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队院校技术岗位文职人员行为特点及管理策略研究
2023-08-26马丽颖王珍
马丽颖 王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持续推进,技术岗位文职人员在军队院校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军队院校技术岗位文职人员行为特点以及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影响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因素,最后针对相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军队院校;技术岗位;文职人员;行为特点;管理策略
随着强军事业持续推进,技术岗位文职人员已逐渐成为承担军队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1 ]。然而,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文职人员步入工作岗位后,在保密工作、教学理念、思想政治、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任职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现役教员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文职人员队伍的逐步壮大,如何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文职人员身份认同、职业生涯规划和任职能力培养处理好,是当前军队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军队院校技术岗位文职人员的行为特点,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新时代军队院校技术岗位文职人员行为特点现状分析
(一)文职人员组成特点以及岗位任职情况
軍队院校文职人员的组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工作经验丰富的文职人员。这些文职人员已经在院校工作了很长时间,对院校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同时,对文职人员的定期考核和长时间的学习工作都能够不断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任职能力,因此能够胜任当前任职岗位。第二,现役干部转改的文职人员。这些文职人员只是从现役军人的角色转为了文职人员,岗位和职责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对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晋升的相关制度比较熟悉。无论从事教学还是科研工作都能驾轻就熟,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第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新进文职人员。新入职的文职人员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是未来文职人员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然而,由于这些新进文职人员基本都来自地方高校,对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知较为欠缺,心态上不够沉稳,对职业前景认识还不够清醒,个人理想与工作现实之间有一定差距,任职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2 ]。因此,有必要对新进文职人员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及时引导其在工作上走向正轨。以下将主要针对新进文职人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文职人员保密工作管理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军事科技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信息资源俨然成为了未来战争制胜的关键,这些都促使保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3]。文职人员是军队的一股新生力量,绝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保密意识淡薄,是极易引发失泄密事故的保密弱区。军事院校涉密范围广,涉及人员复杂,对保密工作管理要求极高,这就要求文职人员具有较高的保密自觉性和坚定性,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要非常谨慎。
(三)文职人员主要心理状况分析
面向社会招聘的新进文职人员在融入军队环境、适应岗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困扰[4],其共性心理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岗位任务引起的恐慌心理。文职人员的学历普遍较高,对学科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急于展示自己,期待实现自我价值,但由于缺乏军队实践以及军事思维,在工作过程这些短板会被逐渐放大,从而增大了他们工作的压力和恐慌感。第二,薪资待遇导致的失衡心理。虽然文职人员的薪资待遇保障与同级别的现役军官几乎相同,但是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还有很大区别,难免会让他们感到同工不同酬,而且文职人员大部分为聘用制,工作稳定性远不如现役干部。另外,文职人员工作几年后,可能薪资待遇会低于自己地方工作的同学,对比之下会让文职人员产生消极情绪和失衡心理。第三,不被认可衍生的自卑心理。军队招聘的文职人员是经过层层选拔后被录用的,都是各地方高校中的佼佼者。然而,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文职人员经历的挫折较少,自尊心较强,承受能力较弱,面对工作过程中的挫折常常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很难胜任岗位,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单位则不敢交任务压担子,只是让他们从事一些跑腿的杂事,这样也会让他们感到不受单位的重视,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四)文职人员思想政治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目前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绝大多数担任教员工作,已逐渐成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必须要认识到面向社会招聘的新进文职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地方高校,相对于现役军人以及工作多年的文职人员来说,其思想政治基础相对薄弱[5]。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新进文职人员思想政治建设,牢牢把住思想政治关卡,确保文职人员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五)文职人员任职能力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军校学员和教员明确了前进方向。目前文职人员在院校教学训练中担任重要岗位,而教员的第一战场就是课堂,其课堂教学的实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军校学员在实际战场上的作战表现[6]。同时,文职人员能力素质强弱也直接关系到军队院校办学质量和未来发展。文职人员任职能力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师德风范是文职人员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而且风气良好、书香浓郁、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能够对文职教员产生长久而深层次的激励,从而提升文职人员的战斗力。第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文职教员的核心能力。一名合格的军校教员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员还要准确把握当前专业的国际前沿动态,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和探索性。因此,加强文职人员继续学习和教育实践锻炼尤为重要。第三,职业态度。文职人员要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爱岗敬业,对待自己的工作要认真严谨,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在工作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思想端正、积极进取,把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放在首位。
二、影响军队院校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因素
(一)军魂意志不够坚强
目前军队院校的新进文职人员由于缺乏正规的军事化训练以及基层部队的历练,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较弱,政治素养、军事纪律以及作风养成方面成为军事素质的主要短板。军魂意志不够坚强将直接关系到文职人员为国防事业贡献的力量,这也正是影响文职人员保密工作、心理抗压能力以及职业态度的重要因素。
(二)文职人员的身份认同困境
文职人员属于军队的新生群体,虽然与现役军人同岗同责,但在档案、社保、薪资待遇方面与现役军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7 ]。另外,虽然文职人员属于军队人员,但仍是聘用制,难免会担心合同到期不被聘用。就认同而言,文职人员身份认同除了获得制度上应有的“权利”,还涉及社会面上的心理认同。随着军队内部文职人员规模的增大,其军内“身份”也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这种社会认同的转变可以认为是一种“迟发展效益”,即社会对某一新生事物的接受要滞后于该事物的发展进程。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文职人员属于军队的“合同工”,社会地位和稳定性偏低。究其原因,这种低认同感主要是源于实在的切身利益和生活经历。因此,必须要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构建文职人员身份认同。
