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2023-08-29刘响

经济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固定资产影响

刘响

摘 要:近些年,政府陆续发布多项减税降费措施来拉动实体经济增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加速折旧政策,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税收政策,在减轻企业税负,缓解实体经济压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的影响,从企业价值切入,选择2010—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加速折旧政策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企业价值在企业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形势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税收政策是否有效的衡量归宿应延伸到能否切实提升企业价值,帮助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 企业价值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078-04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等相关的政策。其中,加速折旧作为降成本的主要措施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201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与此同时,在2015年,税收激励的覆盖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自2015年1月1日开始,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大重点产业企业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可用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方法。目前,加速折旧政策的推行已经过去了多年,然而这项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能真正助力企业破解发展困境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经过文献收集与研究,本文发现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多,且大多数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加速折旧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因此,从企业价值角度,研究探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前期关于加速折旧影响的研究成果回顾

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方向大多集中于研发投入、实体投资、融资约束、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

从激励研发方面进行的研究成果较多,例如,2016年国外有学者对乌克兰的加速折旧政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加速折旧在企业创新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针对于中国2014年出台的加速折旧政策,王宗军、周文斌等(2019)以2011—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加速折旧政策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了专利的产出,进而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从缓解融资压力角度看,童锦治等(2020)实证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可在降低公司现金流敏感度上奏效,减轻政策覆盖公司融资限制。钟国辉等(2021)指出加速折旧政策对缓解公司的短期融资和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融资性质。在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熊波、杜佳琪(2020)对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快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从促進实体投资角度来看,该部分研究相当丰富,且结论相对一致。虽然少部分学者质疑加速折旧可以促进实体投资的观点,如曹越、陈文瑞(2017)通过实证指出投资需求对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但加速折旧政策并不作用于投资固定资产,而是偏向于刺激企业的创新发展。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激励企业投资;刘啟仁等(2019)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运用二次差分模型,对我国试点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了试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结论。石绍宾、沈青等(2020)以2011—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对2014年加速折旧政策实证分析,发现加速折旧政策使得制造业企业在投资方面投入的资金明显增加。

二、理论分析:加速折旧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分析

前期相关研究认为,自由现金流、企业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制造业企业价值影响显著。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来说,我国制造业对于企业净现金流量有着更高的要求,流动资产尤其是自由现金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极为突出。另一方面,在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充分提升企业价值,创新投入对公司价值产生积极影响。郭明杰(2019)利用2014—2016年财务数据实证表明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与其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创新投入越大,盈利能力越高,企业的价值也就越高。

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使得资产价值下降的扣除速度高于实际预期的速度。从自由现金流角度看,加速折旧政策对公司现金流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在2014年之前,企业以直线法进行折旧。在该年限平均法下,每年的折旧额相同,折旧时间以税法为准。加速折旧政策推行后,意味着能够加快资产的年折旧率或者减少资产的折旧时间。相较于直线法,该政策使企业在设备的早期增加较多的折旧,而在以后采用较低的折旧率,推迟了公司在资产寿命早期的税收,相当于给企业一笔无息贷款,极大地促进企业内部资金流动。可见,减税可以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帮助实体经济缓解因受制于下行的宏观环境而获利难、转型受阻的危机,从而激发实体企业价值。

从研发创新角度看,李昊洋(2017)收集了2009—2015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对公司研发效率有很大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加速折旧政策增加了折旧扣除的现值,有效地将现金流从后期转移到前几年,以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可见,该政策降低了对可折旧设施的投资风险,扩大实体企业获得设施的财务能力,从而提升了企业更新设备、创新研发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增值。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以上分析,加速折旧政策实施后,既能够提高内源资金流动性,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又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创新盈利。在合理的期望下,试点公司的公司价值将会得到提升。

由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正向激励企业价值提升。

(二)研究数据

考虑到我国制造业对固定资产的高度依赖,本文选择了2013—2021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处理:排除ST(特殊处理)股票和*ST(退市风险)股票;排除金融、房地产等泛金融部门;排除2014年以后上市和度量指标缺失的样本;对回归模型中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1%和99%的Winsorize(缩尾)处理。

