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首次中小学生近视筛查结果分析
2023-08-31王路夏志伟赵海滕立新郭欣
王路 夏志伟 赵海 滕立新 郭欣
作者单位:1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
中国人口近视率居高不下,并继续呈现低龄化趋势[1],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可出现不可逆性的视觉损失,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黄斑变性等,严重者可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2]。目前全世界约有16亿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其中严重视力损伤的人口约2.85亿,盲人约3 900万[3]。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在2018年的基础上逐年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4]。为全面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摸清近视基数,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4],本文于2018年11月全市开展了首次中小学生近视调查,现将中小学生筛查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8年11月北京市16个区开展学生近视筛查,按照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首先在北京市16个区各选择2所小学、2所初中、2所普通高中,被抽中的学校所有年级全部参与第二阶段抽样,要求各年级以班级为最小抽样单位随机抽样,被抽取的班级所有学生均纳入调查,每个年级学生数不少于80名。本次所调查学校老师与学生配合程度高,排除禁忌症不能进行远视力和屈光检查的学生和因病缺勤学生,其他学生均参与本调查,应答率在95%以上。
二、方法
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5]要求,分别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表符合GB11533标准)和台式自动电脑验光仪(符合ISO10342标准)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测和屈光检测。近视判定标准是单侧裸眼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数<-0.50 D;对于判定为近视的样本,根据其等效球镜度数进行近视分级,低度近视为-3.00 D≤等效球镜度数<-0.50 D,中度近视为-6.00 D≤等效球镜度数<-3.00 D,高度近视为等效球镜度数<-6.00 D。确认为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受检者计入近视样本,但不进行近视分级。
三、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所有参与机构及人员的资质进行核查,人员经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质控内容主要包括远视力检查中视力表悬挂高度或照度、受试者站位、视力检查流程、记录方法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结果按照当天5%的比例随机抽取复测对象,对左右眼裸眼视力、屈光度等进行复测。
四、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使用EpiData双核对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学段学生近视检出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本研究最终调查了107所中小学校,共计34 540人,根据《实施方案》,所有调查对象有一只眼因器质性病变而导致无屈光数据的不纳入统计样本,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34 531人。其中,小学生17 811人,初中生9 561人,高中生7 159人;男生17 554人,女生16 977人;城区学生13 871名,郊区学生20 660名。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人数20 527人,检出率为59.4%,其中男生近视人数9 929人,检出率为56.6%,女生近视人数10 598人,检出率为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检出率为62.0%(8 594/13 871),郊区为57.8%(11 933/20 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近视检出情况
小学、初中、高中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8.4%、77.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近视检出率随年级增长而升高(P<0.05),见表1。
表1 2018年北京市不同年级男生、女生近视检出率Table 1 Therate of myopia among boys and girls of different schooling stages in Beijing in 2018
男生小学一、二年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12.2%、21.9%,同年级女生近视检出率分别为11.1%、19.4%,男生略高于女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三年级女生近视检出率(32.9%)略高于男生(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女生各年级近视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低、中、高度近视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现近视20 527人,排除戴有角膜塑形镜学生474人,共有20 053人纳入近视程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学段中,小学生低、中、高度近视检出率分别为26.9%、9.0%、1.4%;初中生分别为32.1%、32.8%、10.4%;高中生分别为 24.3%、41.7%、20.7%,见表2。高度近视检出率由高到低为高中、初中和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学段学生低、中、高度近视检出率Table 2 The rate of low, moderate, and high myopia in different schooling stages
讨 论
总体上,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6],且呈现女生高于男生,城区高于郊区,随学段升高学生近视检出率逐渐上升的特点,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结果一致[7-11]。
从性别来看,小学中低年级男女生近视检出率差别不大,一二年级男生近视检出率略高于女生(P>0.05),三年级女生近视检出率略高于男生(P>0.05);但自小学四年级起,女生近视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这可能与女生发育早于男生,多喜欢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少,学习较用功,近距离用眼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12-14]。家庭和学校要多鼓励女生从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读写等静坐时间,注意营养均衡等。尤其关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
从城乡来看,城区学生近视率高于郊区,但差距在缩小[15-17],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区与郊区间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异逐步缩小,郊区学生的用眼行为与城市学生越来越相近,而郊区家长与学校如果对学生近视的严重性缺乏认识和重视,可能会导致郊区学生的近视情况进展迅速,因此,要重视郊区及农村地区学生近视防控,加大宣传教育,尤其是要认识到高度近视对眼球的不可逆伤害[18],并定期组织专业眼科医疗机构为学生提供视力筛查与诊疗。
从不同学段近视率及近视程度来看,本研究发现,随着学段的升高,低度近视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中、高度近视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2,19]。高度近视可造成眼球不可逆的器质性损伤,必须予以重视。各学段近视检出率和近视程度占比不同,各阶段面临的视力不良主要问题有所不同,提示近视防控要符合科学性、策略性和有效性。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应重点关注预防近视发生发展,而初中和高中则应该重点关注预防轻度近视向中、重度近视进一步发展[20]。近视发病越早的学生,形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学生近视防控要关口前移,重点保护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科学、动态地监测儿童远视储备量,及早发现近视高危人群,提早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最终降低近视发生发展。
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调查结果对照国家2030年防控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近视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防控学生近视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政府部门牵头,专家指导,以学校为阵地,开展常规监测和干预工作,动员学校及全社会力量,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视力保护综合防控机制。通过积极改善学生用眼环境,培养学生用眼卫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适当减少课业负担,使学生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控制和延缓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本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青少年眼调节能力较强,若验光前使用强效睫状肌麻痹剂可达到测量更精准的效果,但本次近视的筛查是在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进行的。其次,本次调查职高抽样框的构建过程中,没有将郊区职高人群纳入调查,考虑到样本代表性和均衡性,本文未对职高学生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