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
2023-08-26杜婕
杜婕
摘 要: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及保值增值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利益。基于此,重点分析加强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潜在风险、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资产风险管理的对策,即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制定完善的监控机制,积极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强化预算控制规避风险,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绩效考评制度。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54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3-0095-0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效用,有助于提高企业日常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分析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可以更好地指引企业日常经营生产工作,提高各环节工作高效性,使其更加规范。可见,加强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管理规避一些风险,进而促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从企业日常运行情况看,主要涉及生产经营、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工作,这些工作部门的正常运行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准确、保证资产安全,尤其是企业资产占比较大的固定资产管理,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实际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发展中,不仅要重视企业产品研发、生产、销量方面提升,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明确各项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主要是因为,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等情况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成本,将不利于企业资金运转。比如,一些制造业企业,所使用的设备非常昂贵,有时一台固定资产设备价值可以占总资产的50%以上,因此,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会直接阻碍企业生存与发展[1]。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在诸多环节存在风险。如,配置环节、处置环节、维护环节、制度环节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配置环节
首先,企业在配置环节非常容易出现固定资产管理风险,这与前期专家论证、调研环节存在直接关联,由于可行性分析不足,导致企业预算资金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如果采购内控制度不完善,也非常容易出现舞弊类风险。其次,企业采购部分固定资产并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再加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影响,容易使企业固定资产面临技术淘汰风险。再次,当配置标准与实际不符,则会导致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后,固定资产也非常容易受到人为等因素影响。如,没有严格验收,导致采购的固定资产质量不达标,或者会计核算与账实不符,从而造成财务风险。
(二)处置环节
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处置,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具体工作,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固定资产规范性,审批手续不严格。不规范的固定资产处置会给企業造成一定损失。
(三)维护环节
固定资产维护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维护过程中,出现存储、维护不当等情况,则极易引发事故,导致固定资产受损。此外,如果固定资产失修、过多维修,都会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制度环节
基于新会计制度下,企业管理固定资产责任主要为管理层,但由于管理者多集中于企业整体发展与经营中,所以并不完全了解企业固定资产情况,因此,相关制度的建立还处于欠缺,甚至空白状态,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大制度性风险。
三、导致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各项机制
从当前企业管理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看,一直都存在着与预算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存在片面认识,认为获得越多固定资产预算资金越好,所以,在申请固定资产预算资金过程中非常盲目。而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在实际审批过程中,无论是审批手续还是审批流程,都缺乏科学合理的方式。此种情况下直接导致固定资产预算资金批复出现问题。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内部相互攀比,一味地追求规模等现象,导致企业无法将富余的固定资产共享出来,甚至不愿通过调剂方式共享固定资产,直接造成大部分固定资产多次重复购置,最终不得不闲置,导致资金严重浪费。
(二)管理动力与管理意识明显不足
当前,绝大部分企业都非常重视资金分配,而忽视资产管理重要性,所以整体缺乏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不仅没有内在动力,也同样缺乏外部压力,因此,并不具备积极自主的防范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思想意识。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采购固定资产资金来自财政拨款,本就没有成本效益压力,自然管理风险动力不足,再加上相关管理人员对购置固定资产可行性论证不足、不科学,进而引发诸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问题。
(三)管理分工不够明确
从当前各类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看,还存在实际与固定资产管理发生脱节的问题。而企业的财务、使用、实物管理几个部门之间,缺少联系、无法相互制约,一旦发生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很难确定相关责任部门以及个人。此种模糊的分工非常容易引发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进而直接降低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引发大量固定资产流失,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对企业固定资产监管并不严格,尤其是各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轻视自身的监督职责。针对企业采购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和监督措施,由于没有动态监督固定资产,难以动态监督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使用环节、维护环节、保养环节等全过程信息数据,严重影响固定资产审计工作。
四、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对策
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当前信息化发展下,企业在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方面,凸显出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通过多种措施与手段,强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一)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为有效提升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并完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够通过制度去约束。由于固定资产在类别、特点上具有差异性,因此企业需要明确划分出管理责任,并确保责任制度可以落到实处[2]。例如,企业可以实行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捆绑式责任方式,谁使用谁负责,明确责任,规避风险。此外,在制度约束基础上,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在实践中,应当随时根据企业内部情况,完善、优化责任制度,从全局把控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固定资产转移、清理、报废等工作,及时、积极与财务部门进行配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实效性。
(二)制定完善的监控机制
