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2023-09-01李妮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新媒体环境思考

摘要:伴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完善与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拥有新载体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沟通、学习、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等方式均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也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新媒体技术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对管理工作技能技巧的掌握度与熟练度,转变管理观念。文章通过采取文献阅读、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法,系统化、规范化地分析与研究新媒体含义、新媒体环境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得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且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价值理念的影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影响、对高校学生管理主体的影响。对此,文章提出相关建议: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拓展网络安全教育渠道,增强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旨在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181-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22003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项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宿舍管理、寝室文化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学生社会活动等一系列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备集体式特点,将管理工作演变为学生的个人行为举止需要依靠部分中介,将高校学生组织集中在一起[1]。新媒体技术能够将集体、个体有机结合,属于一种重要中介,科学有效地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化、稳定化开展。与此同时,切实掌握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平台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清楚地认识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规范有序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一、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常规媒介对应衍生的,在媒体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各个阶段衍生的新媒体含义存在明显的差异。从1970年开始,与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等)相比,新媒体主要指的是电视;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与普及,网络媒体给大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电视变为传统媒体,互联网则被视为新媒体(又称之为“第四媒体”)[2]。在21世纪,特别是2013年之后,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在2021年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世界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移动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产品的功能更加完善,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均提供了便捷条件,因此手机媒体被视为“第五媒介”。

现阶段,新媒体一般包含手机、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介。截至2022年底,手机网民数量大约有10亿人,应用移动手机上网的网民所占比例已经超过99%,且学生在网民群体中的占比最高,大约为21%[3]。不同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虽然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新媒体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媒介形式,具备传播范围广阔、渠道多样、传播速度较快、人人均可参与传播等特点。

二、新媒体环境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对高校学生价值理念的影响

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现阶段,大约50%的学生不会接触电视或者广播,大约30%的学生不会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如报纸等)[4]。可见传统纸质媒介接触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高校学生更加热衷于接触现代新媒介(如互联网等),信息获取更偏向于轻松化、娱乐化。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学生的价值理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即对待事物从以往集中化逐渐演变为发散化,从自我独立、封闭逐渐过渡到主动开展人际交往活动。

(二)对高校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常规教育教学模式影响下,高校学生对知识、信息、咨询等内容的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化,通常是从课堂教学、教学资料、教师、校园广播、校刊等常规渠道中获取信息,知识储备速度比较缓慢,所获取的内容也较为落后。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知识获取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尤其在4G网络、5G网络的影响下,移动智能手机的应用更加频繁,各种APP(如钉钉、微博)、小程序(如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的大规模产生,促使新媒体得以填充、完善,多元化、多样化信息也应运而生,学习空间、学习范围进一步扩展,丰富知识面,为高校学生的专业化、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条件[5]。另外,翻转课堂模式在常规课程教学、线上课程教学中的使用,促使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均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认知能力。

(三)对高校学生行为能力的影响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行为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一,新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工具,扩展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接触面,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开展人际交往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其二,新媒体可能导致高校学生产生追求奢侈生活、攀比等不良心理,同时也会激发其好奇心,导致其被网络上的一些消极信息(如色情或者暴力等信息)所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对高校学生管理主体的影响

新媒体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加深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程度,有利于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协同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且高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能够及时获取、整理各种信息,结合大数据特点来完善、优化日常管理工作[6]。同时,高校管理者还能够将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展程度、完善情况公布在网络平台上,主动接受各方的监督与评估。另外,在高校发布一些重要管理方式方法时,容易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安全因素,网络谣言会严重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

(一)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

高校学生应将学习视为个人成长发展的首要任务,储备丰富的知识,强化个人本领,才能够承担好时代发展的重任[7]。在新媒体环境中,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化,学习方式与手段也更加多样、灵活,对此,高校学生应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学习,科学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提高个人专业能力。理想信念作为个人发展的“精神之钙”,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8]。现阶段,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较低、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其未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应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转变常规灌输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成长教育,最大化发挥其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优化与完善教育教学模式,以此来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9]。同时,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趋势而变化,将社会热点、时事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时代对主流价值理念的取向。

另外,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第二课堂等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10]。理想信念教育需要贯彻落实在学生整体教育生涯中,按照学生特点实施专题理想信念教育,使其理性对待网络社会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且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树立需要立足于社会实际情况,将“小我”与“大我”相联系,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使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

(二)拓展网络安全教育渠道,增强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

在多元化、复杂化的网络社会中,高校学生不但是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易感人群,还是潜在受害人群。当前,移动智能手机是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各种各样的APP在为其提供便捷条件的同时,潜藏着一些安全问题[11]。由于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如果新媒体使用不合理,则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或者个人隐私泄露等不良情况发生。对此,高校应采取“线上+线下”的协同方式定期定时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促使网络安全教育更加日常化、普遍化,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网络安全保护意识[12]。

例如,组织安排学生观看法治宣传类节目,如《今日说法》等,在观看过程中学习与了解最新的国家立法状况;开展以法治教育为主体的知识讲座,加大对一些网络诈骗等不法案件的宣传力度;在校园网站中设置“法治教育”专题板块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如学习强国、法宣在线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相关知识,使其树立良好的法治思维,熟练掌握各种法治思维方式方法。

(三)优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移动交流平台(如校园网站、微信或者钉钉)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向学生传递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且各种教育教学工作软件也更加多样化。例如,教师可通过钉钉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掌握学生短期内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使用易班等软件向教师请假或者销假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13]。并且,学生能够在学校有关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想法以及建议,管理人员通过了解学生评论或者留言等内容,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与掌握其思想情况;或采纳学生对学校工作所提出的意见,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另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始终是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14]。大多数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然而,真正产生心理问题且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数量较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心理顾虑比较多,害怕个人隐私有所泄露,或者被他人“特别”关注等。对此,学校需结合具体状况,在校园公共网站中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存在心理疑惑的学生可采取匿名方式获取心理教师的帮助,引导、支持学生在遇到生活或者心理等问题时应及时寻求教师、同学、家人的帮助。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主动学习与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创新管理工作模式、方式,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好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利用新媒体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15]。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媒介知识、媒介工具等培训活动,提高其对新媒体环境的认知度,提升新媒体素养与职业道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序应用新媒体技术。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个人价值理念、认知能力、行为举止以及高校学生管理主体等方面均产生了影响,且外在不稳定、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增加,学生个人管理能力较差,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此,高校可通过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拓展网络安全教育渠道,增强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等创新路径,改革与优化学生管理模式、方式方法,科学应用现代媒介工具,推动新媒体及时有效地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管理工作的可持续、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璨,苗文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232.

[2] 杨森,陈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思考:评《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8):219.

[3] 邱锦炜.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13(6):103.

[4] 张志强,张兆平.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有效創新策略: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1):130-131.

[5] 邓欢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建设思考:评《高校学生事务依法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17(8):152.

[6] 窦敏.新媒体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路径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4(21):100.

[7] 陈双泉.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探索: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7):245.

[8] 陈美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培养与打造[J].科研管理,2022,43(12):210.

[9] 张敏.传播学视域下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实践探赜[J].江苏高教,2022,29(10):102-106.

[10] 张静.高校国际学生管理趋同化的思考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2):122-127.

[11] 宋振水.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视界,2021(11):170-171.

[12] 刘权,蔡佳.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与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创新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120-122.

[13] 邓喜英.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经济师,2021(5):167-168,171.

[14] 石向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探索[J].福建轻纺,2023(5):72-74.

[15] 赵俊芝,高彦梅,马璇.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探索: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236.

作者简介 李妮娜,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新媒体环境思考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