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问题推进式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3-08-26郭婵

电脑迷 2023年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能力信息技术

郭婵

【摘  要】 当下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存在效率低下、缺乏积累和评价依据等问题。为了突破信息技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面临的困境,文章聚焦学生活动中呈现的问题,找准了活动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问题推进式活动策略改进教学工作:提升问题高度,提高活动效率;挖掘问题深度,促使评价自省;构建问题广度,引领活动生成。这些策略体现了问题推进式活动独特的优势,能够引领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基于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提升了活动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应用意识。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一、设计问题推进式活动的缘由

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应用性,让学科知识从课堂走向课外,走到学生的生活中,是现阶段信息教育重点探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给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如何将信息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活动构建中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目标。目前,学生的课间活动单一,因此这一主题的探究更具实际意义。

(一)基于活动效率低下的反思

目前,不少初中生利用信息技术编程软件设计出了“好玩的小棒”“有趣的弹珠”“妈妈的菜”等手机小游戏。但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效率低下,如在图片的制作和分析中,学生无法跳出固有的图片处理思维,过于依赖搜索引擎寻找图片,使得学生从学习制作到调整、完善好作品,花费了大量的课内外时间。针对此问题,教师应思索:能否引导学生提出串式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活动效率。

(二)基于学生活动评价的探讨

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动脑、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但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缺乏保留活动素材的意识和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的活动呈现出无目的、随意性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尝试把问题与评价相结合,在学生的自我反省中,提升活动的质量。

(三)基于学生活动生成的忧虑

学生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缺乏主动探究的动力,往往完成主题后就停止了探索的脚步,缺乏延伸主题意识。因此教师应探索能否借助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探究,促使活动的纵深发展。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推进式活动的设计,能依托对表现性任务的评价,凸显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问题推进式活动的基本内涵

问题推进式活动是一种在问题意识下进行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其以问题为载体,在活动中,促使学生激活已有的经验,利用问题思维建构知识框架,循序渐进地探究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思考意识与习惯,具备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问题推进,是指学生基于数字化智能生活的背景,借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问题思维和良好的探究思路,逐渐具有知识探究、自主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给了教师更多的思考:如果能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推进问题的思考,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持续发展。

三、问题推进式活动的策略探究

问题推进式活动的策略是有效开展活动的保障。基于此,在“妈妈的菜”主题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活动:

(一)提升問题的高度,提高活动效率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提出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能够把握活动的方向与内容,保证了活动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主动思考—启动思维—激发灵感—触发想象—全面思考,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了活动效率。

1. 螺旋式提问,提炼主题的精准性

施瓦布说:“探究学习,始于学习者关注到某事。”对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1:创设情境,基于问题生成展示方向

师:“《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了中华美食的精髓,但有一种味道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深刻地藏存于记忆深处。你最喜欢妈妈做的哪一道菜?如何将这样的色香味美利用信息技术留存下来?妈妈的菜丰富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菜肴的展示方向进行探究?”

此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把探究主题写在采集卡上,教师则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进行引导归类。

师:“妈妈做的菜,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道菜?这些问题可以怎样归类呢?”

“妈妈的菜”实践活动主题的探究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对菜肴的兴趣点,找准探究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浅显、细碎和片面,对此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删选、归纳及分类,把繁杂的问题逐渐打磨成可以探究的活动主题,从而使整个活动建立在有意义的基础上。接着,教师继续追问怎样探究主题,学生则可以通过组间的交流、互相沟通,促进主题的生成。

2. 拈精式提问,诱发探究生成性

“拈一叶而知天下秋”,问题拈得好,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的问题,要聚集在核心目标的学习上,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智力探究和深层思考。

案例2:“挑小棒”活动指导片段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能让小棒挑得多?”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交流得出:“小棒要散得开,挑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教师继续追问:“怎样能让小棒散得开呢?挑棒又有哪些方法呢?”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并记录自己的发现,交流,总结出挑棒的秘诀。

阿巴特说:“好的教学,就是给予学生更多正确的问题,而不是正确的答案。”在教学时,课堂方向直指“小棒怎样挑得多”的核心目标,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探究、记录,教师则从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在反复尝试与总结反思中,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核心目标与评价能够促进活动的不断深入,这有效引导学生明确了中心问题,使学生积累了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

