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2023-08-27许万军
许万军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言文篇章,涉及史传散文、山水游记等多种体裁和题材,它们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从文言文的选文和编排上看,它们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近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题的占比十分可观,足以证明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特点的基础上,关联近年来高考语文的真题,组织文言文阅读训练活动,在专项化训练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解题技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题型,探索出针对性的解题技巧,进而提升解题的速度和精准度,整体提高文言文阅读题的成绩。
一、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主要考查内容
笔者对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的主要考查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具体体现在形式、来源、题型三个方面。
从试题的形式上看,文言文阅读题中大多以单篇文本为主,兼顾不同语段之间的比较、文言文语段与古诗词之间的比较等形式。
从试题的来源上看,出题者秉承着内外兼容的原则,选取了课内的文言文篇章或语段,并链接了与之相关的课外文言文篇章。
从试题的题型来看,根据近几年的考查趋势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基本题型,包含字词解释、文言常识、文言断句、文言翻译、概括分析等。
二、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包含字词解释、文言断句、文言翻译、概括分析等多种题型,每一种题型所对应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有所不同。在解题之前,学生应精准地判断题型,当明确题型后,方可运用恰当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这样才能提升解题的效率。
1.常识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常识类题型是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它重点考查学生文化常识的积累,对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面有着较高要求。以2020 年全国卷Ⅰ中第11 题的B 选项为例,试卷中提到“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这一选项考查了学生文化常识的储备量和识记能力,不需要学生进行过多的解读,即可判断为错误的选项。
结合历年高考文言文真题,在常识类题型的解题训练中,学生应注重日常积累及考前冲刺。一方面,在课内阅读积累。在日常的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可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增加自身的文化常识储备。如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阅读中,当完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恒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三篇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后,学生可重点关注“学习提示”,了解《论语》《孟子》《庄子》三部国学经典的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等。比如“《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等。这些文化常识都有可能被引入到文言文阅读题中;另一方面,要在课外阅读中全面拓展。虽然教材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常识,但是从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趋势来看,学生要注重课外的积累与拓展。比如,在日常学习和高考复习阶段,可以按照“称谓”“风俗”“科举”“典籍”等不同的关键词,搜集和识记相关的文言常识。
在广泛积累和精准记忆的前提下,要想提高常识类题型的解题准确度和实效性,自然也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一般情况下,学生要尝试分析出题者的意图,重点解读“为什么”的问题,不必在一些疑难知识点或者陌生的文化现象上纠缠。此外,要善于发掘题目中的“陷阱”。如在2020 年全国卷Ⅲ第11 题的A 选项中提到“太守是……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军事、科举”这两项事务不是太守的职责,但是在这个选项中,出题者无中生有将其列入其中,学生若读题不清,便会掉入这个“陷阱”中。针对此类现象,在解题时,学生要学会辨析和寻找题目中的“陷阱”,要善于发现“并列不当”“随意添加”等现象,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2.翻译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直以来,翻译类题型都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常情况下,出题者会在原文中选取两个句子,要求学生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疏通句子的含义。那么出题者一般会怎样选择要翻译的句子呢?从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中可以看出,出题者通常会将有特殊文言现象的句子作为翻译类题型的素材。
