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才尽其用
2023-08-29王晓丹孙泽宇
王晓丹 孙泽宇
《党员生活》:如何让“候鸟人才”们在栖息后孵化更多成果、引来更多的“候鸟”?
恩施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重点是提供专长发挥空间、优化栖息发展环境。
一是制定政策强化牵引。州级层面印发《恩施州柔性引进“候鸟人才”实施办法(试行)》,重点提出“提供服务便利、免票游览观光、给予项目支持、给予成果奖励、加强荣誉激励、支持创建平台、给予引才补贴”等支持政策,各县(市)也相继出台柔性引才具体办法,为“候鸟人才”及引才单位享受的待遇和支持措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是整合资源提供支持。整合部门资源,通过提供专属工作场地、项目配套支持、成果配套奖励等方式,为“候鸟人才”在我州发挥作用提供舞台、搭建平台。支持人才与产业、园区、项目对接,合作建立“候鸟人才”工作室和校企联合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联合组建创新团队,让各类人才在恩施有干事创业的平台和空间。
三是用心服务做优生态。创新设立“候鸟人才”临时党支部和红色驿站,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候鸟人才”机制,定期走访关爱“候鸟人才”,全力解决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问题,办好一系列“关键小事”,让“候鸟人才”居有所安、业有所助、才有所享,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候鸟人才”来恩施栖息发展。
《党员生活》:请介绍恩施州“候鸟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
恩施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候鸟人才”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经济层面上,“候鸟人才”的引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恩施州硒资源优势显著,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广泛,天然富硒生物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摆在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围绕硒产业发展需求广纳“候鸟人才”,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程水源等高层次人才担任产业发展顾问,为富硒产业发展不断汇聚新力量。目前,已引进培育各类涉硒科研人才1000余名,建成各类硒科研创新平台72家,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20亿元,位列全国硒产业发展地市(州)第一,被评为“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
技术层面上,“候鸟人才”运用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本土人才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了技术创新力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推动了科技进步。比如,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良种繁育中心是华中农业大学与建始县校地合作共建项目,2017年以来,在华中农业大学多学科专家的全链条支持下,中心试种园艺作物品种115个,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训20余场次,参训人数达1.2万余人次,在恩施州推广优新水果品种和技术1万余亩,为园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文化层面上,“候鸟人才”工作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丰富了恩施州的文化多样性,带来了新思维、新创意,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候鸟人才”的有序流动还为本地的文化产业输出提供了机会,促进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比如,在利川苏马荡活跃着800余名“候鸟人才”,他们在旅游推介、招商引资、文艺创作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候鸟人才”累计创作文艺佳作2000余件,“候鸟”作家郑国华创作《苏马荡这块土地》等13部文学作品;“候鸟人才”参与推出6条利川市特色游、最佳摄影路线,带动了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社会层面上,“候鸟人才”的到来促进了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社会的融合和包容,“候鸟人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提高了地方影响力,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和进步。比如,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通过项目合作、挂职服务等形式,柔性引进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柏权教授等10余名“候鸟人才”,指导唐崖土司城址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历史文化研究等工作,为唐崖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打造恩施州文化旅游新地标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党员生活》:相较于海南三亚或者全国其他地区的“候鸟人才”工作,恩施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解决了哪些独有的困难?
恩施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三亚的“候鸟人才”有更明显的季节特征,人才聚集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冬季,是典型的季节性“候鸟”。恩施州过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交通不便和产业落后是最大的困难,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家政策的倾斜、全域旅游的发展,走到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等优势,瞄准绿色产业的发展后劲,从复制其他地区的典型经验出发,从利川市挖掘避暑性“候鸟人才”做起,逐步向全域全季节吸引“候鸟人才”发展。从空间上看,全州各县(市)均有适合生态旅游康养的示范点;从时间上看,每个季节都能吸引大量“候鸟”入驻。总体来说,生态气候是恩施州最为明显的优势,绿色产业是恩施州最为坚实的底板,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候鸟人才”工作的最大底气。
《党员生活》:对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开展人才工作有哪些启示?
恩施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人才以用为本。柔性引进“候鸟人才”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破解引才难、留才难问题的有益探索和有效途径。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唯有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创新柔性引才用才机制,打破瓶颈制约,方能在各地人才大战中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一是机制要创新。艰苦边远地区的引才机制如果和发达地区相当,就很难有吸引力。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需要以差异化的引才路径来破题。要深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通过校地校企“联姻”、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灵活引进人才。要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结力度,放大引人才、引资源、引项目、引团队的叠加效应。要积极推行“人才回流”“学子回乡”“银龄回归”等引才措施,深度开发在外人才信息源、资金源、技術源,吸引他们回乡贡献力量。
二是引才要精准。既要广开门路,以长远长效的眼光、包容宽容的胸怀、积极开放的姿态拥抱各路人才;也要立足实际适用,精准选用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要深入调研摸清需求,不断丰富发展地区发展的需求库和能够“为我所用”的在外人才库,有的放矢寻访人才。要以打造大产业为首要目标,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大力引进能够引领和带动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服务要走心。艰苦边远地区在居住环境、文化教育、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要尽可能地帮助“候鸟人才”减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创新创业。要探索建立“长臂服务”机制,依托驻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机构,主动走出去为在外人才服务,尽力吸引人才回乡发展,让各类人才愿意常来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