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策略研究
2023-08-28胡奇
摘 要: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逐步深入,传统以高校为单一主体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断演变与革新。在新工科建设倡导下,以“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得到学界广泛认同与实践应用。近期,随着ChatGPT現象级应用的持续火热,人工智能技术再一次推动了所有行业生态圈的新一轮发展,为此,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融合机制成为文章所研究的主要目标。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后,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AI+”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概念,并从教学生态系统、组织生态系统、环境生态系统三大维度,针对技术平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市场应用、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提出建构“AI+”教育生态系统框架的具体策略。这将对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与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产生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
关键词:教育生态共同体;AI+;教学生态;组织生态;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0-0127-04
一、绪论
2021年,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的《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将深入人心。未来的教育将超越学科边界,将生态意识贯穿于所有课程和教学,成为其基础。这意味着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理解与关注,使他们具备在生态系统中思考问题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将激发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未来领导者。教育界的从业者,包括比较教育、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等领域,也正在努力跨越主客体之间的鸿沟,重新构建学习任务[1]。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到较大发展,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原有计划经济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打补丁式”教育改革策略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高等教育的固有发展方向。
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机融合上,无论是基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还是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想象。人工智能可以被看作一种生命体或工具,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此融合需要解决隐私和伦理问题,还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综合考虑多个层面,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并实现最佳效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过渡,为此,本研究期待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统筹谋划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三者融为一体,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融合发展,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与战略目标,也为“十四五”期间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才培养方面,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与人文化。让科技回归人性,将人文和社会思想融入科技之中,将教育融入生态之中,理应成为人工智能教育长期而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本研究针对教育共同体与教育生态学两个关键词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
(一)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是现代教育先驱杜威提出的概念,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共同体的形成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包括共同理解、共同目标、共同知识、共同信仰和共同期望等。现代研究学者认为,教育共同体是指在教育体系内,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基于共同的愿景、目标、任务、理想和追求而形成的群体或组织[2],他们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组织协调和人际和谐的互动。除了校企双方扮演的传统角色之外,近几年,我国学术性社会组织团体迅猛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社会组织总量已突破90万家。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等政策文件对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给予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康斯坦斯·尤因·库克为高等教育游说:学院和大学如何影响联邦政策纳什维尔》中总结学会的主要优势:与政府合作,接受委托课题研究与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与高校合作,学术导向与利益导向并举;与企业合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平台建设。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构建教育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
(二)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由劳伦斯·克雷明在1976年首次提出。他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和机制来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并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强调通过研究教育生态环境中不同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动态的共生关系,以了解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3]。这种研究有助于找到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思考教育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系统中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为改进和提升教育提供指导。
根据冯忠良教授的观点,教育系统与社会整体及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教育系统需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中获取资源,通过人才培养为这些系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支持[4]。潘懋元教授也指出,教育受制于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并为该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5]。故而,教育系统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教育与外部关系的基本规律,不会因人们的意愿而改变。综上所述,教育系统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教育系统需要依赖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这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相互影响,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规律。为此,根据教育共同体与教育生态学理论,以及未来教育生态意识的逐步深入,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本研究提出了“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概念。
三、“教育生态共同体”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一)教育生态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行各业处于一种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各行各业的权力分配不需要像过去通过极端手段实现,教育生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完善,对维护行业利益、谋取共同良性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以往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合作机制,单纯是为了某项教育活动的实施。如今高等教育培育出的优秀人才要具有创造力与智慧力,才是各行各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然而现实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与大批量扩招的大学生数量形成了反差。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应尽早应用于高等教育生态之中,本研究提出了以“政产学研用金服”为架构的教育生态共同体创新组织形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赋能高等教育生态建设,共享优秀人才的输出。
(二)“AI+”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三大维度
1. 教学生态维度
