间易因病原菌入侵机体造成感染。据相关调查显示,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为6%~27%,远高于阴道分娩(2%~3%)[1]。剖宫产术后感染包括切口感染、产褥期感染、生殖器感染等,严重感染可引起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威胁产妇的身体健康。随着临床药物的研究发展,以头孢呋辛钠为代表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其进入机体后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酰化转肽酶,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与细菌中隔的合成,使细胞壁粘肽无法交叉连结,改变细菌形态,抑制细菌细胞的分裂与增长、繁殖,进而发挥抗菌效果[2];此外,该药物的杀菌活性来自母体化合物头孢呋辛,其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可抑制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继而预防感染[3]。现观察头孢呋辛钠在剖宫产术后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1~39(30.13±2.83)岁;孕周37~42(39.44±0.31)周;经产妇11例,初产妇19例。观察组年龄22~39(30.94±3.06)岁;孕周37~41(39.08±0.29)周;经产妇10例,初产妇20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具备剖宫产手术指征[4];(2)单胎,足月;(3)经彩色超声检查显示胎儿活动正常;(4)因感染引起体温升高。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病史者;(2)近期接受抗生素治疗者;(3)患有精神疾病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5)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6)存在严重内科疾病或恶性肿瘤者;(7)患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于剖宫产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福建深天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 g静脉滴注,1次/12 h,连续给药3次。观察组于剖宫产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0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给药3次。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包括尿路感染、切口感染、产褥期感染、生殖器感染。(2)实验室相关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检测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采集产妇静脉血,经高速离心分离处理后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水平,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N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or水平。(3)围术期指标: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4)切口愈合情况:甲级指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乙级指切口处出现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经积极处理后愈合;丙级指切口化脓,做切开引流后愈合[5]。愈合率=甲级率+乙级率。(5)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等。

2 结 果

2.1 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尿路感染、切口感染、产褥期感染、生殖器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 vs. 26.67%,χ2=4.706,P=0.030),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例(%)]

2.2 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CRP、IL-6、NE、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NE、Co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2.3 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4 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0.00%,χ2=4.630,P=0.03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例(%)]

2.5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 vs. 6.67%,χ2=0.185,P=0.667),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目前产妇选择行剖宫产术的比例不断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其中以产后感染最为常见。剖宫产术后产妇身体处于极为虚弱的状态,机体免疫力较低,外部细菌和病毒易入侵机体引发感染,产后感染会导致发热、腹痛、白带异常、异味、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等妇科病症,不利于产后恢复[6],因此,在剖宫产术后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十分必要。

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头孢唑林钠最为常见,该药物可对大部分病原菌发挥灭菌作用,但其作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有一定局限性,且耐药性高,对于感染严重的产妇,其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研究指出,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头孢呋辛钠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7-8]。本研究将头孢呋辛钠用于剖宫产术后抗感染治疗中,结果显示采用该药物治疗后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抗感染治疗。彭婉玉[9]研究表明,给予剖宫产术后产妇头孢呋辛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其感染发生率低于头孢唑林钠治疗者,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均可表明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可更有效地预防感染发生,这主要与头孢呋辛钠可以快速在机体内达到有效浓度,进而达到快速杀灭入侵病原菌、调节和维持机体微生物平衡的效果。维持机体微生物平衡不仅可有效预防感染,还可以减轻病原菌入侵对机体造成的刺激,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王会菊等[10]研究指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血清IL-6、CRP、NE、Cor等指标密切相关。血清IL-6参与感染的过程,一旦机体出现感染,该指标水平则会快速升高,其升高速度较CRP快,因此临床将将其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CRP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感染诊断指标之一,通过检测该指标可快速判断机体感染与预后情况。当病原菌入侵机体后,可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引起机体内分泌改变,从而导致NE、Cor水平升高,而NE水平升高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影响生命体征稳定。炎性因子会刺激Cor分泌增加,Cor增加则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与血清IL-6、CRP等炎性因子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病情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清CRP、IL-6、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见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机体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分析原因为头孢呋辛钠对细菌产生的各种水解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其稳定性较头孢唑林钠高,且抗菌活性更强,经静脉滴注进入人体后,可避免药物结构断裂,从而影响杀菌效果。

产后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可快速恢复正常体温,促进切口愈合,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分析原因为头孢呋辛钠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切口感染、产褥期感染及生殖器感染等,继而降低感染对机体恢复及切口愈合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体温恢复、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明显作用。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本研究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产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莫娜等[11]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头孢呋辛钠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头孢唑林钠与头孢呋辛钠分别属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二者不良反应均较少,且无孕产妇用药禁忌证,用药后偶发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微,呈一过性[12-14];头孢呋辛钠在体液和组织中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以原形通过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排出体外,给药后89%的药物会在8 h内经肾脏代谢,具有较高的肾脏清除率,因此不良反应较少,遵医嘱适量应用头孢呋辛钠可以保证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头孢呋辛钠用于剖宫产术后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妇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有利于体温恢复正常和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提高切口愈合率,减少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存在纳入样本量较少,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需进行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呋辛钠头孢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头孢呋辛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肺气肿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体内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机体的损伤修复及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