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3-08-26方惠玲

电脑迷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双减

方惠玲

【摘  要】 “双减”政策将“减负增效”作为改革的目标,以具体政策引导教师在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搭建深度学习课堂。文章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着重讲述了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

抽象性和逻辑性强是小学数学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小學数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让学生浅层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上,而是要利用知识背后隐藏的各种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在如今“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开展深度学习,不仅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一)深度学习是学校的必然任务

“双减”政策的落实,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因此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了“双减”政策的最终改革目的[1]。在“双减”政策未出台前,大部分学校的知识教学浮于表面,教师没有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由于数学学科突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如果学生只是基本理解和掌握了浅层的知识和数学技能,则无法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价值,继而无法具有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往注重学生知识掌握和成绩提升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注重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这促使学生能够参加各种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并从中发现数学的本质,实现数学思维的提升,能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逐渐回归到学校,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回归的不应只是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还应该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价值,以使他们能够具备深度学习的数学思维与能力。

(二)深度学习是契合新课标理念的方法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如何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继续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思路,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引导[2]。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出色的核心素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将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将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意识到,知识学习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条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必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或具体的生活事物,加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转变师生教学关系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其教育理念的实施,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帮助学生驱除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充分考虑数学教学的客观规律。只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促进深度学习教育理念的实施[3]。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始终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和理解知识,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致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变得日益无聊和枯燥,由于学生的自制力低下,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关系,使学校的考评体系和教师的自我教学评价也被局限在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总是过于关注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没有将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情况融入其中。长此以往,不仅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还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欲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学关系,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要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引领和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人”,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数学知识的学习下,运用以前的旧知识,理解和巩固新知识,从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

第二,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塑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原有教师形象的转化,要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做好交流和沟通,展示出温柔敦厚、亲切友好的教师形象。

第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自主思考意识的形成。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引导,促使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继而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先画出两个面积相同、但角度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从视觉上来看,学生会很难认为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一样。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割补法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图形的切割和组合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随后,教师可以再次画出面积相同、但其他方面不同的图形组合,引导学生利用割补法理解图形面积。

上述做法有助于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课堂,能够使深度学习有更高质、高效的环境。

(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帮助理解数学概念

将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带领他们认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并借助数学思想和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主要以数学概念为主,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不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较弱,使他们无法深入理解这些数学概念,阻碍了其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不同年级的数学思想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开展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得学生通过其引导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4]。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在其中融入基本的数学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开展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手段和割补法的数学思想结合在一起,制作出相应的动态图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演示,以便后续的知识讲解和教学引导。

步骤一:展示学生学习过的标准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引导学生快速答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步骤二:将展示的独立图形相结合,引导学生绘制出组合后的大致图形,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步骤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思考组合图形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步骤四: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过的标准图形,自己组合图形,并利用不同的方法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

在第一步到第三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在趣味化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而第四步通过让学生自己组合图形,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从而能够使学生在遇到组合图形的数学问题后,快速分析出其中的独立图形,准确地计算出图形面积。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整合学生有关图形面积的数学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趣味化教学手段和数学思想的带动下,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从而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深度课堂的构建。

(三)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利用让学生具有亲切感的事件和物品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5]。教师开展生活化数学的教学手段非常多,例如利用生活事件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物品作为教学工具辅助教学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各部分名称,以及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为例,圆柱是立体图形,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对小学生而言,较为困难和复杂。因此学生即便知道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也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导致对圆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表面。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激发和推导能力的培养,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大量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对圆柱知识的深入掌握。在本课的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要督促学生准备好剪刀、彩纸和胶水,便于他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手工制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手工制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视觉和触觉方面认识圆柱体。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将生活物品作为教学工具,开展类比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圆柱体的相关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以水杯为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杯的几何图形,并让学生总结图形的相关特点。在此过程中,圆柱体的图形特征会被学生一一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利用之前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圆柱体的剪裁和粘贴。开展“谁做得好”的教学环节,即哪个学生裁剪的圆柱体侧面越圆、底面最平,便可以取得胜利。教师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圆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在相互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对圆和长方形的剪裁,会越来越趋于标准,并能够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圆的面积加上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尺子进行测量,求出自制圆柱体的表面积,并在最后总结出圆柱体的表面积求解公式。

在上述动手制作、讨论、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极容易地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这节以手工课为主导的数学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还让学生自行领悟了数学概念,从而实现了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减负增效的“双减”政策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核心,能够在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的同时,转变学生原有的被动学习方式,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使其能够自愿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双减”政策的深度落实。

参考文献:

[1] 常丹凤. 交互式白板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J]. 甘肃教育研究,2022(12):65-67.

[2] 谌舒山,黄格格. “双减”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06):135-141.

[3] 包春霞. 小學数学单元复习课深度学习:理解——迁移——创新——以苏教版五上“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复习课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11):98-100.

[4] 林秀英. 借助几何直观,促进深度学习——探究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亚太教育,2021(22):115-116.

[5] 余海蓉. 小学数学问题链构建的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5):98-100.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