在明确出题者的意图后,学生即可探索翻译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前提是理解句子,只有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才能进行合理准确的翻译。而要想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要善于提取句子中的关键字词,从句子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三个要点入手,抓住翻译题型的得分点。首先,要聚焦实词。实词主要包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个主要类别,在翻译文言句子中的实词时,学生要重点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特殊的语言现象,正确解读和推理出词语的含义,并在译句中准确表达出来。其次,要聚焦虚词。虚词主要包含介词、副词和连词三个类别。在翻译虚词时,要着重观察虚词是否有实义,如有实词意义的“之”“其”等,应结合上下文的实词,正确翻译它们的含义。而对一些无意义的感叹词等,则不必在译句中体现出来。最后,要聚焦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是文言翻译题型的重点考查内容,出题人往往会将文本中的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作为出题的素材。在翻译此类句子时,学生要充分调动文言知识储备,深度解读特殊句式在文中表达的含义。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并不意味着能取得好的成绩。学生还要明确解答翻译题的总体要求,即“信达雅”。在翻译文言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匹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异同点,以直译为主、配合意译,并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代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精准地表达出原文内容。同时,学生要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进行翻译。比如,针对现代汉语中仍旧使用的字词,学生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它的原形,不需要额外翻译或者添加其他的语言元素;针对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职位名称等,也不需要做翻译。对于文言中的一些历史典故或者修辞方式,学生要学会变通,将其作恰当的意义转换后,再进行翻译和转述。
除以上解答技巧和要点之外,学生要规范作答和书写,保证字迹工整、书写准确,从而增强卷面的整洁性,如此才能提升翻译类题型的成绩。
3.断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断句类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文意理解能力,要想正确地解答此类题目,学生务必要掌握文本的大意,方可根据句子的含义和整篇文本的内容,找准句子的断句点。以2022 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0 题为例,出题者以“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为素材,在四个选项中展示了不同的断句方法,要求学生选出正确的选项。这一题看似是选择题,实则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时,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意,学生应关联上下文,尝试解读语句的真实含义。从前文的“王曰:‘为之奈何?’”中可以看出,这句话记录了周公与武王之间的对话,所以应在“武王曰”前面断句,由此排除CD 两个选项。而从句式的结构层面来看,整个句子中包含“……者,……也”这一判断结构,且“贵士君子”为一个典型的动宾短语,它在整个句子中作“者”的定语,所以其中间不能分割,如此便可排除A,最后选择B。
除了理解文意之外,学生要在日常阅读和解读中,尝试概括和总结一些断句的技巧。当遇到同类型或者相似的题目时,即可举一反三地运用相关技巧,这样有助于提高此类题目的解题正确性。具体而言,解答断句类题型时,可以掌握四个基本的技巧。其一,把握名词、代词的语法功能。一般情况下,名词和代词会以主语或者宾语的功能出现,所以它们的前方或者后方,通常都要断开。其二,把握动词的语法功能。主谓结构的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主要句式之一。所以,在断句时,当学生抓住动词后,再关联动词前后的词语,即可明确句子的主干部分,这样便能准确断句。其三,把握虚词的语法功能。文言文句子中的虚词往往不表达实际意义,它们在句子中通常会担当强化语气、表达感情的职责。而且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固定。根据虚词的这一特征,学生即可准确断句,如“夫”在句首中,往往充当发语词,在断句时,学生要在其前方断开,比如“且/夫”。最后,把握句式的特征。固定句式一般有其固定的搭配,如“何……之有”通常为宾语前置句,“……者……也”通常为判断句。在断句时,学生要根据这种固定句式的标准格式,寻找句子的断句点。
从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可以看出,断句类题型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也降低了学生的解答难度。在解答断句类题型时,在把握基础技巧的同时,学生要学会使用排除法,明确不同选项之间的差异点。当确定了某一处正确的断句后,可适当地排除相关选项,直至得出正确的选项。
4.概括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相对前三种题型而言,概括分析类的题型,其开放性和个性化更强。从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内容上看,概括分析类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人格品质和精神境界的理解与分析。
在此类题型的解答中,学生要遵循“三步走”的原则。第一步,精读选项。针对题目中的选项,学生要逐一进行精读,并圈画和标记出每一个选项中的主要信息。第二步,精准定位。在圈画和标记信息后,学生要回到原文之中,快速找到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具体表述方式。第三步,精细比对。在寻找到原文的内容后,学生可精细比对原文和选项中的内容,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在这三步中,最关键的是第三步,为了准确对比选项和原文中的信息,学生既要从时间、地点、官职等角度进行对比,寻找错位现象,也要对二者的关键词进行对比,找出曲解文意的选项,在此基础上,逐一排除错误的选项。经过反复训练后,学生即可掌握概括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在明确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主要考查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从常识类、翻译类、断句类及概括分析类等不同的题型出发,指导学生探索解题技巧、明确解题要点,并在反复的训练中,提升解题的质量。当学生能够正确且快速地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时,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也会随之提升。与此同时,在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指导中,教师要关联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借用真题展开高效的解题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