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课堂实践模型与实施策略探究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八小“行知课堂”表现性评价研究“成果要报”
2023-08-26王冬梅王春晖丁晓静欧珊珊曲晓琴程广花范晓杰付兴丽
王冬梅 王春晖 丁晓静 欧珊珊 于 艳 曲晓琴 程广花 范晓杰 付兴丽 曲 萍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
编者按: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自2014 年起,依托思维工具与合作学习进行深度课堂建设与“学教评一致性”等课改项目。2021 年12 月,学校行知德育课程体系被评为烟台市第三批“小学十佳德育品牌”,2022 年9 月,学校入选烟台市重大项目“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学校。本专栏文章均系烟台市重大项目“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小学“行知课堂”表现性评价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行·知”课堂教学深度研究
烟台开发区第八小学秉承“育人本位、课程立意、学习中心”三大核心理念,在整合德育品牌及课堂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行·知”教育办学思想,提出了“三段式‘行·知’课堂”改革范式,深挖核心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课堂实践模型与实施策略,以求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优化策略,行动跟进
教研先行。成立学校深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及骨干团队,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深度课堂建设为中心,确立学校主题教研方向及内容,针对课堂改革先行研究、筑牢基础。课堂转型。骨干教师率先在课堂中针对“三段式‘行·知’课堂”进行实践演练,推演适合学科背景下的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范式及策略,形成经验推广,逐步辐射至全学科课堂。科研推动。以课堂改革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活动,积极申报省、市、区级课题,创建校级小课题群,扎实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前、向好发展。
理清思路 细化内容
学校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以“生成、对话、回归”为核心价值的课堂变革,进行有效的资源融合,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教师在课堂上从“关注学生、关注问题、关注对话、关注思维”入手,以“学生发展、深度自主、全程优效”作为引领学科教学的关键要素,课前创设基于全体学生学情前测的情境(前置学习);课中重难点突破实现指导的具体化、可视化(深度建构);课后自主进行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开展深度研究,从关注“课中优效”到提高“课前助学”的精准度、“课后辅学”的灵活度,并从学科“学评教”一体化出发,借助翻转课堂教案、导学案和任务单、思维导图、助学资料等一系列内容,创新体现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并经过实践检验,形成课堂教学范式,达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发展潜力,提高课堂效益的目标。
任务驱动 育人本位
探寻“行·知”课堂的育人路径。学校提出“行·知”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以“做中学、学中觉、觉中知”为方法、路径,体现育人本位,关注问题导向,实施对话教学,提升思维含量,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触发深度思考,形成深度认知,以行促知、以知导行。
构建“行·知”课堂的教学范式。依据“教学做合一”及“学评教一体化”教学理念,构建起符合“行·知”教育路径的“前置学习(课前试学)——深度建构(课中深学、课末评学)——拓展延伸(课后拓学)”的三段式“行·知”课堂改革范式,深挖学科的特点和素养,重视核心德育点的分析,体现学科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采用灵活的探究性、展示性、反思性等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活动,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进阶。
实施“行·知”课堂的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化:基于深度课堂改革需要,整体规划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体系,整体设计课堂持续性评价的方案和工具,将学生、教师、家长均纳入评价主体行列,形成主体多元的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内容以项目式任务展开,教师通过加强对认知策略的实践探索,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借助思维工具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认知搭建“脚手架”,评价内容关注学习任务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结束后的展示交流,以此促使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形式多元化:坚持“以学论教”,以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要形式,以目标制定、任务设计、目标达成、学生思维提升等内容为依托形成评价指标,设计针对性的课堂观察量表,落实评价反馈,促使学生全程参与、深度参与。评价标准的介入能够有效驱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与提升。(本文执笔:王冬梅,系第四批烟台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
小学语文课堂“三段式”教学策略探析
“三段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具体可细分为课前试学、课中深学、课末评学、课后拓学四步。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步步相扣,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课前试学:问题导向,引领思考
课前试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锁定重点。以《海上日出》为例:板块一是通过自读课文,会读会写以下生字词:扩大、重荷、刹那、镶嵌、夺目、分辨、灿烂、交替;板块二是通过读通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本文作者是________,文章按照_________的顺序,通过描写作者在_________时和______时观察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____之情;板块三是请你认真读课文2~3 段,把晴天海上日出时太阳的位置绘制在四格漫画里。
课中深学:创设情境,互助探究
学习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下才会激发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积累。
合理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迅速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例如《海上日出》学习时,为学生播放一段晴天和阴天海上日出的视频,学生很快就会被迷人的景色吸引,结合课文内容快速的找到区分,顺利地完成对比学习。
适时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在进行合作前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精准设置关键活动任务,每一项活动任务的设计都应该基于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巧妙的角色扮演。教学要力求创设真实情境,以凸显语文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在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角色,以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故事的情节,传递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末评学:实现迁移,学会运用
