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家数据局职能优化的实践路径探讨

2023-08-24王延旭尹华

消费电子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国家

王延旭 尹华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据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数据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中国政府决定成立国家数据局,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以及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与建设[1]。然而,在国家数据局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困境,如数据壁垒、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数据标准化与管理不足等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国家数据局的职能

(一)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与共享推进

首先,国家数据局在制定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国家数据局关注国内外数据发展的趋势,为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制定明确的制度规定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数据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国家数据局会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以确保各项政策与法规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国家数据局在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方面起到协调作用。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数据局协调各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广泛流通和利用。这有助于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进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再次,国家数据局在优化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数据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国家数据局关注数据资源的组织、存储、管理和应用水平,为完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国家数据局还会关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确保数据资源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充分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制定

首先,国家数据局在制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数据资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数据局关注国内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同时,国家数据局还会关注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具有实际意义。

其次,国家数据局在确保数据资源安全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据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其安全利用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数据局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定,为各部门和地区提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指导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国家数据局还会密切关注数据资源的安全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并整改数据安全隐患,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再次,国家数据局在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和地区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国家数据局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和规定,为各部门和地区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此外,国家数据局还会对各部门和地区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問题,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实施

首先,国家数据局在制定数据标准与规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规模迅速扩大,数据类型和格式也愈发复杂。为了促进数据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国家数据局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不仅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传输,还涉及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国家数据局为各部门和地区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利于提高数据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其次,国家数据局在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分散在各部门和地区的数据资源,如果能够实现有效整合,将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国家数据局致力于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开放政策和技术标准,鼓励跨部门、跨地区和跨行业的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此外,国家数据局还支持和推动数据资源的创新开发和利用,促进数据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创新。

再次,国家数据局在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和地区加强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了确保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国家数据局会对各部门和地区的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此外,国家数据局还会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各部门和地区在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在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实施方面,国家数据局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以及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和地区加强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我们要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国家数据局为构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目前国家数据局在履行其职能方面存在的障碍

(一)数据壁垒与共享困境

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一项数据共享试点政策,但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壁垒。在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仍然保留数据,导致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缓慢。根据《2020年中国政务数据开放状况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政府部门和机构仅有约30%的数据实现了共享,距离全面共享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3]。

在国家数据局履行其职能方面,数据壁垒与共享困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数据壁垒主要体现在部门间、地区间和行业间,这对国家数据局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门间数据壁垒。部门间数据壁垒是指在国家数据体系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难度较大。由于政府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和数据产生的特点不同,数据共享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收集、信息孤岛和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工作成本,还降低了数据资源的价值。此外,部分部门对数据权限和敏感性把控过严,导致数据在部门间流通不畅,影响了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1]。

第二,地区间数据壁垒。地区间数据壁垒主要体现在国家数据体系内,各个地区之间数据共享的难度较大。地方政府在数据资源管理中往往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不愿意与其他地区共享数据资源。这对国家数据局在整合全国数据资源、推进数据共享和开放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同时,各地区之间政策执行力度不一,数据共享标准和技术条件差异较大,也加大了地区间数据共享的难度。

第三,行业间数据壁垒。行业间数据壁垒主要体现在各行业之间数据共享的难度较大。由于行业特点和市场竞争关系的影响,企业在数据资源管理中往往有保密和排他性的倾向。这导致了行业数据资源整合的困难,限制了数据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有效利用。此外,不同行业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交换协议,使得数据资源的互通性和可操作性受限,进一步加剧了行业间的数据壁垒现象[4]。

第四,数据共享政策与技术的不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数据共享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数据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足。这可能源于部门间利益分歧、地方保护主义、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等因素。当各部门和地区对数据共享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一致时,政策执行难免受到影响[5]。其次是政策落实与监管不到位,数据共享政策的落实和监管不到位,也是影响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尽管政策要求各部门和地区加强数据共享,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政策执行不尽如人意[6]。再次是技术条件限制,数据共享过程中涉及的技术问题也是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在数据共享领域的技术条件仍有待完善,如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交换协议不兼容、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这些技术条件限制影响了数据共享的质量和效率,进而降低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是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问题,在推行数据共享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的关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部门和企业可能担忧数据共享导致隐私泄露从而引发数据安全风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数据共享持谨慎态度[7]。

(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已成为国家数据局在履行职能时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数据共享与应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处理,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2020年7月,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亿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该公司已经采取了加密措施,但仍未能阻止这一事件的发生。根据腾讯安全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数据泄露调查报告》,2020年我国数据泄露事件共计101起,泄露数据量达到74.1亿条[8]。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一挑战的具体表现:

1.数据泄露与滥用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泄露与滥用的风险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泄露、不当收集和使用,甚至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擔忧[4]。

2.技术保护手段滞后。尽管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在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技术保护手段滞后,无法有效应对不断升级的网络安全威胁[6]。

3.立法与监管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立法与监管不完善的问题。如何让这些法律法规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国家数据局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4]。

4.公众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注度提高。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数据安全问题,对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数据保护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数据标准化与管理不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标准化与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成为制约数据最大价值发挥的一大障碍。其中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75%的医疗机构表示他们的电子病历系统与其他医疗机构的系统无法互联互通[9]。

首先,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导致了数据格式、结构和质量的差异。在各个行业和部门中,由于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方法的不同,数据呈现出多种格式和结构,这给数据交换、共享和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是国家数据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目前我国在数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虽然已经有一些与数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但针对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大数据应用的需求。这使得数据在流转、共享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

