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经验分享
2023-08-27钟玲
钟玲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是学术著作《乡土中国》。通过阅读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乡土社会,理解书中的重要概念,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培养和提升思维品质。下面,笔者就谈谈这本书的价值及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本书。
一、价值分析
(一)能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框架。
阅读是一个动态思考的过程。通过阅读这一行为,学生能触及文字背后的意义。《乡土中国》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认知框架,对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来发散思维,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发展等角度去解读学术著作。
如今,乡土中国的社会已经成为历史,当下孩子正在经历新的历史变革。如何以当下的目光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历史性题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思辨的、发展的、审视的、创新的眼光去解读这样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让他们自觉地运用各种知识来深度参与阅读,准确地解读中国社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与格局,掌握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探究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根源。
与文本“对话”是建构认知框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比如,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一节的结尾提到:“……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其中对“文盲”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社会学的角度,用社会学的方法把各种社会现象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考虑到“乡村文盲”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他们可以通过了解过去和当下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理解什么是“社会语言”、造成“文盲”的原因、“乡土社会”与文化的关系,借与文本对话联想到当下的诸多问题,如不会使用电子产品的“文盲”是怎样产生的,梳理“文盲”产生的相同原因,通过理性客观地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人民群众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能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乡土中国》是解读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其中收录的十四篇文章看似零散,实际上有一个完整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引言,从总体上对乡土中国的社会特征作了一个概括;第二部分谈的是社会结构,再现了乡土中国社会的稳定性特征;第三部分谈的是社会变迁,分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动力。高中生阅读学术著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建构自己对社会、中国、世界等的认知框架,了解社会运转的方式,对社会有最优化的见解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思考问题,结合生活中的现象理解书中的观点,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针对《乡土中国》所呈现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访谈、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去直观地感受其中的文化变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作者在“重刊序言”中写道:“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种“特具的体系”便在告诉学生,在阅读《乡土中国》时不仅要从整体上、宏观上去了解作者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即举例论证;而且还应该看出作者是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的,即比較论证。学生可以学习作者所用的论证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用审美的眼光解读《乡土中国》,感受作品的文化之美。
(三)能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提到:“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从中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呈现的是“认知中国”的一种方法论,是通过经济社会反映出的具体现象和实际问题,提炼出具体观点的过程。
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是需要用学术著作中的理论去解读社会现象的。例如,今天的乡村大舞台、城市对乡村生活的改变,都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最终也将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二、经验分享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书中的概念。
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免不了要阅读一些学术著作。新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要求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除了要理解书中的重要概念,准确解读著作中的内容,还要学会针对不同的书籍,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解读整本书。《乡土中国》从多个“点”剖析传统的中国社会,并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将这些点连成一个“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总体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让他们反复阅读,感受其中的文化之美。
费孝通先生在《家族》一章中提到:“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一个绵延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妻成了配轴。”这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族群性质。
在数千年的文化中,家族的延续保证了整个社会在向前推动。其中呈现的文化的发展、风俗的变化、乡土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历史的演变,都是在家族的基础上转变的。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活动也深受家族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看重“家”这一概念,有着浓厚的“寻根”情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观念。比如,春节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除夕夜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来说,是团圆、祈盼的节日,更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人们以家族为单位聚集在一起,是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与认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意识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中国》所呈现的社会、生活的格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情结。这种节日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功能,展现出亲缘地缘的属性,极具观赏性、审美性。身处这样的环境,人们会不自觉地生发出对亲人、家族、乡亲、邻里的关心与爱护,对中华文化也会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在《差序格局》一节中,作者先分析了“内外有别,公私分明”在社会结构上的功能,之后引出“差序格局”这一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社会的范围为什么是能放能收、能收能缩的,了解中国人面对选择时“公”与“私”的标准,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了解社会道德在各种关系中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引导他们与作者“对话”,让他们比较中外“家庭”概念的不同之处,或者用图画来展示差序格局的内容,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
示例:
1.《乡土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作者为什么用“乡土”这个概念,而不用我们所熟悉的“农村”“乡村”呢?
2.“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一概念的?
3.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认为西洋家庭和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有什么差异呢?
4.费孝通先生认为“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你是怎么看的呢?请举例说明。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是每一个小“己”,最终成就了大的家与国。
(三)建立评价体系,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书中的概念和文本的内涵后,我们还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手段,对教学过程和学生阅读的过程进行记录、测量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在学生读完《乡土中国》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学情从多个维度去检测学生阅读的效果,建立丰富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总之,《乡土中国》是一部值得学生阅读的著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阅读这本书。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