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白纸画最美最好的图画

2023-08-31朱秀霞李敏

时代报告 2023年7期
关键词:半坡医院

朱秀霞 李敏

引言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风高浪急

初夏阴冷

巨轮驶向何方?

2005年5月1日,半坡店中心卫生院(下简称“半医”)旧址,正式结束接诊门诊、住院病人治疗的历史使命,47年治病救人的半百老院,梦碎一地,不到50年时间便跌下神坛。仿佛也宣告一个时代的谢幕……

47年半医,辉煌不再,风光退散,全部家产最终都摆上了货架。流水落花春去也,往事堪哀,对景难排。

只要是半坡店镇出来的人都会知道一个现象级事件,在半坡店镇的历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半医。但是后来烟消云散倒闭了,近十几年来都荒无人烟,可是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半医的传说,成为了遥远的记忆和浓浓的乡愁,也寄托了无数半坡店人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本地居民每次路过时都不胜唏嘘,说这是我们镇当年多好多好的单位。

《三体》中有一句话:“文明毁灭了,但文明的种子仍在,她将重新启动。”这句话用来形容半医的前世今生,再合适不过。

半医旧址医疗停业18年后,半坡店人在种下了健康梦种子的黄河故道重启了半坡店镇的医疗事业,也共同见证了半医的崛起与落寞,演绎出各不相同的兴衰浮沉。筚路蓝缕,半医这65年一路行来,她见过太多的风景,也经历过许多的磨难,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的辉煌。上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者归来的大戏。

1958年,当时的半坡店人民公社举全公社之力建设了卫生院,也曾经是全县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面旗帜。当时,半医群英荟萃,人才济济,专业技术能力强,诊疗水平一流,服务半径大,深受本土及周边公社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从当年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出,硬件设施绝对跟上了当时的年代,并非想象中那样一片蛮荒,强大的半坡店公社卫生院曾在这里繁荣,灿烂的医疗技术也曾在这里绽放;在那个年代的半坡店人民心中,这是顶级的装备。

我曾采访过半医职工的旧日亲历者,他们当时大都过着无忧无虑的优质生活,而半医又是半坡店镇中的核心,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以前半医的职工们过得有多幸福,每月有工资、公费医疗、住房、粮食副食等福利。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医院从各方面看,都无法掩盖它的尴尬和苍凉处境,都难以再称得起“半坡店镇行业老大哥”的称号。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打开,市场经济大潮波涛汹涌、阔步走进历史进程的时候,医疗行业经历了大变革,汹涌澎湃的时代巨变浪潮,足以摧毁陈旧的一切。半医立时陷入被动,失去了当年生机勃勃的风采,也实行了以承包为主的改革,供给体制上由财政全额供养改为差额预算,经营方式由单位经营改为集体承包,分配制度由大锅饭改为工资加奖金。那时,半医的条件相当简陋。医生的办公桌椅都是破旧的,治疗室也是如此。夏天热得喘不上气,冬天没有空调,给病人输液,护士手都冻僵了,只能趁着空闲,用热水袋焐焐手。几年以后,由于经营不善,经济效益较差,被迫逐步改为个人承包。随着经营方式的转变,承包经营者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收费高、药价贵、质量差是医院的真实写照。导致病人流失,经济效益越来越差,医院入不敷出。半医逐渐落伍,院貌破败,硬件环境如此,何谈医护人员软件技术水平。许多意气风发的年轻医生、护士分配到院里,干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个又匆忙离开。而医疗人员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半坡店镇的老百姓,除了几位信赖的老医生,他们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病,要做难度大一些的检查,直接乘车就去了县城。在老卫生院,有一台老式X光机,拍出来的片子清晰度很差。看出点问题,医生都让他们去县城再重拍一下……人心思走,人才流失严重,半医诊疗设备、技术水平与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差距越拉越大,陷入了群众不信任、患者有意见、发展举步维艰的恶性循环之中,咬牙死撑到2005年5月1日,医院基本瘫痪,被市场经济的大浪拍在沙滩上……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半医没有奇迹,但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要承担流泪的风险。命运中所有的馈赠,都早已标好了价格。这数十年后世上所有的回馈都早已做好了安排,此时已经有了迹象。