(三)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被解释变量为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是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程度的体现。当认可度越高,企业吸引投资的渠道越宽,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企业价值的衡量一般分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本文参考张莹、王雷(2016)的做法,采用市场法中的TobinQ值来评价企業价值。一来可以避免企业层面的操控,二来可以综合考虑资金市场与实体经济,更贴合本文研究。具体计算公式为:TobinQ=(每股价格×流通股股份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份数+负债账面价值)/总资产。

2.解释变量。本文解释变量为加速折旧政策变量,构建方法如下:由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于2014年颁布,2015年补充,政策范围和受冲击时间不同,所以构造Post Treat虚拟变量。其中,Treat为受政策冲击的试点企业,以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和轻工、机械等四大领域为实验组,取1,其余行业为対照组,取0;Post代表受政策冲击的时间,对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行业2014年前取0,2014年后取1、轻工、机械等四大领域2015年前取0,2015年后取1、其余取0。

3.中介变量。本文的中介变量为实体投资水平(PI),参照已有文献,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来进行衡量。该指标计算方式为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之和/总资产。

4.控制变量。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选择公司经营、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的指标为控制变量。经营层次指标包括: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现金流比率(CFO)、营业增长率(Growth);管理层次指标包括:董事会规模(Board)、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TOP10)。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年龄和政策时间的不同,本文提出了年度虚拟变量(year)和个体虚拟变量(code)。

5.异质性变量。本文以融资约束(FC)作为异质性变量,参照石邵宾(2020)的做法,以企业上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依据,计算其四分位数,对不超过25%的公司划分为高融资约束企业,剩下的划分为中低融资约束企业。同时,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取1,中低融资约束企业取0,构建融资约束和政策变量的交互虚拟变量Fin_C。

(四)模型设计

为实证验证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参照刘行等(2018)的研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

其中,TobinQ代表企业价值衡量指标,Post Treati,t代表加速折旧政策变量,size、LEV、Growth、CFO、board、TOP10为控制变量,yeart为时间固定效应,codei为个体固定效应。当α1明显为正时,说明假说H1得证。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二)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本文采用 Pearson相关检验方法,对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到,下列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处在5%的显著性之上,可以表明这些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控制变量。另外,所有的系数都小于0.5,说明多个共线性问题基本不存在。综合来看,本文选取的变量符合模型要求。

(三)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本文设计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见,加速折旧政策变量(Post Treat)前的系数明显为正,这说明实施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显著提升政策覆盖企业的企业价值,以实证结果验证上文提出的假说。

(四)稳健性检验

参照Kaplan和Ruback(1995),本文将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TobinQ替换为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企业价值倍数计算公式为股票市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结果如表4所示。

EV/EBITDA与Post Treat之间相关系数是4.095,明显为正,从而又一次证明了本文假说,证明了研究的可信度。

五、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价值,有利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运用增加政策的积极影响,本文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决策,追求经济(下转第83页)(上接第80页)更高质量发展

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制造业要遏制脱实向虚的发展势头,减少过度虚拟经济投资,从而防范经济系统风险;一方面,企业要适度增加实体投资,加大研发创新的投入力度,构建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提升企业价值,促进制造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把握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够缓解企业内源资源压力,降低实体投资成本,从而助力实体经济破解转型困境。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进行税收筹划,改善自身盈利能力。例如,在销售旺季购入资产,以保证当前或最近的销项税额能够得到及时的减免,减轻了企业的税负。适度的税务筹划,既能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能够健全企业管理水平。因此,企业的决策制定者和财务工作者应当适时地注意税务优惠。

参考文献:

[1] 钟国辉,陈高,刘锋.企业成长与降杠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激励效应[J].税务研究,2021(05)

[2] 熊波,杜佳琪.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10)

[3] 曹越,陈文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效应:来自财税〔2014〕75号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1)

(作者单位:佰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固定资产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铁路后勤部门设备信息化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