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京津冀全要素生产率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3-08-29武义青
武义青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他同时强调,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今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下一步,京津冀要着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群
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找到一个衡量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对于引导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生产效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源泉。一般来说,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那么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那么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的。这里的生产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TFP提升是衡量“质的有效提升”的重要指标,GDP增长仍然是衡量“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指标,T F P 提升对G D P 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面深化实施的新阶段,京津冀三地在生态、交通和产业协同三大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效。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重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
以劳动和资本为投入变量,以实际GDP为产出变量,笔者基于势分析模型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发现,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4 8个城市中,按2 012—2020年TFP增长率排序,北京位居第15 位,天津位居第2 8位,河北13个城市位居第19—4 4位之间。按2012—2020年G D P 增长率排序,北京位居第46位,天津位居第48位,河北13个城市位居第23—45位之间。
两组数据表明,京津冀城市群距离“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定位和“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远期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面临经济“质”和“量”的双重挑战。
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不同是各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最有效的组织形态,具有经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人才集聚效应等优势,更加有利于汇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产业生态。
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图/中新社
产业链完整度及创新能力会影响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区域内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创新链不断深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在产业链方面,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高端服务业、以天津为中心的现代制造业和以河北为中心的传统产业相互支撑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产业集群,如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在创新链方面,京津冀地区有众多高水平研究院所和大学,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同时,京津冀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创新链快速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链存在短板等,尤其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方面,和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工信部发布的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长三角城市群有18个、珠三角城市群有7个,京津冀城市群只有2个。在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等发布的“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有42个和13个,而京津冀城市群仅有4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京津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先进制造业集群不同于产业集聚区,其层次更高端、技术更尖端、产业更先进、协同更便利。因此,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完整度及协调度,为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议
2023年5月5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会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基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基础和未来需求,建议在建设好现有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的基础上,依托京津冀区域内的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等特殊功能区,三地携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比如京津冀数字产业集群、京津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集群、京津冀世界级先进基础材料集群等。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大力破除行政壁垒和制度壁垒,共享最优制度,倡导建立跨行政辖区的集群联合建设机制。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和行政壁垒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避免可能由此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产业分散等问题。积极建立跨行政辖区的集群联合建设机制,在产业规划、区域协调、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协同。同时,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市场准入环境,优化人才流动机制等。加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时,应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地要积极分享自身的优秀经验和资源,推动形成互惠互利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建立跨行政辖区的集群联合建设机制可以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三地展开协作,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如三地共同研发和生产零部件、共同利用区域内的人才和资源等,逐渐形成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的合作模式。
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共享创新成果,倡导建立集群内企业分工协作的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机制。创新是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应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重视企业联合创新,三地以及不同企业间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授权、专利合作等方式共享研发成果,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建立集群内企业分工协作的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机制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协作,实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等,形成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大力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养未来国内外市场上的先进制造业“隐形冠军”,为集群科创企业厚植发展沃土,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快速梯次成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引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以及带动其他企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培育这类企业,京津冀地区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在本地区创造优质的创新生态环境,包括政策支持、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支持等,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以及创新项目扶持等,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好发挥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和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