课末评学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夯实课堂教学成果的关键途径之一,是实现教与学检验的重要依据。
注重当堂检测的典型性。基于学评教一体化,当堂检测的设计应该与当堂课的目标相呼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猎人海力布》,能用不同的方式构建故事的框架帮助复述故事,并学习创造性地讲述故事的主要部分。
强化多元评价的有效性。课末评学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片面考核,而是多元评价的综合。在课堂上的交流、合作、展示、测试都是“评学”的依据。例如,在学生对《猎人海力布》进行创新性复述后,可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也可再回家给家长复述故事后家长进行评价。
课后拓学:积累策略,触类旁通
课后拓学要注重学习策略的积累,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以《海上日出》为例,进行介绍:
对比学习,积累策略。在学习巴金的《海上日出》后对比阅读《观日出》和《登泰山观日出》,看看其他作者笔下的日出与巴金笔下的日出有何异同。
练笔写作,创新方法。以《海上日出》为例,在学习了作者写日出的方法之后,留心观察身边日出的景色,写一写身边的日出。
推荐阅读,触类旁通。《海上日出》出自巴金的《海行杂记》,本书是根据巴金1927 年赴法途中给哥哥的信改写的随笔集,它记录了巴金途中所见所感和初到巴黎后的印象。通过推荐阅读《海行杂记》,积累优美词句,加深学生对巴金写作风格的认识。
“三段式”教学法将“行·知”教育理念与当下课堂改革观念融合探究,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延伸至课前、课中、课后三段,环环相扣,通过循循善诱和逐层递进地探究,将行与知的获取提升融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文执笔:王春晖)
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探究
本研究拟对深度学习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单元规划表的设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借助大单元教学实现深度学习。
确定单元主题,进行单元分析
小学数学的大单元教学主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数学概念为核心的知识性主题单元。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等,可以设计成主题单元。二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的方法单元。如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在转化思想的基础上可进行单元教学。单元题目确定后进行单元分析,主要是课程标准分析、内容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依据单元分析设定单元学习目标
恰当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举纲导向的作用。深度学习理念要求单元目标要呈现出包含低阶目标和高阶目标的进阶式目标。低阶目标指向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技能与概念的掌握;高阶目标重在解题与运用,重在思维的迁移与创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元学习目标的设定时,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
如《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可以表述如下。低阶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对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进行全面理解,能说出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高级目标:(2)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结合操作活动对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探究和归纳,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3)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概念,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结合操作活动探索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4)通过运用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开发推理能力,并能建构本单元知识、思想方法的框架。
单元目标达成评价设计
评价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单元目标评价设计应在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让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能“学有所评”。
如《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达成评价,可表述为:(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能熟练地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能独立探索总结出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将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总结流畅的讲给组内成员听,能利用得到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3)能解释圆柱、圆锥的体(容)积的定义,能熟练地表达圆柱、圆锥的体(容)积公式推导过程,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巧用公式解决。(4)能积极投入到探索过程中,能认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和用到的思想、方法,并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单元活动化结构设计
单元活动结构设计是在大主题情境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问题(任务),针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选择进一步形成的单元教学方案,针对问题进行活动设计的教学策略。
如《认识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主要有以下五个任务。任务一:观察和归纳圆柱和圆锥的特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快速指认。任务二: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Computingle)。任务三:探索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任务四:探索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任务五:整合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将实际问题用公式解决出来。
单元总结与反思
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目标的确定以及结构化活动的设计等问题,教师一定要根据评估反馈的结果,及时进行反思,并加以调整和修订。同时,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教研组还要集体反思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完善。(本文执笔:丁晓静)
“行知课堂”点亮英语生活化教育
