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理美感
——谈综合材料绘画中肌理的价值取向

2023-09-01冯昌华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肌理绘画创作

冯昌华

(昭通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

一、引言

在当代艺术领域语境下,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破界”的探索,材料语言的肌理呈现成为探索中的最为直观的表现,有别于传统艺术世界中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材料语言承担了综合材料绘画的复合感知。随着不断革新的多样的材料语言创新的实践,使得绘画语言形式多变,而作为材料语言显性呈现的肌理美感,则成为艺术家创作过程之中物质与心灵的完美结合的体现。在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肌理美感成为衡量绘画作品表现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亦赋予了综合材料绘画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本文旨在系统梳理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语言中肌理的价值取向,并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促进综合材料绘画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发展的方向[1]。

二、综合材料绘画材料语言中的肌理表现

综合材料绘画,顾名思义就是将“综合材料”作为绘画艺术创作的媒介,并体现出绘画中媒介多样性的创作及表现的形式。艺术家在创作之中运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借助其所具备的物理性质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重构了对于传统观念中对于绘画的刻板印象,大大地丰富了观者的视觉及触觉观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同材料的使用直接决定了综合材料绘画的质感和表现力,影响着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而肌理的美感重塑,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的可能性和探索的空间:一方面材料的介入是对画面主体语言本体的重构,而另一方面呈现了材料语言的物质性向绘画语言的精神性转换的过程。在此,艺术创作者与观看者又与之前的材料的物质性与绘画的精神性并置为双重的重构,这些对于多样材料的使用与制作技法的不断尝试,大大丰富了绘画的可能性和激发了艺术的创造力[2]。因此,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肌理语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艺术家观念的思考、视觉呈现的形式的体现,也引发了艺术家对于物质本身的思考及意义再造;材料语言的介入大大丰富了绘画创作之中的视觉呈现,而被运用其中的物质材料的呈现被称之为肌理。而这种肌理是蕴含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及物质本身的特性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多重人文精神的。

正如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家、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蔡广斌在《综合绘画材料表现》一书中在提及综合材料绘画时,明确否定了将综合材料绘画视为多种艺术叠加产物的观点,他将综合材料绘画看作集合了当代艺术精神,具备自由表现思想深度,充分体现当代视觉艺术的要求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而围绕综合材料绘画开展的研究多以绘画方式为主,同时关注综合材料绘画在色彩、空间、形体、肌理等方面的表现。

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肌理表现主要是指绘画材料物理形态的客观表现以及其在绘画作品表面呈现的质感。由于不同类型的物质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物理特性,将其应用于绘画之中,会在物质本身之外呈现出差异化的视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物质具备的肌理条件都是完整地呈现在画面及创作之中,被选作绘画材料的物质的肌理需要具备明确的审美取向,让人们在见到该物质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所具备的美感,引导人们产生对美的想象,或是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艺术创作者在绘制画作的过程中,会将材料的肌理作为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赋予其与色彩、线条等同等重要的艺术表现力。对于许多艺术创作者而言,肌理已然成为一种特殊的绘画特征表现形式。

以美国现代作家马卡•雷里为例,其作为早期纽约学派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代表,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油彩与不同质感的布料结合在一起,赋予了作品独出心裁的肌理美感。

三、综合材料绘画中肌理材料的美感表现

综合材料绘画在许多艺术创作者看来已经不属于一个新的概念,其所具备的艺术魅力在于综合材料绘画为艺术创作者们开拓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其没有规范性的要求,也并未形成专门的体系,其创作通常带有即兴发挥的特质,艺术创作者可以运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形式多元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即便综合材料绘画形式不再新颖,但是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却常变常新。

无论是细密材料还是粗疏材料,无论是软性材料还是硬性材料都可以被应用于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之中,正是因为材料本身存在着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才使得创作者在将材料融入画面之中后能够给人以饱满的审美观感。例如尚扬《董其昌计划》系列的作品,即表现出尚扬绘画的结构能力,这系列作品不仅体现了绘画语言的结构,同时体现了绘画观念的结构。一方面他将现实物质肌理直接复制到画面之中,运用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视觉特征优化画面创作。但是从色彩语言上采用了黑白色系,这种色调也是这个系列作品的主要基调,也体现出了肌理背后的东方色彩的审美,使材料的物质特性成为激发绘画视觉属性的闪光点[3]。