今天是个好日子,2023年7月12日,农历五月二十五,上午10时18分,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刻。

半医整体重建如同夏天的一棵嫩芽,积蓄了一冬的力量,破土而出,因为就在这个月的12日,半医锣鼓喧天,占地约21.15亩,总投资22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6338.11平方米,设置床位50张,滑县乡镇医院第一个二级甲等标准医院,单体投资最大、层数最高的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医疗综合楼大楼红幅高挂,彩带飘扬,一派喜庆气氛。半医举行新院区揭牌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标志半坡店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县政府党组成员、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李朝阁出席仪式并揭牌。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赵宪海,半坡店鎮党委书记冯娟,卫健委党组成员、疾控中心书记姜自兵,滑县中心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席连峰等领导参加揭牌仪式。半医职工、乡村医生等参加仪式。

仪式上,李朝阁宣布半医正式启用并为新院揭牌,这标志着新医疗综合楼正式全新亮相。

半坡店镇人民在自己医院看病的梦想照进现实。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刻。

看看半医现在全县乡镇顶尖的设施,并将成为半坡店镇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最亮眼的镇名片之一,成为了领跑全县乡镇卫生院的新标杆。再回想2005年5月1日倒闭时的情形……

不胜唏嘘,天差地别。

半坡店镇人永远也不会缺大健康了。

昨天和今天,注定永载史册。

新旧医院完成交替,由强到强也似乎暗合院运。

面对崭新面貌的医院开业庆典仪式,欢呼的人群中,王胜洲悄悄转过身掏出纸巾,擦去脸上的泪水,这一幕,让很多网友表示泪目。王胜洲喜极而泣,因为他投入的心血太多了,过去的一幕幕场景都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感慨万千……不仅仅是长期在整体重建医院蹲点守工地,熬夜。在那儿艰苦奋斗了600余个日日夜夜。那里留下了他风风雨雨踏查重建工地的足迹,留下了废弃院落变现代医院的浪漫梦想和美好愿景,留下了一片难以忘怀的事业。重建半医,使半医几代人的夙愿得以实现,多么令人兴奋和鼓舞啊!关键是他每个细节都要求极高,还有各种关系要协调……从2021年9月1日上午到半医接任院长的职务,他没有吃接风饭,而是不顾一路风尘,立即进入了解院情、熟悉工作之中。

他尽管之前对半医的不景气和面临的困难有所耳闻,但真正走进这里,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举目四望都是破败。看到卫生院旧址上,除了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两层破旧门诊楼之外一无所有,而且当时卫生院处于内外交困,资不抵债的困境。63年来卫生院衰落的程度是非常惊人的。知道它没那么强,但也确实没想到能这么弱。一股巨大的五味杂陈的悲凉之感浸透了身心,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压力山大到怀疑人生。在他看来,半医是一所值得自豪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及风采的医院,但眼下的医院却像一个蓬头污面的“乞丐”。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指路领航的毛泽东主席当年曾高瞻远瞩地教导我们:“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后发医院没什么负担,可以在白纸上重新规划,自己要有跨越如铁雄关、要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概,要有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强悍、血性、坚毅、不屈的民族性格,战胜困难、征服险阻、努力发展、努力变强、努力崛起、应对挑战、迎接胜利。

他殚精竭虑描绘半医长远发展的美好蓝图。为这个规划的实施精心组织,呕心沥血,四处奔走,积极建言。

王胜洲曾多次带队下乡。有一次带队下乡,一上午的工作结束时已经是中午1点多,一行人没有在外面饭店吃饭,而是赶回单位职工餐厅就餐。医院职工心里清楚,他不是个只会坐办公室指挥的院长,他常说:“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时间的浪费和等待,我的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

“高血压、糖尿病是最常见、最多发的慢性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对人体的伤害,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2023年6月16日,在前营村65周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现场,半医院长王胜洲还利用老年人健康体检的间隙,举办了健康教育课,提醒老人们一定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远离慢性疾病,拥有健康好身体。

