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2023-08-29梁梦柔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被实践证明的先进、正确的理论体系,它给予了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重要的启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断推进。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有着比任何时候都优越的环境和机遇,然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事业落后于城市等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地区的指导地位,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好民族性的同时推进乡村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乡村文化建设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243-03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时代的变迁中仍然保持着自身的价值,在现实的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和发展。我们党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从未停止对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他们广泛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科学地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成就和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以此应用于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方针政策中,乡村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民的智慧使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包罗万象;同时,他们又是文化享用的主体,文化发展的花成蜜就应该惠及广大的人民。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应用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给予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刻启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渗透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每一处细节里,这也成为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的来源。
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每一个执政党都将它摆在首位,只有把握住领导权,才能在激荡的文化潮中站稳脚跟,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此外,我国的文化创新思想、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等,都能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找到源头。
2.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实践探索。时代在发展,各方面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这对乡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成为了当务之急,而这一实践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于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新时代,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有着同等的重要性,文化的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成为了文化建设的需要;而推动共同富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目标要求。新时代建设乡村文化的关键一步就是培养出新型农民,这些农民不仅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与知识相匹配的技术本领和创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国目前的实践正是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新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跨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在新时代的中国乡村继续散发光芒,离不开与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的结合。乡村文化多样丰富、受众广泛的特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资源,同时也为科学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
1.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乡村文化种类繁多,又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这造成文化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加上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上相对较低,受长久存在的封建思想的迫害,辨别文化的能力较弱,使得一些低俗的、不符合社会主流的文化得以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的指导作用大大削减。目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乡村并没有做到完全的普及,很多真正的乡村文化的继承人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难以传播进人民的头脑。
我国农村地区保存着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特色,理应加大文化保护力度,使其物尽其用。然而由于乡村经济的落后,又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大多乡村将经济建设摆在首位而忽视了文化建设,使丰富的文化资源无法实现充分地挖掘与转化,甚至被破坏,一些农村传统工艺、民风民俗、民歌民谣等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被遗忘并趋于消失。
2.未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居民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大多将精力放在解决自身与家庭的温饱问题上,自身文化水平也是低下的,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薄弱,未能将一些传统节日、习俗摆在重要的位置,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乡土文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乡村文化的教育水平整体上来讲是较低的,这影响着农民对自身的认识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的理解程度,对文化教育、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农民意识不到自身的主体性,意识不到他们应承担的保护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的责任,更没有意识到乡村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或者被城市文化同化的危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无法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地进行,导致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滞后。
农民是在乡村生活时间最长的群体,他们自身本就带有特色民族文化的印记,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参与程度的高低和配合与否直接影响建设的水平。然而,农村现有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学术化的文化表达与农民、农村实际相脱节,农民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农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一些文化消費高昂的问题在农村更加凸显,超出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很多农村家庭无力负担,致使文化对农民的塑造功能难以发挥出完全的作用。
3.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文化事业落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大,经济、人文、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使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仍呈现落后面貌,而城市多种便利条件使城市文化继续呈现加速度发展,城乡在文化建设上的差距日益明显。
乡村文化建设薄弱突出地体现在基础教育上,乡村中小学的实验器材、运动器材、教学用具等难以跟上现代化的进程,例如操场的塑胶跑道,城市早已普及,乡村的修建工作还未完全展开,同样的资源的获取,乡村比城市需要更长的时间,数量也更少。另外,乡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极少数的青年教师缺乏充足地带动学生的活力,加之教师队伍与流动较大,许多优秀的教师由于政策、待遇、环境等原因离开了乡村教育的岗位,教师与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此种变化无疑无益于师生的进步。
