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把办公室当成“收费站”,在吃喝玩乐中沦陷

2023-08-31金卫聪

党员文摘 2023年16期
关键词:崇明黄海收费站

金卫聪

曾经的优秀青年、当时上海市崇明县(2016年撤县设区)最年轻的乡镇领导、长期在领导岗位上的黄海盛由“好同志”变为“阶下囚”,令人唏嘘。

30年的从政生涯中,黄海盛有近20年处在领导岗位上,正在人生得意时,却画上了句号。这一路上,在腐朽思想与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黄海盛与组织越来越远,与不法商人越来越近,最终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2022年11月,崇明区纪委监委对黄海盛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2023年4月,黄海盛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在吃喝玩乐中沦陷

黄海盛中专毕业后,成为崇明县一名小学老师。1990年,黄海盛离开学校成为一名机关干部,在崇明县人民法院办公室任职。

到法院工作不久,黄海盛逐渐脱颖而出。由于工作积极上进,加之在干部职工中小有口碑,他很快受到县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法院工作6年后,黄海盛调任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一职。

从1996年到2001年,黄海盛熟知了县政府工作运转、政策制定等情况,深得领导信任。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黄海盛的身边慢慢出现了一些商人,有意无意地接近他,尝试与其拉关系、攀感情、套近乎。有的请他吃饭,有的请他喝酒,要和他“交朋友”。

“当时我心里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但转念一想,他们也没有什么有求于我,我也并没有什么职务之便给他们提供帮助,可能纯粹是为了和我交朋友,就放松了警惕。”黄海盛反思说,自此以后,他对于酒局饭局是来者不拒。

规矩放下,就再也拿不起来了。黄海盛仕途顺风顺水,31岁担任副局长,34岁成长为当时崇明县最年轻的乡镇领导。随着职务越来越高,围着他转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红包越拿越多。

毫无纪律规矩意识

黄海盛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在书法上更是下过一番苦功,还成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书画专长加上文艺方面资源的积累,令他有些洋洋得意,自诩为“文化人”。

而那些刻意与黄海盛结交的“朋友”,了解他平时爱古玩、爱收藏,便专程登门拜访,要么是想让黄海盛这个“专家”帮忙购买名家真迹,要么是向其本人“求字求画”。

久而久之,黄海盛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开始做起了经营字画的行当,不管是同事同行,还是商人老板,一个个全变成了自己的“客户”。2011年至2022年间,黄海盛利用职务影响力,违规经营字画并从中获利超过175万元。

为了发财而当官,权力就会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容易走上腐化堕落的不归路,最终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黄海盛不仅毫无纪律规矩意识,更在错误观念的指引下,为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找出所谓的“充分理由”。

“在我的骨子里,我喜欢文艺的浪漫、自由、放纵,所以人生轨迹离经叛道,从不规规矩矩。”黄海盛坦承道。

工作时间越长,黄海盛这种肆意妄为的性格就越是凸显。一方面,他自诩崇尚古代贤士“清净无为”“逍遥齐物”;另一方面,却把古代贤士的人格之美异化为对自己的纵容。仅2018年一年,黄海盛就多次接受商人的旅游安排,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几乎是逢周末就出游,逢假期就外出。

带坏单位风气

黄海盛反思说,当所谓“好友”在生意上需要帮助时,自己毫不推辞。当他人向自己推荐出手阔绰的商人陆某时,他更是欣然接受、视为知己。在陆某拿到工程后向自己表示“感谢”时,更觉得这样才是“知恩图报”的“好哥们”。

崇明区文广局和旅游局合并后,单位的工程项目也多了起来,这给本就四处寻找“生财之道”的黄海盛带来了更多可乘之机。

2018年至2020年间,崇明区文旅局共发包了40多个工程项目,包括宣传片拍摄、系列书目策划等。在这两三年,相继有21个商人逢年过节就来给黄海盛送礼品礼金,黄海盛违纪违法的数额不断增加。据统计,他收受的贿赂仅现金就多达357萬余元。

