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好奇心
2023-08-29唐志强
小读者·阅世界 2023年8期
唐志强
立秋,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秋天的开始吗?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阴阳之气开始转变的节气;天气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过渡。在黄河流域等广大地区,到了立秋节气,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实际上还处于暑热时段,处暑节气后酷热才结束。
“一叶知秋”是怎么回事?
古代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在宋神宗时期担任礼部司天监的监正,掌管历法、时节、星象等事务。每年立秋,沈括便会履行一项神圣且特殊的职责——报秋。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在烈日炎炎、热风熏人的二伏天,司天监的殿内会依次摆放好盆栽的梧桐,沈括此时则会紧紧盯着刻漏(一種时间的计算工具),然后按照历法开始推算立秋时辰。等到时辰临近,沈括便理正衣冠准备“报秋”。等沈括“秋来了”的高声奏报一结束,梧桐树便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证明秋天确实来了。这就是著名的“一叶知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这首诗写的便是“叶落知秋”。根据宋朝的立秋文化习俗,我们不难发现秋天来了梧桐树叶才凋落,而不是叶子落了秋天才来。至于宋朝宫廷选择梧桐落叶来报“立秋”节气则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梧桐是古代帝王德辉光耀的象征,地位尊贵;第二,传说中的神鸟凤凰非梧桐不栖,而梧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第三,古人认为梧桐极有灵性,在草木中对季节十分敏感,因此能在立秋日第一时间落下叶子,其他花草树木都是跟随效仿它,用枝条枯萎、花瓣脱落、树叶凋零等形式来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