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与铁道兵精神
2023-08-31肖根胜
我是《青海长云》的作者肖根胜。1974年12月从河南省郏县入伍,曾是原铁道兵10师47团1营3连的一名炊事员。1979年提干后调到团组织股工作,1983年底随部队“兵改工”,1985年2月调回原籍工作。曾任县劳动人事局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乡镇党委书记,县级市的副市长、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市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2016年底退休。在铁道兵“改工”30周年前夕,我撰写了38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青海长云》。拙作出版后,受到战友们的好评,在社会上產生广泛影响,荣获河南省委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又经过连续8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出版了第二部作品——《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实现了由党政干部向基层作家身份的转变。
一、当铁道兵是我的人生机缘
我是一个忍受着双重饥饿长大的农村孩子。由于严重偏科,初中毕业无缘高中学习,因校长的抬爱,有幸成为柿园联中的一名代课教师。半年后的1974年底,激情燃烧,应征入伍,荣幸地成为一名“特种兵”,走进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直接参加青藏铁路建设。
新兵训练结束,被分配到47团1营3连炊事班成为一名“火头军”。入营学习结束的第五天,新兵们尚未从严重的高原反应中挣扎出来,关角隧道发生了震惊全军的大塌方。127名干部、战士堵在洞内,生死未卜。我作为一名炊事员,虽未承受死的威胁,但与战友们一起顶风冒雪为抢险一线送水送饭,目堵了整个抢险过程。经过14个多小时的奋力营救,堵在洞内的人员最终全部安全脱险,那场生死考验对每个人都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我一直认为,在战友当中我是比较幸运的。虽然由代课教师成为连队炊事员让人有点“惋惜”,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觉得没有死亡威胁要比面子重要。用电锯锯大肉,用斧子砍白菜,烧火揉面习以为常,每天冒着高寒缺氧从两公里外的工地上挑水,累得肩痛腰痛眼发黑,也乐在其中。从我被分配到连队到提拔调离的4年多中,我们连先后有4位同志不幸牺牲,关角隧道施工中也先后有26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组织股负责干部战士牺牲后的后事处理工作,安排牺牲者的追悼会,到战士原籍处理抚恤事宜,最后整理烈士档案向天峻县民政局移交,一次次心如刀绞,以泪洗面。我们县的闫金成,当兵不到一年,一套军装还没有穿破,在工地上维修机械时被装载机砸死;本县战友叶建庄,在驾车支援地方运煤时,因煤层垮塌而被活活压死;同乡战友何付海,一次驾车去木里山拉煤返回路上汽车抛锚,为了保护发动机不冻坏,用皮大衣包住发动机自己却冻得昏死过去;连长杜金亭,“月成洞百米大会战”时,他带班与战士一样,完不成任务十几个小时不下“火线”,累得可以站着睡觉,吃着饭能睡着。他当天上午还在工地上带班,下午就通知他转业。教导员征求意见,问他有啥困难,有啥要求。他说,组织上让走就走,没有啥要求,当过铁道兵一生没困难……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四海为家;他们走小路修大路,血洒天路;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听党话,跟党走,无怨无悔……
当铁道兵是我的人生机缘。青藏线上8年,对我是难得的人生课,使我三观淬火,生命锤炼,蓄淀了精神动力,指明了人生方向。
二、铁道兵精神助我事业成功
“兵改工”一年后的1984年2月,我从中铁20局2处调回原籍——郏县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文凭热”的时期,我仅有的是初中毕业证和在读的“自修大学”教材。没有文凭,没有背景,一切归零,从头干起。有幸的是时任县劳动人事局主管副局长是部队机关干部转业。从档案中看到我在组织股工作的经历,意外地将我留在县劳动人事局上班。从局办公室副主任,到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因工作业绩和协调能力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赏识,破例被任命为镇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引进青海武警资金建成了当时全县最大的乡镇企业——龙海铁厂,后又筹资2000万元建起了黄河以南地区最大球墨铸铁管厂。经过科学运作,在许神地方窄轨铁路线上建起了煤炭集运站,改写了郏县没有铁路运输的历史,也使地方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举使安良镇由省级贫困乡镇成为“中州名镇”。1997年底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后,由县级市的副市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最后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多个春夏秋冬,一路走来,虽有不少艰辛艰苦,憋屈委屈,但更多的是做好工作争取进步的自觉自信,决心信心,始终没有遇到让我畏惧的困难,没有碰到过不去的沟坎,千辛万苦心自知,千方百计争一流,一切从容应对,一路顺风顺水。是铁道兵精神给了我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是战友们的精神鼓励我不畏困苦,勇往直前!