当今强调落实学生学科素养的教改背景下,以生活化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元素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效。
创设生活化话题氛围,学生在感知理解里成长
在构建“行知课堂”前,教师应该首先具有生活化教育的理念,积极从生活情境中寻找教育资源与素材,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经历联系起来。在教学示范过程中,教师应该贴近生活实际进行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在情景学习中感知英语学习的规律性。
在教授《Animals》的复习课时,我们教研组采用了任务型教学:参观当地动物园,使学生在迅速代入英语小导游的角色,通过复习,积极将语言知识向任务目标靠拢。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喜欢的动物panda 的特点用单元重点描述出来,既降低了学生拓展新词的紧张,又为学生做了良好的教学示范,为学生的迁移与创新做好了铺垫。
立足语用表达功能,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英语著名教育专家鲁子问教授也强调“真语境真语用”。如果创设真实情景有困难,也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毕竟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创设真实的情景时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实实现语言的实际运用。
以往教授《Numbers》的复习课时,我们设计的情境任务是物品捐赠。为了丰富课堂,我们提供了语言支撑:What's your name?和How old are you?鉴于学生彼此熟悉,这部分表演痕迹过重。在向区教研员李丽老师表达疑惑后,她引导我们从语用的角度确定任务情境。最终,任务设计为:我们了解到贫困山区孩子们需要的物品种类、数量及孩子们的喜欢。根据所需物品在班级进行捐赠,再根据实际捐赠进行颜色分类和数量清点。这样,语言有了真正的落脚点,语用也从介绍数量拓展到学生的喜好、物品分类等,情境任务生动鲜活起来。
找准单元整合的关联点,让知识整合在课堂开花
大单元教学的融合点并不是唯一的,这取决于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既教师进行融合的生活化情境。
通常我们在拓展天气知识点时会根据地点或者活动查询天气,后来我们结合生活经验逆向思考,有了新发现:外出游玩时,要提前了解天气,再由此安排活动和物品准备。而话题的整合就从天气延伸到旅行、活动与衣着了。因此,本单元初步接触的I will的句型学习也变得更加丰富了,学生对于句型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而因为厚植于生活化的情景,这样的知识拓展不会让学生觉得突兀,深度学习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促进学生思考迁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时期,老师不仅仅要关注单元与主题的融合,更应该思考以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四年级课文中有如下对话:Tom: Do you often do housework?Li Ming:Yes. I often help my mum.我们反问:Do you often help your mum?How do you help your mum?在这样的支架引导下,学生的表达自然而然地就有了I often help my mum wash dishes.等的表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践行“行知”思想,将课堂设计回归生活本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学习的形式,以真实的语境营造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构建学生表达与思考的新天地。(本文执笔:欧珊珊)
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实施初探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课堂改革是烟台开发区第八小学新课改理念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学校提出“行·知教育”三段四步课堂改革范式。学校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入手,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同时引入针对学生素养提升的表现性评价研究,从学科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维度展开,确定评价目标、合理设计评价任务、形成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自主借助学习单等学习支架,循序渐进地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习能力。
表现性评价目标的确定
《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在学科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学生的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语文作为人文性和语用性兼具的学科,过于量化的纸笔测试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素养水平,不能成为课堂唯一或是主要的评价形式,而表现性评价,相对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而言,可以帮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性表现,指导学生观测个人学习成果。要达成表现性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的目标。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河山”,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学习目标有一项为“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并尝试介绍家乡最美季节的景色”,由于评价目标需与学习目标匹配,所以这一目标可直接作为本课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目标。
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
表现性评价需要关注和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所以需要教师合理设计评价任务。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可以围绕口头表达、角色扮演、仿写、复述等形式展开,创设问题情境,借助任务指导语,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对照评价量规进行修改完善,以达成评价目标的落实。 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后练习题中有这样两道题目:“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说出你的理由。”“我们的家乡也很美,你觉得家乡的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以此确定了我们本课的表现性任务为仿写,并确定核心训练点为学生能够选择喜欢的季节,并抓住这个季节的主要景物,用上积累的词语介绍景物的样子,把喜欢的季节景色表述清楚,同时能够进行迁移表达,用一段话概括家乡最美的季节。
表现性评价规则的制定
表现性评价的规则必须清晰、明确、具体,同时可操作性强,能够包含所评价的内容,以及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表现。由于制定出的评价规则,学生是使用主体,所以评价规则的说明要求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教师根据学情,将仿写练习分为三个等级,从“内容、语言、句式”三个维度入手,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制定规则,例如“内容”这一维度,三个具体描述如下:
等级一:选择其中一个季节进行描述,能描写全部景物;能抓住动物外形、动作等主要特点进行描写。
等级二:选择其中一个季节进行描述,能描写部分景物;能写出动物基本特点。
等级三:选择其中一个季节,写出1-2 句话;缺少对景物特点的描写。
