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及其经济效益
2023-08-28吴小玲
吴小玲
(旌德县庙首林场,安徽 宣城 242600)
0 引言
油茶林属于常绿小乔木,距今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油茶作为经济性作物,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且广泛种植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安徽地区油茶林种植规模在扩大的同时,其质量和产量难以满足要求,皖南山区仍拥有大量的低产林。旌德县庙首林场针对低产问题,实施低产林改造方案,以提高低产林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油茶林的增产、增质。
1 项目概述
在旌德县林业局的带领下,旌德县庙首林场开展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项目地点主要位于德山理工区,建设时间为2021 年3 月,于2022 年底完成验收工作。改造项目预计投资金额为25 万元,使用金额为18.052 万元,涉及6 个小班号250 亩油茶林的改造工作。改造项目方案包括抚育、割草春灌、复垦、施肥、整形、病虫害防治等。在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针对油茶低产低效林,注重改造项目科技示范工程的建设,按照县区提出的项目要求,每个任务县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至少一片的高质量油茶林改造,将其作为示范林,进而打造区域性的低产低效林丰产示范基地[1]。
庙首林场的油茶林种植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种植油茶林后居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存在劳动力成本制约问题,林场的生产成本过大,难以满足油茶林高效种植的实际要求。在6 个小班号的油茶林调查中发现,1 号至4 号小班存在严重的树龄老化问题,由于种植人员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得林区内生长出了大量的杂草,呈现出杂草与树种混合的情况,且土壤的肥力无法支撑油茶林的高产,区域内的油茶树呈现出差异化的生长状态。截至2021 年,5 号及6 号小班调查结果发现,油茶林的后期管理不足,出现整形修剪不到位的问题,油茶树枝条相互影响,严重阻碍了油茶树的光照、通风,较差的树形组配使得油茶林的生长性能有所降低。因此,针对目前各小班号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其中1 号至4号施肥、割灌除草、5 号至6 号复垦、修剪、病虫害防治。
2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2.1 割灌除草技术要点
在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中,割灌除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促进油茶树的生长和发展。项目组安排技术人员对油茶林进行割灌除草,将原本林区内的杂草、灌木等影响油茶树生长的植物清除干净。在割灌除草过程中,依据现有油茶林的实际情况,将人+机械结合的方式应用到割灌除草之中,局部角落等难以使用机械割除或者机械割除不干净的区域,使用人工割除的方式。林区内生长的杂物包括杂木、灌木、藤条等,割除对象包括已经枯死的油茶木。割除后的杂草等平铺在地面之上,使得其自然腐烂,可以供给油茶树生长所需的养分,较大的杂木等则统一清除,堆到林外,具体割灌除草现场如图1 所示。
图1 林区现场割灌除草
在割灌除草的时机选择上,在油茶休眠期或枝叶较少的季节进行,冬季、早春或秋季均可进行割灌除草。本次项目改造主要在秋季进行,减少对油茶生长的干扰,并增加除草的效果。在割灌方式上,小面积的油茶林使用手工割灌的方式,大面积油茶林中存在灌木、草本植物较多的情况,则使用机械割灌的方式。割灌时,需要将灌木、草本植物和杂草的茎部割断。一般割灌高度控制在10~15cm,确保将草本植物的光合部分完全割除,阻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在割灌过程中,高度注意不要割伤油茶树的幼苗和幼树。对于已经成长的油茶树,可以通过修剪枝条的方式保护主干[2]。此外,还需要留意周围环境,防止伤及周边作物或其他植被。割灌除草完毕的同时,对处理的灌木、草类植物等进行分类,采取分类处理方式,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2.2 施肥技术要点
施肥用于补充油茶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在施肥方式选择上,通过在油茶树底部开设环状沟、挖穴的方式,将专用肥和复合肥共同施加在林区内,施加量按照每株1kg,共计施加1.81 万kg。在施肥之前,对现有油茶树生长土壤环境进行调查,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pH以及有机质含量等,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施肥方案。主要施加的肥料为复合肥,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且物理性状良好,肥料的利用率也比较高,对于油茶树生长的高产、稳产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复合肥的养分固定,需要做好土壤中养分含量的检测工作,以确定复合肥的施加量,检测结果表明每株1kg 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油茶树生长阶段不同,施肥量和施肥的频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低产油茶树改造项目中,根据油茶对养分的需求和季节的变化是施肥的方式。在生长旺盛期,可适度增加肥料供应,在休眠期,可适度减少肥料供应,避免过度施肥。施肥可以直接施肥、沟槽施肥、撒播施肥等方式[3]。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本次改造项目使用沟槽施肥方案,能够供给油茶树影响的同时,也能够改良土壤的营养条件,油茶树环状沟施肥如图2 所示。
图2 油茶树环状沟施肥
2.3 复垦技术要点
复垦是能够改良已经退化的土壤条件,使得土壤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在复垦方式上,使用全垦+块状复垦的方式,对林区内5 号和6 号进行深耕,控制翻耕深度为25cm 左右。在复垦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开展土地平整工作。将林土壤上部位置存在的杂草、树枝和其他残余物清除,修整土地面,确保土壤平整。对于有严重压实的油茶林,进行深翻土壤的操作,将土壤翻松,翻耕深度控制在25cm 左右能够确保土壤结构和通气性适用油茶林的生长。翻耕的同时,可以将有机肥料添加至土壤之中,确保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增加,改善土壤的营养成分[4]。