3. 誘思式提问,促进资源的多样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有优质的问题,才会有优质的思考。诱思式提问,注重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延伸,需要学生深度地思考、联系和分析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和探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最终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案例3:实践活动表格指导片段

教师向出示学生样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记录表格,有什么好处?”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这份资料能清楚地看出搜集的主题、方法等内容。”教师追问:“这些表格给你什么启发?”学生认为,活动中的记录表,可以更加方便地梳理活动过程。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在实践中可以设计哪些表呢?”学生结合在设计过程中生成的表格,和同伴互相交流、分享。

通过观察,教师了解到,学生收集、记录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醒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共享,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记录,这规范了学生收集活动材料的习惯,让学生的资源搜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先归纳、后运用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范本,提升了活动效率。

(二)挖掘问题深度,促进评价自省

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高度看待活动内容。其中问题的设计要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活动内容为中心,以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眼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中的自我评价进行自我调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1. 分解问题,找准“生长点”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者,具有通过新方式来探索世界的智慧。对此教师可以把核心的主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有质量、并列维度的子问题,在逐个解决子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对核心问题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结构化认知。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意,而学生通过多维的表达,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能够找准自我展示的“生长点”,形成了个性表达。

2. 递进问题,激发“内驱力”

费曼说:“高效能的学习既是有趣的,同时它的方法也是有迹可循的。”递进式问题群中的各个子问题之间呈现出逐步递进的纵向深入关系,学生在对子问题的分步探究中,逐渐逼近了核心主问题,从而完成了对问题的建构。在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依据评价表中的“各项探究”去实验、发现和分享,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行动的“内驱力”。

案例4:“纸镖”活动指导片段

教师提出驱动型问题:“纸镖的翻转与什么有关系?纸镖的原理能应用于生活中吗?你能利用这个原理改进生活中的物品吗?”

对此,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并生成探究表,然后利用探究表,优化实践活动。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纸镖的原理,并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的方式。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紧扣“纸镖原理”这一核心问题,分别指向“翻转因素、改进方法、原理探究、原理利用”。即“为什么?怎么改进?怎么应用?怎么创新?”四个探究任务架构了纵向的问题群,层层深入,学生对照评价表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并建构了新知,随着探究的逐步深入,激发了学生持久的探究动力。

3. 铺展问题,拓宽“空间度”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指出:“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校外的环境打交道。”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和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活动需要的资源、要解决的资源问题,积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应用家长资源,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评价表,利用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身边的资源,并做好预设,这拓宽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度”。

(三)拓宽问题广度,引领活动生成

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捕捉和利用活动中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1. 拓宽内容,激发内容生成

交流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并将学习中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语言的交流、思维的碰撞,逐渐地创建了一个有效的共同体,进行主题性的学习。教师要将目光聚焦在核心问题上,激发学生对事物整体进行有意义的联系、智力探究和深层思考。

2. 聚焦玩法,鼓励创新生成

皮亚杰说:“要理解就是要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问题探究的广度,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持续专注探究、开发感兴趣的新游戏。一个准确的目标,能够让学生在设计和操作时有聚焦点,并能让行为向着预期结果顺利发展。在逆向教学中,教师明确提出了“创意游戏开发的”的目标,向学生明确了相关的评价标准。学生根据活动目标,充分利用小棒这一材料,建立了游戏与规则的概念,愿意积极探索好玩的游戏,并在与其他学生的愉悦合作中,创编出新的游戏。

3. 联系生活,促进主题生成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完善活动内容。在逆向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寻找现象与自己的联系,进行深入探究。在手游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不同事物产生了新的探究兴趣,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手游中蕴藏着丰富的游戏构建原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生成点,使学生快速建立认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促使活动向纵深发展。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学科问题推进式活动的应用实践中,教师搭建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深度思考问题完成了高质量的表现性任务,给活动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提升了学生的活动效率。因此学生在问题推进式活动中,能够更加明确活动目标,创造性地探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建立活动评价的标准,在自省中改进活动方法,增加对活动多元性的探索;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不断深入研究问题,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珍,李辛.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0):46-49.

[2] 张丽娜. 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课程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18):41-42.

[3] 董燕. 例谈初中信息技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7):30-31+69.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能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