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自有百般色,千样离别在心中
2023-08-24邵一丹
邵一丹
离别,在古代是一件大事,有许多离别的诗词都抒发了作者心中的离绪别愁,完全不像我们现在说的那么泛泛。所谓“生离死别”,在古诗词中的友人之间十分常见,相见不知何时,甚至很有可能就此天人永隔,这种深沉的离别之情正因如此才感人至深。
一、借景抒情自哀泣
古人常用观赏景物的手法来衬托哀伤之情,这种手法具有很强的事实表现力。每每看到叶繁枝茂、树木葱茏,大多都会由衷感叹,感到自然之美好,而诗人则不同。越是目睹娇嫩的新叶、远眺苍翠欲滴的远山,越是衬托依依不舍之情、洞开戚戚然的内心,就连潺潺的溪水、湍急的水流一派的蓬勃景象都让诗人感到离别的不满:水流得这样急,仿佛天地自然也在不耐烦地催促;常道是天人相应,这世间万物独独不能体会“我”的消沉与凄清,非要在“我”不痛快的时候展现一番鸟语花香、草熏风暖的美景吗?
春草一岁一枯荣,自然而又应景,恰逢朋友离去,则是形单影只。王维在《山中送别》中自问“王孙归不归”,表达远离尘嚣的内心召唤。从小就才华横溢的诗人,曾经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少年,也有过“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少年行四首》其一)的慷慨激昂;更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四首》其二)的万丈豪情!但是为官不易,意气风发时他因为张九龄被贬而受到牵连,虽然有惊无险,但也让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再加上安史之乱中任“伪官”的经历,更是让他感到了世事的险恶。诗人久居山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渴望在精神上去欲返真,抛弃自我,而“坐忘”正是庄子关于精神修养的一个重要法则。研读诗人相关诗句,我们会发现,诗人对“归”还是“不归”的态度会随着心情和境遇不同而不断改变。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个心如止水的人,目送友人离去,竟然乱了方寸。既然总在选择,就说明从未放下!为官时心有戚戚,山居又心有不甘,心儿没有安放处,这才是诗人痛苦的根源。此时的诗人不再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的坚决。
晚唐诗人许浑创作了《谢亭送别》,这首诗的妙处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含蓄》)上。诗歌营造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初看仅是描写景色,可字里行间饱含离别的伤感,却无一字言说别情,读后不禁让人拊掌赞叹。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唱完这首送别的歌,你将随着解开的小舟远去了,红叶点缀着岸边青山,在令人陶醉的一幅秋天画卷中,滔滔江水正向东流而去,水流湍急仿佛也在催促前行。在这个深秋季节,青山苍翠掩映着火红的枫叶,倒映在滚滚江水中,像是鬼斧神工的画卷,深深印刻在心中。然而,在这样壮丽的风景中,故人却乘着小舟渐行渐远。纵然自然的景色美得刻骨铭心,却无人与“我”相伴共同畅游,只能挥手作别,这美景也变得暗淡无光。如此茕茕孑立的心境置身在美好的秋景映衬之下,更令人彷徨无措,纵然时隔千载仍令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依依惜别的情谊。诗人使用这种富于变化的衬托笔法,相较于直白坦荡的直抒胸臆,平添了一份黯然神伤的凄楚,寓情于景,意蕴自在其中。
二、别样豪情诉别离
如果说风雨是坎坷人生的象征,晴朗是通达人生的象征,那么“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意味着平平淡淡的人生,也意味着平和、淡泊、安详、从容的君子人格。
《酹江月·乾坤能大》是一首和词,是文天祥回赠好友邓剡而作。当时,文天祥领兵抗元,在五岭坡战役中,他被叛徒出卖受俘,元军押解其与邓剡一路赴北方。路过金陵时,邓剡患病不能同行,临别时写下《酹江月·驿中言别》赠予文天祥。在邓剡词中,上片词人将感情寄托于残垣断壁、吴花、蜀鸟等凄惨景物,表达了词人对文天祥一样“世间英物”境遇的惋惜之情,别有一番韵味;下片词人将对文天祥的惜别、倾慕、期望用“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表达得淋漓尽致,蕴含了朋友之情与家国之悲。
文天祥的《酹江月·乾坤能大》,据说借鉴了苏东坡的《赤壁怀古》词韵而作。词先写其虽身陷囹圄,但气节犹在,决不委曲求全;再写身不由己,仿若随秋风流落尘埃,预示前途无望、未来渺茫。笔锋一转,又激励友人要互相勉励,悲痛欲绝的背景中,仿佛热血熊熊燃烧!已经经历山穷水尽的绝境,也许前方会暗含柳暗花明的转机?我们虽然未能取得胜利,总有后来人继续前行吧?即使马革裹尸,萬丈雄心从未泯灭!词中没有自怨自艾的扼腕叹息,反而激发了词人激昂澎湃、凛然正气的气概,激荡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同身受。
再看苏轼的词。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惊惧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逃脱凡世的理想,再到拄杖悠然吟赏烟霞,苏轼从挫折忧患和悲哀痛苦中解脱出来,成就了自己。这里虽然不是家乡,但是“我”的孩子们是在这里长大的。他们已经熟悉这里了,“我”也爱上了这里的一切。苏轼甚至有了在这里终老一生的打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即写苏轼到沙湖买田的一次经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善用跳跃、顿挫之法,增强时空的跨度和情感的起伏。“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满庭芳·仲览自江东来》)“我”离开故乡来到黄州,现在已经爱上这里了,可是为什么连这个地方“我”也得离开呢?人生为什么要像织布机上的梭子那样来往奔波呢?“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当秋风吹过洛水时候,一定也很美吧。感情基调转趋明快。“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黄州父老要是想念“我”,就不要砍掉这棵树上柔嫩的枝条。保存这棵树就是怀念“我”这个人,并希望李仲览传话江南的老朋友,今后时常把“我”穿过的蓑衣晒一晒。看到蓑衣,也代表见到“我”了。
