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生界高温高压测试试井曲线特征

2023-08-31王艳芹庞振力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中生界油嘴关井

*王艳芹 庞振力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渤海湾中生界上葵花岛中生界油藏有埋藏深、温度高、压力高、渗透率低、孔隙度差等特点,中生代受燕山期区域拉张应力场作用,滩海东部发育一系列北东向东倾陡倾角正断层,控制了中生界地层的沉积,其后受左旋走滑作用影响,东倾正断层变为逆断层。本文通过对渤海LH油田油气井试井曲线研究,结合试油测试资料,总结了试井测试压力曲线响应特征,识别油气藏储层特征,评价油气藏储层特征,建立试井测试模板,为渤海湾葵花岛油气藏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1.地质油藏简介

渤海湾LH油田位于滩海东部葵花岛构造带中北部,中生代受燕山期区域拉张应力场作用,滩海东部发育一系列北东向东倾陡倾角正断层,控制了中生界地层的沉积,其后受左旋走滑作用影响,东倾正断层变为逆断层;新生代裂陷期,区域性的拉张作用造成燕南断层强烈活动,控制了沙河街组的沉积;坳陷期的右旋走滑导致燕山期断裂进一步活化,发育一系列派生逆冲断层改造切割了原燕南断层,同时强烈的走滑挤压隆升形成了燕南高潜山带,与葵花岛低潜山拆离,表现为基底卷入走滑构造体系,形成了现今的构造面貌。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葵花岛构造带可以分为古近系和前古近系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受晚期右旋走滑作用影响,东营组形成花状构造,断裂发育,构造比较破碎,而沙河街组构造相对完整,背斜形态明显;下构造层包括前古近系地层,表现为多元结构,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表现为北东向展布的断块山。

葵花岛构造带的勘探以往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勘探程度较高,以构造油藏为主,具有油藏规模小、含油幅度低的特点;圈闭规模大、储层发育,紧邻盖州滩洼陷,油源条件好,勘探程度低,具备了规模油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根据风险勘探的要求,立足新层系、新领域、新类型,以中生界为主要目标,力争实现滩海东部规模、效益、可动用储量的发现。

2.试井曲线分析

该区块已经完钻5口井,其中风险探井2口,预探井2口,开发评价井1口。经过试油测试结果显示,均获得较高的油气产能。其中最大产量为KT1井,日产气无阻流量达到19.9×104m3,且压力稳定。

(1)KT1井井下测试工艺介绍

该井采用座套测裸测试工艺,下“四阀一封”测试管柱对裸眼井段5658.0~5835.0m进行测试。在密度1.7~1.72g/cm3的压井液中下入7″CHAMP封隔器四阀一封测试管柱,装105MPa采油树后替密度1.15g/cm3的无固相测试工作液,小排量(最大300L/min)反替出E型阀以上井筒内压井液。替液结束后,保持油套管压力使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投钢球,候球入座后按工具方要求打压关闭E型阀,观察套压,压力不升则合格。进行测试求产,求取地层液性、产能和压力等资料。测试结束后,打开RDS阀进行井下关井和循环压井,解封,循环测后效,起出测试管柱。

管柱结构:RDS阀+RD阀+E型替液阀+RTTS安全接头+CHAMP封隔器+筛管+捕球器+压力计托筒+笔尖。工具参数见表1。

表1 测试工具参数表

(2)KT1井地面测试工艺介绍

该井地面流程要考虑高压和大气量对流程的影响,地面流程为:采油树→蒸汽同心管→地面安全阀→双油嘴管汇→换热器→分离器→火炬臂/缓冲罐→计量罐→油轮,见图1。

图1 地面流程图

流程冻堵预防措施:

物理方法:加热同心管、加热器、蒸汽热敷实现对天然;

化学方法:在油嘴管汇前,上游数据头注入防冻剂。

替液期间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替液期间,工艺要求控制回压30MPa,介质为泥浆,为增加地面流程安全系数,设置双油嘴管汇;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油压、环空压力。