可以直观看出不同维度学生的不同表现,其他维度也是如此。在这一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评价规则,修正个人成果,达到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效果。语文学科的学习,有了表现性评价的指引,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合作、创造、表达,个性化地展示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执笔:于艳)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动探究
亲知、闻知、说知是古代哲学家墨子提出的认知途径,其中,“亲知”是根本。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思想。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基于学生态度、习惯和学习力存在明显缺失的校情,确立了“行·知”教育理念,把“做中学、学中觉、觉中知”既作为方法,也作为路径,统整学生学习和生活,以行促知、以知导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理念过时。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数学课堂往往只重结果而轻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低效。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学习到知识,也能提高学习兴趣。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我们依据“教学做合一”及学教评一致性教学理念,建构了前置学习—深度建构—拓展延伸三段四步的“行知课堂范式”。在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一年级的《米和厘米的认识》这一课中,通过课前试学部分让学生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家里常见物品的长度,初步感知;在课中深学部分,让学生通过做(量、画、练、讲)、思(觉)学习到准确的测量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知);通过课后拓学环节,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再次进行准确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标的发布,学校扎实组织校本教研,引导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开展有关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评价标准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精准把握学科特质,为实现课堂重构,加快课堂转型打下基础。在教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时,在前置学习就直接展示环保公益活动的真实情境,给出解决问题的工具——点子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部分学生给出了竖式计算,但并不理解含义。在深度建构环节,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点子图发现竖式的本质,学生不再只知算法、不知算理。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生在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很难产生学习欲望,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践行行知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在四年级《分数的意义》活动设计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3/8 的意义,引导学生画线段来表示单位“1”,把线段平均分成8 份,将其中的3 份在线段上标注出来,3/8 就在图像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仔细观察图像的变化,就能够彻底地理解3/8 的意义。教师通过精彩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动手又动脑,真正将深度学习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改善教学导入,诱导学生思考悬念。通过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和牢固。在对《折线统计图》一课进行导入前,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进行按照三个等级进行分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完成课前试学后,教师再讲解各类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和区别,学生对于各类统计图优点的理解更透彻,从而有效地提升各个层级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为有效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要践行行知教学思想,采取有趣的教学环节引入新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实践去巩固所学习到的数学新知识。只有不断地改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本文执笔:曲晓琴)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任务单运用探究
“行·知”课堂分为“三段四步”:三段是指前置学习、深度建构、拓展延伸;四步是指课前试学、课中深学、课末评学和课后拓学。学习任务单作为“行·知”课堂上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培养语文关键能力,是实现“行·知”课堂模式下深度学习的重要思维工具。“行·知”课堂模式下的学习任务单包括课前预学、课中深学、课末评学和课后拓学四个板块。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 课《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谈谈学习任务单在“行·知”课堂模式下的应用与实践。
课前试学,自学探究
《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与蝙蝠探路的原理类似。通过研读教材发现,蝙蝠、雷达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设计自学活动如下:(1)通过查阅资料等,了解蝙蝠和雷达。“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中已习得一些提问方法,因此自学活动又设计下一个活动。(2)读完课文后,把你的问题写在个人问题清单上。通过梳理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关于课文内容和启示的较多,关于课文写法的提问较少。所以关于课文写法如何提问是学生的难点。教师通过在“课前试学”设置问题导学,帮助学生试学,自学活动又有如下设计。(3)朗读课文,完成表格里的三次实验。“课前试学”的设计基于学情,结合语文要素、课文和课后题等方面进行设计,建立旧知和新知的联系,精准快速地捕捉到教学重难点,实现以学定教。
课中深学,合作学习
“课中深学”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获得创新思维的提升,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知识。教师在设计“课中深学”时,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课文中的语文要素,紧扣语文要素,落实学习目标。因此,设计“课中深学”活动如下:(1)合作学习,仿照课后小组问题清单,整理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2)默读课文,思考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飞机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完成示意图。
借助“课中深学”中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在言语实践中得以发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末评学,当堂检测