此外,数据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企业和部门中,尚缺乏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员,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导致数据的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同时,由于数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方法也在不断演进,这要求国家数据局在推动数据标准化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关注和学习国际最新的数据管理理念和方法。

三、国家数据局职能优化的实践路径

(一)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数据共享

为解决国家数据局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壁垒与共享困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数据共享和打破数据壁垒。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国家数据局应当明确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政策为引导,推动各部门、地区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数据共享政策和规范,为数据共享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此外,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数据共享工作的落地和实施。这需要国家数据局与各部门、地区紧密合作,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数据共享政策,制定实施细则和执行监管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

第二,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国家数据局应当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这一平台应具备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处理、分发等功能,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有序、高效共享。同时,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目录,方便各方查找和获取所需数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国家数据局需要与相关技术部门和企业合作,研究并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和平台架构,确保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推动数据标准化建设。为消除数据壁垒,促进数据共享,国家数据局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这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单位等方面的标准,以及数据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通过推动数据标准化建设,降低数据共享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提高数据交换和应用的效率。为此,国家数据局应组织专家、行业代表和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和优化数据标准,确保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第四,加强数据开放与合作。国家数据局应当鼓励各部门、地区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开放与合作,推动数据资源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发现。这可以通过举办数据开放竞赛、搭建数据合作交流平台等方式实现。同时,加强与国际的数据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数据共享理念和技术,提升我国数据共享水平。国家数据局应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共享组织和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数据共享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第五,加强数据共享的宣传与培训。为了提高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数据共享的认识和重视,国家数据局应当加大数据共享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员,开展数据共享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数据共享技能和素质。这样可以帮助各方更好地理解数据共享的好处,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家数据局需要制定宣传策略,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数据共享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数据共享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二)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

为解决国家数据局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实践路径:

第一,完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数据局应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完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此外,还应根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法律法规,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国家数据局还应关注国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最新趋势和发展,以便将国际最佳实践纳入国内法律法规体系,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支持。

第二,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发。国家数据局应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的研发力度,例如推动加密技术、数据脱敏技术、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能力,降低数据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

第三,建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管理机制。国家数据局应建立一套健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管理机制,包括数据风险评估、数据泄露预防与应对、数据安全审计等。同时,要求各类数据提供方和使用方遵循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数据安全管理。此外,国家数据局还应促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各类机构和企业的数据安全防护水平。

第四,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教育和培训。国家数据局要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教育和培训工作,增强广大公民的数据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对数据处理与管理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能力。国家数据局还应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合作机制,以便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各方共同应对,减轻事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第五,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国家数据局应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和规则。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影响力。此外,国家数据局还可以与国际组织、国外监管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研究、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

通过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有利于推动数据资源的有序流通和合理利用,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推动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

在解决数据标准化与管理不足问题的过程中,国家数据局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便更好地满足数字化社会的需求。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关于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管理机制建设、推进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以及加强数据产业监管和支持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国家数据局在履行职能方面所面临的数据标准化与管理不足问题。一是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国家数据局应该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质量和互操作性。这包括定义数据的格式、编码、存储、交换和访问方式等。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可以降低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成本,提高数据资源的可用性和价值,促进数据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强数据管理机制建設。国家数据局需要加强数据管理机制建设,以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合规和高效利用。这包括对数据资源的归类、汇总、审核、发布、更新和维护等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机制,可以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数据应用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6]。三是要推进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国家数据局还需要推进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以促进数据资源的广泛利用和价值发现。这包括制定明确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政策,以及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服务体系。通过推进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可以有效破解数据壁垒,为各行业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1]。四是要加强数据产业监管和支持。国家数据局需要加强对数据产业的监管和支持。这包括制定有利于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数据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加强对数据产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以此推动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7]。

总之,国家数据局在推动数据标准化与统一管理方面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管理机制建设、推进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以及加强数据产业监管和支持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国家数据局在履行职能方面所面临的数据标准化与管理不足问题。

第一,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互操作性,降低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成本,提高数据资源的可用性和价值。这对于促进数据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数据管理机制建设可以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数据应用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归类、汇总、审核、发布、更新和维护等进行统一管理,可以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合规和高效利用。

第三,推進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将有效破解数据壁垒,为各行业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明确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政策以及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服务体系将有利于数据资源的广泛利用和价值发现。

第四,加强对数据产业的监管和支持可以推动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制定有利于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数据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加强对数据产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国家数据局将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数据标准化与管理不足的问题,为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国家数据局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职能,应对各种挑战,切实履行好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责任。通过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有信心在国家数据局的引领下,实现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J]. 机构与行政,2023(03):4-5.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3-11-16(001).

[3] 腾讯安全.《信息泄露:2018 企业信息安全头号威胁报告》[EB/OL].(2019-01-07)[2022-04-28].https://s.tencent.com/research/report/626.html.

[4] 王俊, 郑雪, 李润泽子. 解码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速[N].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3-03-07(3).

[5] 孙冰. 国家数据局是个什么局? [J]. 中国经济周刊,2023,No.849(05):37-39.

[6] 张璐. 专家解读组建国家数据局:将加快数据要素流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EB/OL]. (2023-03-07)[2023-5-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718379039385775&wfr=spider&for=pc

[7] 林毅夫.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N]. 人民日报, 2022-03-28(11).

[8] 张涵.《中国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报告(2021)》在京发布[J]. 中国国情国力,2021,No.347(12):71.

[9] 张克. 从地方数据局到国家数据局:数据行政管理的职能优化与机构重塑[J]. 电子政务,2023,No.244(04):58-67.DOI:10.16582/j.cnki.dzzw.2023.04.005.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国家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把国家“租”出去
大数据安全搜索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