每天叫醒王胜洲的,不是闹钟的铃声,而是他心中的梦想。

反正在大家眼中的王胜洲,从上任,到新医院工程结束600多个日日夜夜,耗时将近2年,左右踌躇、曲折颇多、千头万绪难抉择,这场改变了半医历史的世纪变革,他的工作状态不是“996”,而是“白加黑”“五加二”,他的工作几乎“忙到飞起”。为了保证重建项目顺利交付,每天从早到晚,他基本都在建筑工地检查施工漏洞、监督工程质量,一天下来总是得走一两万步。一天当作三天干的一年多时间,相当于一年多干了三年的活。其间重建医院与医院日常正常运营、疫情常态化防控叠加。2020年初,当百年来最狡猾的新冠病毒攻袭武汉时,想着是最糟糕的年份,咬咬牙过去了,事情总会好起来。但两年过去了,一个不幸的事实,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发生,2022年开年,全国疫情情况复杂,存在隐性传播,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一个重要指标是,作为防疫优等生、标杆的上海也会马失前蹄,3月遭遇超强传染性、极强隐匿性奥密克戎变异株突袭,破防了,疫情出现大爆发,全国各地居民的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历经30多年顺风顺水蓬勃发展的大都市,急刹暂停。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2年1月8日滑县更是发现疫情,面对着沛然莫之能御的疫情,滑县立即实行精准防控策略。人性化、不过度防疫,早发现+精准的流调溯源迅速形成闭环,连续10轮全员核酸检测;牛屯高速路口卡点值守,半坡店309卡点值守;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返滑隔离人员上门核酸采集,从2月17日开始的学校、幼儿园、养老院一星期一次的全员核酸采集。从2022年4月11日的第9轮全员核酸采集开始,变成了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一天一次核酸采集……所做这一切努力,就是与病毒争时间。再次致敬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实在太难了。不是在抗疫,就是在抗疫的路上。日复一日琐碎而高压的工作,曾一度让王胜洲喘不过气来。其间,他更有一次重感冒,烧到38.6°C,浑身酸疼,周身无力……核酸检测阴性,他从医院药房拿了连花清瘟颗粒,吃了1袋,一边加班工作,一边不断烧水喝,从下午6点半到夜里12点,共喝了4壶水,感觉把整个身体的水分都置换了一下。他害怕夜里发热,第二天没有力气,而新一天的工作还等着他。第二天,吃过早饭,刚放下碗筷,就感觉头重脚轻,身上冒虚汗,一来到重建工地,身体好像什么毛病都好了。没办法,工作还得继续,他几乎是麻木地在维持着自己的姿态,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的精神在支撑。

从2022年元月8日彻夜做核酸检测,一直到滑縣疫情解封,特别是基层的乡镇卫生院,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新冠疫情突发以来,治疗、公共卫生、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工作没日没夜、周末加班加点、会议没完没了,“五加二”“白加黑”“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是常态,他已经有半个月没睡安稳了,头发陡然白了许多。王胜洲家在县城,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个月都回不了近在咫尺的家,很懂事的女儿,每晚都要和父亲靠视频线上见面,女儿在视频中哭着喊:“爸爸,我好想你……啥时候能回家?要照顾好自己,每天吃饱喝好,休息好,可要注意安全呀,防护好自己,然后安安全全回家!不用担心家里,我会照顾好妈妈、弟弟,还有爷爷、奶奶……”更是每天都会叮嘱爸爸注意安全。

从没有向困难低过头,向来总是一脸坚韧、铁骨铮铮的七尺男儿,却在同事一句“这几天回过家吗?”的询问中瞬间泪眼婆娑,哽咽不已,以手掩面,无奈地说:“没时间回家。”

王胜洲从不大喜大悲,不论多么艰难的时刻,身边的人都没见他流过眼泪,这一掬泪,饱含了太多的艰辛,和太多的不容易。

一半是对人民沉甸甸的责任心,一半是关于现实的无奈,才在深夜流泪后又在凌晨赶路……

“半医一年,人间三年。”半医办公室主任贾续晨向作者感慨王胜洲超常的运行速度。

作者泪点太低,看到这一幕鼻子就酸了,热泪泉涌。

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当好“健康守门人”。

公卫是乡镇卫生院中最繁琐、最辛苦的工作之一。2009年,半医明盼盼开始从事这项工作,一干就是14年,在不断的历练成长中,她把最美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公卫事业,秉承着“健康守门人” 的服务宗旨,无怨无悔,恪尽职守。

“叔,我来给您量血压,您抬一下手。”

“阿姨,您降血糖的药有没有坚持在吃?”