苏轼有常人的悲哀,也有他的执着和多情,更有他的解脱、他的排遣。他把儒、释、道三教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就了他随缘自适、无施不可的人生态度。词作语言平实如话,几乎全用白描,把他思想感情的波折变化直接写出,虽然已经没有他早年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放,也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刻骨相思的执着,却是一种历经磨炼臻于成熟的平静的美。他有意提升词的艺术品位, 提出了以诗为词的口号,又继承了晏殊、欧阳修词的雍容雅致,使词在诗化中得到雅化。
《临江仙·送钱穆父》的创新意于法度之中,“依然一笑作春温”,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词人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宋代为故人践行时,邀歌妓佐酒,而反观词人却“尊前不用翠眉颦”,字里行间一派释然之情。离别,只是寻常之事,自不必过度忧愁,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人人都是天地间短暂停留的旅客,不必伤感于聚散离别的悲情,我们只不过是匆匆而过的人罢了。词人把惆怅的离别转为释然的顿悟,又宽慰到友人的感受。同时,词人打开思维格局,推己及人,将自己面临离别的感慨转向对芸芸众生的困苦的同情。词人情感上跌宕起伏,思绪万千,不但表达了自己关心和抚慰友人的心情,降低了自己精神上的困苦;又适时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仍可豁达乐观,遥望未来,仿佛于万丈尘世中领悟自己的归处。
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上片写落日残阳之下,词人倚窗眺望远方,目之所及是一衣江水与碧空浩渺,远见的夕阳掩映之下亭台楼阁寂寂,空阔一片。昔年平山堂上目睹的逍遥景色与眼前此情此景相合,怎能不让词人回想到曾经的江南烟雨图。下片写词人置身于壮丽景象时,情感表达更添浩然之气。一方面,静态的景色悠然,动态的渔舟在风浪中的前行;另一方面,苏轼对人生方向思考,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岁月匆匆,即使前路坎坷,也始终坚信只要凭借恢宏豪迈的意志,不堕于垂垂老态,就能适应任何境遇,泰然处之,享受自然壮阔的场景带来的潇洒快意。
三、美酒折柳寄离情
李白独坐酒肆,“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酒肆留别》)。骀荡的春风吹开柳花,也拂动“我”的衣衫,卷起“我”的愁绪。当垆的酒家女子,皓腕明眸,春风满面。她捧出新酿的美酒,让“我”品尝。店中溢满了馥郁的香气,有柳花之香,是春天的气息;有美酒之香,是吴地的佳酿。心清方能闻妙香,这香味令人洗去愁绪,沉醉其中相送者殷勤致意,情意缱绻;临行者欲行不行,不忍别离。还是借这醇厚的金陵美酒,寄托我们的深情厚谊,斟满此杯,各自干了吧!酒店之外,江水滚滚东流。“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在座诸君,试问这一江春水,我们的离情别意与它相比,谁更显绵长呢?只怕是流水别意共短长吧!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出自李白的《劳劳亭》一诗,此诗并不是真的送别友人,实际上是即兴之作,却引发无数离别之人共鸣。劳劳亭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大路之旁,送别之地。行客至此,在流水之畔,选择登车、乘船,与友挥手告别,很是出名。劳劳亭并不是独在某地,只是一处代指。“天下”一词即可见,人人皆有的伤心之处,诗人即兴巧思,虽是轻描淡寫之间,引起内心震动,经历“知别苦”的心情唤起人们内心共鸣。诗人还采用拟人手法,不禁叹道:“春风也深知离别的苦楚,不忍把柳条吹绿。”
“不遣柳条青”又是怎样解析呢?古代故友分别之时,往往折柳枝相赠,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离别眷恋之情,客人每每睹物思人。诗人崔道融手执柳枝感念绵绵相思之情和依依惜别之心,诵出“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杨柳枝词》)。
回到《劳劳亭》,诗人笔下的春风都怕行人过于伤心,恐行人无柳可折,无“线”系心、无物寄情,于是不忍把柳条吹绿。如若未曾有折柳相赠,没有“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也没有“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独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看上去是自然的慰藉,却平添了更多的痛苦,那便只余无法弥补的遗恨、痛苦的怅然若失和黯然别离的凄寂了。
四、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离愁
不同时期的作者,其人生经历必然不同;不同时代的离别诗词,作者表达的离别思绪也各有不同。他们曾悲痛地捶胸顿足,也曾沉淀得寂寂无声,怆然之下的“长歌当哭”徒增伤感。这些诗词都是在描绘离别,往往在字里行间,彼此相通,我们才终能洞见作者的万般离情和愁绪,进而理解离别之情蕴含的丰富心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