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8-26赵惠婧朱培武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标准化新疆单位

赵惠婧 朱培武

摘   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了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新疆特色产业的标准化工作,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共同促进新疆标准化发展。为解决新疆地方标准在标准文本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的标准分类、标准相关方、标准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现状;对策展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3-0147-03

地方标准是由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确立地方标准是中国标准化法的制度特色,可以根据不同省份的各自情况,贴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省发展的标准。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优化地方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中亚标准化研究和探索,推动标准化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融合,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1]。

一、新疆地方标准现状分析

(一)标准分类

根据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新疆现行有效地方标准共1 774项。其中,推荐性标准1 759项,占比为99.04%;强制性标准15项,占比0.96%。

1.按中国标准分类法分类。B类(农业、林业)标准数量最多,共1 361项,占比达到76.68%;其次是A类(综合)标准146项,占比为8.23%。

2.按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标准数量最多,占比为80.56%;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标准,占比为3.89%。新疆地方标准分类呈现如此分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特点息息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土地广袤,物产富饶,农、林、牧业尤为发达。由于昼夜温差极大,其水果粮食作物长势喜人;由于地广人稀,畜牧业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以及为运用大数据提高市场主体服务水平,新疆标准化工作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深度推进,编制了大量标准推动其发展。

3.按对象分类。过程标准数量最多,占比为81.41%,农、林、牧、渔业标准约占过程标準的80%,大多数为农作物培育的技术规程和牧业管理技术规程;其次是产品标准,占比15.72%,在产品标准中占比最多的是农、林、牧、渔业标准,约占到产品标准的91%,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主。服务标准最少,仅占2.82%,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标准占比最多,主要是社区工作服务规范。

4.按功能分类。规程标准数量最多,占比达62.87%,其次是规范标准,占比33.8%,分类标准占比为2.03%,指南标准、试验标准、术语标准占较少均不足1%。

5.按标准过渡期分类。数据显示,约有84.62%的标准过渡期在1—3个月(含),标准过渡期在1个月(含)内的标准占8.51%,3—6个月(含)占2.48%,6—12个月(含)占4.11%,12个月以上的仅占0.23%。其中,标准过渡期在12个月以上的标准均属于农业、林业分类且均是农作物培育方面的技术标准,如《滴灌加工番茄肥料减施增效技术规程》等。

(二)标准相关方信息

1.起草单位。标准的起草单位主要包含科研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标准化机构、大专院校等。现行的1 774项新疆地方标准中,有19项标准未注明起草单位,有714项标准仅有1家起草单位,占所有现行标准的40.23%。起草单位数量在5家以上的标准占所有现行标准的4.72%,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结合标准发布年份阶段分析,政府部门在“八五”至“十五”阶段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发布标准最多,占比为29.54%;“十一五”和“十二五”阶段,以科研机构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标准最多,占比为47.71%。由于“十三五”期间,为更好满足技术创新活跃、市场需求旺盛领域对标准的需要,市场主体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新确立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所以“十三五”期间约有38.24%的标准以社会团体为第一起草单位发布,以社会团体为第一起草单位发布的标准数量首次超越了以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为第一起草单位。

参与起草单位中,政府部门参与制定的标准占比29.85%,科研机构参与制定的标准占比17.95%,社会团体参与制定的标准占比25.82%,大专院校、企业、标准化机构参与制定的标准分别占比9.40%、10.56%、6.43%。随着新疆地区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发展,参与起草标准的单位范围逐渐广泛,参与起草单位类型逐渐均衡,更多的企业、大专院校和标准化机构参与到起草标准的队伍中。

2.技术归口单位。统计数据发现,以行业行政主管单位为归口单位的标准有1 513项,占比85.24%;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归口单位的标准有172项,占比9.69%;以其他单位(国企、科研院所)为归口单位的标准有11项,占比0.62%;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为归口单位的标准有63项,占比3.55%。以其他单位(国企、科研院所)为归口单位的标准均为技术标准,这是因为技术标准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撑,在后续的实施和管理中需要更加专业的单位对其进行管理。

(三)标准发展趋势分析

自1993年以来,新疆地方标准发布数量呈上升趋势,根据标准数量增长趋势,可将新疆地方标准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2001年,此阶段为初步发展阶段,标准数量较少,年均标准数量不超过5项;第二阶段是2002—2006年,新疆地方标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标准数量较于上一阶段快速增长,增长率达92%,年均标准数量达到60项以上;第三阶段为高速发展阶段,年均标准数量达130项。

二、现存问题

(一)标准起草单位单一,企业等参与度不足

据统计,现行新疆地方标准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为主要起草单位,仅有6.2%的标准以企业为第一起草单位,标准化机构和大专院校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标准仅有3.77%和5.41%。标准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只有各个单位都积极参与标准起草,才能使标准化工作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地方标准化发展进步。在参与起草单位中,企业、大专院校、标准化机构占比仍然较小,这三类单位总共占比20%。有约41.3%的标准仅有一家起草单位,这会使制定的标准缺乏全面性和广泛适用性。许多技术标准的确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撑,但仅由科研机构制定标准可能会使该项标准缺乏市场性,科研机构很难全面考虑到实际投入使用时的成本等市场性问题,使该项标准的功效大打折扣,只有让更多的企业等加入标准的制定中,才可以产生“1+1>2”的效果。