6月6日一大早,半医公共卫生科主任明盼盼带上血压计、血糖测试仪等,开始了一天的健康随访工作。

从2006年滑县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公卫服务,她是半医最早一直在从事慢病、妇女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兵”。有多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验,2018年被半医任命为公共卫生科主任。

“国家政策真是好,每年都给我们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还会进行许多常见疾病预防宣传,这两年我越来越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感觉精神头变好了,花费在打针吃药上的钱也越来越少了!”76岁的前营村村民张大娘如是说。

公卫工作经常需要下乡进村入户,明盼盼每次都带头下乡开展工作,最难的事情自己上,回来后再加班整理、汇总资料。每年3月开始组织单位职工和乡村医生为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年4次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的免费健康体检。每年一次挨家挨户为全镇群众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认真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及意义,提高签约率和群众满意度。每年一次为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筛查传染病等工作,避免在校园内进行传播,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觉得进村入户一线才是公卫真正的‘战场’。因为所有服务都是围绕着一线展开的,只有知道现场真真实实发生过什么事情,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我希望能在公卫的岗位上不断沉淀和积累经验,更好地解决服务全镇群众中的实际问题。”明盼盼无限感慨地说。

疫情3年,总有一群疾控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他们面临危险时,不退缩,不畏惧。面对疫情的生死考验,疾控人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沿,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宋静静,半坡店中心卫生院疾控科科长,就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有时候想想,我也挺害怕,但我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不能退缩,也不允许自己退缩!”这是疫情期间,宋静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应对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他们到现场開展调查,与患者面对面交流,通过对患者的暴露史、接触源的调查,寻找到其传播源、传播途径的蛛丝马迹,以此描绘出疫情传播链,从而阻断病毒传播,保证更多人的安全。

“摸排轨迹是一项很繁琐的事情,有很多时候人们不是故意漏报,而是真的想不起来了。我们摸排当中,需要耐住性子一点点帮当事人捋线索。今天干什么了?昨天干什么了?要查所有可能的监控,往往一说起他们去过哪个地方,他们会恍然大悟‘噢,我还去过那里了’。还有些人昨天的想成前天的,需要我们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去核实,去确认。”宋静静说。

2022年10月6日中午12点30分,宋静静交接过疫情防控预检分诊、收新冠肺炎标本的班,算起来,自8月31日到如今,已经40余天未回近在咫尺的娘家,决定趁下午歇班的时候走趟娘家。走到后营村东头村委会大门口,一眼看到后营核酸检测便民采集点等待核酸采集的长队,大门口出出进进的群众络绎不绝,她没有丝毫犹豫地将车停在路旁,加入到了核酸采集工作中去。虽是晚秋,但紧张忙碌工作的宋静静,汗水湿透了全身的衣服,模糊了双眼,她只是习惯性地用纸巾擦擦汗……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接近下午6点,采集完最后一个人,宋静静才对朱秀霞说:“朱大夫,你收拾一下标本,我走趟娘家。”“好,你快点去吧,天快黑了,真的谢谢你今天下午的帮忙。”朱秀霞感激地说道。

迈进半医医疗综合楼,大楼集门诊、急诊、影像、检验、手术、标准化慢病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行政办公等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大厅宽敞明亮,进门即有导医。楼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交通顺畅,互不影响;窗明几净,病房、病床洁净有序,各种标志标牌规范新颖,文化长廊、宣传栏清新亮丽,小游园、步行道温馨别致,花园式的环境,宾馆式的舒适,春风般的温暖,亲人似的关照……大型电子屏幕上滚动着基本药物的价格,再看明亮整洁的就医环境,以及人潮拥挤,想到多年前破烂不堪的医院里半天见不到一个病人,恍惚间还以为是走进了县医院。

