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程(组诗)

2023-08-26沈苇

诗歌月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洞穴书写

沈苇

洞穴十八拍

1

巨石的雷霆静息了

潜龙,洞穴的呼吸

以碎石为骨架

以虚空为肉身

高原巍峨,黛青色群山

开始朗读“天行健……”

2

寂静。滴水的回音

石笋、石花、石瀑、石幕……

空间关闭自己,渐渐石化

而时间,正在空间化

像一个万古幽灵

凝滞,弥散

沉睡,游荡

3

一个密闭空间,只截取

时光蜿蜒、蹉跎的一截

继续超然、痴迷于时空之外

“我的秘密还在生长”

4

枯叶蝶飞出洞穴

以折断的翅膀为标识

一个迷途少女

在洞口种下几朵彼岸花

5

入洞,出洞

一个移动的主体

忽明,忽暗

6

我们带进了冷光、荧光、彩光

似乎已进入一个地下共同体

转眼,已各奔东西

归隐各自的幽暗

7

如果你足够久地拥抱钟乳石

将化为石头的一部分

石头最柔软的地方

将长出乳房:神灵般的母性

8

让洞穴瀑布静静地流

缓缓地流

直到变成秘密的丝帛

和智者的喟叹

9

飞猫在寻找

自己的亲戚:蝙蝠

一群并不盲目的盲鱼:

金线鲃、盲副鳅、匹诺曹鱼……

在穷尽可能的水域

身体透明,如游弋的灯盏

10

天锅。不要揭开洞穴的天灵盖

让地下梯田四季生长

长出比棉絮更轻的岩石

11

深山。猕猴的正午冥想

从脑海的苍茫和空无中

深挖出一个个洞穴

12

天坑与地缝

语义的两种塌陷

——洞穴的修辞转换

多了些亚热带植物的

苍翠、蓬勃、汹涌

13

洞穴中的洞穴

正如塔中之塔

匣子中的匣子

套娃中的套娃

14

“文学内置生态性”

这首诗,要内置一门

西南高原的洞穴学

15

张志和认为大地是脏的

愿意生活在颜真卿赠送的小船上

徐霞客厌倦了地上的行走

独游数十年,反复回到地下

回到洞穴的隐秘和黑暗中

——一个巨子的幽闭症!

江南哥伦布厌倦了腥风的大海

他将获得一次重生——

去发现晶花洞、山王洞、银河洞

以及一把“匕首”上的黑洞之光

16

洞穴与清溪

与上天入地的暗河

与女主人收集的各色镜子

与遥远的丝路洞窟……

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17

柏拉图喂养过洞穴囚徒

以虚为实,指影为马

时至今日,囚徒们仍在繁衍

默不作声的精灵和幽灵

18

洞穴迷恋,重返母腹

再次发现石化之前的自我

唯有洞穴能够治疗我们

多样性的分裂和痛苦

“你闭着眼

从内部照亮自己,

你是不透明的宝石。”

注:诗中分别引用梅尔、布鲁诺·拉图尔、奥克塔维奥·帕斯的句子。

进程

古舟、醉舟、沉舟……

大海,无垠坟场,它的进程——

网、诱饵、捕手,生死爱欲

波浪与座头鲸的角力

石魂海魄,一个巨大的彷徨

启动一滴蓝眼泪的进程……

谒陶潜墓

先于我们到达、祭拜的

是两只江西蜜橘

一瓶清酒

苇草葱茏,丛竹蓬勃

先于我和李洪华

进献的花篮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立云的洞山调吟唱

将我们代入南山的悠然

琴书与归鸟之静

与古人互加微信后

告别就是重逢了

我们又回到柴桑四月夕阳下

周簌拍摄的照片中

隐去简朴近乎寒碜的墓地

却保有“晋代一人”牌匾

仔细一看

尚有一个“抱孤念”

