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2023-08-28张维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高考

摘  要:实施新高考改革对高校本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视角,从学生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学业达成度五个方面,对新高考背景下实施大类培养模式的大一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研。通过分析其性别、生源地、家庭户口性质、社团参与等情况对学生学业状况的影响,从而提出实施大类培养下的书院制管理模式、加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等优化新高考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学业状况;学习性投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105-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新高考改革对大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课题编号:2020YZD00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维(1982—),女,硕士,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新高考改革实施科目改革,取消录取批次,实行“学校+专业”的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方式,高校的生源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也从原来的相对单一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这对高校本科人才的招生与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校,必须主动推进人才培养改革[1]。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不断探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解读学习体验、注重倾听学生声音的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2]。很多高等院校在内部都发起了本科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但还没有从大一学生学习性投入度的视角入手,对实施新高考政策以来的本科生尤其是新生学业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调查。因此,本文以目前主流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强调教育增值的评价理念为基础,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度的视角开展新高考背景下实施大类培养的大一学生学业状况调查,有利于高校准确掌握学情,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设计

N大学是浙江省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生源主要来源于已实施新高考改革的浙江省。2007年建立基础学院,专门负责全校按大类培养的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专业分流工作。每年近三千名新生第一学年在基础学院学习,以拓宽学科基础、增进知识交叉、实现多元选择、科学规划人生。本研究在参考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项目大学生投入性调查量表基础上,结合N大学大类培养特点进行设计,将问卷的一级指标设置为: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学业达成度五个方面[3]。采用问卷星平台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于2022年5月对2021級本科一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最终回收756份有效问卷。

学生样本情况如下:从专业分布看,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共50余个专业,样本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新生的真实情况;从性别看,男生有效样本量为284,占37.57%,女生有效样本量为472,占62.43%;从生源地看,浙江省内有效样本量为530,占70.11%,浙江省外有效样本量为226,占29.89%;从入学前家庭户口性质分布看,农村生源的有效样本量为416,占55.03%,城市有效样本量为340,占44.97%。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业挑战度分析

如表1所示,在学业挑战度包含的题项中,学生所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挑战度平均得分为3.5/ 5.0,说明大一学年专业主干课程难度适中,学生对课程适应良好。调查显示90%以上学生能正确认识到需以客观、全面的态度看待课程内容,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形成自己的观点。从方差检验结果看,不同性别、生源地、户口性质以及参与社团情况在课程挑战度方面没有显著区别,但不同GPA排名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GPA排名越靠前,课程挑战度越低。并且通过不同GPA排名中课程挑战度的多重检验比较分析得出,除了排名前5%与排名5%-20%之间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排名区间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如表2所示,学生学习动力平均得分为3.16/5.0,说明学生学习动力尚可。50%以上的同学表示为了就业、升学以及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学习的动力最强,说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外力,成就动机较强。对不同GPA排名下学生学习动力进行方差分析,可见学习动力与GPA排名存在正相关性,GPA排名越靠前,学习动力越强,而且不同GPA排名在学习动力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及参加社团数量的学生在学习动力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二)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分析

在主动合作水平方面,93%以上的学生有过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或相关任务,并且就课程内容向其他同学请教或讨论的经历,生生关系平均得分为6.27/8.0,说明学生之间主动合作较多。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社团参与情况的学生在生生关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生源地、家庭户口性质、GPA排名的生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浙江生源学生高于省外学生;城镇户口学生高于农村户口学生;GPA排名前5%学生的生生关系值最高,后20%学生的值最低,且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GPA排名后20%的学生与其他组之间,具体见表3和表4。

(三)生师互动分析

在生师互动方面,与老师关系的平均得分为5.7/ 8.0,仅有不到2%的学生表示需要时找不到任课老师予以帮助,说明学生同老师关系良好。但是有55.95%的学生从未和任课教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工作,44.97%的学生从未和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想法、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38.49%的学生从未在课外和老师讨论课程中的主题、观点或概念。分析显示,不同GPA排名学生的生师关系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检验比较分析,排名5%~20%、排名20%~50%、50%~80%的学生在与老师关系友好程度的自评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排名前5%、后20%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5。

另外,不同性别、不同省份生源地及参加社团数量的学生在与老师的关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城镇、农村生源学生在“在大学中,你与老师的关系如何?”的均值分别为5.90,5.5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见表6。

