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精准运动处方构成要素研究及处方标准格式设计
2023-08-26莫轶蒋月玲邹志兵汤春雪陈莹
莫轶 蒋月玲 邹志兵 汤春雪 陈莹
(1.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31;2.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南宁 530012;3.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8;4.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院 北京 100029;5.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康复科 广西南宁 530001)
随着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医融合成为新时代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要求[1-2]。走过体医配合、体医结合、体医融合及体卫融合的发展历程,体医融合至今仍无统一定义。业内专家及社会各界一般性共识认为体医融合的核心是运动促健康[3]。
体医融合服务覆盖全民健身、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养生等健康全领域,实质是普惠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全生命周期[1]。
历史上,“体”和“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二者之间存在行业壁垒。体医融合理念就是要打破行业壁垒,融合发展,健康促进作用共通。
运动处方是最基本的体医融合工具。个体化、系统性、安全性是科学运动处方的基本特征[3]。
迄今我国尚无统一的体医融合运动处方制定标准及规范,各健康领域使用运动处方存在制定依据混乱,缺乏必要的运动前评估、运动目标不合理、运动处方内容不精准等问题,不符合健康管理[1]、主动健康[2]、精准医学[4]等现代医学要求,运动疗效不显著,运动安全性无保障,处方依从性差,运动疗法难普及,体医融合实践发展缓慢。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团队先后进行2 型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研究[5]、社区全民健身指导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研究[6-8]。其中,研究成果《体医融合运动处方》进一步实现精准体医融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推荐《运动处方标准格式》[9](以下简称“传统运动处方”)作为母版,依据运动生理、运动营养、运动心理、运动训练等运动人体科学理论,选定必要运动处方构成要素,形成《体医融合运动处方标准格式》(以下简称“融合运动处方”)。
2 处方设计
2.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标准格式》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标准格式》[9]分为基本信息、运动前筛查结果、存在问题、主诉需求、运动处方、注意事项、回访时间、签名等部分。处方格式及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标准格式
图2 体医融合运动处方标准格式
2.2 《体医融合运动处方标准格式》
《体医融合运动处方标准格式》主要分为基本信息、运动前评估、运动目标、运动处方、注意事项、回访时间、签名等部分。处方格式及具体内容见表2。
3 讨论
当今社会处于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量化”“精细”等诊治手段符合精准医学的要求[4]。精准医学显示了资源节约、疗效显著、个体就医体验良好等医疗行为优势。该研究对传统运动处方进行相应改良,以适应精准医学的要求。具体改变及改变理由如下。
3.1 完善基本信息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影响运动习惯及运动项目选择以及运动处方研究中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
3.2 完善运动前评估
运动前筛查在融合运动处方中为“运动前评估”。其中,新增“基本生命征说明”,新增“体质评估”,运动前了解个人体质,可选用国民体质监测项目及相应标准,新增“医学诊断”,采用医院诊断或具医学资质的机构体检报告;新增“心理评估”,该项可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教师、精神科医师或全科医师完成。心理状态可作为病因,能够显著影响运动动机、运动行为及运动依从性[10];新增“营养评估”,可由临床医师、全科医师、运动营养师、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营养教育专业教师等完成。营养状况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可帮助判断能完成运动量,并可为后续制订运动营养方案提供个体化信息[11];新增“日常体力劳动等级”,采用运动营养学概念[11],分“极轻体力、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极重体力”5个等级,可帮助确定运动量,推算运动营养素需求量;保留传统运动处方中的“运动风险分级”和“运动测试”。
“运动前评估”系全面诊断及系统评估符合全面健康和精准医学的要求;是运动处方安全性的前提保障。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评估或无效评估会增加评估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3.3 删除无关内容
传统运动处方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诉需求”两项,在融合运动处方的正式表格中予以删除。理由是表述不明确,缺乏客观性。
3.4 精细“运动目标”
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划分体现运动处方的进程。例如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总目标是控糖,阶段目标可以是减脂和增肌;亚健康成年人初次运动处方运动总目标是健康,阶段目标是适应规律运动。
如今,随着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临床护理逐渐面临着转化、改革[4]。针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较为明显,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患者围手期对开展高效、合理、科学的护理模式十分必要。目标性护理指的是在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目标,围绕目标而展开护理措施[5]。在实施目标性护理时,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3.5 精细“运动处方”内容
与传统运动处方一致,融合运动处方依旧遵循FITT-VP原则[3]。在此原则下,融合运动处方将运动方式划分为“心肺耐力运动、肌肉适能运动、柔韧适能运动、体育游戏、其他运动”5种运动类型。
首先,根据运动生理理论[12],心肺耐力运动促进心肺功能;肌肉适能运动改善代谢及免疫机能;柔韧适能运动通过“生物反馈”机制,启动“运动系统-自主神经”自主调节,维持基本生命征稳态。上述三种运动类型是维持人体基本健康,融合运动处方的基础运动类型。
其次,“体育游戏”[13]指既有强身健体作用,又有鲜明趣味性的运动。强调个体在运动过程中身心合一,“沉浸于运动”“享受运动”“专注于运动”,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专注力和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并实现认知重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改善,尤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异常心理具有独特的运动疗效,是调节人体神经精神系统最为显著的运动类型,推荐为融合运动处方的必要运动项目。
最后,“其他运动”供给有特殊运动爱好者、特殊人群、完成基础运动有困难者,或特殊运动项目时使用。主要用途不在上述四大运动类型中的运动可在“其他运动”中说明,常见的其他运动有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冥想、非结构式运动、戏剧、自由舞动、即兴说唱等表达性艺术活动[13]。
“其他运动”可兼顾个人喜好。例如,少数人喜欢翼装飞行、漂流等运动项目。
特殊人群包括且不限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障碍、肢体残疾、脑瘫、阿尔茨海默病、孕妇、精神疾患、各类意识障碍、植物人等群体。
其他运动为运动疗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适应不同健康状况多样复杂的运动需求,保证运动疗法最终可实现全人群及个体全生命周期覆盖。
3.6 其他
融合运动处方保留传统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说明运动伤病风险状况、发生率及防范。有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高危运动项目”的游泳、高山滑雪、超长距离跑、翼装飞行时,应在此项中说明。“签名”表示运动处方师对该处方负医师职责。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融合运动处方能快速决策精准运动处方内容,同时利于形成精准运动营养方案,实施精准运动指导,较好地实现了体医融合运动处方的个体化性、系统性、安全性及科学性要求,值得进一步推广。
当然,该研究并非最终完整的运动处方模型,与严格意义的精准医学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例如未来是否要纳入基因诊断?可能还存在其他运动要素未纳入等。同时,对已纳入运动处方构成要素也存在争议,例如有学者不建议在“运动前筛查”中进行“运动测试”,理由是“运动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可能会影响个体运动体验,降低运动动机,从而影响甚至中断运动健身行为。上述疑问、未知情况、争议以及该研究不足和不完善之处,还有待今后的深入研究加以完善、修正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