(3)KT1井试油测试施工过程分析

KT1井为该区域中生界一口风险探井,该井钻遇油层厚度长达187m,2022年10月14日至10月24日对该井中生界地层5783~5960m井段采用四阀一封座套测裸工艺,二开二关工作制度,CHAMP封隔器坐封位置5538.69m。压井液为泥浆,相对密度1.84。测试前未加液垫,用密度1.84g/cm3泥浆反循环洗井后,用1.0g/cm3的隔离液6m3和1.24g/cm3的试油工作液130m3反替泥浆(见表2)。从实测压力历史曲线回放可以看出(见图2),开关井操作准确,封隔器密封良好,工艺成功。

图2 实测压力历史曲线图

表2 施工过程表

本次测试总有效时间50.55h,其中有效开井时间32.75h,关井压力恢复时间17.80h(见表3)。10月15日20:57上提方余3.00m,正转管柱12周,加压150kN坐封;10月17日11:00对替液流程分别试水压5MPa/15 MPa/25MPa/35MPa/50MPa/60MPa,分别稳压10min,不刺不漏;14:55启泥浆泵,用1.74g/cm3泥浆反循环洗井;16:20开始替液,10月18日11:20替液结束;11:45油管投Φ32mm钢球;13:30关闭E型替液阀;14:05一开井并开始放喷,至10月19日20:47放喷结束并地面关井;10月20日13:45二开放压;15:45打开RDS阀,井下关井,循环压井;10月22日13:10上提管柱解封。

表3 测试时间表

10月19日14:25至14:45采用7.94mm油嘴放喷,折算日产气量161597m3/d,对应流压33.40MPa,折算中部流压33.97MPa,生产压差57.02MPa(对应储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90.99MPa)。考虑到该油嘴条件下放喷时间极短,井底流压远未达到稳定,故根据该油嘴折算的产量仅供参考。

根据10月19日17:40至18:40采用4.76mm油嘴放喷的气量折产,折算日产气量17053m3,对应流压34.32MPa,折算中部流压34.89MPa,生产压差56.10MPa(分别对应中部原始地层压力90.99MPa);一开期间累计产水20.67m3,不足洗井注入液量及满井筒容积,且出水集中在放喷前期,后期几乎不出水,故认为产出水为非地层水。

10月22日天然气样分析结果:二氧化碳含量0.14%,氮气1.01%,甲烷98.7%,乙烷0.14%,相对密度0.5601。

(4)KT1井试油测试压力曲线试井分析

从该井实测压力历史曲线反映,关井期间压力上升速率一般,且因采用井口关井方式,井筒储集时间长,在较短的关井时间压力恢复末期未能达到完全稳定,但也侧面反映储层导压能力一般。

通过对一次关井压力恢复数据进行现代试井分析(见图3),获得的双对数-导数组合曲线显示,早期井储阶段长,持续2.5个对数周期。经历1个对数周期的近双轨平行上升后,导数曲线开始下掉,双对数导数曲线未到达径向流动阶段。综合分析采用变井储+双孔+无限大油藏模型求取地层参数,获得气有效渗透率0.0076×10-3μm2,流动系数0.45×10-3μm2·m/(mPa.s),表皮系数-2.82,探测半径8.83m。参数结果表明,该储层物性差,属于特低渗透层,但近井筒储层较为完善,无污染。

图3 一次关井双对数曲线拟合图

3.结束语

(1)利用试油测试压力曲线及试井曲线分析,结合现场放喷数据,实现了对渤海湾LH油田复杂油气层储层特征的深入认识。针对海上低渗、复杂岩性组合导致的纵向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复杂供给边界等特征,分别建立试井组合模型,研究纵向非均质、平面非均质、不同供给边界条件下的试井曲线响应特征,并建立影响因素图版。

(2)试井双对数曲线分析显示,由于测试时间较短,压力末期未恢复到安全稳定。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产量及对应生产压差,得出地层能量充足,压力系数较高,属于异常高压地层压力系统;储层物性差,近井筒完善,无污染。建议完井后,对本层细化产气层段,再次进行监测,落实产气层段的产能。

猜你喜欢

中生界油嘴关井
基于OLGA的水下采油树开启分析
渤东低凸起南段中生界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及综合预测
致密气藏压后关井压裂液静态渗吸实验研究——以大庆油田徐家围子区块为例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谈百得燃烧器油嘴技术在石化系统的应用
测试井口固定油嘴内的流体流动特性
孤西地区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机制
长关井综合治理效果研究及思考
渤海中部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研究及靶区预测
LQ油田长关井治理技术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