与传统绘画形式相比,综合材料绘画将材料表现与绘画技法、绘画语言等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在适当对于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后,运用其所呈现出的抽象化语言或是半抽象化语言,使之与画面碰撞,产生令人记忆深刻的视觉表现力。艺术创作者们在开展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创作需求灵活选用绘画材料,冲破传统艺术创作中有关传统绘画材料运用的局限,让材料具备的肌理表现力能够成为更好契合大众需求、充分体现人文情怀的有力工具。材料表现的形式语言在绘画领域中可以被转化为形式美,兼顾美的内在表现形式与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美的内在表现形式主要是指艺术创作者们在绘画创作中融入的情感、观念、思维,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则是与美的内在表现形式相对应的外观形态,包括但不限于色彩、线条、质感、形状等在绘画作品中的呈现。一般来说,绘画作品表现出的形式美主要是通过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例如,许多艺术创作者会在其绘画作品中将现成品直接与综合材料拼接使用,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更有助于体现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内在精神。还有一部分艺术创作者倾向于选用具有不同肌理变化的材料创作绘画作品,以重点突出其材料美。从本质上来看,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所运用的材料与其肌理表现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创作者可结合个性化审美特征,赋予绘画作品独具一格的审美意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综合材料绘画经过艺术创作者们的创作实践,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艺术创作者们可以通过材料拼贴、纸张裁剪、捏制泥塑、拓印形状等方式产生不同的肌理表现力。举例来说,金属材料的光泽度较强,质感较细,能够给人以平滑、高贵的肌理感受;碎石材料硬度较强,质感较粗,会给人以棱角分明、稳固坚硬的肌理感受;纸质材料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能够形成独一无二的自然肌理,既不同于波纹肌理也不同于线条肌理,柔和中带有自然,其与绘画笔触之间的融合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艺术创作者们在运用不同肌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给予观赏者耳目一新之感,而且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赏者的心理体验。美国画家马卡•雷利在其许多艺术作品中选择将拼贴画与油画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鲜明的色彩冲突、不完美的表面呈现,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他又创新性地将以乙烯基材料和金属材料融入了画面之中,不规则的形状、肌理差异明显的画面,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西班牙画家塔皮埃斯被许多艺术创作者称之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家,其具备强烈的探索精神,能够灵活运用不同材料的肌理特征,配以刻、涂、滴、擦等创作手法,形成如浮雕般的肌理画面[4]。其所创作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几乎没有使用过于艳丽的色彩,通常以灰色为底色,凸显其他材料的肌理质感,能够让人通过其所创作的作品感受到成就腐朽中蕴藏的不完美的美。其在1946年创作的作品《报纸与现的人物》运用的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他以纸板为底板,先将纸板均匀刷涂深灰底色,再用报纸拼贴出特定的形状,最顶层的线条看似是凌乱的划痕,但又给人以如发丝般紧密缠绕的肌理美感,整个画面协调统一,颇具艺术魅力。

四、综合材料绘画肌理的价值取向分析

综合材料绘画肌理的价值取向能够使常见的物质材料获得全新的精神内涵,在运用材料具备的物理属性的同时,打破其物理属性,将其发挥的作用提高到精神层面,赋予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结合当前阶段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现状,可以大致将综合材料绘画中肌理的表现形式划分为具体、首相以及意象三种主要应用的绘画肌理类型,其绘画的肌理类型与价值取向保持了一定,即价值取向同样能够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

(一)综合材料绘画具象肌理的价值取向

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具象肌理通常是指运用直观的形象,即直接从物质中提取的肌理形态作为表现对象一种肌理语言表现形式。艺术创作者们通常会借助材料本身的肌理组成画面,或适当进行艺术加工,使之融入画面。合理的艺术加工能够在保留材料肌理美感的同时,使其与绘画创作的主题相契合,而不进行任何加工则能够最大程度上展现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天然肌理美感。在绘画创作中,许多物质本身具备的天然肌理不是一杯直接运用,因此需要适当结合描绘或其他辅助创作形式突出艺术效果。以西班牙画家塔皮埃斯的艺术创作为例,其善于运用工具或是徒手在画面上。对泥沙等物质进行划、刮、擦、刻、涂,以改变物质材料的外在形态,使其能够在平面上表现出“凹凸有致”的效果。其所绘制的女性裸体保留了泥沙本来的肌理质感,并运用其特殊质感表现分明的发丝、布满伤痕的身体,整个画面如同经历了岁月的冲刷、经过了时间的洗涤,能够将观赏者带入不同的思考情境之中。当观赏者们以审视的视角欣赏艺术创作时,通常不会只远观其总体的画面效果,也会兼顾其细节处的肌理呈现,用眼神触摸画面,感受画面凹凸不平、纵横交错的纹理,感知画面真实、细腻的艺术效果。

