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3-08-26刘吉波钱杉本刘雨菡冉璐彭达绪黄修冬冉酉琼马立锋

中国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茶园经济效益

刘吉波 钱杉本 刘雨菡 冉璐 彭达绪 黄修冬 冉酉琼 马立锋

摘要:为探索茶园科学施肥技术,2022年在酉阳自治县茶园开展了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在化肥减施78.6%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芽叶密度,春茶产量增加16.5%;提高了新梢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了酚氨比,特别是对中期春茶的增产提质作用明显;节本增收2.37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有机肥+茶树专用复合肥”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茶园;施肥模式;春茶产量;品质成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3)08-55-4

Effects of Chemical Fertilization Reduction and Organic Manure on

Yield, Quality Component,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pring Tea

LIU Jibo1, QIAN Shanben1, LIU Yuhan2, RAN Lu1, PENG Daxu1, HUANG Xiudong1, RAN Youqiong1, MA Lifeng3*

1. Youyang Autonomous County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Committee, Youyang 409800, China; 2. Horticulture Colleg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3.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Tea Biology 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Hangzhou 31000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in tea gardens, field comparative trials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odes were carried out in Youyang Autonomous County in 2022. Their effects on yield, quality component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pring te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oot d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spring tea yield was increased by 16.5% under the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mode, compared with the farmers' customary fertilization. The total amount of free amino acids in spring shoots was increased and the phenol-ammonia ratio was decreased,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stage of spring tea. The cost saving and income increase reached 23 700 yuan /hm2,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The model of "organic manure + special compound fertilizer"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words: tea garden, fertilization pattern, spring tea yield, quality component, economic benefit

近年来,酉阳自治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已成为重庆市茶叶生产重点区县,全县茶园面积达到6 600多hm2。茶树是典型的叶用植物,对养分需求较大,需要施用大量的肥料来增产提质[1],不科学、不合理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方式,不仅会增加生产投入,还会出现肥料流失、利用率低,导致环境污染[2-3],以及造成土壤酸化、板结等[4]问题,从而使茶叶产量与品质下降。目前酉阳茶农施肥用量大、偏施化肥、采用撒施以及一年只施一次肥的“一炮轰”现象严重,如何选用合理、科学的施肥模式,有效提升酉阳茶叶产量与品质,提高产投比,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笔者在2022年开展了不同施肥模式田间对比试验,对春茶产量、品质成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为构建茶叶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指导茶农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在酉阳自治县宜居乡建田村选择生长势相对一致的山地茶园(海拔753 m,E108?34′2″,N28?50′54″)开展研究。当地土壤为黄壤土,茶树为10年生名山早品种,双行条栽。

试验设3种施肥模式,分别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优化施肥,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8 m2,3次重复。

农民习惯施肥:11月初人工在茶行中间开5~10 cm深的施肥沟,施入基肥,肥料为茶树专用复合肥(N∶P2O5∶K2O为25∶6∶9,下同),施用后泥土回填覆盖。春茶结束后(5月中旬)施夏茶追肥,肥料为茶树专用复合肥,撒施。

优化施肥:10月中旬人工在茶行中间开沟10~20 cm深的施肥沟,施入基肥,肥料为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0%,有效活菌≥0.2亿/g)和茶树专用复合肥,施用后泥土回填覆盖。在春茶开采前40 d施春茶追肥,肥料为普通尿素(总N含量≥46%),施用时人工在茶行中间开沟5~10 cm深,施用后泥土回填覆盖。春茶结束后(5月中旬)施夏茶追肥,肥料为普通尿素,施用时人工在茶行中间开沟5~10 cm深,施用后泥土回填覆盖。

各处理肥料施用情况见表1。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化肥减施78.6%,有机肥增施135.1 kg/hm2。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按照当地名优绿茶采摘标准(一芽一叶)采摘,对各施肥处理的鲜叶按小区全部称重计产。同时,均匀混合取鲜叶样品,微波杀青后用60 ℃烘箱干燥至恒重,然后用植物粉碎机将样品粉碎过筛待测。一部分用于茶叶N、P、K等元素含量测定,另一部分用于茶叶品质成分测定。

1.3  樣品分析和计算方法

1.3.1 芽叶密度、百芽质量计算

2023年3—4月,每次采摘对新梢发芽密度、百芽质量进行调查。

以100 cm×100 cm方框分别对每个小区随机采样,求其3次重复的平均值为芽叶密度;分别对每个小区随机采摘100个一芽一叶,称重,以3次重复的平均值为百芽质量。

1.3.2  鲜叶产量

对各施肥处理的鲜叶按小区全部称重计产,根据小区产量换算成公顷产量。

1.3.3  茶叶生化成分测定

茶叶经沸水浴浸提后,采用国标法测定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1.3.4  新梢N含量测定方法

