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023-09-01王书宝王哲贺明蒋晶晶
王书宝,王哲,贺明,蒋晶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病理科;2.骨科;3.麻醉科,沈阳 110034)
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罕见的间质来源的肿瘤,常发生于胃、小肠,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由MAZUR和CLARK于1983年首次提出。GIST组织学表现为一种梭形细胞,呈弥漫状或束状排列,不表达肌源性标志物以及神经源性标志物,超微结构也无相关特征;但表达功能未知蛋白(DOG1)、KIT蛋白(CD117)、CD34等蛋白[1]。1998年,HIROTA等[2]在GIST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证实原癌基因KIT基因发生获得性的功能突变是GIST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001 年,美国学者[3]对1 例有GIST并伴有 4 年转移病史的患者首次应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GIST在分子水平及靶向治疗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多突破,本文对GIST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GIST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GIST的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和蛋白改变在GIS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1.1 基因突变
1.1.1KIT基因突变:KIT基因位于人染色体 4q12-13,编码Ⅲ型跨膜生长因子受体,KIT激酶激活后,使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获得性功能突变是指突变后能够获得某种功能。研究[4]表明,约75%GIST的KIT基因发生了获得性功能突变,它的突变位置90%位于11号外显子,其中密码子557/558 是突变热点,W557 和(或)K558的删除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相关,且密码子557/558缺失突变的肿瘤体积更大、风险更高、无病存活率更低。原发GIST以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为主,缺失突变最多,占40.7%,原发灶KIT基因外显子11非点突变的肿瘤患者,其Ki-67表达值高于点突变类型患者,提示此类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可能更差。复发及转移灶GIST与原发灶KIT基因突变模式均为单外显子突变不同,存在KIT基因双外显子突变且占比较高。与野生型及单突变者相比,肿瘤转移、复发患者中KIT基因双外显子突变者无疾病进展时间较长[5]。9号外显子发生突变(8%)主要集中在密码子502-503,以密码子502-503重复为特征,该类型突变的肿瘤体积较大,多为>60岁女性患者,多起源于小肠[6]。发生在13、14号外显子(1%)或17号外显子(1%)的突变较少,突变方式有缺失突变、点突变和插入突变。13号外显子的V654A突变和14号外显子的 T670I 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常涉及密码子816、820或823[7]。
1.1.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latet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PDGFRA基因与c-KIT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同属Ⅲ型酪氨酸激酶家族,约10%GIST伴有PDGFRA突变,主要发生在18号外显子(7.55%)、12号外显子(2.52%)和14号外显子(1.08%)。其中18号外显子的突变是D842V突变,多见于胃间质瘤中,通过阻断与ATP结合,表现出对伊马替尼的原发抵抗[8]。12号外显子中发生的V561D突变多见于肠间质瘤[9]。14号外显子的突变约占1%,主要为c.2125c>a或c.2125c>G的错义突变,该突变与来源于胃、预后较好及上皮样形态学的肿瘤相关[10]。
1.1.3 WT-GIST:没有发生KIT突变或者PDGFRA突变的GIST称为WT-GIST,其突变多样,种类复杂。野生型中约有20%~40%存在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另有15%GIST在RAS-RAF信号转导通路中存在突变,其中最常见的是BRAF基因V600E突变[11]。随着对GIST的深入研究,有些病例报道提出了新的基因改变。有一部分野生型GIST发生了ETV6-NTRK3基因融合。还有FGFR1-HOOK3和FGFR1-TACC1基因融合发生,部分病例存在KIT-PDGFRA、MARK2-PPFIA1、SPRED2-NELFCD等基因融合[12]。除新发现的基因融合改变以外,也有一些病例报道了首次发现的体细胞突变(P53、MEN1、MAX、CHD4、FGFR1、CTDNN2、CBL、ARID1A、BCOR、APC等)[13]。WT-GIST通常影响年轻和儿童患者,大多数WT-GIST亚型对伊马替尼不敏感,因此其治疗与通常的GIST有所不同[14]。
1.2 蛋白改变
1.2.1 ETV1(ETS translocation variant 1):ETV1又称ER81(ETS related protein 81),属于ETS转录因子家族,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中高表达。ETV1通过与细胞迁移、癌症转移有关的多个靶基因结合,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在对间质瘤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在KIT基因突变导致间质瘤的发生过程中,ETV1在Cajal细胞向GIST细胞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转录作用,ETV1在由KIT基因功能性突变主导的Cajal细胞增殖过程中是必要的而且是高表达的。ETV1不仅直接促进了GIST的生长,而且间接通过转录作用激活了很多GIST发生过程中的分子[15]。此外,在GIST发生中,KIT蛋白还通过RAS/RAF/MEK 通路在蛋白水平稳定EVT1,进而协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已有研究[16]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PCR等方法证实GIST中ETV1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并且,在ETV1表达升高的同时,KIT表达也升高。在危险评级为高度危险的GIST中,ETV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7]。