“你一句青春没有售价,转头我就在半医堵得不上不下。”这是半医重建开业的前三天的实景照录。

病友的吐槽十分到位:“来镇医院看个病,昨天人挤人,今天人看人,茫茫人海全是人。”

王胜洲向来很会算账,大事的小账,小事的大账,大、小事的综合账,没有这,他走不到今天。在重建医院中,为使得一分钱能够掰成两半花,钱都用在刀刃上,在医院大门的建设中,他曾三次修改图纸,很多人曾不解地问:“修一个豪华气派、代表医院脸面的大门不好吗?”“好是好,我们是穷人,能过日子就行。”这才有了现在简约、大气的大门,但在医院添加高精尖设备上,他从不吝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进精准医疗,提升服务水平,自然离不开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医院斥巨资引进国内顶级医疗设备,让诊断更快,更精准。远程诊断终端、远程心电图机、数字化 X 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维彩超、C型臂、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呼吸机、疼痛射频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它们一经投入使用,很多疾病便得以确诊,既方便了患者也留住了患者。

半医检验科现拥有多台先进医疗设备,具有高准确性及快速的优点,科室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LIS),可以对常规化学、全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尿液化学分析、血型鉴定、血清降钙素原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水平和仪器工作能力达到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去过医院的人对采血都不陌生,这项工作都是在检验科里完成的。检验科是医院临床医生的“眼睛”,他们每天与血、尿、便等标本打交道,通过发现和区分这些标本里的细菌和病毒,找到病因,为临床提供科学、高质量的诊断保障,可以说在临床医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因如此我院十分重视加强检验科的发展,如今,科室拥有3名医务人员,在完善专业人才队伍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种大型自动化设备,人才力量与技术实力均十分雄厚,已成为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化专业科室。”半医检驗科主任明会丽表示。

中医馆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业务量非常大,俨然成了半医一块金字招牌。

“刘振大夫真是太神了,一针下去我一点都不疼了!”“我现在身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来找刘大夫。”……在疼痛科,时常能听到患者间类似的交流话语。从事疼痛诊治工作以来,刘振诊治肩周炎、腰痛、头疼及其它疑难杂症患者不计其数。

多年来,刘大夫见过太多的串科室、串医院的疼痛患者,他们拿着厚厚的一摞病历往返奔波,时常抱怨:“钱花了,罪受了,别说治病了,连个说法都没有。”

而有的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有人甚至长期被不明原因的疼痛折磨得痛不欲生。

“刘大夫,您好,我母亲右侧胸部剧痛,看过很多地方,她都不想看了。别人介绍来找你,我好说歹说才把她拽过来。”

年近六旬的王大嫂右侧胸部剧痛难忍,来到半医疼痛科。她痛得话都不想说,病情只能由女儿代为叙述。

王大嫂,5年前患带状疱疹。经过治疗,皮肤疱疹已愈合,但右侧胸壁部疼痛仍明显,不能穿衣、不能触摸、夜间疼痛,严重影响到了王大嫂的生活和睡眠。王大嫂和家人慕名来到半医中医馆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后遗胸神经痛”收住入院。刘大夫根据病情描述和仔细检查,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确认王大嫂的疼痛并非别的病作怪,而是有着“天下第一痛”之称的带状疱疹后遗症引起。他当即为王大嫂进行神经阻滞暂时镇痛,3分钟后,疼痛缓解。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后遗神经痛在痛点或疤痕处点刺放血、拔罐,加以三黄、元胡、红花等调和中药外敷。针刺、拔罐刺激信号完好地覆盖了王大嫂疱疹疼痛区域。王大嫂描述道:“疱疹区域疼痛至少缓解了80%~90%,日常活动和睡眠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王大嫂及其家属都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