2006年,正值我仕途高歌突进之时,却赶上了“消化副书记”的“调整”季,我没有选择竞争县长书记的继续奋进,而是知足知趣地回到原籍出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虽然走上了“不是前线也非二线”的非重要领导岗位,但却是县四大班子、有法律监督权力的“一把手”。县委主要领导为发挥我人脉资源丰富、对县域经济比较熟悉的优势,确定由我负责全县的招商引资、产业聚集区开发和铁路项目建设——郏县人祖祖辈辈盼铁路,却因没有资金始终没能力修铁路。铁路运输是郏县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感谢上天给我施展铁道兵精神的机会——两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10年拼命工作的空间。
第一届任期五年,我带领招商领导组的同志按照“一年搞规划,二年出形象,三年大发展,四年争一流”的目标,相继引进3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项目(总投资50余亿元),使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快”行列,当年获得省政府奖励600万元。让郏县一、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打了个颠倒,使知名的农业县一举成为由工业主导的工业快速发展县。
也是在那任期的5年,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抓住中央4万亿刺激内需的机遇,搭上地方铁路“改准”的便车,投资近20亿元,使禹亳铁路西延24公里走进郏县。一举改变郏县没有准轨铁路的历史,用“无中生有”“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圆了郏县人祖祖辈辈的铁路梦。
也是在我第一届任期将满的时候,及近铁道兵改工30周年,突发奇想,苦搏一年,圆梦成真,写出了一部让不少人惊诧的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我也因此由一名行政干部走进了让人仰望的作家队伍。
30多年来,为争取项目,我曾走进中央国家机关,走进省、市、政府多个部门,每每介绍自己的出身,都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当年的铁道兵。”30多年,不论在什么场合介绍我的从政背景,公开我的成长优势,我都会自信地说:“我是曾经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铁道兵!”
三、用铁道兵精神书写铁道兵
2009年“八一”节前夕,扬州战友杨青龙参加市里的军转干部座谈会拟准备一个发言稿,打电话让我提供当年关角隧道大塌方的有关资料。我翻箱倒柜,找到了1984年秋天与雷积贤老战友为纪念铁道兵改工一周年合写的一篇长篇通讯初稿《创造奇迹的人们》。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原因,该文写好应约到北京铁道兵总部(当时已是中铁指挥部)修改后没有再见报。之后,被我带回地方一压20多年。看到旧稿我思绪万千,当即生出了发表这篇文章的想法。为此我专程请教了被誉为“昆仑之子”的军旅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宗仁老师。老师对拙作和文中所记述的铁道兵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我将类似于文中记述的故事进一步收集整理,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把铁道兵的功绩昭告世人,留给历史。
王宗仁老师的点拨鼓励,燃起了我心头的创作欲望,而且是非常强烈的欲望。
2010年,我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期将要届满,我牵头引进的禹亳铁路项目也进入铺轨阶段。我负责的产业集聚区“四年争一流(全市领先,全省爭先)”的目标进入攻坚夺旗的关键时期,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坚持了30多年的看书习惯受到严重挑战,每天去看望我90岁高龄、卧床两年的老母亲的承诺出现不时的中断。那时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每天的时间是30、40个小时。不时地自言自语成了思维和情绪被严重挤压的官能习惯……
“八一”节前夕,县委派我带队到兰州军区看望郏县籍在兰任职的军区首长,我不失时机地再次回到离开35年的关角山下。那天驱车赶到天峻县时已近12点半,我给县人武部的同志提出“先去烈士陵园看望战友”。1984年7月,我曾陪同时任处党委书记的吴凤仪同志返回天峻参加烈士陵园纪念碑落成和烈士资料交接仪式。30多年后天峻县社会经济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县城到处是建筑工地,去烈士陵园的道路沿途堵塞极不畅便。天峻县可能对陵园已有维修改造规划,但当时尚未实施,陵园内荒草萋萋,便溺满地。我们和陪同的同志踏着没膝的野草给战友们敬上烟酒,躬身恭祭。我从走进陵园就开始流泪,沿着高低不平的坟头逐一敬酒,当行至约有一半,在给我们三连的褚万忠烈士鞠躬时,我两眼一黑险些晕倒。经县人民医院急救,清醒后给随行的人武部领导说了两句话:“向县委、政府领导转达我这位老铁道兵战士的一点心愿,请尽快将天峻县烈士陵园翻修建设好,让长眠在这里的同志能心情愉快地看着火车驶过天峻草原,穿过关角隧道。我要写一部书,把当年修建青藏铁路那种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呈现出来,让铁道兵精神薪火相传,激励后人。”
关角山下的承诺!比一诺千金更重!!