(四)校园经验的丰富程度分析

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曾担任过学生干部,60%以上的学生曾参与过学生社团,而学生参与度最高的活动包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报考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和任课教师一起做研究,分别为20.9%、12.4%和10.2%,打算做的活动则主要包括报考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参加实习、社会实践或调查、和任课教师一起做研究等,超过40%的学生不打算参與海外学习、辅修等活动。由此可见,学生的校园经验丰富度尚可,主要集中于参加科研创新、实习等活动。此外,学生课后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最多(5.02小时),其次是娱乐和社交(4.69小时)以及参加课外活动(3小时)。

(五)学业获得感分析

从性别、生源地、入大学前家庭户口性质以及社团参与情况,与第一学期GPA成绩排名之间的关系分析来看,女生成绩优于男生,浙江生源学生成绩优于省外学生,并且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家庭户口性质、学生参加社团不同数量下学生GPA成绩排名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7。

从学生专业兴趣维度看,67.8%的学生对所读专业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仅5.6%的学生对专业完全没兴趣,说明学生专业兴趣较强。从题目“大一学年,你在以下方面是否有提高?”的统计看,学生学业获得感一般,各项得分均值在2.13/4.0至2.47/4.0之间,其中在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和价值、与他人有效合作、确立明晰个人人生观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分相对较高,而在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项得分最低,均在2.2/4.0以下。

三、结论与启示

(一)大一学生学业状况

N大学大一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业挑战度适中,对大一学年的课程适应良好,专业兴趣较强,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并且专业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能力;学习动力尚可,动力主要来自就业或升学等外部动力,成就性动力较强;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且主动合作较多,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良好,但学生和任课老师间的互动、课堂积极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大一学生在校园经验的丰富度尚可,在学习中投入较多,其他活动则主要集中于参加科研创新、实习等。

(二)大一学生学业状况影响因素

学生学业成绩与性别、生源地相关,与家庭户口性质、参与社团数量无显著相关;学业挑战度仅与学生GPA排名相关,与性别、生源地、家庭户口性质、参与社团情况无显著相关;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与生源地、家庭户口性质及学生GPA排名相关,与性别和参与社团情况无显著相关;生师互动情况与家庭户口性质、学生GPA排名相关,与性别、生源地、参与社团情况无显著相关。学生GPA排名在学业挑战度、学习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三)优化新高考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 实施大类培养下的书院制管理模式

N大学自2008年开始实施大类培养,由管理性学院负责全校按大类(专业)培养的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施书院制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专业挑战度适中,专业兴趣高,学习动力较强,学生之间关系融洽而且合作度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新高考改革后的志愿填报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专业兴趣因素,中学也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使得大学新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匹配度显著提升[4]。而且大类培养管理模式有利于淡化学生专业身份的束缚,增强学生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了解,拓宽学科视野,并有利于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参加竞赛,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交流合作,有利于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培养,更适应新高考背景下具有多元知识基础的学生[5]。另外,书院制管理有助于营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以非正式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有引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且,将新生管理与第二课堂教育交由专注于人才培养工作的专业团队,为承担了重大学术科研压力的学科性学院减轻学生管理的压力,专注于科研创新、知识传授与社会服务中,有利于提高大学办学效益。

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教学方式

调查显示,学生和任课老师间的互动、课堂参与深度不足。这一方面与因受疫情影响学校多采用线上教学相关,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鲜明,受新高考模式改革影响,学生知识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但很多高校还没有主动迎接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还是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大班集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因此,一方面要推广以“学”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实行“小班化”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素质[6]。另外,要从大一开始重视科教融合,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本科生科研,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创造能力。可以通过设置科研前沿、科研方法与写作、思维创新等研讨类课程,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教师讨论学术问题,促进师生交流。

3. 加强书院文化建设,发挥第二课堂教育功能

丰富书院文化内涵建设,注重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融,为学生创造无形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养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具有良好修养、视野开阔、富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栋梁。深化第二课堂通识教育平台,逐步将第二课堂通识教育课程化、体系化,促进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经验。另外,还要通过营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以非正式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有引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强化了学生的朋辈教育,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亚菲.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J]. 北京教育(高校),2019(03):52-55.

[2] 史静寰,王文. 以学为本,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中国大学生学情研究的学术涵义与政策价值[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4):18-27+162.

[3] 史静寰,文雯.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01):4-16.

[4] 鲍威,金红昊. 新高考改革对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影响:抑制还是增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6):20-33.

[5] 卢晓东. 本科生院是一流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J]. 中国大学教学,2017(04):10-16.

[6] 李虹,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视野下的大学教育改革使命[J]. 中国高等教育,2019(09):31-34+40.

(荐稿人:单佳平,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教学副院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新高考
因导引生 以生为本
以微专题为载体的地理新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建设
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