“课末评学”可以是对当堂内容的巩固,进行当堂检测;还可以是习得学法的迁移运用,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设计的“课末评学”,要巩固、强化学生新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课末评学”学习活动是默读课后第三题阅读材料,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1)自主进行问题分类。(2)小组交流,对问题进行整合和梳理。(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让学生自主阅读片段,运用习得的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进而借助有助于理解的问题,理解文章内容。
课后拓学,积累学习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第二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在“课外拓学”中,把综合实践性活动作为拓学任务的一部分,能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积累学习策略。“课后拓学”活动是阅读《人类的老师》,完成手抄报。
这种以手抄报为形式之一的综合实践性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作业形式更丰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基于“行·知”课堂模式下的学习任务单,打破课内外时空限制,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多个语文学习任务,加强教材内容的整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核心素养下的深度学习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本文执笔:程广花)
三段引航,探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
在前科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课堂评价比较单一,或者只是关注学生终结性评价的纸笔测验,而忽视了学生课堂表现中的过程性评价,这明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我们探索出了基于学校“行·知”深度课堂的科学课堂评价模式。
课前预学,前置学习
前置学习可以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对“课前预学”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器材准备、资料收集、社会实践、调查访问等。特别是科学课堂,教师对学生课前的评价很有必要,能为课堂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其中,我在讲授《灯泡亮了》这一节课时,学生对于电路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特别是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连接方法更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吃力,我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把学生认为可能点亮灯泡的方法都让学生画下来,对学生的画法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课堂亲自实践来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连接方法。在这里,如果没有课前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充分调研,没有对学情诊断,上课时就不会轻易突破这个重难点,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通过及时的课前预学,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在课前诊断过程中学生也对自己的认知有了一定认识并进行了重点实践。
课中深学,深度建构
这个过程是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建构的过程,也是课堂学生深度学习发生的重要过程。教师不仅指导学生的活动,更应关注科学观念的掌握、科学思维的提升,探究实践以及形成的态度责任观。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的问题、思考、疑问、探究实践、表达交流等多方面作出即时性评价。
首先,要保持对学生有激励性、引导式、启发性等及时性的口头评价。课堂上口头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思考、疑问、探究、合作实践、表达交流等多方面。其次,依托具体的“课中的个人评价量规”,对学生“课堂行为习惯”“问题提出、积极思考”“探究实践、表达交流”“生活联系”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同时形成教师评、生评、自评的多元评价。在《影子的变化》一课中,课中深学按照“影子游戏变变变,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可能会导致影子发生变化——提出猜想: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设计实验(对比实验设计)——科学实践,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评价(影子的变化跟光源的照射角度、光源的照射距离、遮挡物的变化的关系)——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深度建构学习。学生通过课堂评价量规形成自评星级,然后组织组内记录员进行生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完善“个人课中评价量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引导式评价、激励式评价、启发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问题回答、思考交流等可观测的课堂表现进行口头的即时表扬,增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
课后延学,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对课堂上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宽、加深,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力争“课后拓展生活化”,尽量布置与课堂知识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通过生活体验实践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和课下实践能力,引起他们对科学知识学习的极大兴趣。源于生活经验的实践活动,用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真正做到使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以及未来发展的各项能力。同时,引入家长进行课后延学的评价,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发挥评价的发展性。(本文执笔:范晓杰)
小学低年级数学“行·知”课堂模式应用探究
我校推行的“行·知”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段四步”:三段是指前置学习—深度建构—拓展延伸,突出“以学习为中心”;四步是指“课前试学、课中深学、课末评学、课后拓学”这四个重要环节和策略,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充分融入所学的数学情境中。
“有余数的除法”是五四制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下面笔者将以“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实例,具体阐述“行·知”课堂的运作模式。
课前试学:情景导学,自主探究
课前试学要根据学情,以复习为铺垫,以新知识点引入为核心进行设计。本节课以教材中的情景窗作为问题情景,展示数学信息,让学生自主思考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人?先动手摆一摆、圈一圈,然后尝试列算式解答。小组展示试学结果,进行思维碰撞,探索除法的意义,具体说说算式10÷3=3(人)……1(片)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数学意义,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