当天下午我们赶到关角隧道出口,站在铁路出口的悬崖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儿地往外流,历历往事涌上心头,不吐不快的激情与冲动使我分秒难耐……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因每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的局限,每个人感情、心情的别样,每个人愿望、渴望的不同,因而同一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决不会相同。
重返天峻,如同一次思想洗礼,也似一次庄严誓师。从离开关角山那一刻起,自己的思想完全回到30多年前的岁月。构思着写作的框架,回忆着当年的往事情景,坐在车上想,躺在床上想,见到战友就问,了解清楚了就记。饭局上把要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感动人的就采用,讲不全的就找战友了解,翻资料、刷电脑,件件求证查询。写作开始后,集中几个问题了就召集战友聚会,发动大家回忆往事,接续故事。利用双休日,远的乘飞机,近的坐汽车,北京、成都、西安、珠海、咸阳、淄博、菏泽……为写郭国法营长,我两次赴遂平县,第二次见老营长时,看他身体大不如从前,便着手先写提纲中的第六章第三节《郭营长的愧与无愧》。为了让郭营长在世时能看到这个作品,本章写好后即送《时代报告》杂志社予以发表。郭营长看到杂志时已卧病在床,听了儿子胜利的阅读,他几次失声痛哭,并用颤颤抖抖、断断续续的哽咽之声说:“铁道兵的丰功伟绩终于可以让后代子孙们知道了……”半年后,老首长与世长辞。
《青海长云》是以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的,但其立意是要透过铁10师和47团反映铁道兵部队的全貌,展示铁道兵精神的整体形象,要使这部回忆录成为铁道兵辉煌历史的见证。为此,我专程拜访了老师长姜培敏同志。在老首长家里,含着泪给他汇报了我的创作初衷、采写计划。首长听后非常激动,鼓励我说:“小肖同志,你这是在为铁道兵写《史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我代表铁道兵全体官兵感谢你,我也会尽全力支持你……”遗憾的是当我两个月后拟再次采访老首长时,他却于2011年6月10日不幸辞世!
《青海长云》是我含着泪写成的。铁道兵精神感天动地,如果我自己不被感动,就不可能感动战友,感动读者。所以,我写作自始至终都在流泪。在宾馆的临时创作室里哭着写着,写着哭着。记得有天早上天不大亮,当写到二排长李文生孤身一人在戈壁滩土坯房里养病的悲惨景况时竟泣不成声,悲声大放。宾馆值班门卫听到后,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匆匆跑去敲门。见我是在哭着写作时,他不解地问我:“肖主任,你写的是你啥人?”我说是战友,是生死之交的战友……
2013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十七),我赶往郑州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汽车刚驶过郑尧高速长葛站出口接到爱人电话:“快回来,老娘不行了!”坐在车上想起岳母我泪如泉涌。老岳母长期患糖尿病,常常带病坚持着帮我们带一岁多的外孙女。我开始写作后,她的心脏病反复发作。但因有外孙女的牵挂,她每天仍推着座椅车坚持走到我们家。她知道我每天早上4点钟左右起床去创作室写作,很体贴地说:“写写歇歇,甭太累了!”有时还嘱托我:“用脑用心,得把饭吃好,多吃点营养的东西。”这时我才知道,岳母每天坚持到我们家去的真实意图,常言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岳母待我如亲生。我的写作让她老人家时时牵挂,没想到书没出版,老人家竟驾鹤西去……
80多天后的7月23日(农历六月十六),我母亲的下葬日。那天中午母亲刚入殓,接办公室电话——《青海长云》拉回来了!我疾步走到母亲棺木前,哭着磕了三个头后说:“娘,孩子的书印出来了,您放心地走吧!”
