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3-08-27黄爱红
黄爱红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成效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游戏化教学模式表现出了优越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感悟和体验,起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框架的优化作用,促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明显提升。现阶段,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中,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应用游戏化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利用小学阶段的形象思维特征,提升其思维具化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要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游戏化教学模式,推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措施。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阶段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在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些基础性知识和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认识,数学意识的形成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数学思考,思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思考应该贯穿小学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生在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数学思考能力也随之提升,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三是数学交流,数学交流是认识、了解数学的一个过程,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加专业的数学知识,能够以数字、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四是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同时在课下实践中,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种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活动与游戏形式相结合,是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将一定的游戏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以游戏的形式展示课堂教学内容。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没有具体的标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重点是要找到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教学重难点的思路。在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游戏内容与知识点相连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公式、法则和概念的讲解为主,学生在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上的先天差異,因此课堂教学成果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游戏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了人的智力水平并不完全由先天因素决定,通过后天的开发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而小学阶段就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通过科学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能够起到良好的智力开发效果。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无法取得预期的智力开发效果,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思考机会较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天性的发挥和智力开发,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基于这种情况,游戏化教学模式提升兴趣、开发智力的优势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与心理还不够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特点,更容易被游戏内容所吸引,对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非常大。因此,在当前的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利用好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展示数学教学内容,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在班级内营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亲切感。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好课堂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的内容可能会枯燥无味,部分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吸收和理解。但在游戏化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提升数学课程整体水平
在游戏化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学习效率自然随之提升,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都会得到明显改善。合理搭配的游戏化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对数学学科的良好认知,这对学生的长期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明显增强,学习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是能够举一反三,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学习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借助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十分旺盛,对新鲜事物的总是充满兴趣,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理,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要仔细揣摩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游戏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发自内心的好奇心来驱使自身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作用,以及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作用。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和设计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的第五单元“面积”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在教授给学生面积的相关单位时,如果只是向学生简单讲解单位间的转化,学生还是很难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具体差异,无法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就无法充分地掌握這一知识点,也不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面积转化游戏。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小组,三个小组的成员分别代表了大、中、小三种不同的事物,这三组成员分别以cm2、dm2、m2作为自己的单位,可以按照自己的分组选择符合自己组别的物品,然后对其面积进行估算。然后教师逐次从三个小组中抽取一人,如抽取的其中一组学生按照大、中、小的次序,分别选择了黑板、书桌和黑板擦三个物品,然后让三个学生依次说出自己估计的面积大小,除去单位,估计的数字最准确的小组加一分,最终总分高的小组获胜。在学生进行估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指出其中两个学生选择的物品,给三个小组每组一次机会,估算多少小的物品的面积相当于这个大的物品,教师通过计算得出具体的答案,和三个小组给出的答案进行比较,最接近的小组得一分,可以计入最终的总分。通过参加这类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且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形成对相应知识点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充分领略到数学的魅力,并增强了其在现实生活中对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充分的参与进入,为充分吸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利用游戏化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活动时,需要深入挖掘和开发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形式,对不同的游戏元素进行整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化的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增加数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数学思维的培养包括学生对计算的理解能力,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掰着手指头教学生学习加减法确实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较为机械,内容太过单调,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计算时一定要让学生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一定要局限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要以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如在课前准备阶段设计一个“找不同”的小游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集教学素材,找到两张图,一张图经过设计,让学生来找到两个图中的不同,通过这样一个三五分钟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信息分析比较能力,对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进行强化训练。
(三)通过游戏化教学活动联系不同能力培养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小学数学更加重视“综合与实践”类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这一类教学活动中引入游戏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时,首先设计专门的导入问题,然后再进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对问题展开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假设和验证,最后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来得出结论。游戏化教学模式可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游戏化的形式提出问题:“在面对一件事情时,应该如何判断它的可能性?人们日常生活中说的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在课堂上可以以两个骰子为例,教师摇动骰子,让学生猜测两个骰子朝上面的点数的和可能是多少、有哪些一定不会出现的数字,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掷骰子,将所有的结果列在一张表格里,当全班同学都掷完后,观察表格中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分布状况,提问学生“这说明了什么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统计分析数学方法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最后,将可能性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每个学生在一张卡片上写下一件生活中的事情,教师将他们打乱,再分配给学生,随后在空地上画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大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卡片进到自己的圈。在学生都归位后,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圈里有没有“迷路的”小伙伴,让学生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 家长,2021(35):14-15.
[2]王小珍.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题游戏化教学价值分析[J]. 考试周刊,2021(86):64-66.
[3]张娟.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建构分析[J]. 家长,2021(30):22-23.
[4]田小莉.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题游戏化教学价值分析[J]. 考试周刊,2021(19):49-50.
[5]蒋春亚.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践[J]. 新课程,2020(05):70-71.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