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游戏

2023-08-29钱霞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7期
关键词:秸秆游戏幼儿

钱霞

对幼儿来说,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宝贝。飘飞的树叶,可以当成小蚂蚁的船只;枯干的树枝,经过孩子们巧手加工之后,就成了质朴的相框;路边的石子,孩子们捡拾来,可以在上面绘画。自然界中的资源只要稍加整理,就能成为启迪幼儿智慧、助推幼儿成长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积极搜集各种自然资源,投放进相应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积极与自然资源互动,让自然资源发挥更多的价值。

借助自然资源,提升幼儿艺术素养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区域游戏已经成为幼儿日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要,投放相应的自然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积极与自然材料互动,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

投放秸秆类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水平

每逢收获季节,秸秆类材料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特别是家住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这类材料很是熟悉。教师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搜集整理秸秆类材料,投放进美术区域,便于幼儿游戏使用。常见的麦秸秆可以截成不同的长度,让孩子们进行麦秸秆粘贴画的创作。稻秸秆的茎秆比较软,能够搓成长短、粗细不一的各种绳子。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搓好的绳子进行手工创作,如用搓好的绳子编织“包包”,将绳子编成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草帘子”,装饰美术区角,展现自然之美。

投放果殼类材料,推动幼儿想象思维的发展

在外人看来是垃圾废品的果壳,投放到美术区角后,再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制作,就会变废为宝,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比如,可以将核桃壳当成乌龟的壳,结合其他材料做成小乌龟;可以利用花生壳的外形,将其制作成萌萌的“小鸡”“小鸭”;或者将花生壳贴在白纸上,当成梅花鹿的头部,再在纸上“梅花鹿”的适当部位画上“鹿角”,或者粘贴上枯树枝,惟妙惟肖的梅花鹿就出现了。再如,用瓜子壳可以粘贴成“老鹰”“猫头鹰”;用松子壳可以粘贴成小松鼠;将开心果的壳用红、黄、蓝等颜料染一染,可以制作出粉红的桃花、淡黄的梅花。擅长精细制作的孩子,还可以将核桃壳当成小船,将用果壳制作的各种小动物放到船上,使之形成有意境的艺术品。各种废旧果壳,在孩子们的想象与操作之下,摇身一变,成了趣味性的艺术品,这种实践活动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促进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借助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户外活动兴趣

户外游戏中,教师可以巧用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材料,让幼儿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户外运动中去。

搬运类游戏,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在幼儿园,户外运动是孩子们的最爱,而结合自然材料的搬运类游戏,更能锻炼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户外运动“赶小猪”活动中,孩子们将柔软的稻草团成团、扎紧,当成球玩,并用竹竿赶着球进洞。又如,在“小熊运水”游戏中,教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几个水桶,里面装着真正的水,孩子们两人合作,将水桶从跑道的一头运向另一头,途中允许休息,但是不允许将水桶里的水泼出来。在这样的游戏中,自然材料呈现出多样化的玩法,增强了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相互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真材实料的体验中获得探索、学习的快乐。

跑跳类游戏,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自然界中的芦苇秆、竹子、木片等材料,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孩子们能玩出许多花样来。比如,将芦苇秆截成合适的长短,铺在地上,每隔一段距离进行放置,孩子们就可以玩跳远的游戏了。芦苇秆还可以在地上围成“格子”,孩子们能边唱儿歌边玩“跳格子”的游戏。孩子们还可以用小小的芦苇棒做“棒操”,在安全状态下,还能用芦苇棒玩各种击打式的游戏。长长的芦苇秆则能作为跑道的起点线与终点线,孩子们可以在跑道上进行各种跑跳类游戏。材料的“一物多玩”,增强了幼儿体质,愉悦了幼儿身心。

借助自然资源,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

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不仅能充实幼儿的游戏活动,更能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启迪智慧,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探索。

利用自然材料,帮助幼儿积累数概念

像废旧的竹子、植物的种子等,都可以投放到益智区,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比如在学习“5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将5颗花生放进一个盒子,让幼儿玩“摸箱”的游戏。总数是5,摸出1个,看看箱子里还剩几个,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数的概念。又如,玉米棒是常见的农产品,有粗有细,孩子们可以进行粗细排列游戏,提高自身的操作与思维能力。自然界中的各种种子也是孩子们练习数数的最佳材料,孩子们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在玩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测量称重等游戏

由于自然材料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教师可以将其投放进益智区。比如,用树叶给桌子测量,看一看一张桌子有几个树叶长,在这里,树叶便作为测量单位使用。又如,将花生与核桃投放进益智区,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称重。称一称一个核桃等于几颗花生的重量,让幼儿在称重游戏中感知物体的重量。

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严谨的态度

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在孩子们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教师可以借助自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科学探索态度。比如,一年四季中草木从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变化,教师可以将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做成图片,让幼儿在游戏状态下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顺序排列。科学是严谨的,石头会沉到水底,木片会浮到水面上,在沉与浮游戏中,教师可以投放进多种自然材料,让幼儿探索物体“沉浮”的秘密。

此外,自然材料还可以运用到建构游戏中。比如,孩子们用木头积木进行“城堡”的建设,用竹子与绳子组合,搭建“梯子”“房子”等。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的帽子可以是树叶做的,衣服可以是稻秸秆编织的。孩子们在户外还可以玩泥巴,玩沙土建构游戏。自然材料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巧妙利用好自然资源,开发可利用的自然材料,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让材料为幼儿的发展服务,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不断建构知识体系,促进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搜集整理好自然资源,利用好自然资源,让幼儿能积极与材料互动,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立足本园实际,巧用资源,为创设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秸秆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