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子王旗全方位开展林草生态建设 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3-08-30刘霄峰

内蒙古林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四子王旗全旗苏木

刘霄峰

内蒙古四子王旗林业和草原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推进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五大任务”摆在重中之重位置进行部署。四子王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贡献。

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构建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四子王旗旗委、政府认真谋划部署,成立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四子王旗全面推行林(草)长制的实施方案》,先后印发了《四子王旗林(草)长巡查工作方案》《关于建立“林草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林草长+警长”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任务、厘清责任、细化措施,全旗上下形成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旗、苏木乡镇、嘎查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林(草)长制责任体系,确保林(草)长制有序推进。

全旗现有生态护林员1280 名,共管护林地面积107.45 万亩,涉及全旗13 个苏木乡镇104 个行政村;现有草管员110 名,每名草管员管护草原面积15 万亩,涉及全旗5 个苏木、1 个镇、1 个牧场。依托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对全旗生态护林员实现管护区域精准落实、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巡护轨迹全面监测,有效提高了全旗生态资源管护成效。自2021 年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实施以来,旗林业和草原局抽调人员对生态护林员逐村逐人实地划分管护区域。经联动管理系统统计,旗生态护林员人均每天巡护里程达到2.0 公里,每月总里程达3.9 万公里,多次受到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主管部门点名表扬。

持续开展造林绿化不断增加森林面积

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营造林任务和旗委、旗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开展国土绿化,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在打造“亮丽四子王、首府后花园”上下功夫。

有序推进营造林工作。2014—2022 年,共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37.5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2 万亩,投资1426 万元,封山育林28.3 万亩,投资1830 万元。从2019 年至2022 年底,完成造林补贴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 万亩,投资2100 万元;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项目(乡村绿化美化)15488 亩,其中新造林6488 亩、抚育补植9000 亩,共投资350 万元,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并指导属地做好后期管护;积极开展义务植树,义务植树面积1.6 万亩。

提升村屯绿化水平。2015 年,旗政府投资1230万元,对乌兰花镇、查干补力格苏木等5 个苏木乡镇完成380 余亩绿化建设,栽植各类乔灌木3.1 万余株(丛)。2016 年,旗政府分两期建设,共投资8924 万元,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东八号乡等6 个农区乡镇,总计完成2000 余亩的村屯绿化建设,共栽植各类苗木近16 万株。

开展国省道绿化。2014 年,对101 省道头号—王府段新建国道50 公里沿线,2016 年,对209 国道麻黄洼—格根塔拉段中央隔离带及22 公里沿线,2017 年,对209 国道头号—梁底段21 公里沿线,共投资6453 万元,实施了绿化升级改造工程。

做好城镇周边绿化工作。2017 年,旗政府投资,重点建设城镇周边乌兰花镇东侧青龙山一线的东山生态公园。项目于2017 年投入建设以来,总计栽植樟子松95 万余株、果树0.7 万余株,整理工业遗迹地土方15.6 万立方米,修筑混凝土路面40 公里、砂石路面21.7 公里,修筑高位水塔18 座,修建观景防火瞭望塔2 座,修建保护性围封护栏13.5 万米。2023 年底计划完成项目总投资3.2 亿元。

扎实推进草原保护修复不断提升草原生态功能

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在严重超载过牧地区,采取禁牧封育、免耕补播、松土施肥、鼠虫害防治等措施,促进草原植被恢复。从2019 年开始,上级部门共下达任务15.6 万亩,其中退化放牧场修复治理2.1 万亩、退化打草场修复0.8 万亩、严重沙化草地修复治理0.3 万亩、野生草种采集抚育12.3 万亩、草种繁育基地建设0.1 万亩,投资585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实施项目区翌年植被盖度提升10%~15%。

加强草畜平衡和禁牧工作。2011—2020 年,四子王旗全面完成两轮草原生态补奖任务,草原植被盖度从2010 年的18.39%提高到2021 年的29.70%,草群高度由2010 年的9.04 厘米提高到2021 年的10.10 厘米。在持续巩固两轮草原生态恢复成效的基础上,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明确禁牧休牧时间、范围及草畜平衡区载畜量标准,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旗草原平均植被盖度稳定在30%以上。

实施好京津风沙源草原治理项目。2019 年以来,该项目共下达资金1805 万元,完成暖棚建设6.7 万平方米,储草棚建设3.6 万平方米,青贮窖建设0.9万立方米,饲草料地补贴1 万亩,草种基地建设0.2万亩。

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及有害生物普查。建立固定监测点2 处,常规监测点6 个,草原调查样地90 个,有害生物普查调查点位254 个,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草原保险试点工作。2021 年11 月,四子王旗政策性草原保险试点在白音朝克图镇(7 个嘎查)、查干补力格苏木(5 个嘎查)、红格尔苏木(5 个嘎查)成功落地,投保牧户327 户,投保面积149.96 万亩,保费149.96 万元。2022 年,全旗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旱情严重,该保险的赔付有效提升了标的草原抵抗风险的能力,缓解了当地畜牧业受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在探索推进政策性草原保险工作进程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取得了实质性效果。2022年度受灾草原每亩获得赔付0.8 元,赔付总金额近120 万元。下一步,拟在禁牧区扩大政策性草原保险试点面积90 万亩,其中江岸苏木50 万亩、巴音敖包苏木30 万亩、脑木更苏木10 万亩,力争实现“生态向好、草原得保护、牧民得实惠”的目标。

