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探赜
2023-08-24潘鹏华李红平
潘鹏华 李红平
摘要:社会主义发展史涵盖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时间跨度长达500年的发展历程。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效举措。高校应从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三方面着手,合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史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发展史;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02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张家口市2022年度科学立项研究项目“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2022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史是时代进步的记录者,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这一恢弘巨著中的重要篇章,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照亮着砥砺前行的路。将党的十八大作为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必要性。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主要渠道,更应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现有思政课程体系有机契合,使社会主义发展史真正实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以提升大学生的学科素养,使之成长为肩负时代重任、勇担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文基于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现实路径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在逻辑
在高校思政课中嵌入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本质在于开展以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秉持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思政课的相容性,更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课堂的客观要求。
1.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传统
将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已将历史教育置于重要位置,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日常讲授中就设有历史类课程。例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课程设置中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各国革命史”等相关课程,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也设有“中国职工运动史”这一课程。1949年10月,由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出台的文件成为第一个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官方文件,其中明确规定文学院、法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公共必修课应囊括“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三部分。1952年10月,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问题,教育部发文对全国高校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在之前三部分基础上增设“马列主义基础”课。1953年6月,高等教育部发布通知,各高校陆续开设“中国革命史”并代替之前的“新民主主义论”。1961年4月,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编选教材时,决定由“中共党史”取代“中国革命史”纳入高校核心课程。1964年以后,高校思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历史教育相结合的传统。[2]1978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此文件阐明高校要尽快恢复“中共党史”这一课程,另外对文科生新开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由此可见历史类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紧密结合的。2005年3月,教育部开始规范和整合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运而生,具体教学内容涵盖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等,至此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涵盖的历史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在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过程中,历史类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秉持历史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的传统已成为思政课建设史上靓丽的底色。
2.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具有内在耦合性
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符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仔细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会发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具体内容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具有相通性,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第一,把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通性。社会主义发展历经了社会主义的空想与科学、理论与实践、一国与多国的具体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穿插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授生动的历史事例,能使学生认识并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此外,借助有关史实,学生用對比的方法总结与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能深刻领悟“三大规律”。第二,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立足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的当下之举。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充分认清蕴藏于其中的规律,能帮助学生坚定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增强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育基础。
3.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实现“三进”的客观要求
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引导大学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渠道,更是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载体。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准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客观要求。思想武装要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更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第一,社会主义发展史“进教材”。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准融入“马克思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三大规律,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效嵌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大历史观”,转换看事看物的角度。第二,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课堂”。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优质的教科书,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时间节点,这段历史的融入不仅可以破除原先过于抽象的理论说教,更能使课堂教学有理有据、有血有肉。第三,社会主义发展史“进头脑”。教师基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史实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相关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二、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教师通过引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阐明其中蕴含的社会发展规律,能帮助大学生在明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厘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3]
1.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明确共产党执政规律蕴藏的人民性。共产党的全部政治活动是以共产党执政规律为根本遵循的。同样,是否正确对待并利用这一执政规律,关乎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成败。中国共产党现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已证明党的理论自觉和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闪耀着人民的光辉。
2.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认清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内含的真实性。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国以本国国情为现实依据,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能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中国大地,顺应中国人民意愿,紧跟时代潮流和符合中国现实的科学社会主义。
3.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蕴含的科学性。现实一再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这其中的科学性显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不仅消灭历史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更使劳动人民获得当家作主的资格,是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的充分体现。虽然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但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必将在时光的长河里闪耀着熠熠光辉。
三、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现实路径
教师应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引导大学生走进历史、懂得历史,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中扎根国土,奋力成为满怀民族自信、勇担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整合课程资源是前提
虽然高校尚未专门设置讲授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课程,但教材中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部分内容仍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导论、第三章和第六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其他章节也不乏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但在具体教学中仅仅服务于对应章节的教学,缺乏系统梳理和衔接配合,學生无法全面细致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知识。因此,解决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是目前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难点所在。
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在于找寻适当的结合点,做好内容的筛选与有效的切入。教师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知识框架,在教学中适当地插入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而引导学生精准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特征,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4]例如,在导论部分,教师可在讲授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点时引入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尤其是早期的文学创作———《乌托邦》最早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邪恶本质,随后英法等国的知识分子借助制定法典描绘未来的理想社会,直到重视理论论证的三大思想家正式将理想社会定义为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在第一章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部分,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前进性,50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曲折演进的过程。
教师应努力寻找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教材的切入点,坚持问题意识,做到思考问题和厘清历史相统一。具体内容为: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发展史线索融入“近代史纲要”教学实际,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接受并认同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扩展到基于社会主义理想如何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阶段和动力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证实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进入新时代的实践。
高校还应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夯实协同资源优势,着力整合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资源,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使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巧妙融合,提升教学实效。
2.提升教师素质是保障
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力量,更是打造精品思政课程的关键力量。将社会主义发展史充分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历史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综合性的学科知识,更需要找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和思想巧妙融入课程的结合点,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史渗透的途径,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现实的维度进一步深化并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以此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平台,不断拓展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和授课能力,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知识学习,秉持历史服务现实的原则,以历史的发展脉络为知识架构,立足现实重大问题和时事新闻,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华民族复兴必将实现的信念,向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他们在明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以此坚定“四个自信”。
3.优化教学方法是支撑
形式多样、内容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教学方式既是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的现实选择,又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不二法门”。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应秉持时不我待的态度。一是开发传播媒介,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例如,设置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定时更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相关内容,开设专题知识模块,定期组织系列知识竞赛。这样,既能达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知识的目的,又为教师的授课教材库增添足够的素材。二是选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依托场景体验,引起情感共鸣。借助历史物料,辅以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冲击,增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现实冲击力和情感共鸣度,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想法。三是开展实践教学。社会主义发展5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各地遗留了较多的革命旧址、主题纪念馆、博物馆等“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要利用历史赋予的典型素材,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在实地探访中深入情景,以此深刻感悟革命先辈身上矢志不渝的大无畏精神,传承精神血脉,赓续伟大事业。[5]
四、结语
历史不仅是照亮过去的明燈,更是启迪未来的灯塔。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并善于从丰富的历史史料中寻求智慧与汲取力量。作为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要将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这一教学举措意在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三大历史规律,明晰时代责任、勇担历史使命,早日成为有胆有识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02).
[2]宋俭,廖玉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24-29.
[3]王树荫,耿鹏丽.新时代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05):4-11.
[4]张莉,王路瑶.“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五维逻辑进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91-97.
[5]孙代尧.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主义———讲授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大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5):26-31.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Histor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n Penghua1, Li Hongping2
(1.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00 ,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cover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ism, spanning 500 years from imagination to scienc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from one country to multiple countries. Integrating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laws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governanc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integrat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make reasonable use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histo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
Key wor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courses; socialist development history; talent cultivation;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