“在工程项目多的时候,我把办公室当成了‘收费站。”黄海盛说。

这些商人老板对黄海盛的兴趣爱好了如指掌,然后投其所好。有的知道他喜欢练书法,就在自己公司里为其量身打造了一间书房,并且奉上高档烟、泡好上等茶,全程为他服务;有的知道他喜欢骑行,便提前为他买好专业的自行车;有的知道他儿子在国外留学,就专程送上美元、欧元等外币。

上梁不正下梁歪。黄海盛身为单位“一把手”,不仅没有带头廉洁自律,反而顶风违纪违法,败坏了整个单位的风气。正是由于黄海盛的乱作为,导致崇明区文旅局的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他不仅常年收受下属的红包,还带着单位班子成员和部分科室负责人集体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既为商人老板站台,又因利益在老板与党员干部之间牵线搭桥。

一再错过组织挽救

组织不是没有给过黄海盛机会。2019年,崇明区纪委监委曾就相关问题对黄海盛进行函询,面对组织的提醒,他不仅不如实报告情况,还敷衍塞责。

面对“是否与商人交往密切”等问题,黄海盛矢口否认,回应说:“我与企业家一贯保持正当往来,所有工程、项目均严格按照招投标、政府采购、局班子会议‘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程序进行。”他自认为这样答复就可以瞒天过海,组织函询是“走走过场”。

2021年,崇明区文旅局下属某公司原董事长杨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区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黄海盛因负领导责任,再次被启动核查。也正是从2021年底开始,崇明区纪委监委又陆续收到涉及黄海盛的问题线索,一直到他被立案审查调查前,有关举报信从未间断。

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组织在进行初步核实后,于2022年3月对其立案审查调查。根据审查调查情况,同年7月,黄海盛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他回忆说:“我被撤职降级后,心想组织不会再追究了,又一次侥幸过关,终于‘软着陆了。”

为了掩人耳目,不让自己所有的违纪违法行为败露,黄海盛在受到处分后开始盘点自己多年来的“经济账”,包括家庭收入、支出和违纪违法所得。他发现,在1000多万元存款中,有大部分无法讲清来源,便开始为自己寻找“合理借口”。

黄海盛认为,最好的借口就是“自己经营字画所得”。于是,他找到堂哥黄某,商定把无法说明来源的家庭资产算作黄某委托其购买字画的“委托款”。黄海盛先后两次找到黄某串供,第一次双方约定“委托款”为700多万元;第二次,黄海盛在又一次盘完“账”后,告诉黄某要把数额增加到900多万元。他认为,只要双方咬定不松口,就会天衣无缝,事情就会“翻篇”。

黄海盛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组织挽救。

长期的侥幸心理和麻痹意识让黄海盛在犯罪的泥淖中越陷越深,他终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忏悔书摘录】

随着岗位的变化,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我的理想信念不断地减弱,直至完全丧失。我在金钱面前没有挡住诱惑,使自己在政治上一步步蜕变,心理上失衡,行为上疯狂,彻底沦为一名可耻的犯罪分子。

随着理想信念的丧失,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严重扭曲。我不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只追求自己个人的利益,追求自己的精彩人生、快乐人生、享受人生。不再考虑党性修养、政治觉悟。

我平时自认为是个“文化人”,因此在文化思想方面多方吸收,來者不拒。其中有很多封建思想糟粕和低俗文化对我影响很深,长期以来形成了我反叛、散漫的性格,与共产党员要求的政治素质和气质格格不入,这也是我跌入犯罪深渊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

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后来公然在办公室收受钱财、胆大妄为,都是因为长期的侥幸心理使自己逐渐麻木不仁、习以为常。所以,表面看,我的东窗事发是由下属企业负责人渎职和经济问题所牵连,似乎出于偶然,但实质上我的犯罪行为已经愈演愈烈,无法遮掩,出事是必然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崇明黄海收费站
江苏20个高速收费站实施“准自由流”改造
浙江首个“云收费站”投用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黄海简介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收费站排队模型的模拟实现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上海崇明 超市工作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