困扰王大嫂6年的病痛,终于得到了缓解。随后,王大嫂又住院接受了“毫针疗法”+中药调理,7天后痊愈出院,她激动得连称“奇迹”。

患者宋长胜突然发高热40°C,浑身酸疼。头疼,像重锤一直敲,太阳穴往外鼓起疼;腰背疼,翻身都翻不动,下半身除了疼没任何感觉了,整天昏昏沉沉的,感觉头重脚轻的;持续发烧,半夜退烧,下午3点左右开始准时升温,用西药,药效过去又反复发热,整整一周,输液、口服药,试了多少西药也不见丝毫效用。

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刘振大夫,刘大夫从宋长胜话里听出对中医治急症的不信任,笑笑说:“我开个方子,服三剂,包你两天痊愈。”刘大夫开了银翘散,煎煮20分钟,等药味出来,嘱宋长胜趁热喝下,半个小时后汗出、热退、身凉,又服二剂,后来果然如此,再也没有出现反复。这事使宋长胜非常感激。每逢遇到病人,常对人讲:“我相信,中医确实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能学到精髓的人实在太少,刘大夫就是名医一个。”

王胜洲知人善任,不拘一格地使用医院各科室人员,总是综合考虑各人的工作能力,根据不同的长短处形成不同的目标编组,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多型复合人才“1+1>2”的效果,确保所有医疗元素发挥最大的治疗效能。

在医疗综合楼内,邢女士正在收费室为婆母娘办理结算和出院手续,几分钟就办好了。“新的医院环境好,医疗设备比较齐全,一站式结算办理出院和结算费用不需要再跑上跑下,直接就能办理,比以前方便多了。”

据悉,新病房内较以前还增加了中心供氧、中央监护系统,可以实时观察病人的心电监护情况,24小时热水供应设备等设施,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

“以前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才能做检查,有时甚至要排上半天,现在好多了,排队的时间明显短了很多。”村民刘静陪母亲来半医做心脏彩超检查,从上午8点20分递交检查单,到9点16分走进彩超室做检查,他们排队耗时不到1个小时。

超声科技师杨华介绍:“彩超项目做一次普通的检查需要用时10分钟左右,如果遇到老年人、检查项目多的,可能要花1个小时;同时,彩超检查是在诊断的同时出结果,如果遇到需要会诊才能出结果的现象,耗时则会更多。所以,做彩超检查患者等待时间相对较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就医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该院根据实际情况增加B超检查设备至4台,医务人员增至4人。

“都出院了还上门来看望,你们医院的服务可真是贴心啊。”刚生完孩子的谢女士感叹道。

产后访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之一,主要针对分娩出院后的产妇和新生儿进行随访、严密观察、处理异常情况,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是保证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各项服务顺利推进,以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将精兵强将、业务骨干高配到各组,使5个访视小组都有一名女医生和一名女护士,且配备妇幼专业随访包、专业公卫服装,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这个窗口单位能够代表半医的形象。自开展免费产后上门访视服务以来,每年为300多名产妇提供了家庭上门服务,受到产妇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入户前,访视医生会通过电话提前联系产妇,确定基本信息和住址,经同意后,准备好访视所需物品。来到产妇家中,访视医生首先进行手卫生,然后详细询问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喂养方式,为新生儿测体温、称体重,观察新生儿黄疸、肚脐、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能力及大小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给予专业指导。了解新生儿情况后,再对产妇一般状况进行询问,包括精神状态、睡眠、饮食、大小便等情况,为产妇测量体温和血压,检查产妇切口、恶露、母乳喂养情况,并对其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告知母乳喂养的益处,指导新生儿护理、科学喂养。详细告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要求,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产后访视和普通的上门服务不同。要求访视人员一律配戴医院工作证胸牌、穿公卫服装,一来是考虑到产妇及家属的心情,二来是为了防止工作服上携带的细菌带入产妇家中。

在訪视的过程中,比如在随访沟通方式上,医生常常更有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也更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这在面对全镇众多需要随访的家庭、处理现场不同问题的时候尤为重要。访视医生尽量少采用公式型“xxx怎么样”的问句,一般会用聊天的方式展开,就在与产妇及其家属的交谈过程中随口询问产妇及婴儿的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直到产妇所遇到的问题被解决。