(二)综合材料绘画抽象肌理的价值取向

抽象肌理是相对于具象肌理而言的,相对于呈现具体的形象、还原具体的对象,抽象绘画更侧重于保留纯粹的形态。观赏者们在欣赏抽象绘画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个人文化素质、过往人生经历以及个人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对抽象绘画的内容和表现倾向产生不同的理解。抽象绘画中可能存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和谐与冲突,运用变化、丰富的肌理形式体现具有神秘性的美感。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抽象肌理的融入不局限于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肌理条件融入画面之中,而是能够进行适当的延伸,分析材质、技法中潜藏的肌理,给人以一种虚幻的美感。以国内画家尚扬的绘画作品《大风景》为例,该画作表现了蓬勃的肌理语言生命力。尚扬的作品充满着一种生命机体的气息[5],传达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也表达了物质性与文化性之间的关联。在画面之中,他用若有似无的流动的线条和若隐若现的色彩,营造出生命的呼吸感,这种肌理语言的使用洋溢出生命的动感。

(三)综合材料绘画意象肌理的价值取向

意象肌理与抽象肌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共同之处。艺术创作者为了使画面能够寄托其浓郁的情感,通常会重点强调画面的外在形式美感以及内在艺术构成,在作品之中融入与自然物质并无直接关联的画面肌理。换言之,意向肌理突出情感的传递,让肌理成为突出主题内容、提升创作意趣、彰显创作者个性、展现艺术表现的形式。常见的意象肌理的制作方式包括流淌法、喷绘法以及滴溅法等。意大利画家塔皮埃斯在其所创作的作品时常会运用中国艺术材料,例如水渍、飞白等,使得作品呈现出了一种中西方文化互通融合的瑰丽美感。他将水滴在画布之上,利用水的渗透作用,呈现出与中国水墨画较为相似的效果,灵活运用写意的形式,将原本以客观形态存在的物象简化为线条、形状、色彩,简洁又充满趣味性,相似又不完全相同,随意中潜藏规律,真实中隐藏虚幻,呈现与东方画作类似的空灵的审美意境。胡伟先生作为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画面宏大,似是而非,略有似无。材料的选择上,纸张的选择方面他选择使用中国传统的纸张,使用传统纸张的同时他极为重视纸张的质感,因此能够实现以纸作为媒介传递一定的情感,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他以水墨以及矿物等自然材料为主,同时使用了金箔以及银箔等金属类型的材料进行创作。

在意象的传达方面,他的作品即能够体现意象本身浑化无迹的质感,同时在色彩方面其绘画大都为较为深沉厚重的色彩,通过材料的使用他的湖面具有丰富的物质肌理以及不同的质地,通过该种绘画技法的使用,其绘画在意象传递方面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使得作品更为深厚、更具气概,而作品当中的人文基调,同样通过绘画的技术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传递。

张国龙的作品同样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他的绘画当中应用了综合材料以及立体的装置,在画面质感方面他的作品由“黄土”进入到“熔岩”的阶段,即作品在力量和质感方面更加突出。尤其在作品局部,他的作品肌理极为丰富,在色彩以及材质方面均极为婚后,这样的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历史沉积形成的金石质感以及更为深沉内敛的气质。整体而言,作品的色彩以及丰富且粗犷的肌理,强化了画面的宏观结构与微观质感的视觉感受与对比。张国龙将质料经营成意象时,通过对质料的重新加工,使得自然的材料能够以艺术的实行展现。他的实验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尽管艺术创作者们运用肌理表达感情、传递观点的方式不同,但是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肌理绝不是提质增效的辅助工具,而是与色彩、造型等同样重要的画面构成。肌理的形式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平滑顺畅的肌理波动幅度较小,笔触干练细腻,能够给人以平和、静穆之感;粗糙凹凸的肌理笔触频繁变幻,画面起伏明显,通常会给人以残破或杂乱之感。艺术创作者可运用肌理语言带给观赏者的不同心理感受突出画面的视觉效果,展现意象肌理的创作优势。

总结

综上所述,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创作既是画面绘制的过程,也是肌理制作的过程。艺术家的创作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既具有意境又能传递情感的独特视觉效果,肌理美感不言而喻,不同类型的材料在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加工和运用后会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符号。综合材料绘画肌理既具备装饰功能,有助于营造更加真实的画面氛围,同时也能够成为表达意象、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总的来说,肌理作为至关重要的绘画语言,在与色彩、造型等和谐搭配的情况下,演绎出丰富多样的画面场景,充分体现出艺术家的思索与实践,同时使观者在面对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时更能够直观地感受其背后蕴藏的价值取向,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肌理绘画创作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一墙之隔》创作谈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