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社会心理服务的推行与优化路径

2023-08-29贾缨琪许效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儿童心理

贾缨琪,许效群

(1.晋中信息学院,山西太谷 030800;2.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0 引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民为主体,民心安之,邦方定之,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的发展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富足。要让农民从心底里认识到土地的价值,认识到乡土文化的意义,才能真正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认知模式的改变需要心理服务的加入,“绿色”心态的建构对乡村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下,我国许多地区已开始不断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结合地方特色,采取相关积极措施,深入探索社会心理服务和积极心态建设,提出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认知局限、观念陈旧等因素,社会心理服务在乡村地区的推广较为限制,服务模式比较单一,服务方式略显局限,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实施方案。有必要在全面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地方特色,调动农民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探索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的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

1 推进乡村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必要性

1.1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在乡村60岁以上老人家庭中,独居老人户及只与配偶同住的空巢家庭比例已达到59.41%[1]。研究表明,乡村空巢老人中配偶的丧失、慢性病、体力减弱、受教育程度不足、病痛增加及与子女联系的减少等都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乡村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疾病发病率较城市老年人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由于病痛的影响及所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甚至会使老年人产生自责、自罪、自杀等情况[2]。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老年人“知识宝库”的角色定位大大减弱,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无法与信息社会有效契合。老年人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对日常生活的驾驭能力减退,娱乐方式单一,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老年人所蕴藏的巨大价值没有得到关注,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1.2 乡村儿童的心理问题亟须关注

部分乡村地区的年轻人进城务工,难以实现举家搬迁。儿童由留守在家中的祖辈、无监护能力的父母一方照看或亲戚代管,还有部分儿童被送到县城的寄宿制学校读书。不论是哪种养育形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均没有得到良好的陪伴与回应。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颁发,但乡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与单亲儿童的养育、教育、心理关怀等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乡村教育中,比较重视对儿童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受到忽视,但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较大隐患。在养育方面,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便是留守老人在生活上过分迁就、溺爱或者过分严厉、苛责,不注重对儿童性格及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本身对孩子便存在一种愧疚心理,再加之陪伴孩子的时间较短,会出现溺爱、沟通不畅或孩子不理解父母等情况,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留守儿童与隔代老人还存在沟通不畅、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等情况,留守儿童无法获得良好的关注与回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同时,还有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手机依赖,部分儿童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玩手机或看电视。孩子们虽然都有学可上,但“隐性休学”的儿童不占少数,仍然需要持续关注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1.3 乡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加剧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以及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政策的落实落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为2.49亿人,比2010年增加了1.06亿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36.1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3.89%,与10年前相比乡村人口占比减少。但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来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流动密切相关。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 422万人,其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生产经营人员占19.2%,年龄在36~54岁的占比为47.3%,年龄在55岁及以上占比为33.6%[3]。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年人相对较少,即使农村仍有部分青年劳动力,但他们依然不愿从事专职的农业生产,不愿把“农民”这个高价格的劳动要素用在低收益的能力上,农业劳动力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影响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与可持续发展。如何让小农户和现代化有效衔接,实现城镇化与逆城镇化的逐步融合,恢复“三农”活力,仍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4]。

2 社会心理服务在乡村的推进与优化路径

2.1 在乡村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的意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坚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的推行模式,在全国建立全覆盖服务网络,以提升国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5]。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不仅可以为乡村地区常住人口提供有效的心理服务,而且在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对农村的刻板印象以及社会心态培育等方面均可以开展实质性工作。如欲支农,功夫在外,不能把乡村社会心理服务的着眼点仅局限于乡村微观领域,而应更多地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全方位、多层次、联动式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

2.2 打造特色化乡村社会心理服务模式

2.2.1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乡镇卫生院可以委托社会心理服务组织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打造特色化心理服务模式。可以制定村民“健心计划”,依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制定村民身心健康提升促进计划,并有序开展。