服务不受户籍限制,一户外地在半坡店镇做生意王女士的家中,访视人员对她进行了产后饮食护理和保健等健康知识的宣教,为她刚出生的小宝宝进行了肚脐护理,并现场演示如何为宝宝洗澡及游泳,王女士及家属对医生的服务给予好评。

“2019年7月1日成立5个专业访视工作小组,我们不但是全县第一家组织乡级专业产后访视的医院,全院还组成了6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包括一名县级专家,住院医师、护师、公卫医生及辖区的村医。每个星期每个团队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开展下村活动,包括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工作,村级基本公共卫生督导工作及协助群众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等。”笔者同王胜洲交谈时,第五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队队长、病房主任耿尚杰也来到了王胜洲的办公室,他说:“刚才在前营村开展慢病随访过程中,发现有个别群众的服药依从性欠佳,参加体检意识不强,我们对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强调了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患者很感动,发来感谢信。家庭医生履约,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了保驾护航,我们对其病情和治疗情况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了解。”

尾声

回看医院的发展之路,副院长耿世杰颇为感慨地表示:“悠悠民生,健康首善。”

从5年建院,半医这一路风风雨雨走得很不容易!作为半坡店镇现代医院开山鼻祖,她得到了机会,出道即巅峰,她有厚重的医疗基因。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有65年来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以及与之配套的医疗科研体系。这样的医疗基地,放眼全县也屈指可数。引领半坡店镇健康长达半个多世纪,但也承受着巨大压力,经历极大磨难!由此我也想到了不少风云往事,也看到了一些未来端倪……

医院经历过衰微、停滞、转型等艰难历程,最终还是守住了这块阵地,特别是经过这次整体重建,硬件水平居全县乡镇卫生院首位。

长路漫漫亦灿灿。

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半医是后来者,但发展势头如洪水一样汹涌而来,遇到峡谷时则夺路而过。半医如何在重建后,把错过的春光、消散的烟火气补回来,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做精做强专科,打造特色品牌,比如中医馆、内科、五官科、普外、眼科、口腔科、皮肤科、产后康复、微创结石专科等,着力于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结合学科目前建设情况,引进和开展新技术项目,同时细分细化亚专科,推进学科向纵深发展。加强多学科协同协作,提升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诊断水平和救治能力;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继续引进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将人才送到知名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传帮带,制订激励人才成长发展的系列举措。以技术进步冲破障碍,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力争到2028年床位增加到100张,切实解决半坡店镇及周边乡镇区域内约16万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救治,同时承担该区域内危急重症抢救与转诊,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常见病的康复、随访;带动辐射区内周边乡镇的医疗急救、血液储存、消毒供应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把半医打造成为全县乡镇卫生院的标杆型单位。预计2032年打造成为全县一流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医疗水平,并形成滑南医疗次中心,亦是半医下阶段需要实现的小目标。起到连接乡村和县级机构的骨架作用,扛稳半坡店镇健康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当好主力军、成为顶梁柱。

新院建成之后,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医疗流程更加优化,各项功能也比较齐全。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使居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我不知道半医未来究竟能走多远,但我知道,为了坐上牌桌和22个乡镇卫生院大哥谈笑风生,花了65年。

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改革开放时代的弃儿的半医,在国富民强的当下挤上了新时代的列车,还坐上了商务舱,立项、整体重建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65年差距一载跨越!

这篇作品写到这里已是凌晨1点20分,走出写作工作室,来到院子里,仰望星空,尽管天上飘着乌云,但星星依稀可见,尽管一灯如豆,却从未熄灭,那希望若隐若现,但始终在,不曾离去。有其点灯,路再艰且长,但只要光芒常在,即便微弱,也使我们能看清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

艾略特曾经写道:“抵达终点意味着新的出发。”

王胜洲必将以永不停步的姿态逐梦天宇间!

一起加油!半医的未来将是星辰大海!!

借用培根的话作结束语吧:“黄金时代,就在眼前。”

猜你喜欢

半坡医院
浅析博物馆志愿者流失问题——以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机制为例
都说西安好 (外一首)
萌萌兔医院
白鹿原民俗村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看不见的医院
减少对民营医院不必要的干预
为县级医院定锚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