1.2.2 神经纤维瘤因子1(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NF1蛋白是1种肿瘤抑制因子。目前研究[18]发现也有小部分野生型GIST是由于NF1蛋白失活,或者是RAS或BRAF的突变激活发生的。这些GIST具有女性多发,发生位置非胃部更为常见等临床特征,而多病灶的患者常伴有NF1综合征。此外,这些GIST具有体积相对较小,组织学上核分裂数相对较低等病理特征,而且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复发风险相对较低而且无转移发生。也有研究[19]显示一些GIST伴发神经纤维瘤病[19]。WU等[20]对290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26例发生NF1突变(mNF1),48%(12/26)NF1突变同时有KIT突变。
1.2.3 SDH:SDH位于线粒体膜上,包括琥珀酸脱氢酶黄素蛋白(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subunit A,SDHA),琥珀酸脱氢酶硫铁蛋白(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subunit B,SDHB)和琥珀酸脱氢酶膜蛋白(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subunit C,SDHC;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subunit D,SDHD)4种蛋白亚基。在4种SDH蛋白亚基的表达情况中,B蛋白亚基的缺失占多数,并且在4种蛋白亚基中,任何一种蛋白亚基功能缺失都会导致B蛋白亚基的表达缺失。IBRAHIM等[21]研究表明,当在免疫组化染色中显示出肿瘤细胞SDHB表达缺失时,不能提示SDH中的哪种蛋白亚基的编码基因出现了失活;但如果在免疫组化中出现SDHA表达缺失时,可以直接提示SDHA的编码基因失活;即使当SDHB、SDHC、SDHD的编码基因出现突变时,免疫组化染色仍然可以存在SDHA的表达。SDH表达缺失的GIST具有年轻患者多发、女性较男性多发、胃部较为常见等临床特征。组织学表现为上皮样和梭形细胞混合,免疫组化显示KIT和DOG1弥漫阳性。尽管常伴有淋巴结转移和多灶性病变,但肿瘤仍然展现出惰性表现。SDH表达缺失的GIST病理特征表明了这是1种特殊的生物学亚型。SDH表达缺失的GIST存在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过表达,而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肿瘤的发生[22-23]。有研究[24]发现,SDH缺乏的间质瘤存在miR-139-5p、455-5p和let-7b的显著差异表达,这可能与表观遗传调节因子IGF1R的表达相关。缺乏SDH的GIST表现出明显的高甲基化特征,这与其他更常见的KIT突变、PDGFRA突变或者NF1突变不同,这些突变常呈现出系列性细胞遗传因子缺失的累积,进而导致肿瘤发生这一经典过程。已有研究[25]对76例SDH缺失的GIST患者,使用传统的危险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该分级系统并不能很好预示疾病进展,约60%~80%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而与危险分级系统评估危险等级并无关系,SDH缺失的GIST需要建立新的分级系统来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生存,也提示SDH缺失的GIST可能是一类特殊的类型。
1.2.4 DOG1:DOG1是一种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和TMEM16A及ANO1同源,在Cajal间质细胞中表达。这种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是很多组织和生理活动(平滑肌收缩、上皮性分泌等)必需的。DOG1是通过钙离子内流后实现的离子通道,通过配体激活而且电压敏感。DOG1通过激活EGFR、MAPK、TGF-β等信号通路参与了肿瘤发生、进展、转移等过程,高表达的GIST预后不佳;循环肿瘤细胞中检测到DOG1高表达时预示着肿瘤可能复发[26]。DOG1自发现以来一直在G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酪氨酸激酶受体是否发生突变,约95%GIST均表达DOG1[27],提示DOG1也可以成为一个治疗的靶点。
2 靶向治疗
传统放疗、化疗对GIST 的疗效均不佳,近年来关于靶向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相关靶点激酶的活性,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使手术范围缩小,降低手术风险,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1 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通常包括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等方式,是术前联合治疗的手段。伊马替尼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代表药物,可以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在 GIST 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伊马替尼是治疗晚期 GIST 患者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28-29]推荐,将伊马替尼(400 mg/d)作为起始剂量,尤其当KIT突变发生在11号外显子时,使用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显著;而KIT基因外显子突变患者可能从使用伊马替尼(800 mg/d )的术前治疗中获益,治疗过程中应每2~3 个月通过 CT检查评估1次患者病情变化,以确定最佳手术时机,术后患者应继续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新辅助治疗用于这些情况(肿瘤切除难度大、易发生术中出血、破裂或肿瘤位置特殊)时,应每2~3个月评估1次治疗效果。伊马替尼治疗 6~12 个月后认为是最佳的手术时期,不宜进行过长时间治疗,否则容易导致继发性耐药[30]。