称0.050 g茶叶粉末,采用vario MAX CN 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公司)进行分析。

1.3.5  新梢P、K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干灰化法,称取0.100 g 茶叶粉末,在高温炉中灼烧成灰后,加入6 mol/L的盐酸2 mL溶解,定容到25 mL,用iCAP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测定。

1.3.6  新梢N、P、K养分利用效率计算

茶树新梢N、P、K养分利用效率计算参照文献[4]进行。新梢N、P、K养分利用率(%)=(Uf-U0)/Rf×100%;生理利用率(kg/kg)=(Yf-Y0)/(Uf-U0);农学利用率(kg/kg)=(Yf-Y0)/Rf;肥料偏生产力(kg/kg)=Yf/Rf。式中Uf和U0分别为施肥和不施肥对照的茶树新梢养分吸收累积量;Yf和Y0分别为施肥和不施肥对照的茶叶产量;Rf为肥料N、P、K用量。

1.3.7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模式对鲜叶产量的影响

对2023年春季鲜叶产量按采摘早期(3月上中旬)、采摘中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摘后期(4月中下旬)分别统计。结果(图1)表明,施肥能增加茶叶产量,2种施肥模式分别增产2.5%和19.3%。优化施肥模式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6.5%,但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春茶中期。

农民习惯施肥处理虽然百芽质量有提高,但芽叶密度的下降(表2),导致其产量受到影响;而优化施肥模式在百芽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芽叶密度增加明显,这对春茶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春茶中期作用特别明显。

2.2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养分吸收的影响

从春茶新梢N、P、K养分含量来看,施肥能提高春茶新梢N素含量,但对P、K含量无显著影响(表3)。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后春茶新梢N、P、K的吸收累积量有增加,特别是优化施肥模式吸收累积量最高,但并没有产生显著差异。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对N、P、K的吸收量有增加但没有显著差异,养分利用率提高了3.48个百分点,生理利用率提高9.06%,农学利用率提高21倍, 偏生产力提高3.3倍(表4)。

2.3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树新梢品质成分的影响

从春茶新梢品质成分可见,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能增加春茶新梢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酚氨比,有助于提高绿茶品质,尤其在春茶后期提升作用更加显著(表5)。

2.4  不同施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不同施肥模式春茶经济效益(表6),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增加了肥料投入和施肥人工费,农民习惯施肥和优化施肥模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了1.77万元/hm2和1.46万元/hm2,但由于农民习惯施肥增产作用不明显,净收益反而下降了1.63万元/hm2;而优化施肥模式由于增产作用明显,净收益增加了0.74万元/hm2。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施肥成本增加了0.15万元/hm2、加工成本增加了0.47万元/hm2。但由于肥料减施,肥料成本下降了0.46万元/hm2,再加上增产带来的收益,总体经济效益增加了2.37万元/hm2。

3  小结与讨论

优化施肥模式在肥料选择上运用了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纠正了茶农偏施化肥的习惯;用量上减施了过量使用的化肥部分、增施了有机肥,解决了茶农化肥用量大的问题;在施肥次数上采用1次基肥、2次追肥,增加了春茶追肥的使用,改变了茶农只施基肥、不施春茶追肥的习惯;在施肥方式上,基肥开沟深施、追肥开沟浅施,纠正了茶农基肥浅施、追肥撒施的习惯。

茶树是叶用经济作物,N素对茶叶产量、品质形成有很大影响,但过量施用N肥会对土壤、环境产生明显的负效应,同时由于茶农偏爱复合肥,带入了过量的P、K肥,导致茶树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因此合理使用化肥的情况下,配合有机肥使用,对茶叶增产提质作用明显[1]。本研究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在化肥减施78.6%的情况下春茶产量依然增加了16.5%,在百芽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芽叶密度、提高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酚氨比,特别对中期春茶的增产提质作用明显,节本增收2.37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减施化肥可以减少面源污染,提高土壤质量。“有机肥+茶树专用复合肥”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立锋, 汪素琴, 伊晓云, 等.“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用技术模式[J]. 中国茶叶, 2019, 41(12): 36-37.

[2] 耿赛攀, 马立锋, 杨向德, 等.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新梢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21, 43(5): 52-57, 62.

[3] 牛司耘, 倪康, 伊晓云, 等. 茶园生态系统土壤氮素损失途径研究进展[J]. 茶叶学报, 2020, 61(1): 1-5.

[4] 马立锋, 苏孔武, 黎金兰, 等. 控释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5, 35(4): 354-36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21YFD1601103)、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2022LM26)、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10212022008)

作者簡介:刘吉波,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信作者,E-mail:malf@tricaas.com

猜你喜欢

茶园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湄潭茶园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茶园观色
家乡的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