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事实孤儿牵动着大家的心

2023-08-29方菲宋俏覃觅

方圆 2023年14期
关键词:秭归县小花村干部

方菲 宋俏 覃觅

第一次见面时满眼忧郁,再次见面时成熟冷静,这样的变化,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刘小昆不幸失去了自己的家庭,却幸运地拥有了关心自己的“大家”。

捡回流浪女子

2005年,时年50岁的刘勇明在湖北省某建筑工地上做小工。那年夏天,一个在当地街头流浪的女人,引起了刘勇明的注意。

刘勇明看着这个衣着邋遢的女人,心生怜悯。连续几天,他给这个女人送衣送饭,一边照顾着她的饮食,一边向周围人打听有谁认识她。可他周围人都问遍了,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女人叫什么、来自哪里、因何流浪。

炎热的夏季、恶劣的生存环境,女人一个人在街头徘徊,散发的体味让周围人都避之不及,思虑再三,刘勇明将刘小花带回自己家里,拜托一位女性亲属带她洗澡,给她穿衣做饭,让她有了一个安稳的住所。

一切收拾妥当了以后,刘勇明才发现,这个女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问题。她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有人来认领她。

刘勇明年过五旬,一直没有结婚成家,和老父亲两人相依为命。在和这个女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刘勇明和她之间慢慢产生了感情。为了办理婚姻登记,当地村委会给这个女人上了户口,并给她取名为刘小花。就这样,两人正式结婚了。

刘勇明家祖祖辈辈都住在村里,外出务工没有挣到大钱,靠着不稳定的收入凑合过日子。“谁家住的不是水泥砖石的房子,刘家还是瓦房土墙,只能遮风挡雨,屋内也只有椅子和床褥。”一位村民这样说。

结婚以后,刘小花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病情逐渐加重,医药费用不断增多。2008年,儿子刘小昆出生后,刘勇明家中经济条件更加不稳定。

按照国家政策,村委会将刘勇明家纳入低保,每年底给他们发放近1000元的经济补助。一开始,这1000元钱都拿去给刘小花买药了。后来,刘小花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出现了打人、骂人和自虐自杀的行为,在获得正规医院开具的精神病诊断书后,村委会将刘小花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至于刘小花当年从大街上被刘勇明带回来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患上精神病,已经不得而知了。

劉小花入住精神病院治疗后,刘勇明只能一人照顾孩子,没有再外出打工,和儿子刘小昆基本靠低保维持生活,日子过得拮据而艰难,甚至一度穷到连刘小昆上学都不够路费。为了省钱,他们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出门,因为没钱坐车,父子俩出远门也从来都是步行。

庆幸的是,随着当年国家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刘勇明父子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照顾。当地村委会村干部心疼刘勇明父子的处境,也一直在对他们进行物质帮扶。每逢年节,村委会都会买些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去看看刘勇明父子俩,虽然不能丰衣足食,但还是够刘勇明父子吃饱饭。那时候,刘勇明常常跟刘小昆说:“儿子,爸爸没有能力,但你要记住这些帮助你的叔叔阿姨,要感激他们。”父亲的话,刘小昆铭记于心。平日里,村干部也会把自家孩子穿不上的新衣服拿给刘小昆挑选,虽然他们日子过得苦,但是村干部都把刘小昆当成了自家孩子对待。

2018年,村委会对刘家进行了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刘小昆正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除了他的学杂费,给他免费提供了教科书,还为他申请了贫困生补助。父子俩还获得了免费大病补助保险,极大减轻了刘勇明的压力。

此外,村委会还给刘勇明父子申请了危房改造补贴,对其住房进行改造。眼看着瓦房土墙被改造成了水泥墙体,父子俩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舒适。

再陷绝境

原以为刘家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没想到,2021年底,60多岁的刘勇明在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迎面被一辆货车撞倒,头部着地,造成重度颅脑损伤,经抢救最终未能保住性命。经调查,肇事者是一名从事运输业务的货车司机,因长时间疲劳驾驶导致此次事故发生。

作为刘勇明唯一的孩子,刘小昆被叫去见刘勇明最后一面。见到刘勇明那一刻,刘小昆下意识双腿发软、身体蜷缩,于是村干部便没有带刘小昆去殡仪馆和父亲做最后的告别。然而,所有当天经过村委会的人,都看到了刘小昆那种孤独又无助的眼神。他们也被深深地刺痛了,想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

“这家人都是苦命人哦。”村里人说,刘小昆的奶奶早年去世,爷爷一辈子没有正经工作,只养育了刘勇明一人,还没等到孙子刘小昆出生,就已去世。因此,每逢假期,村干部就会让刘小昆到村委会,由他们轮流照看,但是由于村干部工作繁忙,经常对刘小昆无暇顾及。对此,刘小昆没有抱怨,更多的是感谢。大家也都为刘小昆的懂事而感动。

待在村委会的大多数时间里,刘小昆常常一个人闷头看书写作业,渴了就喝打来的水,饿了就吃口泡面,偶尔拉着村干部的手臂靠一靠。晚上村干部下班了,刘小昆就裹着被子,静静地待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学习和休息。