2.2 术后辅助治疗
原发 GIST 患者即使手术时完整地切除肿瘤,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仍然高达50%。复发风险的评估主要与肿瘤的位置、体积、核分裂数和肿瘤破裂等因素相关。伊马替尼能预防中度、高度复发风险 GIST 患者的复发和转移,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首选方案。当患者复发风险为中度危险时,至少伊马替尼治疗1年,高度危险则至少伊马替尼治疗 3年[31]。对中度危险患者,若停用伊马替尼造成了肿瘤复发或转移,可将伊马替尼作为一线药物。
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的 GIST 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要优于治疗1年的患者,在治疗后的10年随访中,约50% 患者可避免死亡[32]。但有研究[33]显示,对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益处显著,中度危险患者益处则不明显,因此,探讨术后辅助治疗对中度危险患者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3 转移复发及不可切除 GIST 的治疗
对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出现远处转移的 GIST,以及高度危险患者的术后处理,靶向治疗的疗效逐渐受到肯定。伊马替尼是转移复发和不可切除GIST 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约 80%晚期 GIST 患者经过伊马替尼规律治疗2~3个月后效果明显[34]。二线药物是舒尼替尼和瑞拉菲尼,舒尼替尼对突变位置发生在13和14号外显子的伊马替尼耐药患者证实有效。随着对TKI类药物耐药的发生,学者们对KIT突变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行了研究,并且可以将其中一些分子作为靶点进行治疗。有临床试验[35]将PI3K作为作用靶点,通过对PI3K的抑制实现抗肿瘤作用,但是其中关于BKM120和BYL719的试验均已终止。而将伊马替尼和PI3K抑制剂联合应用时,抗肿瘤作用较每一种单独用药效果明显提升,该临床试验结果还表明buparlisib联合伊马替尼,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延长3.5个月。另外一个潜在治疗靶点是ETV1,而且KIT抑制剂伊马替尼和MEK抑制剂MEK162在肿瘤生长的实验中体现出协同作用。存在PDGFRAD842V突变的患者,经常出现对一线、二线、三线TKI类药物治疗的耐药[16]。Avapritinib(AYVAKIT™)是已经获批的针对PDGFRAD842V突变的TKI类药物,在一期临床试验中,药物有效率达到了86%,而且治疗效果持续了至少11个月[36]。而在与瑞格拉菲尼的对照试验[37]中,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4.2个月和5.6个月,总反应率分别是17.1%和7.2%。随后,ripretinib获批作为对发生KIT和PDGFRA广谱突变的GIST的治疗药物,包括了野生型、原发和继发性突变的治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三线治疗耐药后的GIST的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6.3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了15.1个月[38]。还有一些多激酶和KIT抑制剂对GIST也存在一定治疗效果。Cabozantinib作为一个多靶点抑制剂,可以对MET、VEGFR2/KDR、RET、KIT、AXL和 FLT产生靶向治疗作用,已经关闭的二期临床试验[39]结果表明,在一线、二线治疗后进展GIST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5.4个月,而中位生存期是18.2个月。二期临床试验[40]表明,Dovitinib(VEGFR、FGFR、PDGFR及KIT抑制剂)使参与试验的GIST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4.6个月。Vatalanib同样是VEGFR、KIT和 PDGFR抑制剂,在对于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耐药患者参与的二期临床试验[41]中,作为二线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5.8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而作为三线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3.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azopanib作为 KIT、PDGFR和 VEGFR抑制剂,在二期临床试验中治疗效果达到了11.9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可见,Pazopanib是很有治疗前景的药物。
综上所述,GIST发生是由于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而且对应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靶向治疗给GIST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不但须找到新的治疗靶点,而且还须从现有的KIT/PDGFRA抑制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雷戈拉非尼)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受益。另外,GIST翻译水平的研究已经从早期的激酶或者SDH改变延伸到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失活这一晚期事件,即从一些原癌突变的研究到GIST转移进展的改变。某些因子的失活或者表达缺失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为更加精准的治疗提供机会。今后可以按照不同系列来划分GIST患者,进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当然也更需要创新性研究为TKI耐药患者提供更多治疗的机会,进而获得更为长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