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2023-08-24章甜甜邵月花蒋赟

成才之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章甜甜 邵月花 蒋赟

摘要:在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师资建设中体现“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成长为具备工匠精神、重知识、善技能、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职业素养;职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001-04

基金项目: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202251016);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青年科研一般项目“工匠精神视域下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2022YB5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府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2GDZY 0301)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阐明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建设科技强国,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本文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一种以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专业人才必备的素质和精神。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开拓新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其次,扎实的工作态度。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项任务,努力追求卓越,做到精益求精,做到一次次打磨出精品。再次,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协同工作,发挥个人优势,凝聚集体力量,共同完成團队目标。最后,责任担当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勇于面对挑战,不怕困难,迎难而上[1]。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二、“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崇尚实践、创新创造的精神,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际操作,锤炼实践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最后,“工匠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工匠精神”所倡导的诚信、质量和责任等价值观与职业道德高度契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工匠精神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要求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他们意识到每个细节都很重要,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满足行业发展需要[2]。

三、“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挑战

尽管“工匠精神”的融入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首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选择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工匠文化中,对工作的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是对某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学生兴趣的发掘。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耐心和毅力,而耐心和毅力正是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方面。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精雕细琢、追求极致,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力更出色。但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教师流动率高、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往往缺乏持续性,也难以形成体系。再次,高职院校教学中缺乏与企业和行业紧密结合的实践环节,难以真正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往往较少,缺乏与企业和行业的紧密合作,使得学生难以接触到真正的实践环境和工作场景,难以培养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渗透,使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部分高职院校对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教学更为重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也更加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锤炼工匠精神。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自身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的榜样,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提供积极的影响。可见,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挑战。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平衡工匠精神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毅力和耐心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4]。

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策略

高素质的产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高职院校就需要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师资建设中采取一系列策略渗透“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工匠精神”[5]。首先,注重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实验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加强实验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仿真模拟、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实际应用情况,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验课程的独立设计和探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在实验中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验课程的实践应用和创新成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实验成果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并对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在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教师应在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市场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再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质量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做到精益求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组织质量管理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6]。

2.“工匠精神”在实习实训中的渗透

应用型金融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因此在高职院校实习实训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金融业务的实践操作,培养其对金融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发扬“工匠精神”,注重细节,提升技能。其次,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业务环境,从而更好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了解到不同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再次,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一些实践性强、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或是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明确只有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成长为能够为社会发展建设做贡献的工匠。最后,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等方式,鼓励学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深入探索,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培训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更多优秀的人才。

3.“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而且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助力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写入各项规章制度中,纳入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规划,使“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具体层面,让教师有章可循。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宣传“工匠精神”,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高职院校还可利用校园网站、公众号等渠道,积极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熏陶,形成工匠意识。再次,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实训基地、创业基地、孵化园实践基地,紧扣国家、行业、社会的发展需求,围绕“工匠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进行有效培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高职院校可开展“工匠精神”相关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提高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可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搭建技能竞技平台,通过专业风采展示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热爱本专业,通过参观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4.“工匠精神”在师资建设中的渗透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因此只有在师资建设中着重体现“工匠精神”,使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丝不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才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助力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开展教师专业培训的同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通过产教学研用相结合等方式,将所研究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的科研更符合实际需要。最后,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融入教师考核评价中,细化评价标准,并形成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着力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

五、“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它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竞争力。未来,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数字化技术、个性化培养和多元化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具体来说,“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数字化技术将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普及,未来高职院校将会更多地使用数字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提高技能等。其次,个性化培养将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趋势。未来高职院校将更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式,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最后,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未来高职院校将更多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实习、竞赛、科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工匠精神”。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融入“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方式,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工匠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凤.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9(22):60-61.

[2]张麦秋,刘三婷.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61-62.

[3]李纯斌.高职院校以劳动教育铸就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78-80.

[4]鮑风雨,杨科举.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8(20):58-59.

[5]王军,张湘富.校企协同“四导制”“五平台”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58-60.

[6]赵居礼,贺建锋,李磊,姚瑞.航空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9(02):59-61.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into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Zhang Tiantian, Shao Yuehua, Jiang Yun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Reasonably integrating the "craftsman spirit" into talent cultivation can improve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and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and achieving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reflect the cultivation of the"craftsmanship spirit"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campus culture, and teacher construc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grow into applied talents with craftsmanship spirit, emphasis on knowledge, good skills,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craftsmanship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