正向“归来亭”缓缓走去的

当代游子的古老背影

东林寺

灰鸽熟读经书,五柳不入东林

一颗为山水和旷达擒获的心

仿佛仍飘荡在白莲社之外

“纯想即飞”,飞过咆哮的虎溪

去静思、精修,喝一口聪明泉

靜,来自老照片里的枯树残荷

诗,从陶渊明写到了康有为

中途遇黄庭坚过溪沽酒见天真

庐山紫烟,一念中散去了

洗一洗芥蒂胸,纷繁尘虑

化为山坡上、春笋青竹间

一通“寂静为乐”碑

逆向,齐奥朗

——赠高兴

逆向书写,反系统的断片化叙事

可称之为一场“生机论运动”

眼见整体不保,把文字弄成碎片

再插入格言、警句、叹词

却苦于无法实现全盘齑粉化

“上帝只待在自己家里,毁坏

人间花园,包括我的祖国罗马尼亚”

破碎的文字,应和着

“真正的生活不在于稳健

而在于破裂”

于是,书写、书写、书写……

从特兰西瓦尼亚到巴黎

几乎怀着一种复仇的渴望

于是,一本书就成了一个伤口

用痛感唤醒读者,改变他们的生存

他的书写一再克制着狂怒和激情

穿越迷雾重重的怀疑和虚无

用一根筋的颤栗,抵达书写的边界

然后纵身奋力一跃

投入蓝色的冥思与浪漫

注:引文出自埃米尔·齐奥朗《着魔的指南》,有所改动。

致——

旧年的红灯笼耷拉着

小茶饼却看得见南方以南

山坡上燃烧的映山红

借一片暮晚蓝光

你写下:抑郁、退、根与翅

再加上一个:虔

节日人潮奔向据说的“诗和远方”

宣称沙漠驼队又走出了繁华……

这些,无关我的日出而作

今天,确切的好消息是

射手和天秤都在布罗茨基的

“颂扬苦闷”试卷上

考了八十二分

手机之眼

手机,我们的器官

第七感和第三只眼

鸦片、魔鬼、救命稻草

藏在智能与程序中的解救者

手机乘风破浪、纵横捭阖

手机披荆斩棘、曲径通幽

深入自然、乡村、城镇、街巷

深入“地方”与“无地方”

这把手术刀,深入活体和病躯

——低下头去,手握手机

如抓住自己的命,主体正在消失

丧失面影、容颜和单数

移动的全能手机,替我们看世界

它瞪大眼睛,彻夜不眠……

晨摄

晨摄,遇一群母鸡

名叫黑牡丹

由苦楝果和腐烂柚子

喂养长大

当鸟巢开花的时候

一棵树快要死了

油菜花,这些金色补丁

仿佛燃烧,在去年此时

一座塌了的石桥

曾经通往对岸外婆家

它的颓丧模样

实证“普渡”的匿迹

和缺席

晨摄,遇一个瘦男人

专收女人的长头发

而我,只顺手

掐了菜园里一把小葱

“摄入……影像占有欲

似流水不可留驻

镜头向外,转而向内……”

我给早起的老灵魂

喂了稀饭和葱爆鸡蛋

一闪而过

旅途上渙散的时刻,读诗

用词与词的碰撞,重建内心……

此刻,高铁车窗外

一闪而过湿漉漉的平原:

河流、桑林、稻田、农舍……

断断续续,读李以亮寄来的

扎加耶夫斯基的《无形之手》

“有时我以为我们不存在,

他人才存在……”

当你沉浸、回味这样的佳句

窗外可能已是戈壁、绿洲

白杨、果园、落日一闪而过……

当你从远方抽身而出

曾经的边地和亲人们世居的南方

是同一个地方吗?

而残酷的历史和貌似安静的现实

却是并置在一起的

此刻窗外,一闪而过的还有:

此岸、彼岸;天空、深渊……

梅雨的炎夏,一边日出一边下雨

不是伞、树荫和空调器

而是一首异国的诗,安抚了你

猜你喜欢

洞穴书写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动物知识猜猜猜
水晶洞穴,如梦似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少年洞穴救援记
“现代洞穴”公寓
书写的快乐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