(三)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完善,长远规划不足
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新进文职人员充分了解未来的发展前景,尽早地适应新的环境,明确奋斗目标,最大程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自我价值[8]。另外,完善的职业规划还能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双赢”目标,即通过职业规划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院校的发展相结合。院校发挥主体作用,为文职人员提供发展平台、机会和空间,激发其工作热情,为院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然而,文职人员在工作中以及面向未来发展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前已述及,这导致很多文职人员都对职业前景感到忧虑,缺乏长远的规划,这种情况甚至会促使其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军队文职人员职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目前文职人员发展迅速,但相对于现役军人来说仍然属于小众,在军队中占比较小,因此部分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为文职人员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和机会,导致文职人员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第二,个人思想认识滞后。个别文职人员将军队院校看成公司,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存在“打工人”的心态,总希望院校能够将工作、生活全都安排好,没有主动地为自己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
(四)有效培养欠缺,岗位任职能力不足
文职人员尽管都是各个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但对军队院校学生的层次和水平不够了解,对于任职岗位不够熟悉,在刚步入工作岗位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相比于现役军人,文职人员执行任务、合作交流的机会偏少,欠缺有效的培养,能力提高有限。根据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军队要注重实战化,而文职人员大多出身非军事相关的普通学科专业,对实战化教学概念认识不深,导致其专业能力的实战化转型意识不强。并且实战化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员的能力,文职人员缺乏部队经历,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三、新时代军队院校技术岗位文职人员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
文职人员刚刚进入军队院校工作后,“军”心未稳,心态仍然处于高校期间的散漫状态,对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意识不强,因此必须要定期进行关于信息保密的教育工作。首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并且要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加强文职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保密责任感,以正确的政治思想来指导实际工作。其次,开展“窃密与反窃密”主题教育,邀请专家对典型警示案例进行讲解,开阔思维视野,让文职人员深刻了解到窃密的手段、途径以及应对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展专题讨论会,搜集关于保密和窃密的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学习,共同提高保密能力。
(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构建文职人员身份认同
目前文职人员队伍在军队中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改革强军战略不断推进,未来文职人员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尽快构建文职人员身份认同。而文职人员身份认同的构建最终需要追溯到政策层面,单纯提高工资并不能彻底解决当前的问题,需要从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尽快实现现役军人与文职人员在军内和社会面上的身份平等。另外,为了转变社会大众对文职人员的错误观念,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对文职人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政策宣传,解除对文职人员的偏见和歧视,从而为文职人员构建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现役军人要积极领会国家政策的思想,搞好内部协同,要将文职人员视为战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团结互助,共同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理清发展目标,提高职业规划水平
军队院校的相关责任领导要重视文职人员,创新管理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文职人员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对文职人员的培养方案要与军队院校的自身发展相结合,实现“双赢”的目标。同时,文职人员要善于自我剖析,对自己的岗位兴趣、教学技能、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培养方案以及院校特点主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即在院校的培养方案基础上为自己制订相应的工作学习计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开展必要的行动。另外,文职人员也要定期向组织进行阶段性汇报,如学习计划、工作情况、思想变化、任职意向等,以便组织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同时也有助于文职人员合理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和制订下一步具体工作学习计划。
(四)传承良好师德师风,加强岗位实战练兵
师德师风是文职教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职业素养的复合体现,也是其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文职人员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职业行为,端正学术作风,为学员树立榜样,时刻保持一颗热爱祖国、拼搏奋斗、虚心向学的心。另外,要结合院校历史沿革和所属部队的发展历程,建立独具特色的军事校园文化,并以此来引领文职人员的价值取向。而且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用特色的校园文化精髓对文职人员进行感染和熏陶,传承良好的师德师风,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文职人员任职能力的核心是实战化教学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以学员为中心,明确实战化导向,提高“教战、研战”的能力。军队院校应定期邀请军内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交流,为文职人员指明实战化教育训练的具体方向和实施路径,营造实战化教育训练氛围,让文职人员做到“知战、晓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岗位实战练兵,可以安排文职人员到部队交流,深入一线执行任务,在基层部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实战内涵,了解学员的真正需求,锤炼文职人员的“军心”,并将其作为考核晋升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实战化教育背景下,文职人员还要研究全球军事知识和时事政治,着眼当前军队发展需求,扩展本学科的专业广度和深度,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战、研战”的能力,实现岗位实战练兵。
四、结语
随着技术岗位文职人员队伍的持续发展壮大,相应的共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解决好文职人员的共性问题有利于文职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系列举措的实施也能够提高社會对文职岗位的认可度,促进广大优秀青年投身国防事业,并激发文职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参考文献
[1] 郭建军, 胡晓明.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要求 着力提升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水平[J].政工学刊, 2022(2): 43-44.
[2] 袁纽. 军队改革期间文职人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9.
[3] 孙宏伟. 加强军队招聘文职人员保密管理的思考[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9, 21(10): 65-67.
[4] 马斐, 任静静. 军队社招文职人员心理状况分析及应对[J].政工学刊, 2022(6): 78-79.
[5] 鲁建辉.立起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的政治标准[J].政工学刊, 2022(1): 84.
[6] 王延德, 童亮.军队士官院校非现役文职人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1): 72-73.
[7] 蒋长萌.军队文职人员身份定位问题探析[J].政工导刊, 2017(2): 33-34.
[8] 王培志.军队文职人员职业发展问题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 27(6): 92-95.
(作者简介:马丽颖、王珍,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