92岁的母亲两年前患脑溢血一病不起,住在我三弟家由我的两个表姐和小妹整日精心伺候,我每天因忙于公务,只能挤时间去老人家病床前坐一坐,后期她已不能说话,仅能用眼神做交流。自从开始写作,表姐告诉她,我工作很忙,又在写书,可能来不了了。每每如此,她便整夜不合眼。而我自写作之初就抱定每天必须坚持去看望她老人家。我到母亲病床前,她用那期待和欣慰的眼光用力地看着我,我知道母亲想听到什么:“娘,我在写我当兵的事儿,要把在青海修铁路的艰苦日子写成书,留给后代……”母亲听了以后就眨眨眼,会心地一笑。这一眨眼,让我充满了信心;会心的一笑,使我有了无穷的力量。只是由于项目的事务缠身、人大换届的工作压力和每天两三千字写作计划的迫使,终有隔三差五的不能去看望她老人家,那必定是母亲晚上失眠、血压升高的日子。我知道老娘对我的千般呵护,每每会私下流泪。几天前,母亲突然咽部开始出现“响痰”,输液不入,滴水不进,而且“响痰”声音让身边儿女钻心难受。我远房大哥懂些农间医道习俗,他说,久病老人有“响痰”后一两天就不行了,让我做些母亲的后事准备。而母亲的“响痰”直响了四五天,全家人急得团团转。表姐说:“都怨前几天你说你的书快印出来了,俺姑姑肯定是看不到你写的书不瞑目。”昨天是母亲出现“响痰”的第六天,把她从县城送回老家后我在她床前痛心地说:“娘,家里啥事都安排好了,您可以放心了。”但她始终没有合眼。昨天下午,我打电话给办公室安排派车到出版社印刷厂拉书去。电话挂了没有两分钟,母亲慢慢地合上了双眼。
我母亲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却因男尊女卑封建旧俗而未进学门。尽管她只字不识,但对我的读书学习特别重视。入伍临走时她去县城送我,把我常用的《新华字典》和《中国地图册》带到县城嘱咐我:“这书你带上,到部队还得用!”我就是带着这本字典读了不少书,拿着那本地图册走了不少路。当病床上的母亲听说我在著书立说时,不时用眼神一遍遍地鼓励我,用全身仅有的一点点精神在等待着、期盼着我的书的出版。苍天不佑老娘意。她老人家没有看到我的书,但却知道了我的书已经写好,在她未入土之前,我的书已经正式出版,以此也算告慰了母亲远行的灵魂。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因下葬时间紧迫,没有能送一本书与母亲一同入土!
四、一书激起千层浪
《青海长云》出版后,立即引起社会关注。
第一个反应强烈的是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主任张清廉老师,他在看完拙作的当天晚上就告知我:“平顶山学院要为你举行作品研讨会。”
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上大学。当兵第二年底,铁道兵总部分配给铁10师10个西安交大的新生名额,一、二营负责关角隧道施工使命光荣,分别给1个指标。当时三连连续两年在全团先进,营党委决定把指标分给我们连。但要符合3个条件:两年兵龄、中共党员、高中毕业。我因不是高中毕业而失之交臂。提干后,新提拔干部要到长沙铁道兵学院进修学习,学习一年半发大专文凭,因我被借调到组织股,又因组织股太忙,更由于组织股“学习机会多”而没有参加本期学习。直到我被提拔为副县级的1997年春季,时任县委书记高德领同志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说,最大的愿望是读大学。几十年的大学梦想未圆,而今一本书让我走进平顶山学院,我激动得一晚上几乎没合眼。研讨会上,记者问我:“你这么一个大忙人,又没有相应的文学基础,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写成了这部著作?”我无比激动地说:“是铁道兵精神!”