首先,教学生态务必遵循共同体所一致认同的生态目标,那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从最初单纯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到现如今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现代产业学院、虚拟教研室等复合型深度合作形态的出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于企业资源的引入,让教学生态的营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高校内部教学生态而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主导的专业学科建设形成了新的教学生态。传统专业学科分类具有鲜明的界限与属性特征,甚至文理界限更加分明,农医壁垒更加凸显。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仿佛瞬间将所有专业学科教学的原有格局打破了[6]。
教学生态在“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的角色主要是承担“生产”和“传递”的任务,即创造和传递人工智能知识。通过人工智能专业学科的理论教学和“AI+”应用的实践教学,教学生态系统可以向受教育者提供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激发学生的专业意识,并提升他们的专业认知能力。教学生态系统在整个“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具有关键地位,它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学习者提供物质和能量,促进生态的自我发展。
2. 组织生态维度
在介观层面上看,“AI+”教育生态通过系统的组织运行来实现资源的有序流动。它在生态系统中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和知识等,形成不同的组织机制。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组织机构采取各种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其运作,以确保组织目标的达成。这种关注组织运作层面的系统被称为“组织生态”。在“AI+”教育生态中,组织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整个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除了负责教育职能的高校,还有国家、省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团体、企业及国外等组织管理者扮演重要角色。不同参与主体形成相应组织中心,在特定目标和资源基础上衍生其他组织,共同构成产教活动的组织网络。如产业学院建设,鼓励学校参与董事会;又如校办企业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如虚拟教研室建设,鼓励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个体集结成某共性群体。
在“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组织生态发挥着关键的角色,负责资源和能量的分配与协调。它确保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资源能够有效地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从推动教育科研的创新转化和成果应用,进而将其反馈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生态可以被视为“AI+”教育生态共同体的运行层,充当连接教育要素和资源的桥梁。没有高效运行的组织机制,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创新转化和成果应用也会受到阻碍。因此,组织生态在整个“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3. 环境生态维度
在宏观层面上,“AI+”专业学科教育与新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关联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不仅受到教育系统内部环境的影响,还深受整个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主要指大学外部环境对“AI+”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这种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被称之为“环境生态”。在“环境生态”中,外部环境对于“AI+”教育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運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教育的发展和实施产生影响。因此,要全面理解“AI+”教育生态系统,必须优先考虑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总体来看,环境生态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如政治生态环境,包括国家对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以及整体布局,以及政府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项的支持;经济生态环境,包括区域人工智能领域市场经济、金融支持等,如原有公办院校的教育资金依赖财权拨款,无法满足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实验设备的快速迭代、师资队伍的快速培养、就业岗位的快速变化、大型项目的快速开展、新兴产业的快速落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7]。为此,经济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共同体的意义可见一斑;文化生态环境包括大学的“AI+”教育理念、目标和校园文化,大学对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和指导方针、智慧校园文化氛围的鼓励,以及跨专业跨学科融合项目的制度体系等。在整体性和共生性的视角下,大学“AI+”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大学也将人工智能成果输出到社会和企业,并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环境生态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被视为教育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构建“AI+”教育生态共同体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只有具备充足的生长要素,才能不断激发政府、产业、学术界在应用方面的活力,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环境的影响和支持是确保“AI+”教育生态共同体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总体来看,教学生态、组织生态和环境生态以层层运转的方式相互叠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整个“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各个层面的生态相互促进,共同支撑着“AI+”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三)“AI+”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框架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并将教育与周边资源进行高度整合。教育的主体、载体与受体,都应在“AI+”教育生态共同体框架节点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为此,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与全覆盖性,以及教育的根本属性,本研究从“政产学研用金服”七位一体的建设主体入手,针对“AI+”教育生态系统建构起技术平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市场应用、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架构提出相关建设策略。
在“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仍然是技术平台。个体生态系统中,除了将人工智能专业的主流技术作为核心,还会进行与之相关领域的辅助支撑专业技术的交叉融合。整个“AI+”教育生态系统框架中,环境生态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大学“AI+”教育的发展既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支持,同时大学也通过将人工智能成果输出到社会和企业,对外部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展现整体性和共生性的特点。
在“AI+”教育生态共同体中的群落生态系统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内容、模式、方法、体系和評估等方面产生了整体性影响,为重塑教育形态和强化教育本质带来新的机遇。因此,生态系统框架应综合考虑技术应用和服务范畴,旨在将科技与教育融入社会和命运共同体,确保提供公平、包容的教育机会,促进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四、总结
本研究以“AI+”教育生态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既不是简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也不仅将其视为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观点。相反,研究从教学生态、组织生态、环境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该理论以专业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科学化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型实体组织架构建设,以及教育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有机融合作为核心,旨在构建素质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多元化的人工智能教育市场应用,并以系统化的保障体系为基础,全面建设生态化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论[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郝文武. 教育哲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范国睿. 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 范国睿. 教育生态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潘懋元. 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6] 房剑森. 高等教育发展论[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张有声.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淳洁)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基于学会组织形态的复合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JGJX2020D60);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吉林省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H20073)。
作者简介:胡奇(1981—),男,博士,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