课中深学: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为了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事实真理,让孩子们体验用小棒摆正方形的过程。8 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用9 根、10 根、11 根、12 根小棒摆正方形。动手摆一摆,把你的结果用算式记录下来。8÷4=2(个)、9÷4=2(个)……1(根)、10÷4=2(个)……2(根)、11÷4=2(个)……3(根)、12÷4=3(个),带领学生这样一直算下去,13÷4=3(个)……1(根)、14÷4=3(个)……2(根)、15÷4=3(个)……3(根)、16÷4=4(个)。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孩子们会发现除数都是4,而余数则是1,2,3,进而进行猜想余数可能是4 吗?不可能,如果是4 又能摆一个新的正方形,可以是5 吗?不可能,如果是5 又能摆一个新的正方形还余1 根,其实余数就是1,所以推理出所有的余数一定比除数要小。
课末评学:迁移应用,巩固提高
课末评学是利用对应知识点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利用有余数除法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生活问题。2(1)班的一位家长,为学校捐赠了13 箱消毒液。13 箱消毒液,每个班分3 箱,能分给( )个班,还剩下( )箱。把13 箱消毒液平均分给二年级的6 个班,每个班能分( )箱,还剩下( )箱。课末评学出示了两道平均分的两种情况,考查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课后拓学: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课后拓学是增加思维深度,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本节课笔者将有余数的除法与“周期现象”结合起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气球是按“红黄绿蓝红黄绿蓝红黄绿蓝”的规律进行排列的,请你猜一猜第17 个气球是什么颜色?把气球每4 个扎一束,最多剩下几个气球?
此外,孩子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每做对一道题目点亮一颗星,每回答一次问题点亮一颗星,算出我一共得了( )颗星,如果每5 颗星可以兑换一面小红旗,我可以兑换( )面小红旗,还剩下( )颗星。巧妙地将评价部分和本节课的知识点结合起来。
课堂上,教师从“关注学生、关注问题、关注对话、关注思维”入手,以“学生发展、深度自主、全程优效”作为引领学科教学的关键要素,创设情境,搭建“前置学习—深度建构—拓展延伸”三段式“行·知”课堂,从而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提高课堂实效。(本文执笔:付兴丽)
以教学设计转变推动小学数学“行·知”课堂建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段目标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针对此课标,笔者进行了解读:学生能辨认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能说出它们的具体特征;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将长方体和正方体沿棱裁剪成一张平面图,对照长方体和展开图,能一一对应指出每个面,找出长、宽、高;学生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能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把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比如求教室墙面的面积等。为此,笔者以“前置学习-度建构-拓展延伸”的三段式“行·知”课堂范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前置学习:合理设计问题,有效搭建平台
“课前试学”学习单中的问题适当开放化,将旧知与新知建立联系,为本节课学习做合理铺垫。正式上课之前,学生先交流课前学习单内容,学生能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清晰地讲给组内成员听。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以下为依托课例展示内容:(1)这是一个( ),它有( )个面,它的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长方体哪几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如何求?
然后,动手做一做。(1)在长方体上标注出“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2)先想一想,再将长方体沿棱裁剪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前置学习既可以将旧知与新知相联,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在思想深处建构本节课知识,合理搭建知识体系。
深度建构:循循善诱,稳步提升
以“课中深学”第一个任务为例:
(1)求“制作一个这样的电脑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就是求什么?如何求?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课中深学”中,我直接抛出问题:“长方体6 个面的面积就叫作长方体的表面积,你会求吗?”此问题其实就是“课前试学”中第一个问题的深化,这里只需将6 个面的面积合起来,进而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小组用前面的面积×2+右面的面积×2+上面的面积×2。还有小组先求出前面的面积+右面的面积+上面的面积,再乘2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优化,选出简便方法,归纳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长×宽)×2,用字母表示为S=(ah+bh+ab)×2。
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方法迁移,探究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总结出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6a2。
“课堂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让小学生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究,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应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课末评学”,笔者设计了一道关于礼盒袋子的题目,“礼盒袋长27 厘米、宽9 厘米、高35 厘米,做这样一个礼盒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此题可以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正是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拓展延伸:巩固应用,发散思维
在“课后拓学”中,笔者选取了具有梯度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知识。另一个是生活问题,求做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此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精细化引导学生进行高效、自主地学习。”此次教学活动,笔者把操作活动“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沿棱裁成一个平面图”从课堂中移到了课堂前,这一转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操作,另一方面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大胆探索裁剪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多种平面图,深化了对长方体平面图的认识。(本文执笔: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