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控
2023-08-27桂丽花
桂丽花
(作者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意义
(一)有利于防止数据信息泄露,保障信息安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依赖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展业务和财务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信息泄露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保护客户信息都非常重要。一旦发生客户信息泄露事件,不仅会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还可能引发法律问题,使企业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防控能够最大限度防止数据信息泄露,保障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帮助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环境的变化速度极快,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和行业规则等都在快速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新的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同时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可以让企业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这些新的支付方式,从而有利于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三)有利于规避决策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今,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在线渠道获取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如消费者行为模式、市场趋势,这对于财务决策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企业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如此才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这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技术和资金。但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相关数据,可能会无法获取重要的商业信息,导致决策失误[1]。“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防控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避免决策失误,还可以帮助企业防范数据安全和隐私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支付风险增加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支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网络钓鱼、虚假交易、欺诈、信息泄露等问题,增加电子支付的风险。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合法机构或人员获取用户敏感信息的方式,攻击者通常会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或信息引导用户访问虚假网站,并要求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转账等操作,以此实施欺诈。企业在进行电子支付时,若不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识别虚假信息,就容易被网络钓鱼攻击所害。虚假交易是指攻击者利用虚假身份、虚假商品或虚假资金等手段,骗取企业的财产。常见的虚假交易手段包括利用虚假网站或应用程序实施诈骗,或通过虚假购买或销售等手段进行欺诈。欺诈是指利用虚假信息或不当手段获取企业的财产。企业在进行电子支付时,若没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和交易审核机制,攻击者可能伪造企业的授权文件或冒充企业负责人,以此进行欺诈。信息泄露是指企业的敏感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和使用。互联网企业进行电子支付时,会涉及一定量的财务信息和个人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出去,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2]。
(二)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是过多依赖融资和贷款。部分企业为追求快速发展,依赖融资和贷款的方式来获取更多资金。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融资渠道受限,可能会导致企业债务违约或无法偿还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二是资金流入流出不规范。有些企业在业务开展初期,管理人员较少,缺乏资金流入流出的规范管理,无法控制资金的使用和流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三是资金监管不严。由于管理层的疏忽或内部控制不严,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盲点,容易导致资金流失和被滥用。
(三)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和技能不足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若不重视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就容易使员工对数据安全防控风险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以致在处理企业财务数据时可能存在疏忽或不当行为,也可能出现随意泄露、修改或删除数据的情况,从而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另外,部分员工的信息化水平较低,若企业不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其提升技能,其可能难以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处理财务数据,从而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威胁。
(四)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企业在创业初期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不够严格,容易出现贪污、违规操作等问题。还有部分企业股权结构复杂,控股股东分散,缺乏明确的股权分配制度和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容易出现股东利益冲突等问题。二是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规范,存在虚增收入、低估成本、隐瞒负债等问题,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三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若投资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管不力,容易出现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利益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加剧企业财务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支付安全措施
1.加强对安全支付技术的应用
支付安全是数字支付领域的重要话题。为保障用户在使用支付平台时的资金安全,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支付安全,其中加强身份验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设立多因素认证、人脸识别等方式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者冒用他人账户进行支付操作;还可以设立安全规则,如对于用户交易行为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可疑交易行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需要加强使用支付信息加密技术,如通过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SSL)、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等方式加密支付交易数据,使黑客无法获取用户敏感信息,以保障支付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再次,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立良好的防火墙系统,检测并拦截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保障用户信息和平台系统的安全。最后,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事件,并定期开展安全审计等重要工作。总之,不断加强支付安全技术手段,在各个方面完善支付安全措施,这样才能提高平台整体的支付安全性,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数字支付服务[3]。
2.建立有效的交易规则
在建立交易规则时,强化支付安全措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仔细选择可靠的支付渠道,以确保复杂的安全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步验证或生物识别技术进一步核验用户的身份。这种方法对于限制欺诈行为非常有效,并且能够保护用户免受未经授权的账户访问和其他安全威胁。其次,为确保支付安全,用户需要使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复杂性的密码,以降低使用常见密码而被攻击的风险。而且,加密技术对于确保信用卡信息、账户信息或任何敏感数据的安全非常重要。再次,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检测信用卡欺诈等异常活动。主要监控所有交易并记录不寻常的事项,将收到的报告与其他数据相结合,以帮助确定有可疑活动存在的可能性。最后,在建立交易规则时,强化支付安全对确保用户和公司账户资金安全至关重要。可以实施多种身份验证和加密技术,为用户提供信任的付款渠道,并监控不寻常活动,减少欺诈行为发生。
3.加强人员培训
为强化支付安全,加强人员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企业必须组织员工参与识别欺诈行为的培训,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识别和避免任何可能的风险。同时,通过培训确保员工明确知晓如何处理和响应欺诈的情况,并且能够严格执行相关指南和标准,及时报告误操作或可疑交易,迅速采取协调行动。其次,公司需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专业机构开展的其他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4]。
(二)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授权范围,制定详细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式来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对每一笔支出的审批和报销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限制各部门的预算,确保每一笔支出都符合公司财务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利用财务应用软件实时监控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数据风险防控
1.进行数据分类和备份
企业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按照机密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等因素将数据分为不同级别,对不同级别的数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备份策略。对于机密性、重要性突出的财务数据,可以采用加密存储、访问权限控制等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对于紧急程度高的财务数据,可以采用实时备份等策略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企业还可以将数据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对于高级别数据,采用多重身份验证、加密存储、数据访问安全审计等手段进行保护;对于中级别数据,采用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备份等措施;对于低级别数据,采用定期备份、数据清理等策略。
2.加强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加强数据访问权限是数据风险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敏感信息。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包括数据的读、写、修改、删除等操作,根据不同的职能岗位、业务需要及风险等级设定不同的权限,通过对员工的权限进行细分,不同职能岗位的员工只能查看与其职责相关的数据。对于敏感数据,必须经过授权才能访问,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隐藏等处理。
3.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企业可以在其网络边界上设置安全防火墙,以便监控网络流量,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从而保护企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同时,企业可以在其计算机系统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扫描,以避免病毒、恶意软件等恶意程序攻击企业的网络系统和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在遭受攻击或泄露时可以及时恢复[5]。
(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制定明确的会计核算准则
企业在制定明确的会计核算准则时应充分考虑其业务特点和经营环境,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例如,对一些电商企业来说,其交易数据多且复杂,企业应根据交易类型、付款方式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准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应当规范会计核算流程和操作标准,定期对财务数据进行检查和完善,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财务数据被窜改或损毁,并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2.强化内部控制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需要从内部控制角度着手,加强内部管理,避免财务风险发生。强化内部控制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行为,防范内部舞弊、盗窃等风险。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健全审批流程和授权制度,严格控制资金流动。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审批流程,每个环节、每笔支出都要经过严格审批和授权才能实施,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资金调拨和支付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审核,确保资金流向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活动,确保财务记录真实、完整和准确。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问题,避免财务风险发生。再次,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为避免信息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措施,切实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此外,还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和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建立公开的财务制度和规章
企业应定期公布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也可以选择自愿公布其他财务信息,如关键业绩指标、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让内外部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同时为潜在投资者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决策依据。除了对外公开信息,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信息披露,让内部人员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提高企业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强内部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