两个月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青海长云》作品研讨会。在确定参会专家学者名单时,会长张富领提出,不管确定几个人,一定把新华社河南分社的主任记者王云河老师列上。理由是:王云河老师每年看几十本书,能让他感动得掉泪的很少。看一遍《青海长云》,他竟掉了数十次泪!他强烈要求参加研讨,表达思想。
《青海长云》能在社会上迅速流传,也得益于两位全国知名文学大佬的推荐:王宗仁和李炳银。
本书写成后,我首先把书稿寄给王宗仁老师,他停下自己的创作,不仅通读了书稿,而且在很短时间内给我寄回了《纪实文学的英雄主义光辉》的序言。文中说:“我认为这部作品最真挚最突出的亮点是:放射着思想的光芒。打通关角隧道中高扬出来的铁道兵指战员那种震撼天宇、激奋人心、万死不辞的英雄主义精神,是本书中的精彩华章。”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老师看过书稿给予热情鼓励,高度评价,并很快写出了本书的第一篇书评《回望高原足行处——读萧根胜〈青海长云〉》。李炳银老师在文中说:“这部接近严酷真实的记忆书写报告——《青海长云》是由一位曾经的铁道兵战士个人的真实深刻记忆描述,很好地还原和再现了铁道兵一群人、一个兵种的干部战士高尚精神情操和伟大创造劳动及奉献精神的动情文学报告。这样的文字,因为其奇特事实对象和亲身经历情感的真实,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力,使我甚至放弃了从其他方面过多苛求它的理由,而从其内容自身不断地发现体会并接受启示和净化作用。”
《青海长云》出版,正值河南省委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奖之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习作竟能闪亮胜出。专家在讨论拙作时认为:该书虽然艺术性不算强,但很真实,真实得让人如临其境;又很感人,感动得读者无不捧书掩面而泣!
《青海长云》出版当年共收到专家、学者、战友、同事们的书评40多篇,微评、诗词评语100多条(篇)。而其中一篇不是书评的“书评”尤其让我感动。
原《铁道兵》报文艺部主任编辑、后为《人民铁道报》副总编辑韩耀先老师收到拙作后,通宵未眠通览全书,然后用半个月时间,以战友、编辑、师长的热情和激情将《青海长云》认认真真地重新修改了一遍,把书中几百处错误、笔误的字、词、句,上千处错用的标点符号、名称、名字作了仔仔细细的修正,并在繁忙之中专程把修改后的《青海长云》直接送到河南郏县。看到老兄修改后的书我立时泪奔!一本书牵系着所有战友的心,倾注着无数战友的爱,串联着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也难消弥的铁道兵情结。
2021年“七一”前夕,应中共天峻县委邀请,我重返天峻县为全县党员干部讲述青藏铁路修建历史和铁道兵精神,海西州《柴达木日报》做了专题报道,专题报告后,“两路精神”在新一代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瞻仰铁道兵烈士陵园(天峻县烈士陵园于几年前已修葺一新),已成为天峻县各部門、各学校、各企业乃至全县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必选课目。
2022年6月,平顶山电视台精心打造《东西南北鹰城兵》栏目,我作为全市“2021年度十佳退役军人”接受市电视台的专题采访,编发的《铁血军魂 精神永恒——访原铁道兵10师47团老战士肖根胜》受到省军区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全市播放后受到广泛关注。随后市电台《小冰说兵事》和《作家肖根胜和他的〈青海长云〉》等专题节目在平顶山电视台又反复播放,整个鹰城掀起“铁道兵精神”热浪,专题链接点击率超过百万人次,创平顶山电视台建台以来的最新纪录。铁道兵精神在平顶山市已成为一座闪耀着革命传统光辉的宏亮丰碑。
(注:作者肖根胜,笔名为萧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