乡村的大多数地区,文化产品形式单一,文化服务有限,这是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现状,近年来,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稳步前进,我国大力推进此项工作。但是,乡村政府注重社会经济,忽视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的精准要求,使其建设效果差强人意。政府方面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遗憾的是未能实现与乡村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的紧密贴合,对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疏于管理,造成了公共文化体系自身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很丰富的优质文化资源被浪费。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其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原因在于其深厚性、包容性、民族性,推进二者深度融合是百年来社会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的深刻启示,为乡村文化建设指引了光明道路。
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度融合,要发挥基层组织的宣传作用,常年扎根于乡村的基层组织已与人民群众建立起紧密联系,已摸索出与乡村人民相配合工作的最佳路径,得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农村基层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基层文化。世界上文化形态万千,而寻求各种文化的同存共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心之所向。我国传统乡村文化延续着民间的精神脉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之一,中华文化融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血液里,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弘扬到更多的地方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使命。
此外,乡村居民需要被带领去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与现代化素质,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农民自身的渴求。乡村不缺少优秀的资源,而是缺少人去发掘和继承;乡村也不缺少想提升自我的居民,而是缺少人去引领。因此必须发挥好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采取乡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并提升他们欣赏文化、接受文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提升文化自信。民族的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变需要时间与条件,我们要以足够的耐心带动乡村居民、乡村适应这种转变,提升现代化要素在乡村的活跃度。
2.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我们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好乡村民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文艺来源于乡村人民的实践,是从乡村人民的生活智慧中总结与挖掘出来的,乡村文艺的发展最直接影响与教化的群体也是乡村居民。所以乡村文化的建设必须将传统文化融进百姓的生活,依照人民群众的需求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归属感。新时代建设乡村文化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专门的乡土人才,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需要在文化工作者的带领下发挥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
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教育是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目前,乡村大量的年轻人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外出务工,成为了盛行的社会现象,那些外出的年轻人普遍了接受城市的文化,从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削弱了自身对乡村本土文化的认同,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播也影响了其他乡村民众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态度。基础教育在乡村的大范围推广亟需落实,这一工作的难度不仅体现在乡村的受教育者身上,也鲜明地在教育者身上表现出来。乡村的现实状况使教师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遇,必须积极宣传乡村教育,吸引优秀的教师到乡村就业,使广大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塑造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体。
3.坚持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肯定了科技对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现代信息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同样也可以改变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态。
将“互联网+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相融合,必将带动乡村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得以更好地建设。既然要进行文化创新,必然就离不开文化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局限于本地的居民,积极引进各类人才能给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新意。我们对乡村的本土文化的要求并不是单单保护和传承,它的作用也并不仅仅停留在精神方面,对其合理利用便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此要充分调动乡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乡村文化宣传积极性。目前,大多数乡村的村民文化服务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差强人意,参与性也不高,很多传统的文化资源都面临着被闲置浪费的境遇,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乡村居民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更方便更高效的选择,用这种更新颖的方式宣传展示乡村文化,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传播性,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既使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是特色,保护好文化资源才能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同时也为我们民族文化国际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民族性是文化的特有属性,只有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才能使乡村文化建设行稳致远。民族传统文化节日不仅是乡村的特色文化,也隐藏着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归属不应该随着城市化建设而变淡,民族传统节日值得也应该被更多的人认识,感受,保护好民族性的文化氛围就是保护好每个人的归属感。另外,必须要把握好青少年的意识形成期,从他们最直接能接触到的学习资料——教科书入手,使优秀的民族文化以学校教育的形式传承下去。同时拥有资源与人才,乡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便有了充足的底气。
即便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都独树一帜,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全球文化各有特色又紧密相连。乡村的民族文化往往更能展示出我国最传统最原本的文化财富,它们分散又多样,极具代表性,推进乡村本土文化“走出去”,对于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60:544.
参考文献:
[1] 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 周军.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王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8(09)
[5] 原雷霞,王毅.民族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
[6] 陈志福.科技创新: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推进器[J].文化产业导刊,2013(04)
[7] 胡馨月.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及其当代启示[J].求实,2012(08)
[8] 张茂泽.论马克思的文化观[J].理论导刊,2012(08)
[9] 汤悦.试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觀对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4)
[10] 刘翠.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历史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11] 范大平.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略论[J].湖湘论坛,2005(02)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00080)
[作者简介:梁梦柔(1999—),女,河北唐山人,汉族,黑龙江大学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