(二)标准制修订周期长、更新慢

数据显示,现行新疆地方标准标龄在5年以上的占近66%,标龄超过3年的占80%。标龄长是标准制修订周期长、更新慢导致的,部分标准中的引用标准已经重新修订或废止。使用标龄过长的标准不仅不会促进标准化工作在新疆地区的发展反而可能阻碍其发展。新疆近年来快速发展,许多政策方向都在更新变化,部分标准规范已经不再适用,这部分标准已经处于“半废止”状态,长期没有单位引用该类标准,对企业等机构没有参考价值,但没有被重新修订和废止,导致新疆的标准化建设机制变得失序难以系统管理,也使企业在引用相关标准时产生许多的理解误区和疑问。

(三)部分标准文件信息不完善

在新疆现行地方标准中,有3项标准的CCS待补充,18项标准的CCS有误,如《南疆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全钢骨架)建造规程》应归类为65 农业,其封面CCS却为62.020.01。CCS分类号和ICS分类号均属于标准的基础信息,缺失标准的基础信息会加大查询标准的难度,不利于标准的管理。部分标准缺少前言,如DB65/T 4296—2020《新疆干制红枣果品质量分级标准》。前言中会包含该项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和起草单位等信息,缺失这些信息会使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四)特色产业标准缺失

新疆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中,旅游业的地位不可忽视。新疆地理位置独特,拥有着其他省份都不具备的地形地貌和优美风景。但与旅游相关的标准仅有18项,并且这些标准并没有与新疆的特色相结合,同时缺少旅游景区的管理标准,无法为景区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馕产业也是新疆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但新疆在住宿和餐饮业内的相关标准仅有4项,与馕产业相关的标准仅有1项《商用电馕坑安全通用要求》。由此可见,新疆虽然已经打造了相对成熟的馕产业园区,形成了完整的馕产业链,但仍然缺少与之配套的标准。

三、对策与展望

(一)重视标准化的宣传,提高标准的社会参与度

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标准化活动进行宣贯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调动多方积极性,使社会各界踊跃参與到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完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广和管理工作中来[2]。将标准化工作与市场紧密结合,使标准的制定做到科学、有效;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标准的服务作用,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新疆正在积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取消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备案制度,全面推行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加快培育标准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标准研制投入,加强指导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标准化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普及应用和融合。

(二)重视标准化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定期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解读标准相关政策方向,提高相关单位标准化工作水平。建立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做好人才的激励保障工作。新疆有许多优秀的高等教育院校,应在学校内开设标准化相关课程,积极开展标准化专业教学,培养掌握标准化理论知识的人才,为新疆标准化工作发展积蓄力量。设立标准化工程师认证资格制度,明确标准化工程师必备的资格、质量及认证程序,以获得此资质为目标进行教育,有效推进标准化教育的进程。可以设立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或基金,资助标准化教材的编写、标准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设置标准化教育奖项,设立地方标准化教育奖,激励新疆教育机构开展标准化教育,提高新疆地区标准化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3]。

(三)加强标准制修订管理

标准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现行标准的定期审查,及时修订或废止失去价值和有效性的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标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市场,协调统一各方利益。严格规范标准文本的格式和内容,以便于对标准进行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落实标准制修订的每个环节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标准的内容合理、有效、可操作。主管部门应收集整理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根据技术发展适时组织修订工作,按照复审原则定期安排复审。

(四)建立健全地方特色标准体系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十四五”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我们将不断健全地方标准化体系,抓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环保、旅游服务等领域标准化建设,重点做好馕产业、葡萄酒产业等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4]。根据新疆“十四五”规划政策部署,自治区应以具有新疆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为抓手,制定企业标准,促进具有民族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抓住契机,以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疆优势产业快速融入“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推动地方产业走出瓶颈化茧成蝶,带动整个新疆经济高速发展[5]。将民族特色与标准紧密结合,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新疆地方特色,拉动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标准体系,促进新疆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重视标准化的宣传,提高标准的社会参与度,重视标准化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加强标准制修订管理,尽快建立健全地方特色标准体系,在重点领域内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推动新疆标准化工作进程,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睿.韩婷.助力质量提升引领产业升级:新疆标准化建设工作综述[EB/OL].http://xj.people.com.cn/n2/n2/2020/1201/c394722-34449593.htm/.

[2]   窦芙萍,杨树铭,张鹏.甘肃地方标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2(2):77.

[3]   蒋丽华.我国装备领域标准化人才培养分析[J].企业标准化,2003(11):14-17.

[4]   任华.【回眸新疆“十三五”】标准体系量质齐升[N].新疆日报,2020-12-11.

[5]   傅雅慧,阿其夫.浅谈地方标准的重要性[J].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127.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标准化新疆单位
标准化简述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新疆多怪
交通运输标准化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