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种植业及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3-08-28叶倩倩
叶倩倩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榄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栽培品种结构调整,橄榄病虫害的种类及为害程度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病虫害发生趋势与栽培措施不协调和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了经济损失加剧。
关键词:橄榄;种植业;主要病虫害
引言:橄榄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糖分和多种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橄榄味甘酸,性平;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酒醒脑、除烦止呕等功效。橄榄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民间有“常吃橄榄身不老,常吃橄榄少生病”之说。
1 橄榄种植
1.1 栽培技术
1.1.1 选地定植:福州橄榄主要是鲜食以及加工成蜜饯,近几年鲜食的份额更大,因此种植橄榄一般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大气、水质、土壤应符合NY/T 391-2021的要求。可按等高线定位,挖鱼鳞穴定植,每穴长宽各1.0~1.2米,深0.8~1.0米,分三层填入腐熟羊粪20~15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石灰1~2千克,并尽量将肥沃表土填埋底层。
1.1.2 苗木管理:采用嫁接繁殖的小苗种植;采用分床育苗的小苗种植;选用矮化砧品种、中矮砧品种、高接换种的嫁接苗种植。
1.1.3 整形修剪:按树形培养要求进行修剪。
1.1.4 结果树肥水管理:每年12月底采后每亩施有机肥料1050千克及复合肥20千克;6~7月每亩施入复合肥40千克,溶水浇灌。
1.2 采收及采后处理
由于福州的橄榄主要是鲜食的青橄榄,采收期从11月开始至12月。采收及采后处理的好坏影响到橄榄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要严格进行处理。
1.2.1 采收:橄榄果实采收要分期分批合理采果,掌握先熟先采,丰产树和老弱树先采,低产树、年轻壮树后采原则。采摘者由竹梯攀登树上,以手轻采轻放,使橄榄鲜果不受损伤。
1.2.2 放置:用于鲜食或保鲜贮存的果实,采果后即用清水洗果,置阴凉处发汗3~5天进行预处理。
1.2.3 采后处理:橄榄采收后,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除虫卵,及时清除落叶,结合修剪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还要注意施冬肥,主施有机肥,可改造土壤,配合施用复合肥。同时做好橄榄园冬季防冻措施。
2 橄榄种植业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橄榄病虫害的防治要遵循“以防为主、以防结合”的方针。橄榄病害有真菌性炭疽病、霉菌性煤烟病、叶斑病等。橄榄害虫以橄榄星室木虱、小黄卷叶蛾、皮细蛾等为主要害虫。
2.1 炭疽病
病叶初期在叶背出现浅黄色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成深褐色病斑并形成许多小粒点,病部呈灰白色。叶片受侵后变黄并脱落,果实受害则出现近圆形的凹陷斑,迅速变褐色软腐,易脱落。
防治方法:采果后进行一次彻底修剪;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果实发育期注意防旱、排涝。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喷雾。
2.2 煤烟病
橄榄煤烟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橄榄枝叶和果实。发病初期,呈暗褐色霉斑,继而向四周扩展成黑色霉层,呈煤烟状,易脱离。
防治方法:在4~6月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煤烟病,其安全間隔期为35天。
2.3 橄榄害虫
橄榄害虫有星室木虱、小黄卷叶蛾、皮细蛾等。其中,星室木虱是危害橄榄主要害虫,以若虫、成虫剌吸新梢嫩叶和芽。常年危害,受害叶片凸凹不平,扭曲畸形,失绿黄化。严重被害时,嫩叶没有展开就枯萎、脱落、造成秃尖,并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大量落叶落果,使产量锐减。新梢枯萎、枝条枯死,最终导致植株死亡。该虫学名是橄榄星室木虱,果农叫“蚊蚊”。
防治方法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基地安装30盏杀虫灯效防治星室木虱、蚜虫、枯叶蛾等虫害。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自然天敌对橄榄害虫的控制作用,严禁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化学防治:7月使用18%杀虫双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星室木虱、蚜虫、枯叶蛾,其安全间隔期为15天。
3 总结与展望
橄榄病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发展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技术,严重影响了橄榄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橄榄病害发生规律研究;二是明确橄榄主要病害防控技术;三是深入开展生物技术研究。随着我国橄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发生程度加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应加强对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以及加强优良抗病品种及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也是今后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艳娜.福州市橄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2021.
[2] 许长藩,曾伟谦,钟召中,等.橄榄种植业及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东南园艺,2000,000(0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