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力维护生态安全

进入防火期,及时进行部署,实时发布林草长令、防火戒严令、防火倡议书等。充分利用媒体及短信、微信等平台经常性开展线上防火宣传,在各重点绿化区域、高火险区设立宣传碑、宣传牌、宣传旗进行线下宣传;在重点时段,对重点火险区、火灾多发区、墓地集中区等重点部位全面认真细致地开展隐患排查,在高火险区进行打除草或开设防火隔离带,对简易防火道路进行维护;全面推广和应用防火码,在重点时段、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设置临时防火检查站卡,分兵把守,严禁火源入山入林;加强地面机动巡护,加装视频监控系统4 套,实现重点区域全方位、全时段管控。

持续强化林草资源保护管理确保林草资源安全

严格违法案件梳理排查。全面梳理2010 年以来全旗各类违法违规破坏草原林地案件,建立问题台账29 起,其中行政处罚19 起、刑事判决10 起。

严格疑似图斑排查核查。自治区下发疑似违法涉草图斑2675 个,其中建立问题台账155 个、不存在问题台账2435 个、整改到位台账85 个;涉林图斑283 个,其中建立问题台账86 个、不存在问题台账96 个、整改到位台账101 个。目前,所有问题台账均已整改到位。自治区下发四子王旗2016—2019年草原林地变化为耕地图斑14904 个,面积57671 亩,现已全部核实完毕,其中,不存在问题10914 个、面积53786 亩,建立问题台账3990 个、面积3885 亩,全部问题图斑已整改到位。

严格无责任主体坑治理。通过开展林草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无责任主体坑257个,下拨到各苏木乡镇植被恢复费759.64 万元,由其自行进行治理及对植被恢复情况进行验收,目前已全部完成治理并恢复植被。

严格审核审批管理。2014 年以来,依法为194宗征占用林地建设项目出具了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共征占用林地1184.42 公顷;办理草原征占用手续116 个,面积1817.28 公顷。2014 年以来,共办理采伐证19 张,采伐蓄积374.50 立方米。

加强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灌木林平茬抚育),做好项目规划设计。2018—2022 年,四子王旗完成森林抚育(灌木林平茬)23万亩,为保证平茬项目质量,年度平茬任务结束后,专门成立检查验收组,按照《灌木林平茬技术规程》的要求,逐地块对平茬项目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四子王旗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始终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主动扛起全旗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地巡护制度,充实和稳定巡护人员,明确巡护排查目标及责任,建立巡护排查反馈机制,截至目前,保护区内没有违法建筑和占用情况。

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黑沙图嘎查境内,从发现至今已有300 年的历史,现存300 余株天然胡杨,面积1500 余亩。2016 年,旗政府投资1210 万元,将胡杨林进行了围封,布设重型钢制围栏6800 米;2017 年,旗政府投资225 万元,建设胡杨林管护站房、瞭望塔,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36 平方米。2021 年春季,完成胡杨林扩繁栽植1200 余株;2022 年春季,进一步推进胡杨林扩繁项目,种植胸径3~5 厘米的胡杨853 棵、地径0.5 厘米的胡杨容器苗800 棵;2023 年,补植地径0.5 厘米的胡杨容器小苗1000 棵。

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2014—2022 年,全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共计108 万亩,按照防治要求,实际防控面积60.8 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了100%;林业有害生物累计监测调查面积9000 多万亩,监测覆盖率为100%,成灾率平均每年控制在0.4‰;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方面,共设标准地54 块,踏查面积2.07 万亩,排查木材经销企业90 家、复检松材4800 立方米,排查线盘730 个、木制货运箱720 个,松林枯死木5310 株,松林普查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松类植物及其产品普查检疫检查率达到100%。从2019 年开始,共计下达草原有害生物防控资金226 万元,完成防治面积660.6 万亩。

加强湿地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进一步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每年在“湿地日”“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让农牧民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坚持依法打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通过部门协调联动,开展湿地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随意侵占、非法狩猎等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2022 年,完成国土三调数据中四子王旗境内24 处自然湖泊(233 公顷)的现地调查。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了旗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作配合和联合执法,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及时救助受伤野生动物,2021 年以来,先后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 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1 只、“三有”动物2 只。

改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2020 年开始,先后利用旗财政整合涉农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及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870 万元,完成了红旗林场截伏流水源工程,新建管护用房(455 平方米)1 处,修建连接场外场内、防火隔离带砂石公路16.97 公里,完成变压器、输电线路安装,完成樟子松造林1600多株,在林场外围安装网围栏1 万多米,红旗林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林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下一步,四子王旗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站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修复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林草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让祖国北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白天鹅

猜你喜欢

四子王旗全旗苏木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高氟水、高矿化水的形成原因浅析
浅谈苏木山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内蒙古四子王旗干旱变化特征及与植被覆盖关系研究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蒙药苏木-6治疗股骨头坏死97例临床疗效观察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