2.4 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在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中,整形修剪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促进油茶林的健康生长和质量提升。整形修剪的目标是调整油茶树的树形结构,促进光合作用和空气流通,提高枝条生长质量和产量。通常,在油茶休眠期、枝叶稀疏的时候进行修剪。在冬季至早春修剪,能够规避施工中伤及枝条和叶面。本项目主要针对5 号和6 号整形修剪,改善油茶树的树体结构。在整形修剪过程中,根据油茶树的生长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当的剪枝方式。常用的剪枝方式包括顶端修剪、侧枝修剪和枝条短截等。针对林区内分枝矮而密的油茶树,通过适当疏删过密枝条和下脚枝的方式,使得分枝矮而密的油茶树通风性能比较良好。针对树冠比较高,且主枝直立的油茶树,注重侧枝的处理。同时,修剪期间重点处理无效或虚弱的枝条、交叉病虫枝,同时适度修剪较密集的枝条和过长枝条,以控制树冠的密度和大小。整形修剪除了一次性的大修剪外,在一定的周期内,定期修剪油茶树的部分枝,使其保持较好的树形结构。修剪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确保剪切工具的锋利,同时避免伤及健康的枝条和树皮,遵循适当的修剪原则。修剪过程中产生的枝条和叶子等废弃物,应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避免对茶林的病虫害造成影响[5],具体油茶树整形修剪如图3 所示。
图3 油茶林整形修剪现场
2.5 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本项目中的油茶林病虫害防治主要针对5 号和6号小班亩油茶林,在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之前,需要了解油茶林病虫害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分布情况。在监测过程中使用陷阱、黄板、诱光灯等工具,观察和记录虫害的种类及危害范围。在改造项目中,对于初种的油茶木,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或改良品种,提高油茶的抗病虫害能力,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抚育管理时,通过合理施肥、合理灌水、修剪整形、清理落叶和病虫害源头等,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能够危害油茶林的虫害大致为50 多种,病害也有30 多种,在病虫害防治中应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在防治方法上,可以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同时应对多种病虫害对油茶木的侵蚀。
油茶树常见虫害包括金龟子、蚜虫、油茶枯叶蛾等。例如,在油茶枯蛾的防治过程中,根据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同时使用物理防治加药剂方式的方法。枯叶蛾属于卵生害虫,在成卵期间卵块特征十分明显,可以使用人工采摘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则需要在3 月龄之前,使用浓度为90%的敌百虫1000 倍液,喷洒在卵虫生长的主要区域,可以起到防治的作用。如果油茶树已经遭受虫害,则通过增加药剂的含量及浓度,能够杀死幼虫。在成虫的季节,也可以使用诱光灯捕杀害虫,或在林区内饲养害虫的鸟类天敌。
油茶树常见的病害包括软腐病、根腐病、炭疽病等,不同病害的发病规律不同,危害区域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炭疽病为例,油茶树感染炭疽病之后,叶片会呈现出红色小点,嫩梢会出现黑褐色,枝条呈现出溃疡的状态。发病主要集中在4 月,在10 月份会使得油茶树花蕾脱落。油茶树病害防治通常使用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的方法,通过清除病蕾、控制密度、保持光照和通风,能够起到降低发病概率的作用。药剂防治则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喷洒相应的农药,炭疽病可以每间隔15d 左右喷洒一定量50%的多菌灵粉剂600 倍液,能够起到防治的作用。
3 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低产林于2021 年开始改造,2022 年开始验收,通过对投入产出的预算,可以比较分析改造项目前后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具体改造前后的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油茶低产林改造后产量分析 单位:kg/0.067hm2
通过表1 可知,油茶低产林改造后的产量有所提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1 号地改造前的产量相对而言比较高,通过施肥、除草处理后,产量从135.5/0.067hm2增长至195.4kg/0.067hm2,产量增幅达到50%左右,2 号地改造前产量为128.9/0.067hm2,改造后产量达到178.6kg/0.067hm2,产量增幅达到40%左右,3 号地改造前的产量为198.7kg/0.067hm2,改造后产量达到294.4kg/0.067hm2,改造后增产50%左右,4 号地增产120%左右。5 号和6 号地分别采用整形修剪、复垦和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技术,产量增幅分别达到90%和110%,产量明显有所提升。尤其是进入丰产值后,一年油茶的获利增长60%左右,且3 号地的经济效益最好。由于改造时间比较短,项目改造主要目的是提升油茶林的经济效益,但在低产油茶林改造升级过程中,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能够为林场带来更多额外的收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油茶低产林改造投入资金较少,对于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效益。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割灌除草、施肥、复垦、整地、整修、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茶林的生产条件,改造后的产量得到提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区应高度关注油茶低产林的实际情况,了解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以提升油茶林产量、质量为目的开展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