2.2.2 深入开展乡村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开展村民心理素养提升计划。可以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手机短视频等媒体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组织群众观看心理类电影,参加公益心理健康讲座等。同时,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及时对群众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调查结果适时调整宣传方案,选择村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引导村民正确认识心理服务,正确对待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2.2.3 针对特殊群体,包括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的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有心理问题的个体、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个体心理辅导、同质性团体活动和应激救助。

2.2.4 挖掘“乡村精英”与老年人,广泛培养心理服务骨干,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可逐步建立各种“微组织”,如百家宴席互助组、老年协会、文艺服务队、和事佬协会等团队,共同参与协商公共事务,创造和谐有温度的社会环境。让服务者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幸福感、自信心、价值感,尤其是老年人,有助于激发其内在生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凝聚力,逐步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2.2.5 针对不同需求的人员,如残疾人、社工、老人、儿童青少年、妇女、乡村教师等,开展各类健心活动。准确把握全龄群体的心理需要和利益诉求,如心理知识大讲堂、邻里百家宴、农民丰收节、文化艺术传承汇演等,在活动中促进村民之间建立联系,为其提供良好的沟通途径。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本土化”的乡村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拓宽倾听村民心声的渠道,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情绪氛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助力。

2.3 构建社会心理预警与干预体系

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村民心理测试与舆情信息预报,建立高信度、高效度、高安全度的心理预警与干预体系。定期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风险研判,及时发现和控制具有反社会心理的高危人群,开展社会心态预警,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要对乡村心理亚健康人群、特殊人群、心理困境人群及受灾、受疫情影响的家庭,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危机干预,加强配套帮扶救助、法律援助、资金支持等。综合运用心理服务、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手段安抚社会情绪,平和社会心态,解决心理冲突,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风险。

社会心理预警与干预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乡镇、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乡镇卫生所、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以及乡村教师的共同参与。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社会心理服务培训及督导,使其熟悉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宣传教育方法、宣传资料的获取途径。并且能够与心理亚健康人群、精神障碍人群、特殊群体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解决其日常心理困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协助专业人员开展应激管理和心理安抚,构建科学、动态、有效的乡村社会心理预警与干预体系。

2.4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人力资源通过教育被不断转变成为人力资本以适应社会发展,农村孩子的学习目的多以为服务城市、脱离农村为目标,从事农业生产所积累的传统智慧和丰富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受当地自然、资源、气候、地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乡土社会的生态多样性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知识体系,它需要分散的适合本地化的知识生产,形成一套本土知识。乡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正可以与乡土知识充分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个体劳动,发掘大自然的教育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将农耕文明的优良美德得以传承,将和谐、环保、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心,开发本地化劳动教育课程以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心、手、脑综合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传承乡土知识。

同时,在节假日,可以为城市的儿童青少年开展专门的自然教育、劳动教育体验。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在周末、节假日带着孩子去乡村旅行、游玩或采摘,乡村为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农业的多样性、自然性与生态性可以支撑劳动教育,把教育回迁到生态化转型中。挖掘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教育潜力,做好乡土教育,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对乡村振兴也有重要作用。劳动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去引导大学生了解“三农”问题,深入思考解决方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个人“有所作为”的内心动力。利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青年人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融入乡土,认识社会,深入乡村认识“三农”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劳动教育,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

3 结语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发展、组织领导及社会稳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乡村内在发展动力、改善整体乡风具有重要的推动力。乡村社会心理服务的推行,需综合应用心理科学与实践经验,关注农民的积极心理力量,提升农民的普遍幸福感,增强村民对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等方面政策的理解力,提高村民的认同感,形成发展合力,共谋村庄建设。在组织领导方面,可以构建政策宣传空间,强化基层干部的组织能力、服务意识和行动能力。在社会稳定层面,能够激发农民的诚心、耐心、热心,形成团结互助、包容尊重的和谐乡村,使社会更加理性与智慧,国家更加坚定与团结,文明更加坚韧与蓬勃。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儿童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