在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過程中,必要的监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监控机制有助于控制、调度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全过程。首先,在监控机制制定中,企业需要综合分析、考量,针对具体管理形式、要素制订出详细计划,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依据与准则,确保计划符合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要求,进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针对部分大型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项目,企业应当集合民众意见,提出合理措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鼓励所有员工都积极发言,根据建议制定配套管理方案,不断提高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灵活性[3]。最后,健全监控机制,企业应当组建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企业内部相关领导、相关负责人组成,通过监督小组监督、管理,及时解决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监控机制能够有效落到实处,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工作会议,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改进、优化措施,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三)积极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利用,降低资源浪费。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与专业资产管理人员良好地沟通,建立良好的资产流通程序,打通资产流通环节,从提高资产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定期盘点现有固定资产,防止资产处于沉睡状态,尤其是加大闲置固定资产处理力度,要求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统计、评估、上报,资产管理部门集中回收处理,可以通过拍卖、转租等方式,为企业日常经营获得更多流动资金。一些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调查单位内部资产使用情况,使得资产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发挥最大作用。此外,对于固定资产验收方面,应当由使用人员、采购管理人员等实行共同验收方式,主要就是查看设备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确认无误后,由验收人员签署验收报告,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原始凭证[4]。
(四)强化预算控制规避风险
分析当前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混乱的原因,不难发现,预算控制不科学、不合理,对此,企业必须严格落实预算管理,根据预算编制具体明细,以此来约束资金支出。如果涉及预算指标的修改,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获得审批后,方可进行预算变更。同时,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数额,主要目的就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等计算,预测经济流量,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保障,有效规避风险,保证企业投资风险最低[5]。
(五)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优化管理方法,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对此,企业首先应根据现有情况,构建出一个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要求企业各部门通过该信息化系统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企业应当积极提升企业内部人员计算机水平,定期汇总企业数据,方便企业管理层随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从而更好地为管理工作提供正确决策参考。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企业应当强调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作用,充分应用网络平台,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透明、公开,并及时反映出管理风险问题,使企业固定资产能够实现长久管理[6]。另外,企业应该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方法,并切实结合企业整体内部控制工作,促使二者共同进步与完善[7]。
(六)完善企业管理绩效考评制度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资产管理水平。因此,为有效督促、约束管理人员,企业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将管理工作与人员的绩效薪酬挂钩,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工作[8]。此外,企业需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在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管理人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着重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提高人员责任意识、管理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进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需要提高对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明确固定资产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加强风险防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可以有序、稳定发展[9]。通过本文对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重要性及完善措施的分析与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制定完善监控机制、努力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强化预算控制规避风险、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蒋文品.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56(35):139-140.
[2] 唐慧.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市场,2021,56(12):99-100.
[3] 皮红霞.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建议探索[J].现代商业,2020,23(28):117-118.
[4] 宋峰.企业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J].知识经济,2020,34(21):117-118.
[5] 孙雪芹.企业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J].今日财富,2020,45(11):174-175.
[6] 唐敏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10):165-166.
[7] 蔡怡彬.企业固定资产风险管理问题及完善建议[J].投资与创业,2020,5(4):134-135.
[8] 李建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讯,2019,12(20):276-277.
[9] 李雨娜.企業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及管理体系构建[J].青年时代,2019,12(10):272-273.
The Importa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Fixed Asset Risk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Du Jie
(Taiyuan Tourism College, Taiyuan 030032, China)
Abstract: Fixed asset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assets, their role and value pre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Based on thi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fixed asset risk management, potential risks in enterprise fixed asset management,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fixed asset management risks in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and target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asset risk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 sound responsibility system, developing a sound monitoring mechanism, activel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ixed assets, strengthening budget control to avoid risk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words: enterprise; fixed assets; risk management; importance
[责任编辑 卫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