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8-29师芳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新课改

师芳

摘 要: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大部分学生眼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开展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中心工作,而作文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都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语文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采取有效举措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问题;对策;兴趣;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1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4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广大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叶圣陶先生曾说:“听、说、读、写是语文最重要的四项基本能力,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但是,“写的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文经常不知道从何下笔,写出的内容大多缺乏真情实感,也缺乏“血肉”。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就对作文产生了抵触情绪,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如何改进作文教学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对“作文”部分的整体目标要求是:“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独立完成写作。”语文教师要认真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作文教学观念落后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最高,不仅考查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培养。但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还是以应试为目标指导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作文教学往往是让学生按照设定的写作步骤和框架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再从考试要求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进行评分,并未就写作技巧的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写作缺乏创造性。

(二)作文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沿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模式是:教师先对写作材料进行分析,然后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或写作建议;或者为学生分析范文,然后告诉学生需要借鉴的写作方法、行文结构等,甚至要求学生去背记一些写作内容。作文形式单一、命题模式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作文学习机械、被动,其思维和创造性被压制,写作兴趣自然难以被激发出来。此外,就学生自身而言,由于语文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其选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写起文章来往往感到“力不能及”,以至于对作文写作产生了“畏惧”心理,更不用说写作兴趣了。

(三)忽视了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领导者。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范文讲授和写作训练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广泛的涉猎,不断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此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但是,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不重视日常积累、不重视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不良现象,大部分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尤其是关注时政、主动阅读等方面的习惯。学生提笔写作时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体验。部分学生进行写作就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而不是表达自我的情绪和内心感受。

(四)作文评价有待改进

评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导向、诊断和激励的作用。而作文教学评价是以评语评价为主要形式,但从语文教师对作文评语的应用状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评语的合理应用上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往往省略评语,经常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等级或者一个分数,缺乏有针对性的点评;其次,缺乏对评语的深入设计,教师的评语经常是简练化的语言或者词汇,经常出现“好”“不错”“真棒”等简单评语,而学生作文的哪一部分或者哪一环节具体怎样则缺乏相应的评价,这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實际问题。

二、新课改下优化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

俗话说:“行动改变需要观念先行。”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其教学行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提出,其核心就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即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作文教学亦是如此。针对新时期作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摒弃功利化或者应试化的教学思维,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思考和审视作文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在摒弃旧观念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对新课改的认知程度,特别是要强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读。教师只有明确新时期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才会更有针对性,也就能够更好地为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思想指导。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改要求,改变单一、低效且容易使学生被动写作的方法,遵循科学的原则来丰富作文教学方法,从多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重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潜能往往需要“有感而发”,而情境教学法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如在进行命题作文《我的家乡》的写作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活动体会的情境,提前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者业余时间来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直观的视频、图片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呈现具有代表性的家乡的事物,刺激学生的写作灵感;还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语言来描述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

2.重视语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且很多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教学,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抓手。例如,在教学《散步》一课时,这篇文章通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给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亲情以及中年人的责任,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晚餐》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尝试去展示自己所观察到的生活中的亲情,这样学生在创作时就会容易很多。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了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开设“三分钟演讲”活动,鼓励学生轮流到讲台前分享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所观、所感,对于呈现出来的好的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写下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又如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在开始写作前组织学生针对议论文议题开展一个“小型辩论会”,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辩论,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够起到互相启发、开拓视野和思维的作用,学生更容易参与其中。

4.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是写作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够叶茂,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利用阅读来推进写作,从而达到以读促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阅读不应该局限在课内,更要延伸到课外,语文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外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呐喊》《三毛流浪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平凡的世界》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谋篇布局的结构思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等技巧;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进行仿写或者续写,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搭建自己的写作支架,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习惯”,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情感、缺乏真实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要培养学生写真话的习惯,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写实实在在的内容,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只有把真情实感融入作文中,才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样的作文才会有“血肉”。

2.培养学生转换思维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写作中获得新的突破。

3.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影响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只有心中有物,笔下才能生花。针对学生写作素材贫瘠的现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着手来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并且通过记日记的形式整理下来,这同时能够起到练笔的作用。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素材,课堂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要善于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如文章结构、表达方式、重点语句等,并及时进行复习,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尤其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不仅能够积累优美的词句,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认真修改的习惯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弥补不足的过程,也是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过程。作文修改可以采取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相结合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其作文能力也会逐步获得提升。

(四)优化作文评价,以评促写

优化作文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评价在学生写作中的重要性,优化作文评价的各个环节,通过评价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以评价促写作的目的。首先,在评价依据上,教师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重视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作品修改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踏实进行写作。其次,评价主体多样化,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可以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可以是生生互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再次,教师要重视优化作文评语,评语是写作教学中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教师要深入研究、科学设计评语,注意评语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同时提升评语导学的针对性,给学生明確努力方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对成功的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发挥作文评语的激励性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美”,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对于文章的选材、立意、写作技巧、佳句等方面要给予肯定,并指出“美”中不足的地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此外,每次作文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把优秀作文对全班学生进行分享和展评,给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放大学生的进步,提升学生写作的信心。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去深入研究并优化作文教学,提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升语文学科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贵阳.学生作文开头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7).

[2] 徐浙英.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4(10).

[3] 蔡伟.在集体研究中共同成长——运用“集体作文”教学法开展研究性学习[J].教育学报,2003(11).

[4] 陈冬英.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9(6).

[5] 黄群英.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2(4).

[6] 刘晓静.浅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9(1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兴趣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