2022年3月,承办检察官向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刘小昆的情况。(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2年4月13日,这起交通肇事案被移送至湖北省秭归县检察院。由于该案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肇事者在案发后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车辆购买的保险金使刘勇明一家获得了80万元赔偿金,秭归县检察院依法从宽从简从快办理此案,对肇事者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由于刘小花被送去了精神病院治疗,80万元赔偿款由村委会暂时保管,用于支付刘小昆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开销。但是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村干部,就是刘小昆的监护问题。所有人都在担心,刘小昆的正常学习生活如何得到保障?在没有监护人的教育下,会不会成为犯罪分子实施不法侵害的对象?会不会因为生活无着落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姐姐,我还有家吗?”

在办理交通肇事案期间,承办检察官也注意到了刘小昆的监护问题,“我们在审查案件过程中,了解到小昆家庭的大致情况,发现他可能面临无人照料、无人抚养的境况。而且该案还涉及刘勇明因交通事故死亡获得的赔偿款如何使用的问题,于是我们迅速将该线索移送未检办案组”。

收到线索后,秭归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第一时间前往刘小昆所在的村委会及其母亲所在精神病院开展线索初查工作。未检检察官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确认监护权的案件。在去村委会见到刘小昆之前,她的心里也没有底。

2022年6月13日下午,该案在湖北省秭归县法院开庭审理。刘小昆、村委会工作人员、检察人员出席庭审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见到刘小昆时,他独自蹲在大树下,用不知从哪里捡拾来的破瓦片挖着跳落的蝉壳,手上沾满了泥土。

“姐姐,我还有家吗?”刘小昆乖巧又小心翼翼地问未检检察官,但未检检察官一时之间竟不知作何回答。通过联系刘小昆的老师,未检检察官还了解到,刘小昆在父亲出事之后,逐渐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平静,学校因此也给予了刘小昆更多的关心,比如让心理老师多加疏导等。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很多,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保障好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刘小昆的老师对检察官说。

“父亲刘勇明骤然离世,母亲刘小花患有精神疾病,又没有兄弟姐妹和其他近亲属,还未成年的刘小昆突然间成了事实孤儿,无人依靠,身心均受到伤害,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走访调查结束以后,秭归县检察院迅速启动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机制,主动联系了当地民政、学校、政府及所在村委会等单位,对如何破解刘小昆的生活困境等问题开展研判。

“上学期间,刘小昆可以吃住在学校,老师也会帮助他,但放假之后就成了难题。”“村干部轮流照看,没有具体到人,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周围邻居可以偶尔帮忙照看一下,但没有监护人也不利于刘小昆成长。”……随着大家的讨论,一时也没有最合适的办法。

反复打听、征求意见,只为刘小昆能够得到一个安身之所。经过多方协作配合,刘小昆被暂时安置在福利院里。刘小昆是住校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负责照顾,周末、节假日住在福利院,村委会负责安排车辆上放学接送。

虽然暂时解决了刘小昆的食宿问题,但新的问题随之出现。福利院并非抚养少年儿童的专门机构,只能作为临时照顾场所。让事实孤儿从无人抚养到得到有效监护,回归正常家庭生活,这才是破解难题的根本之道。

“全市之前没有类似的案例。”“福利院并非抚养少年儿童的专门机构,刘小昆如果长期居住,需要与有关部门充分协调。”……为了尽快解决刘小昆的监护空白期,承办检察官多次与秭归县法院沟通,共同商讨司法程序,研究法律适用,经协商,最终确定了诉讼方案——由刘小昆所在村委会作为申请人向法院提起确认监护权民事诉讼,确定村委會为监护人,检察院负责收集证据、指导村委会提起诉讼并出庭支持起诉。

2022年6月13日下午,这起案件在秭归县法院开庭审理。次日,秭归县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指定村委会担任刘小昆的监护人。另外,关于刘小昆获得的80万元赔偿款,由村委会作为他的监护人代为保管,等刘小昆成年后再交由其自行支配。

庭审结束后,阴霾从刘小昆脸上逐渐散去,他终于露出了健康阳光的笑脸。

这起案件是宜昌市首例检察机关确认监护权支持起诉案,刘小昆只是困境儿童中的一个缩影,秭归县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创立“快速反应+线索对接+依法处置+全面救助”四位一体工作模式,立足长效,全力保障更多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

大家对刘小昆的关爱还在持续。2023年1月开学前,检察官给刘小昆发消息问他还缺哪些生活用品,在去学校看刘小昆时还给他添置了新皮箱。

失去了“小家”的刘小昆是不幸的,但万幸的是,刘小昆被看见,并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也许明天,也许未来,刘小昆还将面对很多人生的难题,但是他的成长在多方关心和参与之下,只会越来越顺,越来越好。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房佳佳

猜你喜欢

秭归县小花村干部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无名的小花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秭归县努力破解农村群众出行难
做好精准扶贫的民生答卷——秭归县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亟待加强——以秭归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